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3-10-21秦刚

前线 2013年10期
关键词:特色建设发展

秦刚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其中一个很重要内容,是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下简称8·19重要讲话)上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有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独特的文化传统: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贯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派和风格。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立足于中国实际及精神文化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要求。离开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失去它的思想根基;离开了中国实际及精神文化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失去了它的现实基础和文化底蕴,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都愿意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和风格反映自己的情感和追求。可以说,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总是渗透着不同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体现着民族的特色。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要使科学社会主义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深处,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导,就要使其不断吸纳中华文化的精华,融合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思维方式。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也留下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追求团结统一、和谐相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这是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奋进崛起的精神源泉。这些文化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着文化底蕴和精神营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断吸纳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不断体现着对民族精神的弘扬。民族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内容,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地被吸收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爱国主义融入其中,使其成为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重要精神资源。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们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维护民族独立、关心社稷民生、为国献身的精神品格,是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已经深深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爱国主义被用于激励人们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身于促进和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事业,献身于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事业。强调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不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基础,而且使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有了具体的实际内容。爱国主义强化着人们对强国富民的追求,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使其成为社会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重和谐,讲信修睦,主张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天人合一、协和万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这些思想精华,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特征,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这些思想精华,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可供吸纳和利用的厚重思想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精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继承和弘扬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并使这些思想精华与现代文明相承接,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弘扬和强化了中华民族崇尚团结、维护统一的价值取向,使其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国家发展进步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都包含着对这些思想精华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传统文化的精华相融合、同民族精神相贯通,不仅具有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还具有了鲜活的民族表达方式,更益于人们理解和接受。例如,我们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来概括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用建设“小康社会”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表述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思想;用“三个代表”来体现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两大工程的一体化;用“社会和谐”来引导社会建设和社会进步,等等,都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所表现出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

独特的历史命运:历史选择的承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注重从近代以来我国发展跌宕起伏、人民斗争波澜壮阔的历史角度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承接着历史的选择,顺应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状况来看,历史的出路和社会的走向集中在一点上,就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民族复兴结合,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在人类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到了近代,封建统治的腐败无能,导致了国家的积贫积弱;帝国主义的入侵,又使中国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便成为一个历史性的大课题。面对这样的课题,中国的各种政治力量、各种主义,都相继提出各自的主张,作出了各自的應对。其中最主要的政治力量、最主要的主义,就是国民党与三民主义、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国民党主张用三民主义改造中国,倡导民族、民权、民生,不是没有进步意义。这也是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能够进行合作的一个重要基础。但在孙中山之后,国民党不仅没有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而且自己的实际作为与理论主张也渐行渐远。这些突出问题一个就是农民土地要求问题。解决了农民土地要求问题,也就解决了民权、民生最核心的问题。中国历史上之所以总是产生动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在地主手里,农民失去了基本的依靠,中国工业化又跟不上来,那么多人没饭吃、没事干,社会流氓无产者增多,社会肯定要动荡。在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里,谁给了农民土地,谁就有了强大的支撑力量,谁也就有了比较稳固的社会基础。但这件事国民党做得太差了。还有一个就是资本主义发展问题。资本主义就包含着反封建的内容,也包含着强国的内容,因为有不少国家也在资本主义道路上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但资本主义在国民党那里被搞成了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又同封建主义交织在一起,形成的这样一个怪胎不仅阻碍社会进步,也不得人心。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对于当时灾难深重、别无出路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当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考虑解决中国问题的时候,首先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拯救中国的主张,并紧紧抓住了农民土地要求这个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由此所开创的革命道路,就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土地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也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的开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其成为能切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解答的首要问题,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进行革命、怎样使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方面带动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因为,革命的胜利在客观上可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同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创造着条件。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积累和增长,加上人民大众的愿望和期待,必然促使革命的发展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尤其是新中国的诞生、新型国家政权的建立,为实现这样的转变奠定了政治基础。随着民主革命遗留问题的解決和国民经济恢复,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顺应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把社会主义改造提上了日程。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主要任务就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走向现代化,并通过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领导人民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的创新。在这期间,思想文化领域也进行了相应变革,如通过实行教育改革,使劳动人民及其子女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通过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使文化事业面向大众;通过进行广泛的思想政治学习和教育活动,普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通过制度规划和政策,促进了科学事业发展。这一切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次历史性变迁,也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有了新的制度依托和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就是对这样一种历史选择和社会发展的承接。

