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爷”词族中“爷”的衍生变异及其语用功能

2013-11-01姜礼立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义项老爷祖父

姜礼立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近段时间以来,报刊、电台、网络等媒体上涌现出一大批新兴的“X爷”组合,诸如:范爷(范冰冰)、韩爷(韩雪)、诗爷(刘诗诗)、敏爷(汪小敏)等。通过人民网检索后发现,仅“范爷”一词就出现了1 002次。在日常生活中,当大家谈及范冰冰或者韩雪等时,很多情况下也都不再称呼其名,而是改称“范爷”、“韩爷”等。然而,“爷”这一词主要是对父亲、祖父或者跟祖父辈分相当的成年男性的尊称,为什么这里能够用来指称女性呢?由此观之,随着时代的变迁,“爷”的语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现就通过梳理“爷”的语义变化轨迹,进而分析其语用功能。

一、“爷”的语义演变轨迹

叶绍钧的《十三经索引》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均未记录“爷”字,可见“爷”字在先秦乃至两汉时期可能尚未出现或者使用的频率极低。《古代汉语词典》[1]对“爷”字仅简介为:“‘爷’父亲,《玉篇·父部》‘爷’‘俗为父爷字’”。《学生实用现代汉语词典》[2]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3]中才对“爷”作了比较详细地解释:

《学生实用现代汉语词典》:(1)(方)父亲:爷娘;(2)(方)祖父或者跟祖父辈分相当的男性:姥爷/爷爷;(3)对长辈或者是年长男子的尊称:大爷;(4)旧时对主人或位尊者的称呼:老爷;(5)对神、佛敬称:财神爷;(6)(方)对男性通称:爷们儿/倒儿爷/款爷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1)(方,名)父亲:爷娘;(2)(名)祖父;(3)(名)对长一辈或者年长男子的尊称:大爷/李爷/四爷;(4)旧时对官僚财主等的称呼:老爷/太爷;(5)迷信的人对神的称呼:土地爷/阎王爷

从上面的释义我们可以大致地看出,“爷”最早的词义可能是在一些方言区中作为称呼语“父亲”来使用的。《汉语方言词汇》[4]中就记录了一些类似的用法:长沙方言(爷老倌/爷/爹爹)、双峰方言(爷/爹爹)、南昌方言(爷)、梅县方言(爷)、苏州方言(爷娘)。同时,在《简明吴方言词典》[5]中对“爷”和“爷爷”作了相同的解释:爷ɦia¹³名词、父亲。(小剃头)是个呒爷呒娘的苦恼囝。(上海民间故事选·干剃头)爷爷 ɦia¹³ ɦia¹³名词、父亲。《青浦县志》:“呼父曰阿爹,又曰爹爹,又曰爷爷”。可见“爷”被用来指称“父亲”这一现象在方言区中确实存在。那它到底是不是“爷”最早的意义呢?

胡士云据《中文大词典·父部》认为“爷”(繁体字为“爺”)字字形最早出现于东汉的《曹全碑》[6],而《曹全碑》晚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所以也说明《说文解字》未收录“爷”有很大的可能性。笔者通过查找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最早记录“爷”字起源的,应该是顾野王编撰的《玉篇》,在《原本玉篇残卷》[7]中,他对“爷”作的解释是:爺:父亲,也作“耶”,俗为父爺字。笔者又通过北大语料检索后发现在隋唐五代以前,“爷”字主要是用来指称父亲。例如:

(1)楊布曰:有人于此,年兄弟也,言兄弟也,才兄弟也,貌兄弟也;而寿夭父子也,贵贱父子也,名誉父子也,爱憎爷子也。吾惑之。(六朝·《列子》)

(2)个个惜妻儿,爷妇不供养。(唐·《寒山诗校注》)

(3)白莲云:“不可认儿作爷。”有人拈问凤池:“如何是半肯?”凤池云:“从今日去向入,且留亲见。”“如何是半不肯?”凤池云:“还是汝肯底事摩?”(五代·《祖堂集》)

