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ODIS数据的柴达木盆地区域蒸散量的变化特征

2013-10-23金晓媚郭任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3年6期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覆盖率盆地

金晓媚,郭任宏,夏 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83)

地表的蒸发和植被的蒸腾共同构成蒸散(Evapotranspiration,ET)。蒸散是大气-植被-土壤中能量交换的主要途径[1]。研究区域蒸散的时空分布特征不仅是了解区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基础,也对深入认识地表能量平衡和区域水循环具有重要意义[2]。

Penman-Monteith 公 式[3~4]、波文比能量平衡法[5]、空气动力学法[6]等是传统估算蒸散发的方法,主要通过点上计算再推算至区域。对于大尺度的非均质地表,这些以点代面的计算方法误差较大,很难满足精度上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应用遥感技术估算区域蒸散发的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遥感数据可以综合反映地表覆盖的空间分布状况,因此,将遥感数据与实际观测的水文气象数据相结合,用于估算区域蒸散发的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虽然国内利用遥感技术计算区域蒸散发起步较晚,但是很多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吴炳方等[7~8]提出了将 Penman-Monteith 公式和余项法相结合的ETWatch方法,将晴天的阻抗格局扩展至有云日,利用逐日的气象数据,重建了日蒸散量的时间序列。并进一步提出不同尺度遥感数据蒸散量计算中的数据融合方法。莫兴国等[9]应用MODIS数据对华北平原的区域蒸散及GPP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其对气候波动的影响。马宁等[10]利用14个气象站近50年来的逐日气象资料,以Penman-Monteith模型为基础,结合ArcGIS空间差值,分析了黑河流域蒸散量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特征;李发鹏等[11]基于MODIS数据,应用表面能量平衡(SEBS)模型,对黄河三角洲的区域陆面蒸散发量进行了估算,分析了区域蒸散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王艳君等[12]分别应用区域蒸散互补关系原理AA模型和全球海气耦合模式ECHAM5/MPIOM,估算了长江流域近47年的实际蒸发量,并对两种方法估算的结果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及对比,揭示了长江流域区域蒸散发的变化趋势;马宏伟等[13]基于MODIS数据,利用SEBAL模型对石羊河流域2004年不同时期的日蒸发蒸腾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流域蒸散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柴达木盆地地处高原干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因此研究工作程度较低。本文以柴达木盆地及8个水资源三级区为研究区域,基于MODIS数据,对区域蒸散发进行了估算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研究区概况

柴达木盆地为高原型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地理位置90°16'~99°16'E、35°00'~ 39°20'N 之间。盆地略呈三角形,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延伸,东西长约800km,南北宽约300km,面积276233 km2,为中国四大内陆盆地之一。盆地地势西高东低,西宽东窄。四周高山环绕,南面是昆仑山脉,北面是祁连山脉,西北是阿尔金山脉,东为日月山,为封闭的内陆盆地。盆地内大面积由荒漠覆盖。盆地植被属荒漠半荒漠植被,分布德令哈、察汗乌苏、香日德、诺木洪、格尔木等绿洲农业区,使得柴达木盆地在青海的农业生产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4]。

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典型的荒漠气候特征,寒冷、干燥、富日照、太阳辐射强、多风,并以干旱为其主要特点。柴达木盆地南部降水多在100~300mm,西部降水仅25mm左右;四周山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mm以上,而盆地中心地带不足25mm;降水分布具有由东南向西北、由四周山区向盆地中心递减的趋势特征。地表径流的分布趋势与降水一致。

由于柴达木盆地中有多条河流和多个汇水中心,各个汇水区之间水文地质状况不同,水资源及利用状况也有差异。因此根据区域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气象、产业结构的差异,以水系为单位进行水资源分区,将柴达木盆地本次共划分为8个水资源三级区:哈尔腾河苏干湖区、茫崖冷湖区、鱼卡河大小柴旦区、巴音河德令哈区、都兰河希赛区、那棱格勒乌图美仁区、格尔木区、柴达木河都兰区(图1)。

