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环保节能先锋益浩科技——空气污染问题必须正视

2013-10-24Paulwong

社会与公益 2013年11期

文 /本刊记者 Paul wong

隶属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上周四发布研究报告,首次指认空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专家认为,量化到每个人,空气污染致癌几率不高,但危害在于几乎难以完全避免这种可能。 这份报告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强烈信号,当前有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影响人们的空气污染。

总部设在法国里昂的IARC在其报告中指称,2010年全球共有22万3000人死于空气污染导致的肺癌。专家亦有足够证据显示空污与肺癌、膀胱癌的关联。空气污染(或大气污染)是泛指那些危害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的物质对大气层所造成的污染。这些物质可能是气体、固体或液体悬浮物等。

我们日常呼吸的空气,主要是由元素氮和氧组成。如果空气中的污染物数量少的话,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会比较轻微。空气污染主要可以分为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两部份。也有人把噪音、热量、辐射和光的污染归入空气污染的类别里。悬浮物通常以颗粒的大小来区分,而当中可吸入的 悬浮粒子,是可以影响人体健康的。

悬浮的颗粒物质,即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其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质(PM10);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称为细颗粒质物(PM2.5)。

颗粒能够在大气中停留很长时间,并可随呼吸进入体内,积聚在气管或肺中,影响身体健康。

香港美国银行中心,采用益浩节能技朮,节能率达18%,年节电量82万kwh。

上海会德丰国际广场 节能率17%,年节电量120万kWh,年节电费用120万元。

政府积极推出治理政策

中国、印度等快速工业化国家,近年的空气污染问题尤其严重。中国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点名为空气污染严重的国家;其实中共中央政府一直致力改善空气污染问题,近期国务院更发布积极的「大气国十条」治理政策。

坊间称为「大气国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今年9月初由国务院发布,明确要求在五年内将「细颗粒物」浓度(PM2.5)下降一成以上,其中污染重灾区的京津冀地区指标要下降四成。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更表示,必须真正把空气质量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生态红线。

随着「大气国十条」的发布,财政部证实称已安排50亿元人民币用于包括京津冀晋鲁及内蒙古六个省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并重点向治理任务最重的河北倾斜。

除了「大气国十条」,各城市亦有改善空气质素的措施出台配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证实,北京四大热电中心将在明年底全部建成投产,实现市中心热网供热和本地电力生产全部清洁化,以促进空气质量改善。至于《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至2017)已获市政府正式批准,预计四年内PM2.5年均浓度,较去年下降20%左右。

经济增长与环保的取舍

机动车辆和火力发电均被认为是中国空气的两大污染源。面对来自机动车辆的污染源,一连串的「新规定」上马,成功限制了路面上汽车的行走数目,达到快速治标减少目的,近日北京市政府更以身作则,带起示范作用。

报导指,北京市委常委会通过《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把空气重污染分为蓝、黄、橙、红4个预警回应级别,其中最严重的红色预警,即预测未来持续3天出现严重空气污染。这个预案规定,当北京市发布空气污染红色预警时,机动车将实施单双号限行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除执行上述单双号限行规则之外,还将进一步停驶30%的车辆,令整体停驶率达到80%。

北京联想集团 节能率26%,年节电量54万 kWh,年节电费用50万元。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民生必须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用量必然是有增无减。近年兴起的绿色电力;例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虽然起到环保减排作用,但仍然未能成为主流。主要原因是中国目前的发电厂,大部分仍然是采用煤碳发电技术,实际难以在短期全部更换,其次是火力发电成本远低于其他新能源方式,经济效益仍然占有优势。

面对严峻的污染问题,国家经年持续不断鼓励企业在节能事业上发展创新,但基于现实环境,新类型绿色能源的发展仍然是有限,仍未能全面普及大规模产业化,供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令到重点城市和工业产区用电量持续在高水平,用电高峰期时供电紧张的情况仍然在很多地方发生。新创办的企业设备可以采用成本较高的节能产品经营,但已俱规模的老企业想改新技术用节能设备生产却是举步为艰,当中除涉及资金链外,还会影响到生产管理等等问题。但事实上这种改造是急需的,因此,亦造就市场发展机会。