例(1)中的“爷子”同“父子”指“父亲和儿子”,例(2)中的“爷妇”指“父亲和母亲”,例3中的“爷”指“父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爷”字在隋唐五代以前主要是用来指称“父亲”。

到了北宋时期,我们注意到“爷”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由指称“父亲”的演变为指称“祖父或者跟祖父辈分相当的男性”。例如:

(4)信复道而还,倏忽乃活,亦不复见手中香也,幡亦在故寺中。世光与信去时,其家有六岁儿见之,指语祖母曰:“阿爷飞上天,婆为见否?”世光后复与天人十余,俱还其家,徘徊而去。(北宋·《太平广记》)

(5)“冥官有一大城,贵贱等级,咸有本位,若棋布焉。世人将死,或半年,或数月内,即先于城中呼其名。时甑甑已闻呼父名也,辄绐而对。”既而私谓沈氏曰:“阿爷之名,已被呼矣,非久在人间。他日有人求娶沈氏者,慎勿许之。若有姓周,职在军门者,即可许之,必当偕老。”(北宋·《太平广记》)

从例(4)、例(5)来看,这里的“爷”已经不再用来指称“父亲”,而是对“祖父”的一种敬称。那么“爷”是怎么从指称“父亲”这一义项演变到指称“祖父”这一义项的呢?笔者认为这是词义分化的结果。所谓“分化”[8]是指将原来由一个字所承担的多项职能改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新字来分别承担的汉字演变现象,为了分化而产生的新字称作分化字,相应地,原来承担多项职能的字可称作本原字。词义分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一个汉字所承载的义项太多,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不利于我们对其进行区别与表达。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想办法再造一个分化字来承担本原字的的一部分义项。但是分化字产生的途径并不是毫无规律可循的,分化字和本原字之间在意符上是有联系的,这也是分化字大部分是形声字的主要原因。裘锡圭曾将形声分化字总结为以下三类:为明确假借而加注意符;为明确引申义而加注意符;为明确本义而加注意符[9]。而李国英也认为:“汉字孳乳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在记录源词的源字的基础上增加义符造出分化字来记录派生词。”[10]“爷”在先秦至西汉时期尚未出现,而对“父亲”、“祖父”等的称呼在此前早就有,主要是用“父”字来承担。李波等人主编的《十三经新索引》[11]中就有“父”指称“父亲”、“祖父”的记录。例如:

(6)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周·《周易》)

(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周·《周易》)

这两例中“父”都是用来指称父亲。除此之外,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对“父”作了解释:“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这足以证明“父”字指称“父亲”这一义项在上古时期就已有使用。

经过语料检索,我们也发现了“父”指称“祖父”的用法。例如:

(8)为君之父母、妻、长子、祖父母。《传》曰:何以期也?从服也。(战国·《仪礼》)

(9)继父不同居者,曾祖父母,《传》曰:何以齐衰三月也?(战国·《仪礼》)

可见,以上两例中的“父”就是用来指称“祖父”。由此我们可以推之,“父”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父亲”、“祖父”之意。而“爷”在此之后,又过了很长时间才慢慢出现此义项。加之,“爷”的繁体字写作“爺”,按照六书形声字的造字原理,它正是取了“父”字作为形旁(表意),取“耶”字作为声旁(表音)组合而成的。按照裘锡圭给形声分化字的分类的标准来看,“爺”字就是属于为假借而加注意符这一类别。从“父”字这方面来说,由于它的义项的逐渐增加,在区分和表达方面已经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一些困难,所以它也急需用另外的一些词来分担它的义项。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爷”字指称“祖父”这一义项的产生,正是分化了“父”字这一义项而来。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渐渐习惯了用“爷”来指称“祖父”这一义项,最终导致“父”的这一义项逐渐退去只表本义,而“爷”的这一义项慢慢固定下来。

到了元代以后,“爷”的使用就非常的普遍了,但是随着“爷”使用频率的增加,“爷”字的意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新的义项。例如:

(10)那个不是李爷来了。李大哥好麽。你几时来的。家里都好麽。我家里好。我到下处去。请里头坐。你多站从王京来的。(元·《老乞大新释》)

