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能效之星”为企业做免费能效体检

2013-11-05戴丽

节能与环保 2013年10期
关键词:能效指标体系能源

/ 本刊记者 戴丽

从今年年初开始,国家节能中心开展了“中国能效之星”评价试点活动,据国家节能中心李仰哲主任介绍,“中国能效之星”将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和能效水平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并给予其相应星级。该活动是从制度规划、节能实践、能源绩效等方面来评价企业(用能单位)节能工作情况和效果,可系统科学地展示其能效水平。

自愿免费的评审方式

2009年,苏州推出“能效之星”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当地的节能减排工作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国家节能中心在借鉴苏州“能效之星”活动经验基础之上,拟在国家层面组织开展“中国能效之星”评价试点,以此激发用能单位作为节能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水平,促进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李仰哲主任介绍,国家节能中心开展的“中国能效之星”虽然借鉴苏州“能效之星”的模式和经验,但同时也与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苏州的“能效之星”评定之后会给予相应企业一定的优惠和奖励,如在电力供应方面可以给予其保证。而“中国能效之星”则是对企业用能情况做一个客观评价,并给予一个中国能效之星等级的标识。通过这项评价最重要的是让企业了解其自身的能效水平和状态,并以此强化和提高企业的能效意识和能效形象。同时,通过“中国能效之星”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自身在能源利用中的薄弱环节,推动其不断寻找节能空间和机会,进而提升其整体能效水平。目前对参加评价“中国能效之星”的企业都是采取免费的形式,相当于对用能单位做一个免费的能效体检。

李仰哲主任告诉记者,参加“中国能效之星”的评审均采取企业自愿的方式,旨在不增加企业的负担。参加评审的企业只需准备好相关材料上报,然后各级地方先进行首次评审和筛选,最后国家层面再进行最终审核和评定,国家节能中心将会同有关方面根据得分情况给予一至五星“中国能效之星”星级评价,宣传推广典型经验,提高其在节能低碳方面的社会形象。据了解,目前评定的有效期是三年,三年之内企业还可以参加能效之星等级提升的评价,或是三年到期的复评。评价指标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会有所变化和调整,复评时将按照最新的评价标准进行审核。

促进节能减排同时服务于企业

据介绍,“中国能效之星”评价活动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思路,今年将在部分地区及高等院校中先期开展。目前开展的试点有江苏、湖北、陕西的工业企业,还有全国各地的高校(北京为主)。李仰哲主任算了一笔账,我国目前有3000多所高校,其中绝大部分都达到了重点用能单位标准,如果每个高校年均节约1万吨标准煤,3000所高校每年即可节约3000万吨,而“十二五”期间我国的节能目标也仅为2.5亿吨。因此,高校参加评价中国能效之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有助于我国实现“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目标。

国家节能中心综合业务处副处长时希杰告诉记者,目前江苏省的第一批参与评价“中国能效之星”的企业相关材料已经上报,总共有三十六七家,主要是工业企业。时希杰说,目前评价“中国能效之星”各地方侧重的行业不一样,如北京主要侧重宾馆饭店、大型商业中心等服务业,其他地方则主要侧重于工业。

开展评价“中国能效之星”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为推动我国的节能减排,另外一方面是服务于企业,帮助企业能够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

企业的能效水平意味着减碳水平,目前国际上的大企业非常关注和看着这一点。江苏有很多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的外向型企业,这些外向型企业如果能够得到国家级的能效水平星级认证,将有益于其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因此这些企业非常重视且需要“中国能效之星”的评价活动。李仰哲主任说,外向化和市场化程度越高的企业对能效水平评价的需求越高,但是其他企业在“中国能效之星”启动以后,也将会很快认识到其市场价值所在。同时,参加“中国能效之星”评价,还将有助于用能单位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内含对节能投资的经济性评价,可为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提供参考。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最关键

据悉,国家节能中心在进行“中国能效之星”评价时,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国外绿色建筑评价的方式,制定出持续的、可重复的、可适应的,能够对变化和不确定性做出及时反应的评价标准细则。同时还要组织专家和委托第三方进行评审,保证评审结果的公正和权威性。

李仰哲主任告诉记者,对企业进行“中国能效之星”星级的评价,最大的难点在于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上。

据介绍,“中国能效之星”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政策制度与规划计划、能效实践、能效绩效三大方面。涵盖了用能单位对能源使用和管理的各方面内容,包括制定能效持续改进的政策、目标和行动计划,建立和不断完善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和实践,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效水平,以及督促用能单位提高能源绩效等。

评价体系中对用能单位提出了申请资格条件:必须是独立的企业或者单位法人;在有关能耗、污染及其他环境问题方面,申请评价前的三年内没有两次或两次以上违规违法、罚款或政府处罚的记录;遵守国家有关能源消耗计量和检测、统计、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等法律法规;用能符合国家、省制定的有关产品/服务能耗限额限定值标准。

评价指标细则总分为300分。其中政策制度与规划计划占50分,包括能源管理政策及规章制度体系和节能规划和计划。能效实践占150分,包括能源管理人员的配备、管理、绩效考核及培训;收集分析用能情况,挖掘节能潜力;用能计量、监测和报告;在项目开发、产品/服务设计,物资设备采购、维护、更换等方面注重节能;使用先进节能设备及节能技术;节能技术创新与激励。能效绩效占100分,包括综合节能率;能效水平状况;能效改进效果节能投资力度;节能投资效益这些方面。

细则中对每一项评价指标都详细地列出了申报单位需提供的证明本单位的材料或事项。李仰哲主任说,有了每一项详细的标准,企业就可依据此细则进行加强其自身的节能工作,细则也就因此起到了“指南”的作用。但是,目前该评价指标体系还是试用版,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有些地方不够成熟和全面,国家节能中心将对其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能效指标体系能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上海:稳中有进 能效趋优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关注能效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取之不尽的能源
浅谈实现高能效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
欧盟:LED照明能效标准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