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海盐产区生产自然条件评述与竞争力空间结构分析

2013-11-05张耀光

海洋经济 2013年3期
关键词:盐场盐田海盐

张耀光

(辽宁师范大学 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

引 言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赋存着丰富的海水资源。海盐是目前从海水中提取的较多的物质之一,海水制盐成为传统的海洋产业。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原盐的需求逐渐增多。有100多个沿海国家生产海盐,总产量达5 000万吨,占世界总产盐量的三分之一。

中国盐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兴渔盐之利”是对中国历史上海洋开发的写照,制盐技术在历史上曾居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矿业有重要的影响。新中国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盐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产盐大国,其中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有南北两大海盐产区,以北方海盐产区为主,本文重点分析海盐产区的条件并对各海盐产区进行竞争实力分析和类型划分。

1 中国发展海盐的条件

1.1 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

海盐生产的原料是海水,中国东部广大的海洋,有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海水中含盐量,对海盐的产量、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海水盐度受大陆沿岸低盐水径流和外海高盐水所制约。此外,由于降水量和蒸发量等的因素,海水盐度的平面分布地区差异很大。中国沿岸海水盐度在30‰左右,有利于海盐生产。渤海、黄海沿岸、渤海海峡北部、山东半岛东部和南部的海水盐度较高,可达31.0‰,其他海区沿岸海水盐度均在26‰~30‰左右(见表1)[1]。主要盐场的海水成分和海水浓度也反映海盐生产的有利条划。

中国海盐产区的分布按海域可划分为渤海湾盐区、黄海盐区、东南沿海盐区(包括台湾在内)和南海北部湾盐区,各海区中分布的主要盐场,由于所处的海洋区位不同,海水成分和浓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2)[2]。

表1 中国浅海表层海水盐度(1971—1980年)Tab.1 Salinity of the surface seawater in China′s neritic area(1971-1980)

表2 中国沿海主要盐场海水成分和浓度Tab.2 Composi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seawater in China′s major sea salt fields

1.2 宜晒盐的滩涂资源广阔

滩涂是晒盐的主要场所。根据海岸带海涂资源调查,中国潮间带面积为21 631.3 km2;有宜盐土地和滩涂资源8 400 km2。按海区分,黄、渤沿海宜盐土地和滩涂面积最多,占82%;东海沿岸次之,占15%;南海最少,仅占3%。滩涂以亚黏土和亚砂土为主,盐场用地要求滩面渗透系数小,而盐田的渗透率大小,直接影响海盐的单产。中国盐田的渗透率南高北低,故北方盐田分布广泛。

1.3 有利的气象气候条件

中国的海盐生产,主要采用露天晒制法,利用太阳能蒸发海水,使盐分加速结晶成原盐。因此,日照时间与年内分配,成为发展海盐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长江以北地区,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500~2 900 h。如汉沽盐场可达3100h,塘沽盐场为2903.1h,营口盐场为2 963.1 h。从表3可以大体了解中国沿海日照时数分布状况[1]。表4则反映了主要盐场的降水和蒸发状况。

表3 中国沿海日照时数分布表(1971—1980年)(单位:小时)Tab.3 List of the sunshine hours in China′s coastal areas(1971-1980)(unit:hour)

表4 中国沿海主要盐场蒸发和降水量表Tab.4 Evapo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in China′s major sea salt fields

从表4可以看出,长江南北盐场降水和蒸发条件的差异:在长江以北地区,降水量小,可能蒸发量大,主要盐场年降水量为600~1 000 mm,可能蒸发量达1 000~2 000 mm,而且大雨和暴雨日数很少,因此有利于晒盐;南方盐场蒸发量大,降水量也大,而净蒸发量就小,因而北方成为中国主要海盐产区。

从气象气候学的理论,可能蒸发量大对海盐产量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对辽宁盐场有关要素进行量化计算,由计算结果看出,一个地区的蒸发量与盐场的单位面积产量之间,其相关系数为0.756 7(表5)。当然一个盐场的单产高低,不完全取决于蒸发量,还涉及一些社会经济因素,但蒸发量是一个主要因素[3]。

