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田菵草春季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2013-10-24范美娟王开峰王红春

杂草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悬剂粒剂麦田

陆 彦, 范美娟, 王开峰, 殷 茵, 王红春

(1.江苏省张家港市植保植检站,江苏张家港 215600;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

麦田菵草春季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陆 彦1, 范美娟1, 王开峰1, 殷 茵1, 王红春2

(1.江苏省张家港市植保植检站,江苏张家港 215600;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

通过田间试验筛选春季有效防除麦田菵草的除草剂配方。结果表明,40%肟草酮水分散粒剂 60 g/667 m2+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 100 g/667 m2、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 11 g/667 m2+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 12 g/667 m2、40%肟草酮水分散粒剂 60 g/667 m2+30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 20 g/667 m2处理均可用于春季小麦田菵草的有效防除,且对小麦相对安全。

菵草;化学防除;小麦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约占耕地最面积的25%,产量约占粮食总量的22%[1]。据统计,麦田草害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0%以上,严重危害面积约8%,减产约400万t[2]。杂草危害已成为严重制约小麦高产、稳产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菵草[Beckmanniasyzigachne(Steud.) Fern.]为禾本科菵草属一年生杂草,适生于水边及潮湿处,为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稻茬麦田和油菜田常见杂草[3]。菵草侵入农田、危害农业生产始见于20世纪80年代末[4-5]。近年来,随着少耕、免耕技术的推广,除草剂的连年单一使用,农田杂草群落逐年演替,菵草逐渐上升成为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甚至在部分田块已成为杂草群落中的唯一优势种。而目前,由于缺乏有效防除菵草的高效、安全除草剂,菵草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筛选获得可有效防除菵草的化学除草剂,保障小麦高产、稳产已成为科研工作的当务之急。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选取不同的除草剂进行混用,探索不同除草剂对菵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旨在筛选获得可有效防除菵草的高效、安全除草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新德村往年菵草发生严重的小麦田(31°51′783"N、120°41′708"E)进行。试验田土壤为轻壤土,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1.8%,pH值6.9。前茬作物为水稻,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16号,12月11日机条播播种,播种量 17.5 kg/667 m2。田间草相以菵草、牛繁缕[Malachiumaquaticum(L.) Fries]为主,零星分布有硬草[Sclerochloakengiana(Ohwi) Tzvel.]、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L.) Medic.]等杂草。

1.2 供试药剂

40%肟草酮水分散粒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75%磺酰磺隆水分散粒剂、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70%氟酮磺隆水分散粒剂、50%异丙·绿麦隆可湿性粉剂、5%唑啉草酯乳油、1.2%二磺·甲碘隆水分散油剂,均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其中1.2%二磺·甲碘隆油悬浮剂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5%唑啉草酯乳油是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2013年3月6日用背包式电动喷雾机进行茎叶喷雾,用水量25 kg/667 m2。施药时小麦处于返青期,用药当天天气晴好,温度6~12 ℃。共设11个药剂处理:40%肟草酮水分散粒剂 60 g/667 m2+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20 g/667 m2、40%肟草酮水分散粒剂60 g/667 m2+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00 g/667 m2、40%肟草酮水分散粒剂60 g/667 m2+75%磺酰磺隆水分散粒剂2.67 g/667 m2、5%唑啉草酯乳油 80 mL/667 m2+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20 g/667 m2、5%唑啉草酯乳油100 mL/667 m2、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1 g/667 m2+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20 g/667 m2、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1 g/667 m2+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 100 g/667 m2、70%氟酮磺隆水分散粒剂 2.86 g/667 m2+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00 g/667 m2、70%氟酮磺隆水分散粒剂2.86 g/667 m2+30 g/L 甲基二磺隆油悬剂 20 g/667 m2、1.2%二磺·甲碘隆油悬浮剂80 g/667 m2、50%异丙隆绿麦隆可湿性粉剂150 g/667 m2,并设清水对照,每小区面积 20 m2,3次重复,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1.4 调查和计算方法

药后30 d调查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及对小麦的安全性。每小区选取3个样点,每点0.25 m2,调查样点内杂草种类及数量,并称取鲜重,计算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每样点随机选取小麦10株,测定小麦株高、分蘖,并称取鲜重。试验数据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药后30 d调查发现,不同的除草剂混用对麦田菵草具有不同的防除效果(表1)。40%肟草酮水分散粒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和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对麦田菵草株防效达到80%以上,而其他处理均在80%以下;5%唑啉草酯乳油+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和1.2%二磺·甲碘隆油悬剂对菵草的鲜重防效达到80%以上,40%肟草酮水分散粒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处理均达到90%以上,而其他处理均在80%以下。药后30 d对麦田阔叶杂草的调查发现,除5%唑啉草酯乳油处理外,其他处理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0%以上。40%肟草酮水分散粒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5%唑啉草酯乳油+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和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处理对麦田总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80%以上,而其他处理对均低于80%。

