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的实证测度及政策选择
2013-11-02苏东坡张明斗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苏东坡,张明斗(东北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的实证测度及政策选择
苏东坡,张明斗
(东北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从总体和分层两个角度对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进行测算并分解,认为中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四大收入来源均对城镇居民收入产生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合理化的政策建议,如适当提高劳动者收入、推进财产性收入的大众化与均等化、规范经营收入、调整转移性收入等。
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基尼系数
一、引 言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居民收入作为反映城市化质量的重要标准,受到国内外学术派和实战派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国家推出新型城镇化的当下,如何有效地甄别出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中的现存问题及差距程度,成为必须切实思考的话题。对此,学者们展开了深入研究,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关于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数值的计算。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城镇居民基尼系数计算结果,以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为标准分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没有超过0.4,给出的数值有0.370[1]、0.322[2]、0.347[3]。另一种观认为,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远超过0.4,给出的计算结果有0.475[4]和0.560(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0)。计算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对基尼系数的分解。基尼系数的分解角度有两个方向。一是基尼系数的内部族群分解,即对计算整体基尼系数的人口对象按照不同标准分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群体,结合权重设置和整体基尼系数,计算不同群体内部和组群之间的基尼系数,组群的划分标准主要有城乡、区域、行业。这类研究大多是以理论方法改进为目标的数值计算示例[1-2,4-10]。基尼系数分解的另一个角度是按照不同收入来源分解,这类研究相对较少,如陈传波等(2001)[11]。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一方面现有研究成果对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数值存在较大争议,另一方面,对不同收入来源或收入结构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认识有待深化。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不同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通过stata程序计算了近十年的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以及各种收入来源的内部差距及其对整体基尼系数的贡献,以判断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及各种收入来源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以实现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的合理化。
二、城镇居民收入的分类描述
1.总体收入状况描述
从总体收入看,城镇居民收入在近十年来持续增加,每一个收入组的城镇居民全部年收入数额都在持续增长。就全国整体情况看,平均人均收入从2002年的8177.4元增加到2011年的23 979.2元,绝对数额增幅15 801.80元,总体增长率193%。其中最低收入户增幅5291.76元,增长率209%;最高收入户增幅达44 252.24元,增长率219%。从以上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从收入增幅还是相对增速上,收入差距均呈现扩大的趋势。
2.收入来源变动描述
根据中国统计口径,收入来源分为工薪收入(即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即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种类型。换句话说,总体的收入差距也由这四种收入差距构成。从2002—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来源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不同收入来源的比重和变动方向不同。工资性收入比重最大,但随着时间变化呈现不断缩小的运行趋势,从2002年的70.19%下降到2011年的64.27%;经营性收入比重持续增大,从2002年的4.06%增加到2011年的9.22%,增幅超过一倍;财产性收入比重持续增大,由2002年的1.25%增加到2011年的2.71%;转移性收入比重略有下降,由2002年的24.50%降低到2011年的23.81%。平均收入结构的变化说明了收入来源的平均变动状况,结合典型年份各收入组的收入构成,可以基本判断四种收入来源分别对收入差距贡献的性质。
为明确各收入来源对收入差距贡献的性质,截取2002年、2007年和2011年数据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得知,从工资性收入来看,最低收入户的工资性收入比重从2002年的65%略下降到2007年的64.8%和2011年的64%;最高收入户的工资性收入从2002年的67.1%略上升到2007年的67.4%,再大幅下降到2011年的61.77%。结合收入差距拉大的一般认识,可以基本判断,工资性收入对缩小收入差距具有正向作用,但随着其比例的不断下降,这种正向作用呈现弱化的趋势。
从经营性收入来看,最低收入户的经营性收入比重从2002年的10.36%上升到2007年的11.1%,再下降到2011年的10.39%;最高收入户的经营性收入比重从2002年的3.84%上升到2007年的7.55%,再持续上升到2011年的12.91%。结合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认识,可以判断,经营性收入对缩小收入差距具有负面效应,随着其比例的不断上升,这种负面效应逐步增强。
