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消费与生产关系演变的历史考察
2013-11-04戴建忠刘建文
谭 顺,戴建忠,刘建文
(1.山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2.山东理工大学 法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上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且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都未能足够重视消费问题,忽视消费对生产的作用,[1]从而深刻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繁荣,消费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说,在新中国六十多年的经济建设历程中,“消费形成了三部曲,一曰抑制消费,二曰补足消费,三曰刺激消费。”[2]消费的作用由弱到强,由被动到主动,由隐性到显性,对于生产的引导与规范、激励与约束作用逐渐显现。
一 消费抑制时期:生产控制消费
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时间里,我国居民消费长期停留在较低层次,生活水平增长缓慢。1952年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只有76 元,1978年增长到175 元,26年间年均增长3.81 元,年均增长率仅为3.26%,在此期间,甚至出现1959年至1961年间的连续负增长;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平衡统计司编写《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1987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同时,我国居民主要消费品的消费数量增长缓慢,仅能维持较低生活水准,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居民消费结构单一,消费需求大多限于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由于缺少替代消费品,人们的消费需求受到限制,缺乏更新与变化。
这一时期,我国居民维持较低消费水平具有多种原因:一是居民收入水平很低。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3.6 元,仅为1998年的6.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 元,只有1998年的6.3%。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占比根据计算获得。同期,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很少,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仅有89.8 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只有7.08元。[3]二是在此期间,中国实行了较为严格的消费抑制政策。通过推行票券制度,发行粮票、布票、油票、肉票等一系列日用消费品的消费票券,达到限制消费、控制消费的目的。不过,这些仅仅是我国城乡居民在此期间维持较低生活水准的表面原因,深层原因则是当时我国生产水平总体不高,难以有效满足消费需求。仅以粮食生产为例,1952-1978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只增长了30.61 公斤,年均增长率仅为0.4% (表一)。改革开放后的1978-1998年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增长93.68 公斤,年均增长率达到1.30%,是改革开放之前年均增长速度的3.3 倍。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根据计算获得。为防止供求失衡,以免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国家不得不采取限制居民消费的政策。因此,这一时期居民消费受到抑制,归根到底源于生产控制消费。
表1 1952-1978年主要年份中国人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单位:公斤)②注:布(单位:米)、原煤(单位: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1952-1978年间猪牛羊肉产量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均增长率根据统计数据计算获得。
在近三十年的消费抑制时期,生产控制消费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多方面的消极经济影响:一是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和提高;二是受消费抑制的影响,人们普遍强化了节俭消费理念,然而过度节俭并非国民经济——尤其是已达到一定发展阶段的国民经济——良性发展所需的要件,这已为现代经济实践反复证明。[4]三是由于消费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充分、及时地向生产传递需求信号,生产与消费处于隔离状态,制约生产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二 消费释放时期:生产引导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增长迅速,生活质量提高很快,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消费品的消费数量增长明显,生活消费品种类日趋丰富。1998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城乡居民主要消费品的人均消费量呈现较大变化,粮食与蔬菜的消费量稳中有降,而肉、禽、蛋、鱼的消费量明显提高。二是生活质量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1998年的53.4%,同期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则由57.5%下降到44.5%。③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消费结构升级速度明显加快。仅以1985年和1988年的统计数据为例,1985年我国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只拥有9.66 台电风扇、1.9台洗衣机、0.06 台电冰箱、0.8 台彩色电视机,这表明家用电器刚开始进入农村居民的消费范围;到1988年,就迅速增长到111.59 台电风扇、22.81 台洗衣机、9.25 台电冰箱、32.59 台彩色电视机,其中电风扇的拥有量增长了10.55 倍,彩色电视机的拥有量增长了39.74 倍;同期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比例相对更高,部分耐用消费品甚至达到了普及程度。④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增长速度根据计算获得。三是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与消费欲望得到不断释放,呈稳步增长态势。市场供给能力的提高,不仅充分保障居民消费需求的满足,而且为新的消费需求的增长与释放提供了动力。
这一时期居民消费增长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市场供给能力迅速提高,商品经济日趋繁荣。1978-1998年,我国人均主要工农业产品年均增长率显著超过改革开放前的增长速度,这为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为充分释放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满足程度创造了条件(表二)。此外,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废止了商品销售及消费的限制政策,取消了居民消费的定量供给制度;逐步放松消费抑制的同时,90年代又逐步推行工资制度改革,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购买力明显增长。1978-1998年的20年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2,090.1 元,是1978年的4.57倍,年均增长14.9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25.1 元,是1978年的3.30 倍,年均增长14.80%,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从而有效释放居民消费需求。
