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盐水冲洗法在预防封闭式负压引流管堵塞中的应用研究
2013-11-03覃红桂肖远琼廖燕湘
覃红桂,肖远琼,韦 雪,廖燕湘,赖 微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尤其对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久治不愈的创面外露以及严重感染等效果较好。VSD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保证引流创面清洁,改善引流创面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1]。但在应用过程中常出现引流管堵塞致引流不畅,影响治疗效果。我科2011年2月—2012年6月采用生理盐水进行负压引流管冲洗有效地预防了引流管堵塞,创面肉芽组织红润,为二期手术植皮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使用VSD治疗病人20例为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岁~72岁,平均37.5岁,创面3cm2~25cm2;2011年2月—2012年6月使用VSD治疗病人26例为观察组,男12例,女14例,年龄8岁~70岁,平均39岁,创面5cm2~30cm2。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0例,压疮感染7例,外伤致局部脓肿感染6例,肿瘤切除术后发生感染3例。创伤面积最大25cm×30cm,最小5cm×6cm。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创面及损伤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创面干预方法 术前创面彻底清创,根据创面大小选择相应的负压封闭引流材料(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脓肿及压疮病人采用戳孔法,其余的采用系膜法。术后持续负压吸引7d~10d,负压维持在60kPa~80kPa。根据具体情况缝合或植皮,并配合全身支持和抗感染治疗。对照组病人术后回病房,创面引流管与负压引流瓶连接,调节负压,观察负压膜是否塌陷及吸引有效。持续引流注意管道有无漏气,发现引流管内结晶堵塞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通畅。观察组术后常规第2天起每日予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创面小者按医嘱500mL以80gtt/min冲管,大面积创面按医嘱500 mL快冲,1 000mL以80gtt/min维持冲管。
1.2.2 护理
1.2.2.1 引流管的护理 病人术毕回病房床栏醒目处悬挂防管道脱落标志,责任护士进行术后健康宣教。观察负压膜吸引是否有效,有无漏气,贴膜边缘有无渗液,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术后第2天遵医嘱以生理盐水冲管,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创面大、深以及脓性分泌物多的病人分快冲和维持冲洗,冲洗总量1 500mL,冲洗时务必保持管道畅通,防止血块或脓性物阻塞造成肢体肿胀,每天除冲洗量外记录24h引流量。本组有1例儿童病人,术后倾倒引流液后,调节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查房时及时发现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示我们严格床旁交接,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肢端的血运、感觉和运动,尤其是快速冲洗时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负压引流管侧孔连接冲洗液管道接口薄、软,每日至少2次的反复对接易致开口裂开无法再连接,本组有1例病人术后第6天出现此种情况。报告主管医师停止冲洗,因此引流管冲洗除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外,还应加强管口的保护,连接时动作轻柔、力量均匀,尤其是天冷管道相对质硬,缺乏柔韧时更应注意。同时需严密观察引流管的连接处,由于持续负压吸引贴膜即便负压消失也可能无膨胀改变,因此每次更换引流管计量后应拧紧接口,保持管道畅通有效。
1.2.2.2 体温的观察 术后病人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持续高热者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本组有1例大面积Ⅳ度压疮的病人,创面深达骨膜,术前体温持续处于39.5℃~40.0℃,予VSD治疗,每天用生理盐水冲管,快速冲洗出大量的脓性分泌物,术后第3天病人体温逐渐下降。
1.2.2.3 常规护理 术后给予常规的心理、体位、饮食和基础生活护理,责任护士对病人的病情、治疗护理提供全方位有效的护理。指导和鼓励病人进食,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加强基础和生活护理。经常更换患肢体位,防止VSD材料覆盖创面及引流管被压迫、折叠或牵扯而阻断负压源影响负压吸引。本组有1例男性病人,右下肢创面予生理盐水双管冲洗后,瓶内液体满予更换引流瓶,衔接紧密仍无负压,予更换原瓶塞后负压恢复,提示我们瓶塞内口有可能被引流物阻塞,应同时更换,或避免瓶内引流液超过2/3。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负压引流堵管情况比较
3 讨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水肿,增加局部血供,从而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是外科引流换药技术的革新[2,3]。VSD引流管易发生堵塞的原因:①开放性损伤或术后创面感染严重,以及炎性分泌物较多,创面渗出物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胶体等导致液体黏稠,黏滞系数大;②创面渗血较多,引流管管颈较细,导致堵塞;③病人活动造成引流管受压、折叠。VSD用于严重软组织损伤、大面积皮肤缺损,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促进创面愈合[1]。生理盐水黏滞系数小,液体在负压作用下作稳定层流[1]。采用生理盐水快速冲洗,通过黏滞力的作用把黏附在管壁上的渗出物如血块、脓性物冲洗出,使引流通畅,避免分泌物干燥结痂及血液凝固形成结晶附着于管壁导致堵塞,且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分泌物及细菌,使创面达到零积聚,减少毒素吸收,加速创面愈合。临床实践证明,生理盐水冲洗法在封闭式负压引流管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有效地预防了引流管堵塞,使创面肉芽组织红润,为二期手术植皮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金艳,李俊,朱文婧.应用导管冲洗防止封闭式负压引流管堵塞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4):80-81.
[2] 况世荣,吴海燕,李惠.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严重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5B):1307-1308.
[3] 孙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下肢骨折伴软组织挫伤中的应用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8A):2064-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