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凡岗位上的点滴奉献

2013-10-26王肖洁

人民交通 2013年10期
关键词:环卫工人驾驶员输液

■文/本刊记者 王肖洁

贾立新,是北京环卫集团运营有限公司道路作业二中心的一名驾驶员,1995年进入车队,18年的工作生涯中,贾立新曾干过汽修、班长这些岗位,用他的话说:“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这一干就是十几年,贾立新从最初的“小贾”成为今天的“贾哥”,车队中的年轻人都喜欢和“贾哥”聊聊,分享他的驾车经验,听他讲实操案例。他爱管闲事,平时也经常提点年轻驾驶员。他的讲话方式让年轻人都乐于听,还愿意做,这就是“闲人贾大哥”管闲事的特殊之处。

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2012年夏天,北京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举办的环卫技能比赛,贾立新作为一员“老将”参加选拔。在前几轮的笔试测验中,贾立新成绩都是位居榜首,顺利过关。进入到实际驾驶阶段,贾立新踏踏实实坚持练习。“实操中的有些项目难度很大,那一段时间光是打轮都练到手上起泡。”贾立新回忆当时情况说道。经过层层选拔,最后入围的是贾立新和另外一个年轻选手,但是公司参加决赛的名额只有一个。公司领导决定派年轻选手出赛,贾立新退出。得知这个情况,贾立新表示:“我已经年龄大了,机会应该让给年轻人,给他们展示自己的平台。我宁愿做一片绿叶,帮助年轻人走得更远。”

听贾立新讲述这段经历,记者感受到贾立新的豁达。他笑称:他是陪练,在整个准备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很多技术的提升,“比赛其实并不重要,掌握到真正的技能才是关键。”

再苦再累也要把事情干好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贾立新担任奥运主场馆北区的人工保洁作业队前线作业调度。贾立新感到了身上的担子不轻,从调任那一天起,贾立新就打起12 分的精神,把负责区域网格化,把人员分成两个班次,做到“责任到班、到人”,而他自己要盯两个班。那期间,整个区域的责任划分都印在他的脑子里,哪里一有情况,他都能及时到位并找到相关的责任人。

从2008年5月到9月中旬残奥会结束,贾立新每天早上5 点出家门,晚上12 点回到家。“那时候是伏天,晚上回家洗完衣服晾上,早上起来还是湿的,但又得穿上走了。”贾立新清楚地回忆道。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贾立新生病了,但他硬挺着坚持工作,“那时候,是干烧,发冷,不出汗,特别难受。实在坚持不住,我就请了一天假去看病,医生说要输液,可我哪里有时间输液呀。”讲道这里贾立新停顿了一下,似乎又回到当年的情景。

殊不知“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贾立新工作最忙的时候,老母亲因为脑血栓失语卧病在床,他却没有时间陪伴,只能在每天早上推开母亲的房门,看一眼母亲是不是还在熟睡;晚上回来再看一眼,确认母亲无事。“领导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就要担起责任,就算是累到吐血我也要把事情干好。”贾立新动情地说。

路不净活不停

对于环卫工人来说“雪情就是命令”。只要通知有雪情,环卫工人马上进入紧急备战状态,在距离下雪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就达到指定地点备勤。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发展,对于除雪的要求也逐年升高,“下雪路面不见雪,雪后24小时恢复道路原貌”,雪不停清扫不停,雪停了清扫还要继续。贾立新说:“白天下雪作业时间会长一些,晚上作业时间短一些。我有一次连续工作了24个小时。”

就是这么一位朴实无华的环卫驾驶员,做着看似平凡其实伟大的工作,点点滴滴的生活,汇聚成一条丰富的人生长河,“有过不少荣誉、称号、奖状……但是都不值得去提,因为荣誉应当在心中。”贾立新由衷地说。

猜你喜欢

环卫工人驾驶员输液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跟踪导练(五)(4)
我们是城乡的美容师
——献给第二十六个环卫工人节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起步前环顾四周是车辆驾驶员的义务
“王牌驾驶员”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