从财产性收入看,最低收入户的财产性收入比重从2002年的1.03%略上升到2007年的1.16%和2011年的1.30%;而最高收入户的财产性收入比重从2002年的2.11%上升到2007年的4.78%,此后持续上升到2011年的5.37%。据此可以断定,财产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对缩小收入具有类同性。
最后,转移性收入在理论上应当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起到重要作用。从实际数据反映出,最低收入户的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从2002年的23.65%略下降到2005年的22.97%,然后回升到2011年的24.28%;而最高收入户转移性收入比重从2002年的26.96%下降到2007年的20.26%和2011年的19.94%。从结构变化上看,转移收入与理论预期一致,即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但是从绝对数额看,最高收入户的转移收入比重和转移收入数量都高于最低收入户,转移性收入似乎在起到一种“劫贫济富”的作用,对收入差距影响甚微。
用statistic分析表中数据,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由表1可知,当蜂蜜∶水=2∶1,蜂蜜∶乙酸乙酯=1∶2时,所提取氯霉素浓度最高,提取效果较好。
三、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的分析方法及数据来源1.基尼系数的收入来源分解方法
根据基尼系数的相关计算公式,本文以陈传波等(2001)[11]给出的计算方法为基础进行基尼系数的收入来源分解。将计算方法设定如下:
首先计算单项收入集中率。设有n个家庭,其中第i个家庭人均收入为mi,家庭有F种收入来源,用f代表收入中的某一项,f收入的集中率Cf表示为
式中,wf是全部f收入在全部总收入中的比重。理论上按照收入来源计算获得的基尼系数与分组计算获得的基尼系数是完全一致的,本文的计算也验证了这一预期。此外,可以计算相对集中指数,即收入集中率与基尼系数的比值Cf/G,来判断该项收入是扩大还是缩小整体基尼系数;可以计算各项收入差距对总体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公式为wfCf/G。
2.数据来源
本文在综合考虑数据的可得性、科学性及真实性的基础之上,分别选取2003—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年各收入组的收入状况和人口状况与2003—2012年《中国城镇生活和价格统计年鉴》中历年各收入组的人口状况和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和基尼系数来源分解进行测算,以全面考察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及基本演变趋势。
四、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的实证结果分析1.基尼系数的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实际测算,得到2003—2011年的中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2002—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至2005年期间持续上升,而2005年至2008年期间经历了震荡,在此后逐渐回落并出现稳定趋势。从具体数值上看,基尼系数总体维持的0.32附近,变化并不明显,也未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这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年基尼系数已达到0.412的数值不相吻合,与社会公众的实际感受并不相符。可能的原因是,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要低于社会公众的普遍感受,中国整体的收入差距重要部分并不来自城镇居民之间,而是来自于城乡之间以及乡村内部,其结果是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与中国整体收入差距相比并不显著。相关文献也反映了这一情况。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给出的2010年基尼系数表明,0.560的城镇基尼系数要小于农村的0.6,更小于全国的0.61,段景辉等(2010)[1]、洪兴建(2008)[2]和田卫民(2012)[3]也给出了类似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种判断的合理性。
2.基尼系数收入来源分解的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基尼系数收入来源分解方法,计算各项收入来源的集中率、相对集中指数和贡献率,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收入集中率即各项收入的基尼系数,衡量各项收入内部差异程度;相对集中指数即各项收入差距对总体基尼系数的贡献性质,其中大于1即为扩大收入差距,小于1即为缩小收入差距;贡献率即各项收入差距对总体基尼系数的贡献程度。
表2 2002—2011年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收入来源分解
工资收入的集中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城镇居民整体基尼系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说明,工资收入差距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构成部分,计算获得的工资收入的基尼系数贡献率为60%~70%。工资收入的集中率略低于城镇居民基尼系数表明,工资收入具有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功效;计算获得工资收入相对集中指数表明,仅2004—2006年间,工资收入的相对集中指数大于1,其余年份均小于1,也就是说,整体上,工资收入倾向于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工资收入对城镇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在持续降低,也即工资收入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能力在逐年降低。这里蕴含的基本含义是:仅靠工资收入,城镇居民致富越来越难,这也印证了当前社会公众的普遍感受。
经营收入的集中率呈持续上升态势,这说明城镇居民在经营收入上的差距在持续增大;经营收入对总体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在持续上升,从2002年的1.8%增加到2011年的10.5%,展示出经营收入正在逐步成为扩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力量;计算获得的经营收入相对集中指数持续增大,尤其从2008年开始超过1。这说明,经营收入虽然在贡献绝对数量上低于工资性收入,但已经逐步成为拉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沉重砝码,而且这种拉大收入差距的能力也在持续增长。