(11)李万道∶“老爷如今在那里?”老门公道∶“老爷每常饭后,定要睡一觉,此时正好睡哩。”(元·《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12)知州相公再要夹时,张、李受苦不过,再三哀求道∶“沈襄未曾死,乞爷爷立个限期,差人押小的捱寻沈襄,还那闻氏便了。”(元·《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例(10)中的“爷”字是对长辈或者年长者的尊称,例(11)中的“爷”是对主人的敬称,例(12)中的“爷”是对位尊者的尊呼。可见“爷”已由以前指称“父亲”、“祖父”这些义项渐渐演变出“对长辈或者年长男子的敬称”和“对主人或者位尊者的称呼”这两个义项。

在明清时期,“爷”字又演变出了“对神、佛的敬称”这一义项。例如:

(13)菩萨怕中间有等隐情,却就打回龙宫海藏来行查扯,喜得佛爷爷当日度化弟子,写得有个‘佛’字在弟子处,却才得这一硬证。(明·《三宝太监西洋记》(四))

(14)见老仙翁把鳅鱼杀了,和尚口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罗爷有未到先知,今天老仙翁把这鱼一杀,下文书这才有八怪闹临安。(清·《济公全传》(四))

“爷”指称“父亲”、“祖父”时,是被用在亲属称谓这一领域,而指称“长辈或者年长男子”时,则是被用在日常交际的称谓领域,相应地指称“主人或者位置者”时,则是被用到官职等级称谓这一领域,“神、佛”这一义项则是被用到了神佛称谓领域。“爷”字意义的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词义泛化所致。词义泛化是指把本适用于甲事物的词义推演到乙事物或其它多种事物上,或把本适用于个别事物的词义演进到用于一般事物[12]。我们将“爷”指称“祖父”这一义项同后来演变出的几个义项进行义素对比分析后发现如表1所示的对比。

它们都有两个类似的中心义素[+男性]和[+辈分地位官职高],唯一不同的就是对它们词义进行限定的其他义素发生了变化,由专指亲属关系这一领域,演变到日常交际、官职等级以及神佛等领域。从而最终导致了“爷”字词义的变化。而这些附加的限定义素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爷”字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一般都是从具体的,可感的现实存在的事物开始的,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这一仅仅表示对具体的,可感的,现实存在的事物的认知,渐渐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人们就要去认知、思考表达一些新的、抽象的事物。但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又不想再额外的造词,从而增加负担。所以就在原有词汇的基础上,通过隐喻等认知方式将一些新的、抽象的认知概念同现有的、具体的的一些事物的概念联系起来,从来导致了原有事物的概念从一个领域像另一个领域投射。“爷”字由“祖父”这一义项向其他几个义项的演变正是通过隐喻这一认知方式来实现的,如图1所示。

表1 “爷”指称“祖父”义项同其他义项义素对比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爷”表“祖父”这一义项同其他三个义项在[+男性][+位高]这两属性上具有家族相似性,从而人们根据这一家族相似性将“爷”表“祖父”这一具体的、熟悉的认知域分别投射到日常交际、官职等级、神佛这三个陌生的领域中。这就造成了“爷”在新的领域中,产生了新的附加限制性义素。最终也促使了“爷”字词义泛化的形成。

在现代社会中,“爷”字在保留了它原有意义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用法。例如:

(15)魏杰分析:1988年,由于物资短缺,“官倒”们都是倒汽车、化肥、钢材、水泥等,可称为“物资倒爷”;而现在,“官倒”们炒房地产、炒股票、炒期货,可称为“货币倒爷”。(《报刊精选》1994年)

(16)有一对残疾人夫妇,收入菲薄,儿子在学校穿着却像个“款爷”。(《报刊精选》1994年)

(17)巨杉是植物界中的巨人,属于杉科,是常绿大乔木。巨杉的学名叫“世界爷”,它的树干粗大通直,高耸入云。(《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图1 “爷”由“祖父”义项通过隐喻向其他义项的演变