表5 辽宁省主要盐场主要因素相关系数矩阵Tab.5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atrix of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major sea salt fields in Liaoning

2 中国盐业生产的特点

2.1 海盐业增加值低

中国海盐生产历史悠久,早在5 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用海水煮盐。“兴魚盐之利”即当时的写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海盐产量逐年增长,近年海盐产量已经连续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虽然海盐增加值有所增长,但海盐业的增加值在全国海洋总增加值比重低,还不到全国海洋经济总增加值的1%,在海洋第二产业中的比重还逐年下降(见表6),但总的发展呈增长趋势(图1)。

表6 2001—2010年中国海盐业增加值Tab.6 Value added of the China′s sea salt industry between 2001 and 2010

图1 2001—2010年中国海盐增加值增长趋势Fig.1 Growth trend of the China′s sea salt value added

2.2 盐田面积有所扩大

中国的盐田总面积大体在40~50万公顷上下变动,1985年盐田总面积为33.9万公顷,2007盐田总面积为49.6万公顷,高低之间相差16.7万公顷。上世纪50年代盐田生产面积约10万公顷,随着经济发展,在国家几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建设了河北的南堡、海南的莺歌海、广东的湛江、电白、山东的大桥、天津的新河、福建的竹屿等盐场。1976年后,辽宁、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小型盐场的建设使海盐田面积也有增长。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海盐生产面积已超过33.3万公顷,1995年生产面积稍增长到37.8万公顷,但到2010年,盐田生产面积又回落到33.5万公顷(见图2)[5]。

图2 中国盐田面积变化趋势Fig.2 Growth trend of the total area of China′s sea salt fields

2.3 海盐产量逐年增长

1952年海盐产量仅424.7万吨,发展到2010年达到 3 286.63万吨,从 1952年到2010年近半个世纪,海盐产量增长了约8倍。中国海盐生产受气候因素影响,年际之间产量有所变化,2009年为历年中最高年,海盐产量达到3 500万吨。在中国的盐生产中,除海盐外,还有井盐,池盐,岩盐等,由于其他盐类的生产量增长,海盐产量占全国总盐产量的比重有所下降。上世纪50到60年代,海盐占全国总盐产量最高时占到80%以上,近年已下降到45%左右。历年海盐产量变化如图3所示。

图3 中囯历年海盐产量变化图Fig.3 Changes of sea salt yield in China over years

2.4 海盐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提高

中国海盐主要是露天生产,受天时影响较大,为了充分利用有效天时,各盐场都设有天气观测站,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为了提高单产水平,在一部分盐场推广应用了塑料薄膜苫盖结晶池,避免和防止降雨对海盐蒸发的影响,变季节性生产为常年生产。据淮北盐场多年统计,塑苫池的盐含氯化纳比平晒池提高2.7%~4.16%,塑苫结晶池年生产时间可比平晒池多70天,利用蒸发量程度达80%。据辽宁、山东、淮北、长芦四大盐区统计,正常年塑苫结晶,比平晒结晶增产20%,多雨年增产30%。“结晶池塑苫”技术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完善、改进,到2009年全国海盐产区的塑料苫盖面积已经达到了2.5万公顷,对于增加海盐产量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并且,塑料苫盖方法逐步从手工过渡到半自动到自动化控制。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海盐质量也有提高。解放初期海盐氯化纳含量为70%~80%,长芦等重点盐区也只有85%左右。目前全国海盐含纯度都在90%以上,长芦等重点盐区达95%以上。尤其北方海盐优质一级品率高达99.45%,南方海盐产区则为64.48%,氯化纳平均含量北方为95.92%,南方为90.12%[4]。

2.5 全国海盐产区地域差异明显

2.5.1 南、北海盐产区的划分

根据中国海盐生产盐场分布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将全国划分为两大海盐产区,以江苏沿海为界限。北方海盐产区包括长芦(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和江苏等省;南方海盐产区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等省。南北海盐产区的盐田面积、产量、生产方 式、结晶面积等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表7)[5]。