图1 柴达木盆地8个水资源区及气象站位置图Fig.1 Loc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nd hydrological subregions in Qaidam basin

2 方法及数据

2.1 计算方法

表面能量平衡系统(Surface Energy Balance System,SEBS)是由荷兰科学家 Z.Bob.Su 等[15~16]开发的应用卫星对地观测的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资料,结合气象站实测数据,估算地表相对蒸散的方法。

表面能量平衡可表达为:

式中:Rn——净辐射通量;

G——土壤热通量;

H——显热通量;

λE——潜热通量(地表蒸发所用能量)。λ是水的汽化热,表示一定体积的水通过蒸散

发从液态变为气态所需的能量,E为水蒸散通量。

SEBS模型中日蒸散量为:

式中:Ed——日蒸散量;

ρw——水的密度。

2.2 数据

计算区域蒸散量选用的遥感数据是中等分辨率的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数据,主要包括地表反射率产品、空间分辨率为500 m的MOD09数据,以及地表比辐射率与地表温度产品、空间分辨率为1000 m的MOD11数据。数据来源于美国 NASA 网站(http://reverb.echo.nasa.gov/reverb/)。为了研究中数据的一致性,将MODIS地表反射率、地表比辐射率与地表温度数据在ENVI软件中进行投影变换与重采样,地理坐标系为ENVI中的Geographic Lat/Lon,像元大小为0.005°(约为500 m)。将地表反射率(波段1~7)、地表比辐射率、地表温度共9个波段按顺序叠加在一起,形成输入数据集文件。本文选取了2001~2011年共计3036景MODIS数据用于计算蒸散发量。

SEBS模型中使用到的相关地形数据,包括地表高程、坡向和坡度,其中坡向和坡度可以由地表高程数据通过数字地形分析得到。为了反映区域地形的空间变化特征,研究中选用了空间分辨率达到90 m的SRTMDEM数据。

GLDAS(the 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是基于地表信息系统,结合大量地表观测数据,全球尺度的多重地表模型。其空间分辨率为0.25~1 km。GLDAS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为3小时,同时,拥有基于3小时分辨率的月均地表观测值。GLDAD数据下载于美国NASA水文数据及信息服务中心(http://disc.sci.gsfc.nasa.gov/hydrology/data-holdings)。GLDAS数据有22个波段,本文计算蒸散量选用的是19~22的4个波段,分别为相对湿度、风速、气温和气压波段。应用2001~2011年间共计132幅GLDAS数据来估算区域蒸散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区域蒸散量分布特征

通过模型计算,柴达木盆地2001~2011年的年蒸散量分别为:72.73mm、73.94mm、78.06mm、84.53mm、 143.93mm、 123.17mm、 135.11mm、144.79mm、170.12mm、169.16mm、182.34mm。其空间分布见图2。

图2 柴达木盆地2001~2011年蒸散量分布图Fig.2 Annual ET distribution of Qaidam basin during 2001 ~2011

从图2中可以看出,盆地中部主要为荒漠,其实际蒸散量相对较低;盆地南部和东部主要有植被覆盖,其蒸散量相对较高;湖即水体的蒸散量最高。2001~2011年间柴达木盆地的区域蒸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图3),从2001年的72.73 mm增加至2011年的182.34 mm,年均增长率为12mm。

图3 柴达木盆地2001~2011年蒸散量变化趋势图Fig.3 Annual ET variation of Qaidam basin during 2001~2011

经过对柴达木盆地8个水文区的区域蒸散量计算结果的统计发现,都兰河希赛区的年蒸散量最大,2011年达到266.80 mm;茫崖冷湖区的年蒸散量最小,2011年为145.95 mm(图4)。盆地8个水资源区蒸散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都兰河希赛区、柴达木河都兰区、格尔木区、巴音河德令哈区、哈尔腾河苏干湖区、鱼卡河大小柴旦区、那棱格勒河乌图美仁区、茫崖冷湖区。总体上看,植被覆盖和降水量对蒸散量的影响较大,盆地东部的降水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高;而盆地西部主要为荒漠,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量很小,所以盆地东部区域的蒸散量高于盆地西部。

