APP下载

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适应性

2013-11-06

江西煤炭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初撑力老顶矿压

蔡 挺

(山西煤销集团长治马堡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长治046000)

在正确认识顶煤顶板活动规律的基础上,了解放顶煤对顶煤运动状态、顶板结构、支架围岩关系的影响,进行合理的支护设计对放顶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非常重要〔1〕。为此,对保德煤矿88300-1综放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并根据实测数据对矿压显现规律进行分析,对安全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1 工作面概况

88300-1 综放工作面位于8#煤层三盘区内,走向长2271.5m,倾向长240m,平均煤厚8.63m,倾角为3°~9°。老顶为细砂岩、中粒砂岩,平均厚度10m,直接顶为泥岩、砂质泥岩,平均厚度1.94m,直接底为泥岩,厚度0.65~2 m。煤层呈缓状单斜构造,地质构造较为简单,分层夹矸厚度变化较大,最厚处约1.1m。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沿8-2煤底板回采,采高3.6~4.0m。总共布置液压支架141架,基本支架型号为ZFY10200/25/42D,支护强度为1.08~1.11MPa。

2 观测方案及测区布置

支架工作阻力是反映综放支架对工作面矿压适应性的最重要依据,也是评价支架工作效果的重要参数,支架工作阻力过大,往往阻力利用率不高,增加支架重量、造价、经济效益降低〔2-4〕,因此工作面基本支架工作阻力是本次矿压监测的主要内容。

如图1所示,本次观测共设置3个测区,分别为下部(Ⅰ)、中部(Ⅱ)和上部(Ⅲ)测区,其中下部测区(Ⅰ)对应近机头部位17#和18#支架,中部测区(Ⅱ)对应70#和71#支架,上部测区(Ⅲ)对应123#和124#支架。每个测区布置两条测线,每条测线对应一个支架,每个支架设置1台矿用数字压力计,监测2柱支架的左右立柱工作阻力。工作面共布置6台矿用数字压力计。

图1 工作面矿压监测测区布置

采用型号为KBJ-60Ⅲ-2的压力记录仪和“矿用压力数据采集器”进行记录和收集数据。工作面现场矿压观测须得到老顶初次来压和至少2个周期来压阶段的矿压数据,才能达到观测的目的及要求。

3 顶板运动规律

工作面现场观测共持续27天,工作面推进98m,测得了老顶初次来压和3个周期来压阶段的工作面矿压数据和显现特征。

根据对观测数据分析、筛选,分别以18#支架代表工作面的下部,70#支架代表工作面中部位置,123#支架代表工作面上部(以下相同)。则工作面下部、工作面中部及工作面上部的初次来压步距分别为52.3m、49.9m和58.2 m;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8.2~18.0m、8.6~13.4m 和11.2~16.6m;平均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13.7m、13.1m和13.7m。老顶的平均初次来压步距为55.2m,老顶的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12.9m。

4 工作阻力及分布特征

1)实测工作阻力

理论和实践表明〔5〕,末阻力与初撑力呈线性变化,末阻力值的大小与初撑力值大小有关。工作面上、中、下不同部位具有代表性的18#、70#和123#支架荷载统计见表1。

表1 工作面基本支架荷载统计

通过工作面基本支架载荷均值计算分析,可知,工作面中部支架初撑力最大,上部(机尾)次之,下部(机头)最小,三者比例为1.16∶1.02∶1;工作面中部支架末阻力值稍大,上部次之,下部最小,三者比例为1.21∶1.09∶1。

2)工作阻力分布及特征

(1)支架初撑力

初撑力可以防止顶板早期下沉,直接顶早期离层破碎〔6〕,统计分析液压支架的初撑力对有效管理顶板具有重要意义。

从表2统计的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均值看,6台支架实测初撑力平均5884.9kN/架,平均利用率为支架额定初撑力(7145kN)的82.36%,18#、70#和123#支架初撑力小于6000kN的比例为56%、21.65%和41.67%。

表2 工作面支架各工作循环初撑力统计

(2)循环末阻力

工作面支架循环末阻力反映最大控顶距时支架承受的最大顶板压力。液压支架末阻力的统计分析有助于掌握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工作状态,是分析工作面顶板运动规律和支架适应性的重要依据见表3。

表3 工作面支架循环末阻力统计

ZFY10200/25/42D型液压支架额定工作阻力为10200kN。根据表3对支架循环末阻力的统计,6台支架实测循环末工作阻力均值为7144.36kN/架,达到额定工作阻力值的70.04%,其中18#、70#和123#支架循环末阻力小于8000kN的比例为88.16%、53.61%和72.23%。由此可知,支架阻力有较大的富余且左右柱压力比较均匀无明显偏载现象。

5 结语

1)初撑力中等适度,末阻力有较大富余。工作面除局部煤壁片帮外,支架控顶效果好。

2)顶板来压前与来压时的压力在工作面上部、中部及下部位测区有较明显的差别。初撑力和末阻力分布区间不均匀,工作面中部稍好。

3)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前适当放煤,考虑8#煤层顶板来压冲击的可能性,建议在顶煤初次垮落后开始放煤,在老顶初次来压前5m左右停止放煤,来压结束后继续正常放煤。

〔1〕王 敏.大采高放顶煤采场结构及围岩控制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0:8-9.

〔2〕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277.

〔3〕张雪松.放顶煤开采顶煤控制技术研究〔J〕.煤,2009,18(3):31-32.

〔4〕贾悦谦.中国综采放顶煤开采现状及展望〔J〕.中州煤炭,1992,(6):5-10.

〔5〕刘正和,赵阳升,弓培林,等.大采高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围岩控制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1,42(5):524-527.

〔6〕万 峰,张洪清,韩振国.液压支架初撑力与工作面矿压显现关系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1,39(6):18-20.

猜你喜欢

初撑力老顶矿压
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现状及改进研究
首采工作面坚硬顶板预裂技术研究与实践
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及控顶原则研究
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膏体充填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案及结果分析
矿山压力监测与数据处理分析系统
浅谈影响采煤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的主要因素
葛铺矿14-1103综采面老顶来压步距预测及实践
浅谈冲击矿压防治技术及形成机理分析
大采高沿空留巷在沙曲矿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