表7 2009年海盐产区盐田面积及单产Tab.7 Salt pan area and unit production in the salt areas in 2009

2.5.2 南北海盐产区的差异

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上的不同,形成了中国海盐生产的南北差异。如晒盐方式、经营规模、盐场体制、晒盐季节等均有明显的不同。如浙江盐区盐场分散,规模小,其晒盐方式也很特殊,板晒、滩晒兼有。山东盐区小型晒盐场多达百余个,而大型盐场仅一个,中型盐场4个。辽宁盐区的晒盐黄金季节有两段,一段在春节的35—40天,一段是8月下旬到10月下旬。而长芦盐区(天津和河北)4—6月产量集中了全年的80%。渤海沿岸又是北方海盐集中分布区,现有产量占全国海盐产量的60%,占了16个大中型企业的一半。渤海莱州湾盐岸,既有滩涂晒盐,又有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用地下卤水资源晒盐,具有用地少,单产高的优势。

中国北方海盐企业约占全国海盐企业的50%以上,原盐产量占全国海盐产量的90%以上。北方海盐产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主要是北方地区的沿海滩涂广阔,海水浓度较高于南方海域,特别是在山东莱州湾等地区还有大量的浅层地下卤水储藏供开发利用,北方地区降雨期比较集中,这些条件都非常适于海盐生产。

全国最大的海盐生产省份是山东省,海盐和井矿盐产量约占全国原盐产量的1/3强。占全国海盐产量1/2以上。山东海盐产量在全囯起重要作用,如果山东出现大旱,原盐产量就会大增,原盐的供给就会宽松,全国工业盐的价格走势如何,山东的原盐产量起到很大的决定作用。

中国南方海盐产区的原盐生产企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盐场大都地处城市边缘地带。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开发和经济开发区的大力兴建,南方海盐产区制盐企业的盐田面积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南方海盐的产量也大幅衰退。2008年我国南方5个海盐生产地区的盐田总面积减少到了27 679公顷,下降幅度10%。2008年的原盐产量降至98万吨,下降幅度达到了26%[6]。

2.5.3 北方海盐产区生产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主

中国生产海盐的大中型企业共有16个,主要盐场是塘沽、汉沽、大清河、黄骅、南堡新生、营口、复州湾、金州、羊口、卫东、埕口、莱央子、莺歌海、皮子窝、青岛盐务局和江苏盐业公司等。这16个企业中,除海南省莺歌海盐场外,都在北方海盐场产区,其中年产海盐超过百万吨的大型企业4家(江苏盐业公司、河北南堡新生盐场、天津塘沽盐场、山东羊口盐场),在北方的15个企业中,至今(2005年)产量仍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60%,成为中国海盐生产的骨干企业。

2.5.4 中国海盐生产分布集中化程度高

美国统计学家洛沦兹提出了反映工业集中分布程度的洛沦兹曲线和计算集中程度的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取值范围在0~1之间,集中化指数趋向1,表示海洋产业的分布集聚;集中化指数趋向于0,表示海洋产业均匀分布。集中化指数可划分为:非常均匀(指数<0.20)、比较均匀(指数为0.20~0.30)、相对均匀(指数为0.30~0.35)、相对集聚(指数为0.35~0.40)、比较集聚(指数为0.40~0.60)、高度集聚(指数>0.6)。通过计算中国海盐产区近十年盐产量的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发现各年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均在0.6以上,而且逐年有所提高,反映出中国海盐生产分布高度聚集且逐年提高。

表8 中国海盐产区海盐产量分布的集中化指数Tab.8 Centralization indexes of sea salt yield in different sea salt production regions in China

3 各海盐产区综合实力评估

3.1 主成份分析方法

主成份分析是把原来多个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并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来较多变量所反映的信息,也是为了克服多指标变量之间信息重叠及人为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的一种统计方法[7],具有较强的全面性、综合性和客观性,是解决定性问题定量化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目前这一方法多被应用于区域经济实力评估、竞争力分析、类型划分等。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对比中国各海盐产区综合实力的差异状况。按主成分分析原理,累计贡献率说明主成分所包含的全部要素信息百分数,一般取累计贡献率85%~95%的特征值λ1,λ2,……λm对应的第1,第2,……第m(m≤mp)个主成分。利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特征值提取,根据方差大于1的原则提取了前3个主成分,它们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7.103%。已能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3.2 主成份分析