图4 柴达木盆地8个水资源区蒸散量变化趋势图Fig.4 ET variation of 8 hydrological subregions in Qaidam basin

3.2 蒸发系数的确定

由于气象站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为水面蒸发,观测值相对较高。本次研究统计了研究区内2001~2011年格尔木、乌兰、都兰、诺木洪、小灶火、冷湖、大柴旦、德令哈等8个气象站实测的月蒸发量值,与SEBS模型计算的蒸散量值建立相关性分析(图5)。统计结果显示,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97。盆地气象站实测的蒸发量值与实际蒸散量值的换算系数为0.12,即柴达木盆地的蒸发系数为0.12。

图5 柴达木盆地气象站观测月蒸发量与SEBS模型计算月蒸散量的关系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SEBS ET and pan observed evaporation of Qaidam basin

3.3 区域蒸散量的影响因素

3.3.1 气象因素

图6 月蒸散量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关系图Fig.6 Correlation between monthly ET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在干旱区,气候对区域蒸散量的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气温、降水、风速和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次研究采用茫崖、格尔木、乌兰、都兰、诺木洪、小灶火、冷湖、大柴旦、德令哈等9个气象站的资料求取2001~2011年每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风速、相对湿度,与每月对应的蒸散量建立相关性分析(图6)。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柴达木盆地的蒸散量与气温的相关性最高,R2达到0.799;与降水的相关性也较好,R2为0.656,即盆地蒸散量随着气温和降水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盆地蒸散量与风速的相关性较小,R2为0.123,总体趋势是随着风速的增加,蒸散量呈增加的趋势;蒸散量与相对湿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相关性不明显,R2为0.457。

3.3.2 用地类型

通过统计,不同用地类型(水体、裸土、稀疏灌木、中等覆盖灌木、草场、农田)的蒸散量见图7。其中,水体的蒸散量最大,达2.31 mm/d,而裸土及沙地的蒸散量最小,为0.24 mm/d。稀疏灌木、中等覆盖灌木、草场以及农田的日蒸散量平均值分别为0.42 mm/d、1.21 mm/d、1.12 mm/d、1.18 mm/d。

3.3.3 植被覆盖率

植被发育状况对区域蒸散量的影响较大,通常状况下,植被覆盖高,区域蒸散量较大;反之,植被覆盖差,区域蒸散量较低。植被覆盖率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植被覆盖率的测量可分为地面测量和遥感估算两种方法。地面测量常用于田间尺度,遥感估算常用于区域尺度。目前已经发展了很多利用遥感测量植被覆盖率的方法,较为实用的方法是利用植被指数近似估算植被覆盖度,常用的植被指数为NDVI。下面是基于像元二分模型的基础上的计算模型:

图7 柴达木盆地不同用地类型的日蒸散量平均值Fig.7 Daily ET of different landuse in Qaidam basin

式中:fc——植被覆盖率;

NDVI——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NDVImin——植被指数最小值;

NDVImax——植被指数最大值。

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了2001~2011年每年7月份的植被覆盖率。将柴达木盆地2001~2011年每年7月份的蒸散量与对应的植被覆盖率建立相关关系,分析植被对区域蒸散量的影响(图8)。

图8 2001~2011年每年7月份的植被覆盖率与对应区域蒸散量的关系Fig.8 Cor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ET and corresponding vegetation cover during 2001~2011

从图8中可以看出,区域蒸散量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为0.767,即区域蒸散量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而增大。

4 结论

利用表面能量平衡系统,基于MODIS遥感数据,反演柴达木盆地及8个水资源区的区域蒸散发量,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柴达木盆地2001~2011年的年蒸散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盆地年蒸散量分别为72.73mm、73.94mm、78.06mm、84.53mm、143.93mm、123.17mm、135.11mm、144.79mm、170.12mm、169.16mm、182.34mm。

(2)柴达木盆地8个水资源区区域蒸散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都兰河希赛区、柴达木河都兰区、格尔木区、巴音河德令哈区、哈尔腾河苏干湖区、鱼卡河大小柴旦区、那棱格勒河乌图美仁区、茫崖冷湖区。

(3)区域蒸散量与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与风速的相关性较小。

(4)区域蒸散量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关系,即蒸散量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而增大。

(5)不同用地类型的蒸散量差异较大,其中水体的蒸散量最大,裸土及沙地的蒸散量最小。

[1]Burman R,Pochop L.Evaporation,Evapotranspiration and Climatic Data[M].The Netherlands:Elsevier Science,1994.

