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镇新生

2013-10-29冯娅

浙江人大 2013年7期
关键词:河桥临安市调研组

/冯娅

极具地方特色的鱼灯表演,吸引了八方来客。 赵亚琴摄

“三千舟船泊古埠,舷歌对唱闹浙西”,描绘的正是当年浙西商贾重镇——河桥的盛景。河桥老街依山傍水,粉墙黛瓦、参差错落,处处彰显江南古镇风情。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古镇多处文物出现褪色、霉变。为使古镇重获新生,临安市人大常委会展开了有力的监督。

初夏的河桥,阳光明媚,远山如黛,溪水川流不息,伫立在两岸的古建筑仿佛在向世人述说着古镇的变迁。埠头边,几名村妇正在浣洗衣物,谈笑声穿梭在乡村间,不绝于耳。

走进老街,虽不再商铺林立、樯帆穿梭,但繁华褪尽、古韵犹存,一幢幢马头墙高耸凌云,一条条石板路蜿蜒悠长,一排排店铺修葺一新……古镇,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当地居民深知,正是因为临安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的持续监督,才让河桥古镇得以保护,重拾繁华。

百年古镇破败不堪人大代表直击现场

临安河桥古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在风雨的侵蚀下,民居外墙已斑驳不堪,木制建筑也因年久失修而破损严重,老街姿容正逐渐消退。

曙光路228号的房屋始建于明末清初年间,三进三开的徽派院落布局,雕梁画栋、书画满堂,彰显着当年户主的富贵和荣耀。但由于缺乏保护,木雕上的彩绘已出现褪色、脱落,书画也因潮湿开始霉变。“这些祖辈留下的文物,看来是保不住了。”户主徐青根忧心忡忡。

沿街走去,不少古建筑的木制门都被铝合金卷闸门所替代,与老街的“古朴之风”显得格格不入。“前些年闹白蚁,房门都被蛀空了,没办法,只好换了卷闸门。”瞅着那扇充满现代气息的“铁将军”,户主小黄一脸无奈。

“救救河桥古镇!”一时间,居民、游客、媒体都发出了强烈的呼声。与此同时,临安市人大代表也纷纷就古镇保护工作建言献策,市十四届人大代表陈发平为此大声疾呼:“河桥古镇是历史留给临安的瑰宝,保护古镇,迫在眉睫!”

2009年8月,临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就河桥古镇保护开发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调研。

刚踏进老街,调研组成员就被一阵扑面而来的恶臭熏懵了,原来是“太平沟”内堆满了淤泥,时值盛夏,味道很不好闻。随意走进一间老宅,房梁、立柱、窗框上的徽派雕刻清晰可见,只是房梁已出现裂缝,墙体也有多处开裂。

烈日下的老街热气逼人,调研组成员个个汗如雨下,可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行进的脚步。“你们看,汽车又开进来了。”指着那辆横亘在老街中央的奥迪轿车,李大姐激动地说:“如果车来车往,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青石板就全毁啦!”

顺着老街一眼望去,街上店铺林立,很多都是昔日的“老字号”,但由于年久失修,店面都已破旧不堪,有的墙体甚至出现了大面积剥落,加之过往游客稀少,生意不好自然是每个店家最大的烦恼。

随后,居民们还就消防设施、公共厕所、防洪堤建设等问题,向调研组反映了10余条意见建议。在他们期盼的眼神中,调研组成员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调研组成员仍马不停蹄地在市府办、财政局、旅游局、建设局、河桥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单位间走访调研。“古镇保护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缺少科学的规划支撑,建设投资面广量大,如果不解决资金来源,保护古镇谈何容易。”河桥镇政府相关负责人直言不讳。

针对古镇保护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调研组提出要尽早科学编制古镇保护提升规划,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实施老街立面改造、电气化建设、古建筑修缮、“太平沟”疏浚、停车场修建等相关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

创建“风情小镇”代表积极推动

在市人大常委会和代表们的推动下,临安市政府有关部门立即着手研究河桥古镇保护方案。令人欣喜的是,2009年12月,河桥镇被列入杭州市首批“风情小镇”创建点,按照政府为创建主体、企业为经营主体的古镇旅游开发思路,计划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浙西风情小镇”。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河桥古镇共实施了23个“风情”项目,累计投资5000万元,修复了老街上的古码头、青楼、钱庄、教堂、柯老相公殿、石板路、太平沟等一批古建筑、古民居、老店铺和人文历史景观,新建了休闲广场、望江亭、游步道、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设施。同时,市供电局还对河桥进行了电气化建设,一改以往线路乱拉乱接、安全隐患突出的旧貌,所有电力线路全部“由空入地”。