3.2.1 变量选取

根据各盐区海盐生产特点,选取海盐产能力(X1)、盐田总面积(X2)、生产面积(X3)、结晶面积万(X4)、塑料苫盖面积(X5)、工业总产值(X6)、工业销售产值(X7)、产品销售收入(X8)、利润总额(X9)、净利润(X10)和应交增值税(X11)等11个变量,对原始数据先进行标准差标准化法处理:

式中:xij为原始数据,Xij为标准化后数据,S为标准差,ij为各指标的平均值。i=1,2……m,表示各指标;j=1,2……n,表示各海区。

3.2.2 方差分析

将原始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并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略)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

3.2.3 计算权重和总得分权重计算公式为:

式中:Wi为权重,m为主因子选取个数,λ为特征根值。

经计算,3个主因子的权重分别为:W1=0.402,W2=0.350,W3=0.248。各海区海洋经济实力总得分见表10。

表9 方差分析Tab.9 Variance analysis

表10 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Tab.10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scores

根据综合得分绘制海盐产区综合实力水平柱状图(图4)。

图4 海盐产区综合实力水平Fig.4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different sea salt production regions

从图4中可以看出南北海盐产区划分明确,北方五个海盐产区其综合得分为正,以山东盐区实力最强,其次是辽宁等省区。而南方海盐产区其综合得分为负值,在平均值以下,综合实力水平以福建为首,其次是浙江和海南,由于海南有莺歌海盐场,是南方最大的盐场,故其综合实力水平位于广东、广西二个盐区之前。

以第1主成分为纵坐标,以第2主成分为横坐标,将主成分得分值点在纵横坐标上,从图5中可知,山东盐区具有强的实力水平,可以划分为一类,辽宁、河北、天津和江苏划分为另一大类。而南方各省盐区都集中在笫4象限,可划分为另一种类型区。根据聚类结果绘制的主成分得分图(图5),反映了中国南北海盐产区的分布状况和空结构类型。

图5 盐业生产区主成分得分图Fig.5 Map of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s of different sea salt production regions

4 结语

盐业生产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尤其是气候条件,受降水、日照、蒸发等因素影响。中国海盐产量历年之间有高有低,多数是这个因素。海盐既是人民生活离不开的日用品,更是关联到上下游产业链——海水利用业、海洋化工业等环节。把海水淡化和海盐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将会对盐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重大效益。

中国海盐产量位居国际前矛,但海盐产值低,应提升其在海洋产业中的地位,提高盐业生产的综合利用水平,包括盐田生物技术的开发,如盐田养殖、卤虫培育等。目前盐田养殖的产值、利润已高于海盐生产,从而使这个传统海洋产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 余勉余.中国浅海滩涂渔业资源[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 黄良民.中国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张耀光.辽宁省海涂资源合理利用问题 [J].自然资源(现《资源科学》),1981(4):23-31.

[4] 谢云山.我国盐业行业的战略环境分析 [J].经济师,2005(3):292-294.

[5]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2010.

[6] 胡红江.振兴海洋盐业发展海洋化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J].海洋经济,2011(1):21-27.

[7] 林杰斌,林川雄,刘明德,等.SPSS 12——统计建模与应用实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盐场盐田海盐
盐城监:跨越千年的海盐文化
清新福建 生态海盐
从盐田到沙田
盐田如镜
盐田千春个展:灵魂的颤栗
海盐可可
抢抓机遇 砥砺前行 为山腰盐场开创百年发展新纪元而努力拼搏
关于打造盐田循环生态农业区的展望
菜央子盐场:众志成城抗洪救灾 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为托孤一诺 她半生坚守——福建山腰盐场老盐工连于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