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科研:学校德育的生命线
2013-10-23
校长如是说: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始终以科研为先导,以师德建设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这是一条使德育工作绽放活力的生命线。坚定“以‘科研’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生命”的价值取向,将思想道德教育外部建设和内部建设相结合,教育过程和品德内化过程相结合;坚持德育的研究与实践,使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贴近学生群体、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现实、走进学生心灵。
学校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建立起民主、平等、创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模式。近年来,在教师中开展了“高尚师德讨论”“典型案例交流”“心育例说介绍”“展良好师德风范,做学生喜爱教师”等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校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自省能力,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使其树立为教育无私奉献的精神。引领学生开展了“学习管理从校园起步——评选优秀教师我来参与”体验教育活动。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下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工作思路。在广大学生中开展“我最喜爱的教师”征文活动,并在学生中广泛征集教师忌语和教师文明用语,以规范教师言行。学校还将广大教师弘扬师德、师爱、师魂的感人故事汇集成《爱洒童心》一书,记录下教师动人的育人故事,记录下教师工作的点点滴滴,记录下学生多彩的成长足迹。教师们在“感悟师爱”互动交流会上畅谈该书读后感,学生们也在“师爱的传递,心灵的承诺”授书仪式上赞颂师爱的伟大,通过活动,以心灵传递师爱,以师爱承诺心灵。
《芳林》校报是昆纬路第一小学的德育研究阵地,创刊于2006年,曾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中小学校报校刊评比一等奖。该报由校长任总编,配备有校报编辑、排版设计员、教师通讯员、学生通讯员、学生责任编辑等。校报是教师与家长、学生零距离沟通的最佳渠道,学校的办报理念是通过“全员办报”彰显“全员育德”。《芳林》分4个版面:第一个版面反映学校发生的大事小情,也包括发生在每个班、每个教师或学生身上,能体现教育教学价值的做法、现象、事件、设想等;第二个版面是教师、家长、学生、专家等就教育问题进行多向交流的园地;第三个版面展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第四个版面以张扬学生个性为主流,尽展学生靓丽的风采。在办报过程中坚持“重在体验,重在实践,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提高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去年10月,在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前夕,校德育处组织《芳林》校报的小记者广泛深入到学生之中,开展了“评选小学生心中最厌恶不文明现象”的活动,这项活动在《城市快报》记者的指导和参与下,产生了很大反响。《城市快报》以“小学生排出成人陋习榜”为题在报纸上作了详细介绍。同时,这项活动还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长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家教工作研究的天津市教委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霍克林说:孩子们做这件事,给成人带来的心灵震撼比各种道德规范都要强烈得多,小学生评选的“不文明行为排行榜”给成人上了一课。
在“科研兴校”思想的指导下,教师积极参与德育课题研究。学校先后承担多项德育科研课题: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社会化培养的研究”“小学生创造潜能开发的研究”,现已取得终结性成果,并被专家认定为A级课题;“学校、班级、家庭文化环境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子课题,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班级文化建设途径的研究”已顺利结题;“中队文化在少先队员发展中的作用”“关于创新德育模式的对策研究”等正在实施阶段。
在“科研引路”思想指引下,学校切实把握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网络德育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三至五年级的14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校外生活(以上网为主要内容),如上网目的、时间长度、时间的选择、网上与他人对话交流情况、网上搜索技能、网上知识获取途径、网站的选择、上网的体验,等等。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每周上网的时长、上网时间的选择和上网内容都是较为合适和健康的,他们在网上获取了大量的有益信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成为他们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个别学生沉迷于网络,浏览不良网站等。毋庸置疑,学生校外生活已向学校和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折射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此基础上,学校进行了“小学生网络德育有效运行机制”的课题研究,重新定位德育目标,重新设计德育内容,设立学校与班集体德育主页,开设网络德育课程,通过多彩的网上活动,规范了学生的上网行为,提升了学生的品行操守,培养了学生的文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