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把饲料关,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

2013-10-23本刊编辑甄梦莹

猪业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养猪业饲料原料添加剂

本刊编辑/甄梦莹

1 新法规,新内容

日前,农业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饲料行业管理新规,推进饲料行政许可工作的通知》,通知对于饲料原料的使用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2013年1月1日前,饲料企业使用的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按照修订前的《条例》相关规定管理;1月1日起,饲料企业使用的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均应当属于《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和《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所列品种。饲料生产企业使用限制使用的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饲料时,还应当遵守《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等限制性使用规定。通知还要求做好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换证换号工作。这是农业部在去年国务院颁布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发布的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猪,这句话同样适用。饲料是猪只健康生长的保障,但是实际生产中往往因为不合格的饲料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生产企业小、散、乱现象突出,非法添加“瘦肉精”案件时有发生,饲料安全问题是困扰养猪业的大问题,对于之前流传的“吃猪肉等于自杀”,农业部做出了澄清,但是为什么在众多的畜禽中单单是养猪业出现了这样的传闻,我们不得不思考,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2 饲料不安全原因何在?

2.1 体系不健全

饲料行业屡屡出现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体系的不健全,这其中包括法律体系的不健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专家审核委员会和专家审核制度不健全,畜牧饲料管理部门监管工作机制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法律是企业行为的准绳,而偏偏有的企业钻法律的空子,不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进行生产,同时审核部门及监管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能交叉,导致监管不严,同样成为饲料不安全的隐性因素。

2.2 利益驱使

饲料原料价格飞涨,人工费用不断上升,饲料企业的成本随之升高,这自然加重了企业的负担,部分企业甚至入不敷出。为了追求效益,一些企业在生产环节上大做文章,生产出来的饲料自然不符合国家的标准,对于一些小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淡漠,而法律在偏远地区具有滞后性,法律效力低下。

2.3 行业门槛低

传统的饲料加工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本身对技术和人员的要求不高,这就造成了行业的准入门槛低,大量的饲料企业应运而生,但企业规模、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饲料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3 我们该怎么做?

面对如此多的制约饲料安全的因素,饲料企业应该进行反思,寻求解决饲料问题的有效方法。

3.1 完善制度

饲料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饲料原料的选购、配方设计等过程都有可能产生质量问题。因此,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得到企业的重视。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质量不合格甚至污染的原料,这是对猪只的不负责任。对原料要进行合理的贮存,以防发霉变质,对饲料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便配方师合理操作。饲料的质量最终决定的是猪肉的质量,也就是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质量不应该是企业挂在口头的口号,而应该是企业时刻牢记的准则。

3.2 从饲料中抠成本

饲料成本升高,是业内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饲料企业可将寻求低成本的饲料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如利用饲料发酵助剂对豆渣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处理,来生产微生物菌体蛋白饲料,豆渣中的蛋白质能够得到有效降解,从而使豆渣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显著提高,并改善豆渣的异味、口感、颗粒细度、营养等。用这种处理方法得到的豆渣饲养的猪只,比正常饲养的猪只提前1个月左右出栏,节省了饲料成本,这对于饲料企业和养猪企业起到了双赢的效果。生产低成本的饲料能解决饲料企业由于成本问题而带来的困境。

3.3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

在政府的引导下,饲料企业应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效益型产业是推进饲料行业结构战略型调整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些饲料企业人员只顾眼前利益,为了小利而失去了企业发展的大利,这是得不偿失的。饲料企业应该立足于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积极推进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促进产业转型贡献力量。

3.4 接受多方面的监督

法律具有强制性,但是执行起来还是受到一些限制,尤其是对于一些地方偏远、小规模的企业,由于企业不正规,法律政策如一纸空文,没有在企业中产生效力。而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也影响了法律的执行,为了经济利益而忽略对饲料的安全检查,导致猪肉品质低、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威胁。这就需要企业建立监督体系,媒体作为最具有影响力的监督媒介,往往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而具有滞后性,这就需要企业内部建立监督机制,对举报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形成监督举报的长效机制。

3.5 开发环保饲料

猪摄取的饲料不可能完全被吸收利用,没有被吸收的成分随着粪便排出,排泄的干物质总量占到饲料干物质总量的30%,即使被吸收的营养物质,也不能全部沉积,未沉积的部分也会排出体外,通常饲料中氮在动物体内的沉积量只有20%~50%,磷的沉积量为20% ~ 60%,其余部分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饲料中添加的微量矿物元素也有30%被直接排放。据统计,以目前的饲养方式,1头猪从断奶体重达到100kg时,共需消耗氮8~9kg,其中能够被吸收而沉积为瘦肉的还不足 3kg,其余的 5~ 6kg 氮被排泄到体外,其中33%以粪,氮形式排出,67%以尿氮形式排出,由此可见,饲料是养猪业污染环境的主要源头。因此,开发环保饲料成为解决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环保饲料要综合考虑氮、磷、微量元素及甲烷的排放,寻求减少饲料有害物质排放的饲料配方。

早在2002年,湖北长阳县就斥资10万元在全县25个养猪专业村推广“助牧”牌环保饲料。该县的实践表明,与常规饲料比,用该饲料喂猪每头节省成本59元。2012年6月26日,湖南大北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的低磷环保型小猪阶段浓缩饲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四川省泸州市运用酒糟做猪饲料,既能节约粮食资源,还能解决酒糟过剩带来的环保问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都是开发环保型饲料的例子。开发环保饲料是饲料行业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因此,饲料企业应该花大力气进行环保饲料的开发。

3.6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6.1 秸秆的开发利用

当今饲料市场,玉米价格节节攀升,而玉米秸秆常常被农民焚烧,带来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开发秸秆作为饲料原料成为很多饲料加工企业的一个选择,开发秸秆作为能量饲料原料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缓解资源约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有效手段和现实选择。

3.6.2 治理猪场污染

面对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人、动物、自然的协调发展,进行适度、有序的养猪生产,发展可持续养猪业。发展可持续养猪业关键点之一,在于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处理养猪场的粪便与污水。据统计一个存栏600头母猪,年出栏10000头肉猪的养猪场,全年排粪2300多t,尿 6000 多 t,污水约 24000t。因此,治理猪场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治理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场址选择和猪舍设计就要开始考虑。如不采用“高压水冲洗漏缝地板、粪尿混合后再分离”的方法。实行“舍内粪尿分离,减少冲洗用水,控制猪场用水量”的方法。采用“干粪集中加工成有机肥,尿和污水通过好氧发酵和人工湿地”的方法。利用地势实行自流式排放工艺等,不但降低污水处理设备的造价,而且大大减少了日常的维持费用。

3.6.3 沼气开发

在农村,养猪户为了合理利用粪便,利用发酵罐制取沼气,产生的沼气供养猪户烧饭点灯,解决农村生活用能,利用沼肥浸种、施肥、喂猪、种菜。沼肥是优质高效的有机肥,不仅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和改良土壤,而且可以增强农作物和果树的抗旱、抗冻和抗病虫害能力。这是可持续养猪业的典型例子。

4 结语

饲料问题是养猪行业的大问题,其衍生出的环保、可持续养猪业等问题亦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严把饲料关能有效遏制饲料问题的源头,促进养猪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应当引起养猪同行的重视。

猜你喜欢

养猪业饲料原料添加剂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2020年养猪业盘点
欧委会批准8种转基因农作物为食品和饲料原料
Seeking UNESCO's recognition for the baguette
预防和控制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了猪蓝耳病对养猪业的影响
2018: 全面决胜小康关键之年与养猪业健康发展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
会变魔术的添加剂
广东饲料原料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