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2013-10-21杨金海
杨金海
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十分重要,只有抓好这一环节,才能使科学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面总结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就和经验
我们党历来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4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和经验。比如重新编译校订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大部分重要著作,撰写了一批基本理论普及读物;发表了一批有关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编写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推出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产品;形成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点;构筑了一批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等。
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一次思想理论建设。以此为代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显著特点是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更加具有科学性。近些年来理论大众化工作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实现了从“革命”思维向“建设”思维的转变,即从立足于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为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来推进理论研究和普及工作;二是实现了从“单位人”思维向“社会人”思维的转变,即不再仅着眼于传统的体制内人群的思想教育,而是更加注重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教育;三是实现了从“单干”思维向“集约”思维的转变,即不再仅仅局限于以往分散的、以个人或小集体为主的思想理论工作方式,而是更加注重动员全社会力量,逐步形成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以迎接中华民族复兴乃至引领世界文明潮流之胸怀,举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战线之全力,而开展的一次科学性很强的理论建设。
以这一理论工程实施为龙头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这些工作,我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最多最全的国家;在国内,马克思主义不受重视的局面大有改观,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基本解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以及新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学科体系基本形成;一句话,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我国的现代文化建设以及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建设进到了一个新境界。这将极大地提高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思想理论水平,极大地提升中国理论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丰富经验,弥足珍贵,需要认真总结,弘扬光大,这对于我们继续推进理论大众化工作具有长远意义。
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科学理念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当前的理论大众化工作还面临诸多新挑战新问題。为此,需要在理论大众化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最根本的是要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科学性。
有人可能会问,理论普及工作弹性很大,看不见摸不着,有什么科学性?不错,理论普及工作的确有不确定性的一面,然而,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同任何工作一样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科学性,就是要求按照理论普及工作的客观规律办事,进一步转变不适应时代特点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理论普及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提高理论普及工作的科学性,首先需要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高度自觉树立理论大众化的“顶层设计”理念。纵观当今世界发展的形势可以发现,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技术信息化的迅猛推进,国家安全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军事安全、经济安全,还包括意识形态安全。近些年,一些国家发生的所谓“颜色革命”都与执政者的意识形态安全防线被冲破紧紧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精神支柱,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处于领导地位,就必须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真正掌握。这就需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对理论大众化工作进行科学谋划,制定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发展步骤和政策措施。
第二,需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创作和普及理念。当今人类正处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以电脑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选择和接受各种新思想提供了快捷无比的手段,传统的信息不对称格局被彻底打破。在此种情况下,传统的“以作者为本位”的创作方式被“以读者为本位”的创作方式所取代。千百年来,精神生产者一直是少数社会精英,正是他们依靠自己所拥有的相对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社会成员的信息不对称,引领着广大读者即社会受众的思想潮流。孔子讲的“上智而下愚不移”就是这种精神金字塔的写照。然而今天,人人可以迅速获得新知,人人可以当作者。在这里,传统作者的精英地位动摇了,精神生产的“买方市场”形成了。由此,思想理论的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千百倍。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在这种激烈的思想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适应时代潮流,更加充分地体现人民主体地位,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满足广大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三,需要进一步树立“理论社会化”理念。现代精神生产也越来越社会化,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体的多样化格局逐渐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很难继续发挥作用。譬如我们不可能再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组织外资企业职工学习党的理论。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使我们的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推广实现社会化。一方面,理论工作者要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理论创作;另一方面,要让社会大众主动地参与创作。在互动中激发人们的理论兴趣,引导社会舆论,传播新的思想,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
第四,需要进一步树立“理论载体化”理念。这也就是“把软实力做硬”的理念。综观历史可以发现,任何精神支柱的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把看起来很软的精神信仰载体做得很硬。这些载体一般有六个要素,即“经”“僧”“众”“庙”“像”“礼”,也就是经典、教师、听众、殿堂、形象、礼仪。不论儒、佛、道,还是基督教等概莫能外。中国古代为了表彰圣贤,或敬仰先祖,也多采用建庙、树碑、立牌坊等方法,并有一套礼仪规制。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使这些礼教信仰借助于这些硬化的物质载体或礼仪载体而流芳千古。我们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也应当充分借鉴古今中外精神支柱建设的经验,加强先进思想文化的载体建设。
大力转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方式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科学化,不仅需要有新理念,还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转变工作方式,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新方法新措施。
首先,应当对理论大众化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各级思想文化部门应当按照中央关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精神,研究部署今后十年的思想理論建设工作,把理论大众化作为今后整个中央理论工程的重要内容来安排。2004年以来,中央实施的理论工程成果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包括经典著作编译、基本理论研究、教材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研究等。中央理论工程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当是什么,大家可以研究,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要在继续做好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加强理论大众化工作,切实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这就需要对理论大众化工作进行总体规划。
其次,大力转变理论大众化的工作方式。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创作和普及理念,理论工作者需要从传统的“作者本位”转变为“读者本位”工作方式,积极深入基层,把理论同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时刻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出发从事理论创作和宣传普及工作;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的思想理论教育需要从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方式,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各类媒体需要克服传统的“主持人本位”言说方式,实行“受众本位”互动言说方式,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受众参与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思考;党和政府的思想文化宣传和管理部门需要克服“我要宣传”的传统工作方式,建设思想文化服务型机关,逐步形成群众离不开的“要我宣传”的工作格局,特别要克服“管卡压堵”的消极方式,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组织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精神生产,并共同分享社会精神文化成果。
再次,大力加强思想文化载体建设。要实现理论普及工作的社会化,把软实力做硬,需要努力研究借鉴古今中外精神支柱建设的做法,在建设思想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礼制载体方面下功夫。比如,应大力加强先进思想文化以及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建设,为人们提供学习和礼拜的场所;应大力组织编写理论大众化普及读物,尽可能向参观者或索要者免费赠送;应充分发挥近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生的作用,尽快建设一支面向社会群体的高素质的理论宣讲队伍,充实各个文化教育基地;应突出抓好体制外人群的宣传普及工作,特别要探索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非公企业、广大农村、城市社区等人群的思想文化教育的新方式;应突出抓好经典作家、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等形象宣传,充分利用雕像、塑像、画像以及城市、街道命名等形式,使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应积极探索现代化的礼仪形式,建立新的礼仪规制,充分发挥我们的组织优势,组织好各种礼仪活动,包括举办成人仪式、入党仪式、入团仪式以及各种纪念活动等。通过这样一整套的载体建设以及相关的系列组织活动,就能够使先进思想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逐步深入人们的心灵。
第四,要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文化强国,需要主动把我们的思想文化推向世界。只有在国际文化舞台上主动发声,积极表明我们在关乎人类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上的正确态度,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广泛的思想文化交流,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思想理论受众,增强我们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话语权。在国际思想文化舞台上,同样需要在物质载体、礼仪方式、读物编写、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当然,这些工作做起来更难,需要结合各个国家人们的习惯。但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努力,加之我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就一定能够不断扩大中国理论的国际影响力。
第五,统筹全社会力量,合力推动理论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思想文化工作部门责无旁贷,但这决不仅仅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要党和政府的各个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大力支持,鼎力合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就能够顺利推进。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未有穷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工作方式,采取新措施,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更好地为时代铸魂,为事业固本。
(作者:中共中央编译局秘书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郑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