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达尔“走出去”留下来的战略钥匙
2013-11-01张玉银林肖也
□ 文/张玉银 林肖也
2013年1月28日,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新闻社、道达尔集团共同主办的“和谐能源之旅”全国科普巡展的结束,我们看到“和谐能源之旅”,在近一年的向公众普及能源知识,宣传能源发展的政策导向,倡导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的同时,也发现了作为世界领先的综合能源企业—道达尔集团的“大能源不能孤军奋战”的国际化深耕经营理念,不仅让道达尔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异国他乡扎根,而且在跨文化经营过程中,结出累累硕果。
背景:
道达尔是全球主要的一体化石油和天然气集团之一,业务遍及130多个国家,拥有93000名员工,活跃于整个石油行业链—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与生产、炼油与销售、天然气与电力以及贸易。集团也是全球化工行业的主要企业之一。此外,道达尔还从事采煤和发电业务,并通过积极扩展能源产品供应范围和开发补充性的下一代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以满足未来的能源需求。
之所以涉足这么广泛的领域和业务,道达尔的CEO马哲睿语不惊人,但道理绝对让人深思:“能源匮乏的情况正日益向我们逼近,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积极应对,寻求更多的可持续解决方案。未雨绸缪永远胜过临时抱佛脚。”
未雨绸缪。道达尔深知,油气行业的景气程度与世界经济的基本面紧密相联,当然也跟地区形势、勘探领域的未来潜力密切相关。与其他的国际石油公司不同,在法国本土没有资源可以享用的道达尔,从诞生之日起就把“走出去”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翻开道达尔的发展史记,你会发现这个法国石油公司出身的全球化能源公司,成立后的第三年—1927年,伊拉克发现的第一个油田,该公司就持有发现公司伊拉克石油公司的股份。20世纪50年代法国石油公司成立了加拿大法国石油公司,在全球确立并注册了“Total”(道达尔)商标;60年代到70年代道达尔的勘探开发活动延伸到了印尼、英国;80年代到90年代,道达尔进一步扩张,在阿根廷、美国、哥伦比亚、印尼等国开展勘探开发业务。
道达尔的“走出去”战略不仅仅是地域版图上的扩张,同时也包括业务范围的拓展。20世纪90年代末,道达尔在全球石油化工产业重组兼并浪潮中进一步确立了它在世界石油石化业的显赫地位。1998年11月道达尔和比利时菲纳石油集团合并,成立了道达尔菲纳公司,新公司的成立让道达尔成为世界第六大、欧洲第三大的石油公司;2000年道达尔菲纳公司与法国埃尔夫阿奎坦集团合并,成立了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2003年公司重新改名为道达尔集团。
道达尔集团眼界很高,通过放眼全球资源,不断地开拓、融合、兼并、重组,不仅发展成一家全球知名的石油石化一体化跨国能源化工巨头,也形成了这家跨国企业独特的,以道德原则和业务惯例为基础的“走出去”独家战略。
建立伙伴关系 融入本土能源行业
掌控了油气资源也就夯实了发展的基础。但要在别国寻求机会,并站住脚、扎下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据道达尔集团驻中国总代表努北堂介绍,在过去10年到12年里,道达尔的思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道达尔在进入一个国家,不仅要开发资源,而且要帮助当地实现经济发展。在油气行业,因为资源越来越少,同时出于技术原因,每个公司都必须同别的公司建立伙伴关系来分享相关的知识,因为有些知识你自己并不掌握。基于同样的原因,相关东道国和本地石油公司也愿意同你合作。
米哈/图
能源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要想取得任何成功,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比以往变得更加不可缺乏。与其他在本土起家的国际石油公司相比,道达尔一开始就把视角伸向了国外,它也因此积累了比其他国际石油公司更多的海外经验。
在全球范围内与众多能源企业建立稳定、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是道达尔的业务发展战略之一。从欧洲到北美,从亚洲到非洲,道达尔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几乎遍布全球每个角落。
道达尔与中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发生在34年前。那时中国改革大幕初启。当广袤的南中国海终于可以闻到些许商业开发的潜力时,西方石油巨头无不觊觎不已。先后几十个西方石油公司跟中方接触,探求合作可能。但巨大的理念差异却令众多西方石油巨头相继退出。
留下来的是道达尔。对于道达尔而言,中国始终是重要的国家和市场。中国是世界上的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在全球能源体系以及迎接全球能源挑战的过程中,中国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业务角度来说,对于道达尔这样一家一体化的能源公司,中国在很多方面对道达尔的业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是道达尔众多产品的主要市场之一,不仅包括燃料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还包括石化产品、特种化工产品及液化天然气。
外资身份的道达尔认为:“想在中国的能源市场有所作为,绝不能单打独斗,而要讲求合作。”
“我们在中国开展业务不仅仅是人在那里,而且要成为中国的一个真正合作伙伴,道达尔在中国的业务发展不仅限于某一个地区而是整个中国。道达尔很大,但相对于中国来说却很小,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点就不会试图进入中国。”马哲睿说。
合作,融合。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道达尔走入了中国能源发展领域。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道达尔已在中国多个海上和陆上区域实施油气勘探,包括北部湾、渤海湾、黄海及塔里木盆地,与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建立了全球战略合作关系。
2006年,道达尔在中国成立全资子公司—道达尔勘探与生产(中国)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联手开发内蒙古苏里格南气田,双方就该区块签订了为期30年的产品分成合同。
该项目的开发由中石油作业并承担51%的投资,道达尔将承担其余49%的投资并提供技术和项目管理的协助。
道达尔充分认识到中国在其全球供应链中举足轻重的作用。2009年,道达尔在上海设立了国际采购办事处,旨在亚太区寻找、评估高质量产品、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为成本缩减做出贡献。