近年已经有企业参与发展和研究改造传统生产设备,增加节能效益。近随着征型计算机技术 的普及,在设备节能上不断有突破,不过大多是新产品。例如我们的家用空调,近年采用「变频技术」,已经能够有效减少耗电量。一个家庭只需要简单更换数台新型空调,就能够提高节能效。但试想想,如果这是一家大型企业,涉及的是数以万计平方的面积,和数十台旧式传统水冷型空调设备,问题就相当复杂,并不是简单的换去就行。又如果是一整幢数十层高的大楼,所涉及的层面可想而知是更广泛。早年时有节能行业的行内人士指出,要将旧企业空调设备改造,产生节能效益,这项目不单是吃力不讨好,而且经常是资金投入大过效益产出,因此多年来都缺乏创新的有效技术向这个问题攻关。

夏天是传统用电高峰期,原因是空调设备使用率极高,这显示期间空调设备的 用电量相当巨大,如果能够减少空调的耗电量,特别是企业商厦和工业厂房的空调耗电量,在环保节能问题上会有巨大供献;但要彻底改造企业商厦和工业厂房的空调是相当耗费资金和时间,更会影响企业生产力。因此多年来改造企业商厦和工业厂房空调只是个话题。节省用电除空调外,还有企业商厦和工业厂房的照明系统,适量控制照明工具的操作亦能有效达到节能效果,在电力费用高昂的今天,企业能有效加入节能管理,等同节省经营成本,增加收入,又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正是利已利人的社会公益。

李爱国教授的解决方案

在提升企业商厦和工业厂房节能问题上,李爱国教授的研究经验和学术成就受到学术界的公认,亦得到商业市场的肯定。他目前的工作就是引用创新技术,在不影响老企业经营和产业现状的环境,为他们全面提升节能效益,减少电力费用的支出,而企业的利润就是与客户分享节省出来的电力费用。因此,这个技术一定要有明显效益,才能有客户和盈利。

目前已经有数十家中港两地的大型企业参与益浩的节能计划,并取得良好效益証明。当中我们熟悉的包括有(1)上海华虹NEC半导体办公楼,其节能率达16.8%,年节电量464万 kWh,年节电费用324万元。(2)上海中环广场(香港新鸿基集团),其节能率为22%,年节电量64 万 kWh,年节电费用64万元。(3)北京联想集团办公楼,节能率26%,年节电量54万 kWh,年节电费用50万元。(4)香港美国银行中心,节能率18%,年节电量82万 kWh。李爱国教授,1996 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并先后于2000 年、2003 年、2007 年获该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从事建筑智能化、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及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

他于2010 年创建了上海达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于同年进入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在此期间带领团队开发了楼宇云服务平台,该平台已先后通过江苏省住建厅成果鉴定(国内领先水平),住建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验收(国际一流水平”)。

李教授于2012 年获得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CAUPD 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及南通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中科院有机所、泰州医药城、万达广场、中央党校等诸多项目上,截至目前,该项目已为公司带来近3,500 万元的经济效益作为第一发明人获中国软件著作权6 项,申请发明专利5 项。近几年来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4篇,其中SCI 收录3 篇,EI 收录11 篇。

国务院发布「大气国十条」积极治理空气污染问题。

李爱国教授

李爱国教授目前是「益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和首席技术官,主管技术研发把关和产业化。在接受访问时,李教授特别强调:「技术是为人服务,节能技术的成功产业化,可以有效为人类社会减少污染源,优化生活环境。我个人的只是技术知识,益浩是一个实用转化平台,我在益浩工作,我的知识就能由理论转为实体付诸应用,造福社会,这种喜悦和满足是我的追求。」据资料显示;益浩是一家节能系统供应商,主要从事为工业和商业楼宇提供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其UPPC(Ultra Performance Plant Controller)——超高效中央空调冷冻站节能优化控制系统,是一个普遍适用于各类冷冻机房的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包括一次水、二次水系统,定频、变频冷冻机等),以整个冷冻机房运行效率最高(或运行能耗最低)为控制目标,以机房中各设备的基本特性为基础,以实时制冷负荷为控制依据,根据既定的寻优策略对冷冻机房中各设备进行协调控制。公司与客户在合同其内,成功达标的节能效益将按比例分享,益浩科技提供专业技术及服务,令客户长期受益。

2007年,国务院在“中长期节能专项规划”中强调了十大节能项目的重要性,鼓励改善工程技术减少能耗,计划“十一·五”时期内减少单位GDP能耗20.0%。2010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公布指引,为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产业,将向能源服务公司提供补贴和免税优惠。在“十二·五”计划中的节能目标,预期总节能市场可达3.4万亿人民币;此外,节能行业被列为七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之一。可见这个行业有巨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