独特的基本国情:艰辛持续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经验、物质基础和理论准备。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探索中的偏差和失误,才有了后来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刻觉醒。改革开放的实践促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成功之处。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已经解决用社会主义拯救中国的问题,接下来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考虑如何用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与民族的复兴。用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要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也并不是到了搞社会主义的时候才意识到要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因为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就已经获得了一条经验性的认识,这就是:解决中国问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路,别人经验再好都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所以,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没有建设经验的情况下不得不照抄了前苏联的一些办法,毛泽东同志“总觉不满意,心情不舒畅”。当他看到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我们自己的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以后,就明确提出了要“以苏为鉴”,不能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他明确指出:“我们要根据马列主义普遍真理,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来办事”,不能照抄照搬苏联经验,“硬搬苏联经验是错误的”。为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理论,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进行了长期的不懈探索,这期间也形成了许多正确的重要思想观点。如要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各得其所的方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要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不能把商品生产等同于资本主义;要独立自主地搞建设,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学进步,既要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还要注意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要按照“长期并存、相互监督”的方针,处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障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避免产生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减少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要维护世界和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争取较长的和平时间发展自己。这些重要思想理论成果,是我们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也有失败之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条件的局限,也有认识上的偏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在考虑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时候,始终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思维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还有一个就是在观察和思考国内外各种矛盾的时候,始终没有摆脱阶级斗争思维的局限。不摆脱计划经济思维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就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苏联模式。我们今天之所以走出来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一个方面是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阶级斗争思维去观察国内外各种矛盾,再加上沿用革命时期那套方式方法去解决矛盾,难免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由于有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使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也使那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在整体上产生了缺陷,许多正确思想没有能够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发展起来。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创造出能够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科学系统理论,这是当时我们党未能完成的历史课题。

在毛泽东同志之后,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围绕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继续进行新的探索,成功地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党有两点清醒的认识:一是老路邪路不能走,要走新路;二是老祖宗不能丢,还要讲新话。走新路、讲新话,说到底,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为什么在一个时期里结合得不是很好?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作过这样的分析,他说:“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这就有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进行重新认识的必要。重新认识,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确立,为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就成为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着重解决的首要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新认识中的新思考。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我们党作出了一个重大决策:通过改革摆脱僵化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开放摆脱封闭半封闭状态,加强与世界沟通和联系。如果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思想认识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那么,改革开放就从实践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的重要标志,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以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有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实践的脚步在加快,理论创新的脚步也在加快。在进一步拓展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我们党又相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两个理论成果的形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包含着对前人探索的继承,也包含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发展问题的破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摆脱了西方的发展路径及陷阱,从理论和实践上破解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体现着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要求,也反映着时代的潮流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趋向。

它使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成为更加紧密的一体化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艰难探索中,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目标,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始终被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所坚守。在开创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我们党始终从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来考虑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规划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民族复兴,已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谈论中国的现代化,或离开了中国的现代化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实际意义。正是因为有了对社会主义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避免社会动荡和两极分化的前提下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正是因为有了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引领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才能不断激发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不断增强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它通过改革开放激发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活力。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解答当代中国问题作出的最重要决策。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激发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性的重要体现。改革是全面的,它所带来的最根本性的变革就是使社会主义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开放是全方位的,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使中国的发展摆脱了封闭半封闭状态,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创举。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思路和方式,也更新和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紧密联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意义不仅拓展了中国的发展空间,也促使我们更加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为我们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提供有利的条件。改革开放已使中国从经济全球化的边缘者变为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推动者,从时代潮流的追赶者变为时代潮流的影响者、引领者。因此,我们党特别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基础性工程。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是中国国情的一个体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的富裕,都要靠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而对于中国来说,发展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经济建设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不起来,一切问题都不好解决,不仅国家难以长治久安,而且要受制于人。把经济建设置于中心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正是因为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保障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了国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国家,在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下,要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

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使发展成果直接惠及全体人民。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其强大动力来自人民群众,其深厚基础也在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的利益主体,也是社会主义的发展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遵循着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把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首先体现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同时体现为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维护人的尊严,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充实的条件。有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才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也成为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效的一个根本尺度。

它充分依靠党的领导和独特政治优势的发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也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是同党的领导分不开的,也是同党的独特政治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分不开的。我们党有统一的思想基础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优良的作风和传统,有数以千万计的社会精英和先进分子,有严格的规章和纪律。这些优势的存在,使我们党有着不竭的智力源泉和强大的战斗力。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使我们党有了更加丰厚的理论资源;真心实意地维护人民利益,使我们党拥有了更加深厚的社会根基。这些政治优势的充分发展,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此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凝聚共识,形成了更加紧密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各民主党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促进力量。执政党与参政党通力合作、民主协商,有利于整合各种政治资源和社会力量,也有助于合理疏导各种利益诉求。这样的新型政党关系,也有效地避免了因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

(作者: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杜梅萍

猜你喜欢

特色建设发展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区域发展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