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健康择业观形成的对策思考
——以福州地区本科女大学生为例
2013-10-27吴萍
吴 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 党委统战部,福建 福州 350122)
女大学生健康择业观形成的对策思考
——以福州地区本科女大学生为例
吴 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 党委统战部,福建 福州 350122)
通过对福州地区女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女大学生择业观的新变化,探讨社会观念、市场经济发展、就业政策和用人制度、家庭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对女大学生择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为导向,以学校为主导,并集合社会、家庭的力量,共同推进和引导女大学生形成健康择业观,以帮助女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实现个人价值。
女大学生;择业观;思想政治教育;高等院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系统性变革,引发了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对就业前途的忧虑和迷茫,择业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正确就这些新特点和趋势做出积极的教育策略调整,不仅关乎女大学生能否形成健康择业观,实现顺利就业,也关乎教育本身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通过对福州地区女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部分女大学毕业生的访谈,分析和把握当前女大学生择业动态,进而对造成女大学生择业观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力求以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为导向,为有效引导女大学生形成健康择业观而找到新的切入点。
本课题组共发出调查问卷2 000份,对象为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6所省属本科院校的应届女大学毕业生,涉及理、工、农、医、文等学科门类,共回收1 895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4.8%,有效问卷1 878份,有效率为99.1%。课题组运用SPSS11.0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调查问卷总体情况看,女大学生的择业观主流是好的,在择业过程中越来越理性;女大学生既能分析自身存在的原因,也能分析客观原因;女大学生既对自己的就业充满期待和自信,又能看到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一、女大学生择业观现实表现及分析
(一)女大学生择业观现实表现的积极方面
1.职业选择趋于多元化。21世纪到来后,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思想观念并存,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遭受强烈的冲击,女大学生从过去只盯着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大企业的择业观中走出来,敢于向有发展前途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或者是自主创业进军。在就业的单位选择上,59.1%比较喜欢政府机关、国企、学校、国防军工单位以及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同时也有32.2%选择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还有8.7%选择自主创业(表1)。
2.择业理想与务实并存。在就业市场逐步纳入市场化轨道的今天,女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相对降低了自己的职业期望,趋向于求发展、求稳定、求可靠。在回答“如求职较为困难,你对去小城镇及乡镇或农村就业能否接受”这个问题时,74.5%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实在没有其他机会的情况下会去”,13%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可以接受,7.2%的女大学生选择了乐于接受,还有5.3%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坚决不接受(表2)。对月收入期望值上,44.3%的女大学生选择2 000元~3 000元,35.6℅的女大学生选择3 000元~5 000元,15.8%的女大学生选择1 500元~2 000元。可见,收入期望也趋于务实。
表1 您最理想单位的类别选择
表2 如求职较为困难,你对去小城镇及乡镇或农村就业的态度
3.自立自强意识增强。当今女大学生越来越看重自己的工作,在回答“你认为工作对女性的重要程度”这一问题上,72.3℅的女大学生认为“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对自己很重要”,70.2℅希望“自己做家庭事业兼顾型的女性” ,选择“以事业为重,努力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女大学生占18.3%。而“以做专职家庭主妇”的只占7.4%。当代女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的性别歧视时,不再一味的责怪用人单位的不公和社会的不公平,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找出不足,分析择业失败的原因,发出“提升自我”的心声。
(二)女大学生择业观现实表现的消极方面
1.奉献意识淡化。当代女大学生在择业时考虑更多的是自身的利益。在回答“你个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70.9℅的女大学生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生计的需要,14.5%的女大学生工作是为了成名成家或提高社会地位以及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11.5%的女大学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才干的,而为社会发展做贡献排在最后面(表3)。
表3 就业目的
2.功利倾向较重。女大学生在择业时首选大城市,有些女大学生在潜意识中隐藏着“舍我其谁”的思想。有的女生择业时盲目乐观,就业时尽挑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大公司等发展前景较好的单位,屡屡受挫后仍不调整择业期望值。在择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中,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稳定性、工作压力这几项因素靠前,职业的发展空间、职业发展行情、企业文化、企业知名度、企业规模等因素对女大学生择业的影响相对较小。
