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2013-11-01谭慧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题目案例

陈 枭,谭慧敏,李 晋

(1.沈阳师范大学 科信软件学院,沈阳 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 研究生处,沈阳 110034)

0 引 言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办公、教育、影视、医疗及工业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很多高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相关专业设置了多媒体技术专业课,希望通过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软件工具创作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作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4]。由于这门课程与实际应用的联系较多,所以安排了大量实验学时,实验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虽然理论知识在课上听的很明白,但完成实验题目依然非常困难。本文在分析当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案例的新教学方法,并针对课程理论与实验学时设置、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改进,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1 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和体会

在多次主讲多媒体技术课程中发现当前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学习与实验教学环节脱节,实验效果不理想。由于实际教学中理论与实验课程是分开安排在不同教室不同时间进行,造成学生理论知识无法与实验内容紧密结合,导致学生无法在实验课上独立完成实验题目,而如果在实验课重复讲解理论知识,又会严重挤占实验时间。

2)课程内容知识涉及面广,学生能力有限,无法达到实验预期设计目标。设计并完成一件多媒体作品,其中涉及到从确定选题到图片、动画、声音素材制作以及功能模块测试等很多步骤[5],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这些步骤与学生在其他计算机课程中学习的实验内容和使用的实验实现手段都有很大不同(如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编写程序,计算机组成原理使用实验箱设计实现硬件线路),使得学生无法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的积极性,而且由于多媒体技术实验内容安排按照循序渐进的设计方式,前期实验的失败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后续内容的学习。

图1 多媒体项目创作过程

3)课程考核手段单一,无法体现多媒体技术课程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软件工程相关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包括理论考试、实验报告、设计作品等,但在这些考核方式中理论考试无法体现多媒体技术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而其他考核方式容易造成一些同学互相抄袭,使授课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公平合理的评价[6]。

2 多媒体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2.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教学效果显著。这种案例教学法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迅速在普通教育领域普及[7-8]。

2.2 多媒体技术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是案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和基础,确定案例要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体现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遵循由简入繁、由易至难的设计原则,除此之外所选案例还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这常常是获得满意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9-10]。

多媒体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使用软件工具创作包含图、文、声、像等内容素材的多媒体作品,在课程实验安排上设计图片素材的软件工具一般都使用Photoshop软件,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第一个重点是如何使用Photoshop中的工具箱和图层面板设计以几何图形为基础的图片素材。

为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案例是实现一个中国传统的八卦图案,整个案例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是最基本的圆形和矩形选框工具、图层面板相关功能按钮、颜色设置和图形对齐工具。在案例教学开始前并不向学生透露本次实验题目,而是首先分别完成组成八卦的基本图形部件,主要包括半圆和圆形,之后精确设置这些部件的半径、长宽、颜色等参数,并将每个部件分别放置在一个图层中处理,这样使操作对象明确,更加容易修改,也使学生基本了解使用图层这一Photoshop基本概念设计实现复杂多媒体作品的具体流程,最后通过调整图层间的叠放顺序和对齐方式将部件组合在一起,直到这时才呈现出八卦图案的实验结果,给事先不了解实验题目的学生以极大地视觉冲击力和成就感,使学生知道即使是最简单的素材和颜色,只要经过合理的搭配和精心的设计一样可以得到完美的作品。实验最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成果加以个性化的修饰和改变,比如改变颜色、图案、文字等,这时再将本次设计作品作为实验作业提交。

通过以上案例教学过程使学生充分了解图片素材设计的要点,例如在设计复杂作品前要先将其分解为多个部分,并且每个部分应该为其分配单独的图层存放,这样才可以在需要修改时快速地找到目标,并在对其修改时不会影响作品的其他部分;还有应针对设计案例提前计算确定相关参数,例如每个部件的大小、颜色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有时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设计题目应尽量贴近学生,以便能够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课程内容的讲解和开展[11]。

2.3 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前面相关内容提出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多媒体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方式尝试进行了如下改革:首先将多媒体课程中的一些理论课时安排到实验室机房,并使用电子教室为学生演示实验题目设计过程,在实验题目演示过程中将整个实验题目案例的操作过程分解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这样学生每次只需完成不多的操作就能够获得直观的中间结果,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完成每次设定的实验目标,逐步累积学生的成就感,其次教师应在完成每个独立部分后在教室中巡视一遍,为存在困难的同学单独给予指导,这样就使每个同学都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实验设计,避免最后为了提交实验作业互相抄袭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还鼓励掌握较好的学生在课上使用当堂学习的实验技巧设计自己的原创作品,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最后针对传统实验考核方式容易出现抄袭的情况,要求学生每次实验课都必须在下课前利用实验室网络将本次实验题目的设计结果发送给教师的方式提交实验作业,这样就可以通过学生提交作业的时间先后顺序和作品的实现细节对该同学本次实验成绩给出真实客观的评价,在学生中取得良好反响。

通过最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及改进实验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课程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学校教务系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中多媒体技术课程学生满意率从95%提高到97%以上。选课人数也有大幅提高,连续达到教务系统中专业选修课选课人数上限。

3 结 语

本文通过对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以往教学经验的分析和总结,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改革方案,并对实验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法做了大胆的尝试,实际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运用文中提出的多项改革措施后,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独立设计完成多媒体作品的能力,获得了广大学生的肯定。

[1]付先平.多媒体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李鹏.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与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30):8558-8559.

[3]廖清远,杨小燕,赵敏之.多媒体技术课程实训教学方法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5):4470-4471.

[4]孙笑微.“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改革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3):446-448.

[5]钱庆平,贺学剑.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0(11):183-184.

[6]李扬波,谌湘倩.浅谈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0(3):42.

[7]鲁书喜.多媒体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教改纵横,2007(2):56-58.

[8]曹晶,许旻鸿.《多媒体技术》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68-69.

[9]朱诗孝.案例教学法在实用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福建电脑,2009(10):203.

[10]姬常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1):81-82.

[11]白平.浅谈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J].信息科技,2010(10):234-235.

[12]苏莉萍.多媒体技术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法探索[J].职教研究,2011(3):50-52.

[13]王超.关于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探索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8):1923-1924.

[14]朱玲玲.多媒体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研究[J].福建电脑,2012(3):202-203.

[15]陈梅,王丽芬.《多媒体技术》课程综合项目案例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651-652.

[16]王植.多媒体技术课程在教学中的改革[J].科技资讯,2011(12):202.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题目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题目的要求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