表2 1978-1998年主要年份中国人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单位:公斤)②注:布(单位:米)、原煤(单位: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1978年间猪牛羊肉产量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均增长率根据统计数据计算获得。
这一时期我国居民消费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这一时期的居民消费增长只是恢复性增长,或是因长期消费抑制的解除而呈现的释放性增长,原因在于这一时期居民消费整体处于“居民消费需求的数量扩张阶段,其基本特点是解决温饱,或者说对改革前未能满足的需求进行补偿”。[5]二是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生产增长,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生产增长主导着消费增长,消费仍然没有摆脱生产的控制与约束,呈现出一种被动跟进状态。在这种关系中,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仍然十分微弱,生产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家投资以及外贸需求的强力推动,而并非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三 消费激励时期:消费制约生产
1998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开始出现商品滞销现象,“据国内贸易部对601 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统计,上半年供求平衡的有466 种,占74.2%,供过于求的有155 种,占25.8%,供不应求的商品己经消失。”[6]这标志着我国结束短缺经济时代,历史性地转入过剩经济时代,也同时意味着消费不足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发达国家的消费不足一般产生于市场经济繁荣阶段,在市场供给总量充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由居民消费倾向降低所致;然而中国消费不足的产生与此有很大的差别。相比较而言,中国消费不足产生的原因及条件更为复杂,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商品经济发展阶段,远未达到发达国家早已进入的繁荣或成熟期;商品生产结构层次仍然较低,高技术、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供给能力较弱;目前所呈现的市场供给过剩,只是一种局部的或结构性的过剩,并非全面或总量性质的过剩。[7]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市场消费不足的出现并非是供求关系的真实反映,而是在某些特殊诱因条件下形成的:虽然以抑制消费为主要任务目标的政策早已被取消,但某些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抑制效应仍然存在;由于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体制与体系的欠缺及配套服务的不完善,加剧居民消费预期的不稳定,导致居民主动降低即期消费需求;市场假冒伪劣商品事件的频发引起居民对消费安全、消费质量的普遍担忧,降低居民消费欲望;中国偏重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对外依存度趋高,国内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不对称裂隙扩大,加剧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的风险;收入分配不公平,部分居民群体如农民收入水平增长相对缓慢,进一步加剧城乡差别,导致农村消费市场发展迟缓。[8]
这一时期显而易见的变化是,消费不足成为生产增长的制约因素。为破解供求失衡带来的经济困境,政府采取的治理策略往往是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扩大需求、刺激消费。然而,单纯依靠刺激消费的办法,很难推动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与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近年来我国消费率持续走低,并进一步拉大与主要国家的差距就是这一结果的证明(表三)。“目前我国商品市场特别是稍费品市场的过剩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种总量性的过剩,而是一种结构性的过剩。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没有随着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而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提升。”[9]中国消费不足的治理重点并不在消费领域,而是在生产领域,因为中国消费不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出现问题——供给结构偏离消费结构,这是我国长期忽视消费对生产作用的必然结果。
表3 1990-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的消费率(单位:%)① 数据来源:《世界经济统计年鉴:2006》和《世界经济统计年鉴:2009》,美国和日本部分数据资料来源于《世界经济统计年鉴:2008》。
四 结语
随着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的持续作用,未来我国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出现一种消极趋向,即由于对消费的地位、作用及价值的重新认识或夸大、甚至迷拜,推动人们从节俭消费向过度消费的根本转变。然而,鉴于发达国家的高消费生活方式已广受质疑与诟病,中国不可能也不允许走过度消费之路。因此,我国应提前干预未来消费与生产的关系,目的在于规避消极趋向的可能,争取实现积极趋向,即消费与生产保持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引导与规范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实现消费与生产关系的积极趋向,关键在于保证理性消费。理性消费具有三个基本规定:其一,消费需求具有正当性,以此确立生产的范围目标,即在什么范围从事生产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其二,消费需求具有必要性,以此控制生产的下限,确保维持消费者生存与发展的生产底线;其三,消费需求具有适度性,以此规定生产的上限,固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性消费既为生产提供目标,又为生产提供动力,更对生产施加约束,使其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持续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在不断释放消费欲望、肆意增长消费需求的今天,人们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消费欲望,使之控制在理性限度之内,是有效引导与控制生产的唯一选择。
[1]孙国锋.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9.
[2]杨圣明.中国式消费模式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
[3]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中国社会统计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92.
[4]杨魁,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取向[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82-88.
[5]李通屏.中国消费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30.
[6]国家计委经贸流通司《扩大市场消费》课题组.目前市场形势及扩大市场消费的政策建议[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10):44-45.
[7]廖春.对近年来我国内需不足特异性的反思[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5):6-11.
[8]谭顺,程东杰.当前中国消费不足的四种基本形态——兼析消费不足的具体成因[J].经济问题探索,2011(1):33-37.
[9]尹世杰.中国消费结构合理化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