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对中国模式的研究初探

2013-11-04刘海英张辰琛

改革与开放 2013年17期
关键词:海外中国模式改革开放

刘海英 张辰琛

摘要:沿着中国模式发展的中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海外社会对中国模式不绝于耳的种种质疑。这主要集中在对中国模式所取得的成就、中国模式的国家性质、对中国模式取得的成绩是否能继续下去的关注和研究上。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无疑是政府方面对这些质疑做出的积极而肯定的有力回应。

关键词:海外;中国模式;改革开放

伴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模式也日益引起国外舆论界和学术界的格外关注。一般认为,2004年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珀·雷默在《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一文中提出的“北京共识”“拉开了世界各地对中国模式高度关注的序幕”。但是在这些关注和评论中既有客观与公正更有种种质疑。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无疑是政府方面对这些质疑做出的积极而肯定的有力回应。国内学者要澄清这些疑问就要对中国模式从多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多种方位的分析、解读和概括,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把握。

一、对中国模式所取得的成就的关注和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和社会在原来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猛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中国的高速发展能否保持下去首先成为一些海外学者所质疑的地方。这些人认为我中国所取得这些成绩只不过是单纯经济数字的一个增长而已。实际上,整个中国的发展处在一个低层次的发展水平上,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实际仍然是一个发展非常落后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模式下的经济高速发展是以环境被严重污染、资源被过度开采为代价的。而这种代价未免有些过高无异于饮鸩止渴。因此中国取得这些成绩不值得称赞。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邓小平曾经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走向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两极分化。一些海外学者认为中国的繁荣发展只是浮于表面的某些人的富裕,贫富差距在快速拉大,中国已经明显出现机会不均等、分配不公平、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正在向邓小平所担心的邪路滑去。

二、对中国模式的国家性质的关注和研究

海外学者对中国的关注和研究聚焦在中国模式的国家性质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所选择的发展道路的性质。有些学者认为,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就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而走上了一种另类的资本主义道路。有些学者甚至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所采取的方针政策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穿了一双社会主义的鞋,实际走的是资本主义之路,并且离马克思主义思想越来越远,也彻底背离了社会主义的一切价值、原则;而“解放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一些理论观点,都只不过是为中国脱离社会主义发展轨道所提出的借口,改革开放的初衷就是要脱离社会主义,引进资本主义”,中国的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独裁资本主义或者说是威权资本主义。

三、对中国模式取得的成绩是否能继续下去

沿着中国模式向前发展的中国在经过多年持续高速增长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外社会和学者颇为关注的焦点。国外学者认为,中国确实在实行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并且已经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能够解决13亿人口的温饱本身就是奇迹,但是即便这样,他们认为也并非是因为我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这种社会主义道路或模式而与取得高速发展的其他东亚国家(如亚洲四小龙模式)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东亚模式的一种。“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都是依靠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以及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来实现的。

美国学者乔纳森·安德森也认为,“中国的增长模式与亚洲的增长模式别无二致。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真正的奇迹——来自于其创造高资本积累率的独特能力,以及把这些资本用在生产性的用途上。中国同样如此。”因此不存在一个与众不同的中国模式。

四、客观评价海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认识

面对铺天盖地的国外媒体和学者的评论和分析,我们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分析,不能因为这些研究和评论有客观和公正的分析和评价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多数国外媒体和学者对中国模式持有的怀疑态度和种种质疑而拍案而起。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科学地剖析国外学者和媒体有关中国模式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在比较国内外中国模式研究存在的差异后,才能真正对中国模式做出科学解读。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进一步探索中国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自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正如郑永年所说的那样,国外学者在“中国模式”这个问题上,有“捧杀派”,也有“棒杀派”,但都是要扼杀中国。“早在1980年5月,邓小平就一再提到‘中国的模式的问题,强调各国都应独立思考、独立自主地寻找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的发展模式,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土面积、人口、资源都不一样,政治体制不同,从而所选择的发展模式或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

事实上,无论是国外学者叫嚣的“中国军事威胁论”,还是他们逐渐抛出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及“中国政治不确定论”,都恰恰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面对中国的崛起有着不可掩饰的惴惴不安甚至恐惧。作为国内学者不能被这些消极评价所蒙蔽。

中国模式是既与传统社会主义不同,也与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不同的崭新的发展道路。这一不同于西方价值观的现代化道路成为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模式强大的动力,这一历史进程又将中国模式推进到了一个新境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阿塔尔·侯赛因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既不同于上世纪亚洲“四小龙”快速发展经济的出口导向型,也不同于以消费为主导的美国模式或德国、法国式的国家调节下的市场经济模式。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保持自身数千年的社会、文化传统的前提下,经济快速实现市场化、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迅速实现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模式是兼具“四小龙”、美国和欧洲等经济模式的中国特有的模式,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社会制度的转变,将马克思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现实。但是随着发展,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逐渐严重脱离实际,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最终出现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结局。而中国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努力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时代特点及我国国情相结合,探索符合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模式及发展道路。“从实践上需要完成社会主义从原创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这说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即使他国的经验和模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也不机械照搬。每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问题不同,解决的方式相应的也不同,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已经给了我国深刻的教训。所以这些我们都是在没有走西方老路的基础上取得的,强有力地触及了一些戴有色眼镜看中国的人的神经。在西方大多数学者看来中国不走自由资本主义道路就是一种失败。甚至有少部分人依然坚持冷战思维,一直将中国作为假想敌人,都充分说明西方社会存在狭隘的意识形态和理论偏见。

总之,墨守成规,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注定不能适应当代日新月异的世界变化。中国模式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具备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实际品质。中国模式是中国几代人不断努力奋斗得来的成果,是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有启发,虽然目前只是初步形成,但是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始终坚定道路自信。

参考文献

[1]徐崇温.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J].克思主义研究,2010(2).

[2]刘爱武.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质疑与坚定道路自信[J].山东社会科学,2013(3).

[3][美]乔纳森·安德森.余江,等,译.走出神话:中国不会改变世界的七个理由[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4]刘爱武.中外不同语境中的“中国模式”概念之辨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9).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课题编号:HB2011QR57);2010年度河北师范大学重点基金项目“海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课题编号:W2010Z05)。]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石家庄学院)

猜你喜欢

海外中国模式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海外少儿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暴风科技进军影视、游戏、“海外”三大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