2011年底,河桥以其原生态的浙西古韵、古风、古貌,向世人呈现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浙西风情小镇”。

可人大监督推动的脚步并没有停顿于此。在2012年初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张支援等代表又联名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河桥老街保护的建议》,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编制规划,进一步加大对古镇的保护修缮力度,逐步解决老街的古建筑修复重建、消防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

为了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贝”,临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一次次走进老街视察、调研。赵亚琴摄

2012年7月,临安市人大河桥代表小组再次视察河桥风情小镇改造提升工作。

刚到古镇门口,视察组成员就被市人大代表任成水拉至蒲溪边的游步道上,“河桥位于昌化溪、昌南溪、蒲溪的交汇处,地势较低,每年都要遭受洪灾之苦,防洪堤的修建对老街保护至关重要。”

“这些老房子都需要大规模修复,但政府仅补助维修价的40%,如果按10万元的标准计算,户主还要负担6万元,没那么多钱啊!”谈及修复,村民李大伯一脸无奈。

“店铺修是修好了,可过往游客稀少,‘老字号’要重现当年繁华谈何容易。”在外打拼十余年的小陈,看着修复后的“惠元堂”连连摇头,“如果政府以对外承包的方式经营这些‘老字号’,估计敢承包的人也寥寥无几。”

继续走到老街岔口,其墙面上赫然钉着“消防疏散通道”的牌子,可这狭窄的街面根本开不进消防车,真要着起火来后果不堪设想!

…………

视察过程中,视察组成员还没来得及细数古镇整治成果,又发现了古镇保护开发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在2012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市政府相关汇报会上,参与视察的代表纷纷就此提出意见、建议:

“加快制定河桥古镇保护提升的控制性详规,并在规划的统一指导下,逐步搬迁古建筑群内的住户,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质量。”

“老街内消防安全隐患仍然十分突出,要加大资金投入,做好消防通道的拓宽工作。”

“建议政府早日立项修建集镇防洪堤,防患于未然。”

“要合理制定历史建筑修复、老宅修建迁建的补助标准,绝不可因古镇保护开发损害了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

“要借柳溪江的旅游资源优势,鼓励农户发展店铺商贸,把老街打造成一条集观光、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特色老街。”

…………

此次汇报会上,代表发言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分管副市长及旅游局、财政局、水利水电局、规划建设局、河桥镇政府负责人听得特别认真,不敢有丝毫懈怠。

古镇重获新生人大监督不断

针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的意见,临安市政府立即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对河桥风情小镇提升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

2012年10月,《河桥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和《临安市河桥风情小镇提升工程概念性规划》通过评审,在坚持把历史文化挖掘保护放在第一位的基础上,恢复老字号凸显民风民俗,注重小镇整体风貌、避免过度商业化,计划打造“游古镇看历史,回河桥找宁静”的休闲意境。

当时,河桥镇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河桥老街房屋调查工作组和房屋收购组,重点做好老街房屋收购和修复工作。截至2012年底,镇政府共收购了28幢古建筑,完成了21幢民居的立面改造和复原性修复。

2013年3月,临安市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调研组,就河桥古镇保护提升工作进行“回头看”。

古镇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河桥镇的女子鱼灯队正在表演当地特有的民俗舞蹈,围观群众掌声不断。

“你们看,我家四周的墙面、房梁、立柱都重新改造过啦,涂料是防水防霉的,木材是防蛀防火的,而且绝大多数钱是政府出的哩。”一位大伯一边指着房屋,一边告诉调研组成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走进老街,远远就听到机器发出的轰鸣声,工人们正在对柯老相公殿进行内部装修,“青楼、钱庄、民俗、抗战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堂等展馆已布置完毕,现在就等游客啦。”随行的工作人员乐呵呵地告诉调研组成员,河桥古镇计划于2013年国庆黄金周实现有限开游。

看到工程推进如此顺利,调研组成员个个面露喜色。临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苗强表示,只有让保护和开发有机结合,才能让古镇在保护中发展。这是一项长期工程,需常抓不懈。市人大常委会将一如既往地予以关注,每年有重点地选择相关议题持续跟踪监督,让古镇重获新生,人大责无旁贷。

猜你喜欢

河桥临安市调研组
云浮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研龙美达石材共享平台
抓实“三项规范” 保障家站规范运转——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洒河桥镇人大主席团创建“五星级”家站
东河桥村
平顶山市神马路湛河桥主桥方案设计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武夷山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武夷山市进行督办
烦人的小喇叭
国务院参事调研组到广东省调研强制性标准化体制改革
临安市:创新建设科技产业集聚区
申江南路大治河桥总体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