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跳绳教学改革探索①
2013-10-30吴雁翔
吴雁翔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 广东广州 510620)
跳绳运动项目是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要求的所有中小学都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之一,也是现代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跳绳教学对教学器材要求简单、器材便携性较高。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跳绳这一运动也成为了许多人休闲运动及身体锻炼的重要运动项目。通过小学跳绳教学,使小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培养跳绳运动兴趣,进而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爱好、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然而,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各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有的学生一教就会,有的则进步很小或几乎没进步。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的跳绳的教学效果,是摆在小学体育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主要是从“小组合作学习”、“精神激励”等方面实施教学改革,以期探索出适合小学一年级的跳绳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2012年9月入学的一级学生,随机抽取一个班的学生进行“跳绳改革实验班”(简称“实验班”),抽取另一个班进行“跳绳传统教学班”(简称“对照班”)。在进行两周跳绳教学后,对两个班进行跳绳的测试,测试的结果如表1所示。
对照班和实验班实验前的跳绳成绩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进行教学改革前,跳绳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法
表1 对照班和实验班实验前跳绳成绩对比
表2 对照班和实验班在不同教学后跳绳成绩的对比
表3 对照班班和实验班班实验后跳绳成绩对比
登陆中国知网,以“跳绳”、“小学跳绳”、“教学”等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和在结果中搜索,下载体育学术论文几十篇,对这些学术论文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本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2 实验法
分别以“传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精神激励法”为主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教学,教学时间为1学期,从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在期末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跳绳考试,把考试的成绩(次数)根据评分表转化为100分制的成绩。
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采集到的成绩利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t检验,做数理统计分析。
2.4 分组方法和考核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跳绳教学,而实验班则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进行教学,分组方法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对照班才去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将跳绳教学内容做成单元,按部就班,从易到难,从慢到快。
实验班采取的教学方法是:采取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教学,并对他们实施精神激励法,对暂时落后的学生进行精神激励法鼓励,让其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学习跳绳的兴趣,尤其是在其有明显的进步时,及时在全班中树立典型,激发其他同学。只要所谓的“差生”有了进步,老师都不应吝惜赞扬。老师及时的赞扬,使学生建立起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力,更快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对“优生”则鼓励他们打破全班的最高纪录。
为了配合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改革,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小组合作式学习方法的考核方法,是以小组为考核集体,在记录个人的成绩的同时,计算每个小组的总成绩,并以总成绩作为小组的成绩,而忽略个人的成绩,让每个人都能为集体作出自己的贡献。
3 研究结果
3.1 不同班不同教学后跳绳成绩前后的对比
在1学期的教学后,对不同班进行跳绳成绩的考试,并进行t检验,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两个班的跳绳成绩都有所提高,虽然对照班的成绩与实验前相比也有极显著性提高(P<0.001),但是与实验班相比,成绩相差较大,同样,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班的成绩提高也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
3.2 训练后不同班跳绳成绩的对比
在1学期的训练后,采集对照班和实验班跳绳的成绩,并进行t检验,所得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实验班的跳绳成绩比对照班有了很大的提高,并经t检验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
4 分析与讨论
跳绳运动是小学体育课堂教育中的重点教材,对于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身体素质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教学应当从小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跳绳算是一种适应性强和实际可操作性强的体育锻炼方式。跳绳还被认为是体育运动项目中最有效、最简便、物资花费最少的一种运动形式,并且具有很强的乐趣和健身价值,深受学生的喜爱。
采取传统的教材方法进行跳绳教学,从理论上讲没有问题,但在实际操作时有很多弊端。例如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吃不下”,既打击优生的积极性,又打击差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的精力有限,不能照顾到全体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为了促进后进生,总是疲于奔命,而差生的教学效果仍然不理想。
而小组合作式学习教学方法,老师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提高“优生”或“体育尖子”,然后培养“优生”或“体育尖子”作为教师的得力助手,由每个小组的“优生”或“体育尖子”帮助“后进生”或“差生”,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不仅仅是老是一个人在进行教学,而是同时有多名教师一起合作教学。所以,在小组合作式学习教学中,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调动尖子帮助后进生,激发大家一起练习的热情,培养跳绳学习的兴趣。
在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的同时,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精神激励”的心理干预,特别是对于差生,只要有进步,就给予鼓励,进步较大的,树立为全班的典型,成为学习的榜样。而对于优生,则鼓励他们进一步学习,以打破全班的纪录目标。当然,在“精神激励”上,也要适当进行“批评教育”。则先鼓励,给与肯定,对于错误的行为、方式也要进行适当的批评指正。
通过实验证明,在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和精神激励的作用下,实验班的成绩提高最为明显,比对照班仅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有了极显著性提高。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进行跳绳的教学改革,并辅之以精神激励法,跳绳成绩比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有极显著性提高(P<0.001)。学生取得较大进步的同时,建立了较高的自信心,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了较高的期望,培养了跳绳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对树立终生体育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2 建议
建议在小学低年级开展跳绳教学多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改革,将会非常有效地提高跳绳的教学效果。
[1]何云.合作学习在跳绳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教学,2011(1):68-69.
[2]丁贤丰.如何教小学一年级学生跳绳[J].中国学校体育,1996(3):30.
[3]刘新国.小学低年级跳绳分解强化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1):45.
[4]刘新国.小学低年级跳绳有效教学三法[J].小学教学参考,2011(8):106.
[5]陈启耀.合作学习在初中跳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8):99-101.
[6]单奕伟.小学跳绳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初探[J].华章,2012(3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