[2]周仰效,李文鹏.地下水可持续开发:概念、原理与方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37(1):1 -8.[ZHOU Y X,LI W P.Groundwater sustainability:concepts and approaches[J].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2010,37(1):1 -8.(in Chinese)]

[3]Penman H L.Natural evaporation from open water,Bare Soil and Grass[J].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A,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1948,193(1032):120-145.

[4]Monteith J L.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Physics[D].London:Edward Arnold,1973.

[5]Bowen I S.The ratio of heat losses by conduction and by evaporation from any water surface[J].Physical Review,1926,27(6):779-787.

[6]Thornthwaite C W, Holzman A.Reportofthe commutation on transpiration and evaporations[J].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1944,25(1):683-693.

[7]Wu B F,Xiong J,Yan N.ETWatch:models and methods[J].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11,15(2):224-239.

[8]Liu S F,Xiong J,Wu B F.ETWatch:a method of multi-resolution ET data fusion[J].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11,15(2):255 -269.

[9]莫兴国,刘苏峡,林中辉,等.华北平原蒸散和GPP格局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J].地理学报,2011,66(5):589-598.[MO X G,LIU S X,LIN Z H,et al.Patterns of evapotranspiration and GPP and their responses to climate variations over the North China Plain[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1,66(5):589 -598.(in Chinese)]

[10]马宁,王乃昂,王鹏龙,等.黑河流域参考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6):975 - 989.[MA N,WANG N A,WANG P L,et al.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affect factors for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in Heihe River basin[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12,27(6):975-989.(in Chinese)]

[11]李发鹏,徐宗学,李景玉.基于MODIS数据的黄河三角洲区域蒸散发量时空分布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113 -122.[LI F P,XU Z X,LI J Y.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forregional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based on MODIS data[J].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09,25(2):113 - 122.(in Chinese)]

[12]王艳君,姜彤,刘波.长江流域实际蒸发量的变化趋势[J].地理学报,2010,65(9):1079 -1088.[WANG Y J,JIANG T,LIU B.Trends of estimated and simulated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Yangze River basin[J].Acta Geographic Sinica,2010,65(9):1079 -1088.(in Chinese)]

[13]马宏伟,王乃昂,朱金峰,等.石羊河流域蒸发蒸腾量遥感反演及灵敏度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21(6):76 -80.[MA H W,WANG N A,ZHU J F,et al.Analysis of evapotranspiration using satellite remote and its sensitivity in Shiyang River basin[J].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 Water Engineering,2010,21(6):76 -80.(in Chinese)]

[14]李健,王辉,黄勇,等.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河流域生态需水量初步估算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35(1):71 -75.[LI J,WANG H,HUANG Y,et al. Preliminary estimation on ecological consumption of water of Golmud River in Qaidam basin[J].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2008,35(1):71 -75.(in Chinese)]

[15]Su Z.The Surface Energy Balance System(SEBS)for estimation of turbulent heat fluxes[J].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2002,6(1):85 -89.

[16]Su Z.Remote sensing of land use and vegetation for mesoscale hydrologicalstud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0,21(1):213-233.

猜你喜欢

柴达木盆地覆盖率盆地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我国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石膏及其硫同位素分布特征
二叠盆地Wolfcamp统致密油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基于喷丸随机模型的表面覆盖率计算方法
2015年湖南省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
楚雄盆地扭动构造及其演化
柴达木盆地柴北缘侏罗系烃源岩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