2.2 不同除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

药后6 d,5%唑啉草酯乳油+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处理小麦植株表现轻微黄化。药后15 d,40%肟草酮水分散粒剂+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与1.2%二磺·甲碘隆油悬浮剂处理小麦叶片表现轻微黄化。药后20 d,40%肟草酮水分散粒剂+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5%唑啉草酯乳油+ 30 g/L 甲基二磺隆油悬剂、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与1.2%二磺·甲碘隆油悬浮剂处理小麦叶色恢复正常。药后30 d调查发现,不同处理对小麦的株高和鲜重有不同影响(表2)。其中,40%肟草酮水分散粒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70%氟酮磺隆水分散粒剂+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50%异丙隆+绿麦隆可湿性粉剂等处理对小麦相对较为安全。40%肟草酮水分散粒剂+30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处理麦苗叶色稍有落黄,但株高及鲜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1.2%二磺·甲碘隆油悬浮剂处理小麦的分蘖数、株高及鲜重均有所下降,显著低于对照。而其它处理小麦株高或鲜重与对照相比均有所下降,但彼此间并无显著差异。

表1 药后30 d不同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Table1 The control effects of different herbicides on weeds in wheat field 30 days after treatment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表2 药后30 d不同除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Table 2 The safety of different herbicides to wheat 30 days after treatment

注同表1。

3 结论与讨论

综合考虑对菵草的防效及对小麦的安全性,40%肟草酮水分散粒剂 60 g/667 m2+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 100 g/667 m2、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 11 g/667 m2+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 12 g/667 m2、40%肟草酮水分散粒剂 60 g/667 m2+ 30 g/L 甲基二磺隆油悬剂 20 g/667 m2处理均可在春季用于防除小麦田菵草。

菵草作为夏熟作物田喜湿性杂草,主要在稻茬麦田或稻茬油菜田发生危害。由于少耕、免耕技术的推广,缺乏有效的防除药剂,除草剂的连年单一使用,除草剂抗药性的逐年加重,小麦、油菜田中菵草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困扰小麦、油菜高产、稳产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部分地区稻田发现菵草的危害,且其危害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而目前尚未有针对稻田菵草防除的研究报导。麦田有效防除菵草可减少土壤种子库中菵草的数量,从而有效降低水稻田菵草危害的基数,具有“断源”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筛选获得了部分可有效防除麦田菵草的除草剂配方,对指导农田生产防除菵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田间状况的多变性,田间防除菵草时还应根据田间具体状况具体对待。

[1]杨 雪,乔 娟. 世界小麦的生产与贸易[J]. 生命世界,2007,9(9):22-25.

[2]贾富勤,张 佳. 三大作物田杂草防除现状与对策[J]. 安徽农业,2004(9):65.

[3]李扬汉. 中国杂草志[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4]涂鹤龄. 麦田杂草的演变和防除对策[C]//农田野燕麦和阔叶杂草防除论文集.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35-138.

[5]唐洪元,王学鹗. 上海市小麦、油菜田杂草种群变化及防除对策的研究[J]. 杂草学报,1991,5(3):1-8.

StudyonChemicalControlTechnologyofBeckmanniasyzigachne(Steud.)FernaldinSpringWheatFields

LU Yan1,FAN Mei-juan1,WANG Kai-feng1,YIN Yin1,WANG Hong-chun2

(1.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Zhangjiagang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Zhangjiagang215600,China;2.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jing210014,China)

Formulated herbicides were selected in a field experiment to effectively controlBeckmanniasyzigachne(Steud.) Fernald in wheat in spring. Tralkoxydim 40% WDG 60 g/667 m2+ isoproturon 50% WP 100 g/667 m2,pyroxsulam 7.5% WDG 11 g/667m2+ mesosulfuron-methyl 30 g/L OF 12 g/667 m2,tralkoxydim 40% WDG 60 g/667m2+mesosulfuron-methyl OF 20 g/667 m2treatments can all be used to effectively and selectively controlB.syzigachnein spring wheat field.

Beckmanniasyzigachne(Steud.) Fernald;chemical control;wheat

S451

A

1003-935X(2013)04-0062-03

陆 彦,范美娟,王开峰,等. 麦田菵草春季化学防除技术研究[J]. 杂草科学,2013,31(4):62-64.

2013-09-13

陆 彦(1965—),女,江苏张家港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植保技术推广工作。Tel:(0512)58682110;E-mail:zjg66luyan@163.com。

王红春(1985—),男,河南汝州人,博士,从事杂草科学及除草剂科学研究。Tel:(025)84391119;E-mail:hongchun023@gmail.com。

猜你喜欢

悬剂粒剂麦田
丹皮酚混悬剂的制备
水分散粒剂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究
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波棱瓜子木脂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不关我的事
曲安奈德混悬剂辅助治疗老年多节段胸椎骨折后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
别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