(18)看来,尽管美军严重侵犯伊拉克战俘人权的丑闻招致了全世界的强烈抗议和同声谴责,但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就是不愿意放下“教师爷”的架势。(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19)但是,随着浙江国税豪华游艇扬帆起航,e哥总算明白,“国税爷”原来“不差钱”啊!税务部门解释说游艇是为工作需要而配置,e哥勉强信了,但是坐着这样的船去收税,让纳税人都看到了他们的钱花在何处,如此“税务公开”实在是有“炫富”的意味哦!(腾讯新闻·社会万象http://news.qq.com/a/20110926/001633.htm)

(20)如今范冰冰有个众所周知的外号——“范爷”,其实缘自陈漫为范冰冰拍摄的一组“男人装(微博)”,在这组照片中,范冰冰扮成李小龙、超人、猫王和格瓦拉,爷儿们造型惊艳圈内外,“范爷”由此而生。(天天新报http://www.cnr.cn/gblm/lmgw/zxw/201111/t20111124_50882 6202.shtml)

以上的例子中,同“爷”以前的义项相比,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15)“倒爷”是对倒腾生意的人的称呼,例(16)“款爷”是对有钱人的一种称呼,例(17)“世界爷”是对一种植物的称呼,例(18)“教师爷”是对自以为是的人的称呼,例(19)“国税爷”是对国税局工作人员的称呼,例(20)“范爷”是对范冰冰地称呼。可以看出,“爷”字可以被用来指称特定环境中的人或事物。产生的这些新义项,在《古代汉语字典》和《现代汉语字典》中基本上都没有记录。《新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是提到了“爷”可以用来指称普通的男性。但这远远不能概括以上的义项。“范爷”中的“爷”就是对女性的指称。笔者认为,“爷”字之所以在现代社会的使用过程中,又产生了这么多义项,从认知语言学来说,主要是语言的模因所造成的。

模因论是由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而得以复制、传播,它就可以称之为模因。在现实生活中,时装、建筑、音乐、思想、知识、情感等都可以成为模因,在语言层面上,词义、概念、妙句、流行语等也是模因[13]。“倒爷”、“款爷”“世界爷”、“教师爷”、“国税爷”、“范爷”这些词义的产生就是模仿、复制“老爷”这一模因而产生的。“老爷”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例如:

(21)主云。此是玄机。师云。玄你屋里老爷。脱空妄语汉。有讲论座主来参师。师云。你为什麽义堕。主云。和尚未曾问某甲。师云。西天则斩头截臂。(南宋·《古尊宿语录》)

(22)他便道。此是拂迹语。拂你屋里老爷老娘。又问伊。此是拂迹语。不拂迹语如何便道。恁麽也得。不恁麽也得。恁麽不恁麽总得。(南宋·《古尊宿语录》)

不过这两例中“老爷”还是用来指称父亲。“老”作为前缀,用在“爷”前,表示对父亲的尊称。后来随着词义的泛化,“老爷”也被用来对“年长者或者位尊者”的一种敬称。例如:

(23)若是怠慢,总督老爷衙门不是取笑的,你两个自去回话。”(元·《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24)门公方知是鲁公子,却不晓得来情,便道∶“老爷不在家,小人不敢乱传。”(元·《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随着“老爷”这个词的使用频率的增大,“老爷”这一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概念逐渐突显出来,受到人们的注意,而剩余的其他部分就是一些普通的描述性文字被人们忽略。这其实也就相当于认知语言学中提到的图形与背景理论,当图形与背景同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图形而不是背景,因为图形被背景突显出来了,同我们的认知相一致。这里的“老爷”就相当于图形,剩下的其他的部分就相当于背景,所以当“老爷”这一图形被人们注意到到后,人们就开始不断的模仿、复制、传播。从而使“老爷”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模因”。在“老爷”这一模因的基础上,人们复制出了很多与“×爷”同型的词语来。所以“倒爷”、“款爷”“世界爷”、“教师爷”、“国税爷”、“范爷”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它们和“老爷”具有一定的家族相似性,因为它们都含有同普通人相比在某一方面高于别人的义项。

综上所述,可以将“爷”的语义演变轨迹概括如下:

爷1:父亲爷2:祖父爷3:长辈或者成年男子主人或者位尊者神、佛爷4:特定环境中的人或事物。

二、“爷”的语用功能的变化

伴随着“爷”的语义的演变,它在语用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一)由褒义色彩演化出贬义色彩