3.对社会传统性别观的认同。当代女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了平等、独立的观念,越来越希望自己能够在经济上独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跑招聘会不如跑婚介所”这种说法,23.4%的女大学生很赞同,66.9%的女大学生表示赞同,而且认为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只有3.8%的女大学生不赞同。 总之,当前女大学生的择业观体现着传统观念与现代社会意识的冲突和融合,受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影响,呈现多元化趋势。
二、影响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的成因
当代女大学生作为知识女性中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一部分,她们的择业观反映着社会变革的痕迹。同时,由于女大学生心理、思想的不成熟和社会实践的缺乏,择业观往往易于被各种因素所左右。
(一)社会因素对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一是传统性别职业观念对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分工模式以及“男在外闯世界,女在家保稳定”等思想观念影响,女大学生们职业的选择上往往选择和传统意义上认为更适合女性特征的职业[1]。二是市场经济对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低投入、高产出,以达到利益最大化,这是毋庸置疑的。新兴创新企业是吸纳就业的生力军,它需要创新型人才,更倾向敢冒险、肯钻研和有创新精神的男大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女性就业的积极性[2]。三是就业政策和人事等用人制度对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国家政策实行男女平等,实际上的性别歧视仍是女大学生就业门槛。一些用人单位认为,招收女性要承担生育、抚育责任,使得用人单位成本增高,因此招聘条件上虽不明确不招女性,但设置一些门槛,造成女大学生就业的自卑心理,也造成众多女生涌向“国考”,但进入面试后又惨遭淘汰。
(二)高校就业指导对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一是当前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教育内容、形式比较单一,职业指导教育主要靠课程讲授和专题讲座,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简单地进行一些简历的制作、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择业技巧等,职业价值观教育缺乏。二是缺乏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一般是由高校辅导员兼做这方面的的教育。三是忽视女生这一特殊群体的针对性的职业指导[3]。学校在女大学毕业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工作做的还不够,明显滞后于女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三)家庭因素和身边的人对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在回答“择业过程中对你决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中,44.7%的女大学生认为是父母或其他亲人。可见,家庭因素是首要的。家庭出身和家庭职业以及经济状况对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影响较大。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女生,她们比较看重于反哺父母。而对于家庭经济相对宽裕家庭的女生更期待是找一份相对稳定、压力小的工作。其次是同学朋友。女大学生从众心理较重,周围同学朋友的择业倾向和学兄学姐的就业状况对女大学生影响很大。第三,男朋友对女大学生的择业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调查和访谈中发现,不少企业和单位特别给女大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就职岗位,但因为男朋友不同意这个简单的原因,使她们不得不放弃了最佳就业机会。
(四)自身因素对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调查发现,不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女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好于男生。男生的学习成绩更多来源于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兴趣,而女生的学习成绩则更多是来源于“好面子”和“时间投入”。有的女生由于心理、生理、观念等多种原因,学习刻苦却不关心时事,理论扎实而实践较弱。这些对女大学生就业是很不利的,预示着在今后追求成功的路上女生不如男生走得远。
三、引导当代女大学生形成健康择业观的对策思考
面对当前女大学生的择业观新特点和新趋势,高校应当制定相应对策,有效引导女大学生形成健康择业观。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综合考量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就业指导因素以及女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环体等要素出发,以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为导向,加强对女大学生健康择业观教育和引导,使女大学生切实养成健康择业观。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积极激励女大学生健康择业观的养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外,还应包括学校党政管理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专业课教师。这些主体都应当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即“以承认妇女的社会主体地位、承认男女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为基础,以立足现代,推进性别关系的和谐,推进男女共同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为目标,以权利的个性化、选择的多样化和向弱势群体的倾斜为原则” 的性别文化[4],引导女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模式、正确的择业观念。