道达尔是首家参与中国大型炼油合作项目的国际能源企业。1996年,道达尔参与合作的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WEPEC炼厂)投产运营,主要生产汽油、优质沥青和聚丙烯等产品。通过参与合作WEPEC炼厂,让道达尔的下游业务更加贴近中国及整个亚太地区的消费者与市场,这是道达尔在亚洲的炼油业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与中国油企合作建炼厂的过程中,道达尔一直努力寻求突破。2009年3月,道达尔将加拿大“北极之光”油沙项目10%的股权出售给中石化,使得中石化在该项目中的股比达到50%,与道达尔平起平坐。
2012年4月上旬,“深耕”多年后,法国油气巨头道达尔终于迎来了在中国的“破局”时刻。道达尔对外确认:已入股中国—科威特合资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并在整个项目中占40%股份。
做好跨文化经营为发展注入动力
道达尔公司的员工来自150个国家,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相反,在世界大石油公司中,道达尔却是唯一在创始地没有生产基地的企业。这意味着,道达尔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伙伴打交道时,没有退路,要全力消弭文化鸿沟,让商业互信推动企业发展。
荷兰文化协会研究所所长吉尔特·霍夫斯泰德在《文化的结局》一书中提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中的人们共同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区域或国家的这种程序存在差异。
如何消弭文化鸿沟,在差异中寻求共同点?道达尔的回答是,“使我们与众不同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我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和经营方式的承诺:具体而言,我们响应生产国需求的能力、我们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愿景和我们的一体化业务模式,使我们能够提供超出勘探与生产活动范围的解决方案。对我们而言,挑战在于保持我们的竞争力、管理复杂环境中大型项目的效率,以及我们的技术领先地位。”
马哲睿特别喜欢“和谐”这个词,不仅常会挂在嘴边,工作的时候也会谨记。他说:“我特别喜欢和谐这个词,因为通过和谐一词,能展示出我们在能源领域可能达到的可持续性、可及性、以及必要性。”
就拿道达尔在也门的生存之道来说。虽然也门不是道达尔进入最早的国家,却是道达尔投资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1987年,道达尔进入也门。尽管也门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并被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看作是高危地区,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又在此安家落户,国内部族与政府冲突不断,政治风险和安全风险不断加剧,但道达尔公司却在这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道达尔与也门政府在LNG项目上进行了长达11年的艰苦谈判,但项目最终获得了成功。
据道达尔公关负责人保罗·弗洛朗介绍:“能够拿到这个项目,是因为我们的执着和耐心,事实上有很多大公司在也门寻找机会,但最终都无功而返。美国公司在也门需要和当地部落首领谈判,但这个首领今天会说我要休息,明天又说要搬帐篷,总之会以各种理由往后拖,结果这些公司很快就失去耐心了。道达尔不会这样,我们会一直等,一直等到这个首领肯见我们。道达尔懂得如何去适应当地的文化,而不是让当地人去适应你。”
事实上,道达尔与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到位。据也门LNG总经理拉芬介绍,道达尔在也门的很多项目都会发动当地人的积极性,让他们提出有意义的项目和方案,经过部落和居民之间的讨论,最终由道达尔出资完成。社会责任工程,是道达尔商业计划的一部分。拉芬说:“这样的项目能够让周围的居民充分受益,当地人自然会积极参与,结果也会非常顺利。”
道达尔在他国进行跨文化经营始终称自己是“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负责任的公司”。
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和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为了建立可持续的、互利的合作关系,道达尔在处理与各利益相关方关系、社会关系以及制定发展方针时,始终遵循“共同利益”的准则。这也是道达尔步入他国寻求发展,融合文化差异,跨文化管理的战略密钥。
“我认为在国际石油公司之间的这种合作,能够使大家交换彼此的知识和能力,没有什么东西是独家的秘密,大家必须要互相地分享,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马哲睿说。
道达尔的跨文化管理经验,实际上就是从了解对方的文化、价值观开始着手,在经营方针上,在管理过程中,体现尊重,而尊重的程度会随着公司跨国经营程度的加深而加深。只有当两种文化互相认同的时候,就会促进企业发展。
走入中国,道达尔也是如此。围绕“共同利益”这一原则,道达尔积极参与和实施各种促进中国公共卫生和教育发展的活动,包括长期的急救医疗合作项目、北京中学生急救培训计划、在中国知名大学免费举办道达尔教授协会讲座,并定期举办道达尔中国科学论坛,与中国学术界及合作伙伴之间在科学研发领域开展交流。
道达尔深信,投资教育与培训是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中国,道达尔一直致力于扩展学习与知识分享的机会。道达尔教授基金会已经与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形式,许多石油院校的学生接触到了石油行业的最新技术,开阔了视野。道达尔希望借此机会帮助毕业生与企业之间建立联系,为其今后就业打下基础,同时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影响力。
作为道达尔在中国履行发展承诺的举措之一,2012年,道达尔与国内外多家知名组织联合成功主办了“和谐能源之旅”巡展。这一活动再次体现了道达尔与中国相关方的携手合作,以及道达尔对中国的重视。
对于道达尔在中国跨文化经营取得的成果,努北堂说,“道达尔进入中国市场已逾30年,我们已与多方中国伙伴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建立了长期的互利合作关系。通过这些合作,我们在能源行业的众多领域展开了技术交流,实现了专业知识和最佳实践的共享”。
1月23日,在中国新闻社和《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暨2012最具责任感企业颁奖典礼”上,道达尔荣获“2012最具责任感企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