“爷”在古代主要是用来对年长的或者地位高的男性的尊称,带有褒义色彩。而随着语义的演变,“爷”字慢慢地被附加了贬义色彩。例如:

(25)美国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无视各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的不同和差异,不顾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人权模式,对别国的人权状况进行无理指责,完全是一副“教师爷”的架势。(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26)以色情服务为手段招揽顾客,迎合了不少先富起来的“款爷”“温饱思淫欲”邪念。(当代·1994年报刊精选)

例(25)中的“教师爷”是对“狂傲自大、自以为是的美国”的称呼,例(26)中的“款爷”是对“那些财大气粗、随意挥霍的有钱人”的称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爷”已经由表褒义色彩的词演变成可以用来表贬义色彩的词。

(二)由专指男性演化出可以指称女性

“爷”字在古代主要是用来对男性的一种尊称,到现在为止,《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没有收录“爷”指称女性这一义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女性地位也逐步提升,开始慢慢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所以逐渐涌现出一些女强人的形象。为了表示对她们的尊称,于是就将指称男性的“爷”字用来指称女性。例如:

(27)第24届东京影展终于落幕,作为评委之一的范爷这次继续惊艳东京。不得不说,鬼子女星们实在撑不起场子,华人女星倒是再次抢足风头。范爷这次不仅只穿大牌,更是混不吝的穿起淘宝货,包包够美就行,女王才不计较贵不贵呢!(搜狐女人2011年11月03日http://women.sohu.com/20111103/n324267477.shtml)

(28)正在热拍的电视剧《代号十三钗》从开拍伊始就打出“美女”、“枪战”、“悬疑”三张王牌。从日前曝光的一组剧照来看,十三位女子组成的美女特工队,吊足了观众胃口。照片中,韩雪作为剧中的“十三钗”队长,站在众钗中间,男装扮相颇有“韩爷”风范。(新华娱乐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1-11/21/c_122311662.htm)

可见,例(27)和例(28)分别是对“范冰冰”和“韩雪”的尊称,因为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像成功男士一样的女强人形象。

(三)由指称他人演化出指称自己

“爷”用来指称自己,在元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明清时期也有使用。例如:

(29)(那叱云)胡孙,恁爷爷等你多时也。(行者云)量你却到得那里!(那叱云)你欺负我?(全元曲·杂剧)

(30)一只手轮着铁棒,直至山门外,高叫道:“妖魔,你孙爷爷又来了!可快出来,与你见个上下!”小妖又忙忙奔告。(明·《西游记》(中))

(31)老龙愤不可遏,就从半空中大喝一声:“兀那妖魔,休要无礼!你爷爷在此!”老蛟却没想到老龙此时就会赶到,心中也不期一惊,慌忙显出本。(清·《八仙得道》(上))

例(29)、(30)、(31)中的“爷”都是对自己的自称,用“爷”来称呼自己主要是想抬高自己的地位,从而给听话人造成一种畏惧心理。

(四)由指人演化出指物

“爷”字在现代也被用来指称“事物”,不过被指称的事物一般都会具有“爷”的某些属性。例如:

(32)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清·《富察敦崇》)

(33)美洲有一种巨大的杉树,叫世界爷,树干高达一百几十米,树冠庞大。(《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例(32)中的“兔儿爷”是指民间用泥巴将玉兔捏造成各种各样的人的形状,将玉兔人格化了。“爷”字可以用来指称神、佛,所以“兔儿爷”就表示了对玉兔这一神物的尊称。例(33)中的“世界爷”则是对“一种巨大的杉树”的称呼。两者在属性上都有一种地位高的特点。这点和“爷”指人之义有一点的家族相似性。

(五)用来指称主人或者官职的称呼语的消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爷”在古代被用来指称“主人或者有官职之人”的用法,在现代生活中逐渐消失。比如:

(34)李万道∶“老爷如今在那里?”老门公道∶“老爷每常饭后,定要睡一觉,此时正好。(元·《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35)王爷说∶“今日不请都来,想必有甚事情?”即叫家奴摆酒。(元·《玉堂春落难逢夫》)