1.构建当代女大学生良好的人格模式,提高就业竞争力。首先,要鼓励女生去从事具有竞争性、创造性、勇敢性等特点的活动,培养女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创新精神。其次,鼓励女学生向异性学习,取长补短。把女大学生培养成既有女性的温柔、细心、耐心、同情心,又具有男性的坚强、勇敢、独立、创造力的“双性化”人格,以符合社会的需要。第三,要拓展女大学生锻炼的各类实践平台,丰富女大学生的历练,从而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引导女大学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择业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重视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女大学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转变职业“终生制”、“铁饭碗”的传统观念。与此同时,引导女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适中期望值,正确看待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以及自身存在的劣势,学会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3.帮助女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择业能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帮助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摒弃自傲或自卑心理,克服依赖心理、攀比心理等不良就业心理。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中,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大学始终。第二,职业指导的内容除注重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择业技巧的指导上,还应增加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价值观教育。第三,教育的手段、方法应该多样化。除辅导员兼任职业指导外,还要配备专门的人员,而且可以聘请成功人士为女大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二)激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我修养和择业调适
在本研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无疑专指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健康择业观的养成,不仅要依靠教育主体的引导与激励,其根本在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主动调适择业观。
1.加强自我修养,增强女大学生的综合实力。女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首先要提高自身整体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开阔视野。第二,培养自己的“双性化”人格。在当代社会, “双性化”将是未来女性人才发展的方向。女大学生可以通过加强人际交往,从同性和异性身上吸收优秀的人格特质,从而汲取能动、独立、果断、勇敢、控制等优秀的男性特征。第三,发挥自身优势。女生细致、耐力、亲和力等相对稳定的特质,还有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是她们的职场优势,要正确认识自己、展现自己,相信个人素质是完全可以超越性别的。
2.调适择业期望值,促进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适当调适自己的期望值,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第一,面向基层,接受艰苦环境的锻炼。女大学生应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将职业的目光投向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第二,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职业。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应该意识到职业的热门和冷门在一定条件下是会转换的,现在的冷门职业过几年也许就成了热门职业。
3.坦然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抗压能力。第一,正确认识挫折,不惧失败。女大学生在择业失败时应该认识到,一次尝试就是一次锻炼,一次尝试就是一次收获。第二,调适自己的心理,为自己减压。女大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试方法,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增加自己应付人生风雨的信心。第三,学会正确宣泄不良情绪。人在遭受挫折后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和紧张状态,要通过运动、倾诉,寻求心理辅导等方式宣泄不良情绪。
(三)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创造女大学生健康择业观养成的良好氛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体除学校内部的教育环境外,还包括社会氛围和家庭环境,共同构成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系统。只有优化大环境系统,才能形成良好气候。
1.社会层面。首先,完善法规,保障女大学生合法权益。只有构建完善的公共政策体系,完善的女大学生就业制度,才有利于规范用工市场的各种失范失序行为,明确用人单位违反相应制度和政策法规所要承担的后果等,为女大学生获得就业机会提供制度支持与政策法规保障[5]。其次,营造正确舆论导向。由于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大众传媒强化了对女性公众形象的界定,女性往往被描绘成正面的——贤妻良母型,反面的则是“祸水”、“尤物”。政府和媒体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旗帜鲜明地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营造公平竞争氛围。
2.家庭层面。首先,培养女生的独立意识。通常,父母对男孩和女孩的行为取向教育不同,多倾向于把女孩培养成具有同情、顺从等美德的中国传统女性。这可能使女生变得很被动或依赖他人,不利于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成功,因而父母要加强培养女生独立性,激励女生自立自强。其次,减少对女生职业选择的干涉。父母虽具有较多社会经验、阅历及较广泛的社会交往,对女生做出择业选择有参考作用,但应减少干涉,尊重女生的自己选择。第三,鼓励或支持女生到冷门单位或地方就业。在就业形式如此严峻的时代,家长也应支持女孩“远走高飞”,鼓励自己的子女到中西部地区、基层等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只要能发挥所长,就大有可为。
[1]刘 柯.金融危机持续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讨[J].理论导刊,2010,6(23):22-24.
[2]蔡 敏.中国职场性别歧视状况研究报告[N]. 中国妇女报,2009-06-15(A03).
[3]谢建社,万春灵.社会转型时期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青年探索, 2011(3):66-67.
[4]丁 娟,黄桂霞.先进性别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同构[J].思想战线,2003(5):62-67.
[5]王 敏.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1,34(1):72-73.
2013-04-10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规划课题(FJCGG11-050)
吴 萍(1962-),女,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
G647.38
A
1009-4784(2013)02-0022-04
(编辑:马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