与经营收入类似,财产性收入的集中率、贡献率都在持续增加;与经营收入显著不同的是,财产性收入的相对集中指数在历年都是远大于1,且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这说明,在性质上,财产性收入在扩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上发挥作用,且这种扩大收入差距的能力要大于经营收入。不同在于,财产收入的基尼系数贡献率尽管是上升的,但上升幅度要小于经营收入。在2002年,二者的贡献率几乎都为1.8%,但经过十年的发展,经营收入的基尼系数贡献率上升到了10.5%,而财产收入的贡献率仅上升到了4.9%,前者是后者二倍左右。这说明,财产收入扩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能力显著,且影响能力在不断增加,但整体贡献程度低于经营收入。
转移收入在理论上应当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但计算结果与理论预期有所不同。转移收入的集中率在持续下降,也就是说,城镇居民在转移收入上的差距在持续降低,因此,转移收入并没有因为对低收入者较多的补偿而产生较大差距。事实上,在统计数据中,高收入者的转移收入也大大高于低收入者。转移收入的基尼系数贡献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转移收入的相对集中指数同样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在2002—2004年,转移收入相对集中指数大于1,说明在此期间,转移收入实际上是在扩大而非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2005年之后,转移收入相对集中指数低于1且逐年下降,结合转移收入的集中率和贡献率,可以说明转移收入的性质由扩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转向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但无论是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能力还是贡献程度,转移收入的作用都在不断削弱。
五、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合理化的政策选择
经济增长的基本要求在收入分配改革领域体现为对公平与效率的要求,通过收入分配的结构性调整,达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根据经济增长的基本要求和收入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在城镇居民收入结构调控中,应当对不同收入类型提出不同的调控目标,达到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的合理化。
(1)适当提高劳动者收入,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宏观经济层面,通过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通过提高劳动效率做大“蛋糕”是提高劳动者收入的根本源泉。在制度层面,限制垄断,提高个税起征点,建立劳动收入与劳动者供养人口的税收调节机制,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在劳动者层面,提高劳动者技能,通过教育投入提高劳动价值,保证劳动者享受劳动成果。
(2)推进财产性收入的大众化与均等化。加强金融机构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参与资本市场的机会;通过加强监管,破除各种“黑幕”,使社会公众享有公平的获利机会。提高对财产性收入的税收水平,通过房产税、遗产税等减少财产性收入的持久性和累加性。加强财产性收入监管,积极推进动产、不动产登记管理,降低财产性收入的隐蔽性。
(3)规范经营收入。一方面加强立法与执法建设,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提高对经营者的法律监管力度,维护稳定的市场交易环境;另一方面,加强政府行政职能建设,简化行政审批,降低创业门槛,保证广大社会成员享有经营收入的公平机会。此外,制定结构合理的经营性收入税收制度,通过税收结构调整,引导社会经营与中国经济战略需要相一致,实现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4)调整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调整的重点不在于转移收入的规模和力度,而在于提高转移收入效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覆盖全民、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各阶层居民公平享受各项社会福利;重点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通过有重点、有弹性的转移支付制度,在保证低收入者基本生活的同时,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的转移性收入调整机制,实现转移性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与促进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1]段景辉,陈建宝.基于家庭收入分布的地区基尼系数的测算及其城乡分解[J].世界经济,2010(1):100-122.
[2]洪兴建.一个新的基尼系数子群分解公式——兼论中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城乡分解[J].经济学(季刊),2008(10):307-324.
[3]田卫民.中国基尼系数计算及其变动趋势分析[J].人文杂志,2012(2):56-61.
[4]周 兴,王 芳.中国城市与农村基尼系数变动的分解研究[J].经济科学,2010(1):14-22.
[5]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J].中国社会科学,2007(4):45-60.
[6]刘学良,田 青.关于基尼系数按群组分解的进一步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98-111.
[7]任国强,尚金艳.基于相对剥夺理论的基尼系数子群分解方法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8):103-112.
[8]陈建东,高 远.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分析——基于基尼系数分解的视角[J].财政研究,2012(4):25-30.
[9]彭定斌.中国区域基尼系数的测算及其非参数模型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5):9-14.
[10]尹虹潘,刘妹伶.中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基于2000—2009年数据的全国人口细分算法[J].中国人口科学,2011(4):11-20.
[11]陈传波,丁士军.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解——Excel算法与stata程序[J].上海统计,2001(7):20-24.
2013-04-12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8JA790014)
苏东坡(1986-),男,博研究士生;E-mailsudongpo1911@163.com
1671-7041(2013)05-0001-04
F126.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