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目标努力提高国防动员政治工作准备水平

2013-10-23贵州省军区政治委员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少将

国防 2013年9期
关键词:政治动员动员国防

■ 贵州省军区政治委员、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 石 晓 少将

国防动员政治工作准备是国防动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从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发动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支前参战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按照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努力提高国防动员政治工作准备水平。

一、正确认识国防动员政治工作准备的地位作用

习主席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着眼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的发展变化,强调“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性,清醒看到加强国防动员政治工作准备的重要性。

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当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一些西方和周边国家开始“眼热”,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在主权和权益上挑衅我国,在经济等方面对我国进行限制和干扰。做好世界资源争夺加剧、各国竞相争雄时代的国防动员工作,必须有更高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敏锐性。面对他国的无端干涉和肆意挑衅,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和军委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国防动员中的政治工作准备,努力为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证。

国内矛盾错综复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内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社会总体上和谐稳定。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社会矛盾逐渐凸显,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阶层收入分配不均,导致官商纠纷、官民纠纷、群众纠纷不断出现,加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上各种思潮涌动,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元”,导致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还很多。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当前做好国防动员政治工作准备的重要性,切实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努力强化民众的国防观念,凝聚民心士气,增强党的向心力,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国家政权巩固。

现代战争形势紧迫。近年来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与政治工作紧密相关的舆论战、心理战和法律战都贯穿始终。实践表明,精神力量及政治动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必须高度重视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发挥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积极探索政治动员的特点和规律,认真研究民众应对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心理素质要求,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抓好适应战争的心理训练。要通过政治动员普及战争常识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样式和规律,使之正确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消除恐慌心理,增强应对敌心理攻势的能力。

二、准确把握国防动员政治工作准备的标准要求

贯彻落实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重要思想,国防动员政治工作准备必须充分发挥服务保障作用,为强化军民打仗思想、提高部队“打赢”能力提供必不可少的组织和思想保障。

要为强化打仗思想服务。国防动员政治工作准备的首要任务就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树牢时刻准备打仗的思想。要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强化广大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的忧患意识,树牢“居安思危”、“忘战必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观念。要通过政治动员活动,使群众和部队官兵认识到执行支援部队行动、参加军事行动任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人民军队的性质所在、使命所系、责任所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学习活动,加深群众和官兵对未来战争性质、特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自觉把遂行支前参战任务作为贯彻国家意志、履行职责使命、实现自我价值的实际行动。要通过政治动员,引导部队官兵深刻认识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指示的重大政治意义,强化战斗队思想和临战意识,发扬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大无畏精神,大力营造时刻准备打仗的浓厚氛围,忘我工作、勇于摔打、刻苦训练,始终保持克敌制胜的强大战斗力,为圆满完成今后各项作战任务做好心理和体能上的充分准备。要从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战略高度出发,通过政治动员统一军民认识,树立“迅即行动、随时能战”的思想,做到人人想着打仗、人人做好打仗准备,确保一有战事能够迅即行动,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要为提高打仗能力服务。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是要实现能打胜仗的强军梦。党在建设人民军队的长期实践中,坚持把提高打仗能力作为永恒课题。邓小平曾经为军队确立了“打垮一切敌人”的战斗力标准,江泽民曾提出“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胡锦涛要求“全面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习近平更是提出了“能打仗、打胜仗”的具体要求。政治动员要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凝魂聚力作用,推动军事斗争各项准备工作落到实处。要积极开展学习战斗英模、精武标兵评比、火线入团入党等活动,强化官兵战斗精神,激励官兵着眼实战需要从难从严训练,按照仗怎么打自己就怎么练的标准提高个人战斗能力和集体协同作战能力,促进军事斗争准备水平和履行使命任务能力全面提高。要利用征兵宣传、节日走访慰问等时机,开展拥军优属、抚恤奖励、关爱军人家庭等活动,让部队官兵感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部队的关心爱护,切实消除后顾之忧,积极训练、英勇参战,决战决胜、不辱使命。

三、全面提高国防动员政治工作准备的质量效益

提高法制水平。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国防动员新的特点规律,搞好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有地区特色的国防动员法规制度,确保政治动员准备依法有序展开。另一方面,要依据《国防动员法》、《国防教育法》、《民兵工作规定》、《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利用现代媒体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主题的国防法规教育,提高全体民众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法规意识,推动国防动员政治工作准备依法向纵深发展。

加强协调指导。国防动员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军队各级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又涉及“战场”和“市场”。提高国防动员政治工作准备质量,必须军地合力、齐抓共管。各级政治动员部门要注重搞好上下协调、军地联络工作,建立有力、高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形成整体合力。一要搞好与上级业务部门的协调,经常向上级相关部门请示汇报工作,及时了解上级关于政治动员工作的指示要求,适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二要搞好军地有关部门的协调,与军地各有关部门保持经常联系,取得其对加强国防动员政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三要加强对基层政治动员工作部门的协调指导,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和了解情况,经常帮助基层单位总结政治动员中的经验和教训,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政治动员准备工作末端落实。

注重改革创新。一要确立新观念。积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和现代战争形态变化,充分运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大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实现政治工作力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工作保障由“粗放型”向“科技型”转变;坚持平战结合,合理运用国民经济和社会现有资源,推进国防动员政治工作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双向服务,促进成果兼用、设施共用、技术两用、人才通用,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政治动员新路。二要拓宽新领域。针对现代高科技发展军民兼容程度越来越高的特点,充分借助驻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单位的技术优势,在政治动员中广泛运用无线传输、网络广播和无人机宣传等最新科技成果,充分利用地方天网视频监控系统、森林火险监控系统、应急值守系统、防汛抗旱指挥信息系统和气象信息系统等先进网络信息系统开展工作、提高效益。三要建立新机制。针对当前有的领导和部门对政治动员工作重视不够、政治动员力量薄弱、保障力度不强等问题,组织开展国防动员政治工作准备研究,积极探索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军队政治部门领导下,由国动委组织指挥政治动员的程序、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各级政治动员机构的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程序,理顺各种关系,积极组织战时政治动员演练,增强政治动员工作效益。

猜你喜欢

政治动员动员国防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音乐迪斯尼
论中央苏区的农民政治动员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抗美援朝运动与中国红十字会的政治动员
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动员建设的重点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