例(34)中的“老爷”是仆人对主人的敬称,例(35)中的“王爷”是对封建社会有王爵封号的人的敬称。但是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这些称呼语已经很少被用到了。同样的称呼语还有:贝勒爷,老佛爷等等。

“老爷”这一词在古代也经常被妻子用来指称自己的丈夫,如:

(36)夫人道∶“老爷说你小心得用,欲赏你一房妻小,这几个粗婢中,任你自择。(元·《唐解元出奇玩世》)

可现代社会这一用法也不复存在了。

三、影响“爷”的语用功能变化的文化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不同时代语言运用方面的差异,也反映出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的变迁。相应地,文化的变迁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爷”在语用方面发生的以上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化的变迁所致。

1.宗法观念的淡化

古代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宗法制度的国家,从《仪礼》和《礼记》中可以看到,周代就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以“家族”为中心,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分亲疏,形成了严格的等级观念。在这一等级制度中,男尊女卑、长幼有序,自然,亲属称谓作为社会的镜子,也会有相应的反应。所以“爷”在古代社会中主要是对父亲、祖父的尊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制度的消亡,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化,宗法观念也随之逐渐淡化,因此一些亲属称谓语指称意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就拿亲属称谓“爷”来说,在古代主要是对父亲、祖父的尊称,但是发展到了现代,它由亲属称谓逐渐又演化为社交称谓,既可以用来对位尊者的尊称,也可以用以抬高自身地位的自称,甚至还可以用来对具有“爷”的某些属性的事物或者女性的称呼。例如在《毛泽东选集》中出现的“爷”都不是用来指称“父亲、祖父”的亲属称谓,而是用来指称位尊者的社交称谓[14]。

2.社会结构的变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在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形成了一种结构深严的等级制度。人们的语言交流建立在“家族—宗法”这一社会结构的基础之上,与之相适应的称谓语也被打上了“家族——宗法”的烙印。现在,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族——宗法”观念逐渐淡化,许多旧的角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相应的称呼也消失了。比如:在《毛泽东选集》中出现的县官老爷、包公老爷、钱粮师爷等称呼语中的“爷”表示对位尊者的尊称这一义项,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

3.女性地位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她们逐渐摆脱家庭,积极投入到了社会中,于是,一些与女性相关的社会角色也就应运而生了。然而,与之相适应的称谓语尚未产生,也即出现称谓缺环。为了更加形象地形容新近产生的与女性相关的一些角色,人们于是就借用原指男性的称谓语来指称女性,从而达到称谓系统的平衡。比如,“范爷”、“韩爷”的出现。

四、结语

通过对称谓语“爷”的语义演变进行分析,指出了称谓语“爷”的几个义项之间演变的动因。在此基础上,笔者发现词语语义的演变往往同其语用特点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这点也更加证实了语言的系统性。当然称谓语“爷”也不例外,伴随着语义的演变,它的语用特点也发生了变化,文章从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引其变化的文化因素,旨在说明称谓语“爷”的语义演变轨迹及其语用特点。

[1]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833.

[2] 学生实用现代汉语词典编委会编.学生实用现代汉语词典[Z].武汉:崇文书局,2008:732.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88.

[4]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字系语言学教研室编.汉语方言词汇[Z].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4:212.

[5] 朱川.简明吴方言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02.

[6] 胡士云.说“爷”和“爹”[J].语言研究,1994(1):120-133.

[7] 顾野王.原本玉篇残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529.

[8] 柳建钰.简论分化字产生的动因及其分类—以《类篇》若干新收字为例[J].渤海大学学报,2011(1):133-137.

[9]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51-155.

[10] 李国英.小篆形声字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1.

[11] 李波.十三经新索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1195.

[12] 吴登堂.词义的泛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2-33.

[13]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1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1977:29.

猜你喜欢

义项老爷祖父
祖父瓷
不怕火的双手
厨师与老爷
高浟:老爷我来审青菜
我以我血荐轩辕——祖父的英烈事略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鸡犬不宁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