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战斗精神培育
2013-10-21吕洁
吕洁
摘 要:战斗精神的培育历来是我军战无不胜的一大法宝。解放战争中,我军群策群力,摸索出了宣扬解放战争正义性、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完善纪律制度、弘扬军内民主、开展诉苦运动和立功运动等一系列符合人民军队实际、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方法激发人民军队的战斗精神,为我军夺得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解放战争;战斗精神;培育
战斗精神,是军队总的精神面貌和气质特征的具体体现,是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摸索出了一系列符合人民军队实际、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方法激发人民军队的战斗精神,使得解放军以压倒一切困难和敌人、前赴后继、一往无前。其激发战斗精神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宣扬战争的正义性,为人民军队提供必胜信念
战争的正义性能够赋予战争特殊的价值,为战争活动注入高尚的意义,激起人民的道德勇气,从而指引和召唤人民投入战斗从而为正义事业献身。在蒋介石公然撕毁重庆谈判签订的“双十协定”并大举向解放区进攻。为了揭露蒋介石和谈阴谋,昭示我自卫战争的正义性,1945年11月5日,毛泽东以中共发言人名义发表了《国民党进攻的真相》讲话,驳斥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吴国桢宣称的“政府在此次战争中全居守势”谎言,指出“他们在九、十两月几个进攻失败之后,正在布置新的更大规模的进攻”,“现在的中心问题,是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用一切方法制止内战”。1947年5月30日,针对蒋介石集团出卖国家主权,联合美帝国主义妄图蚕食革命果实的行为,以及美蒋血腥镇压学生运动的事实,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评论《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文,揭露了“由于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代替了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汪精卫的地位,采取了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政策,发动内战的政策和加强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政策”,来“达到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和维持自己独裁统治的目的”,在人民中引起轩然大波。蒋介石集团的倒行逆施和我党自卫战争的正义性促使了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广泛建立,各民主党派、学生和广大民众纷纷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进攻,实现民主。同时,也为我军全体官兵提升了战斗精神和必胜信念,一举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野心。
2 弘扬军内民主,释放官兵主观能动性
我军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民主制是我军历来战无不胜的一大法宝,军队推行民主是人民军队战斗力的动力和源泉。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不仅在整训练兵中开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活动,在新式整军运动之前,还开展了广泛的评功过、评伤员、评技术活动。新式整军运动之后,军事民主发展为官兵互教互学、评教评学,且在作战前开展“想办法会”、“诸葛亮会”,战中吸取意见,战后开展战评活动,通过军事民主,官兵共同研究战术技术问题。1948年1月3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起草了《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的党内指示,毛泽东提出:“部队内部政治工作方针,是放手发动士兵群众、指挥员和一切工作人员,通过集中领导下的民主运动,达到政治上高度团结、生活上获得改善、军事上提高技术和战术的三大目的”。1948年2月5日,总政治部发出了《关于建立部队士兵委员会的通知》,要求各部队在经过试办之后,在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方便官兵开展军事民主活动。军事民主让广大基层官兵有了发言权,发扬了主人翁意识,焕发了战斗精神,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保障。
3 开展诉苦运动,激发人民军队复仇心理
孙子兵法《作战篇》讲到:“故杀敌者,怒也”。为激发指战员阶级仇恨和战斗精神,我军在解放战争中开展了以诉苦运动为核心的新式整军运动。1946年6月,驻防海伦县的黑龙江警备二旅在进行新入伍战时教育时,摸索出了一套依靠群众自我教育的方法,即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激发部队阶级觉悟、提升战斗精神的“诉苦运动”。随后,该经验被第三纵队二十团得到了发展,“四保临江”前夕,由于部队厌战情绪高涨、新成分战士不断增加,该团九连一夜间竟逃亡包括连长在内的22人。在这种情况下,二十团及时吸取二旅“诉苦运动”经验,开展“谁养活谁”的大讨论,纠正了“穷人受穷是因为命不好”、“穷人就该受剥削”的错误思想,对两个阶级、两种军队进行对比教育,认清了我军是穷人的队伍的本质,弄清了“为谁扛枪”的问题,统一了思想、稳定了军心。为了大力推广了“诉苦运动”,罗荣桓指出:“这在部队政治教育工作中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创造,解决了当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问题,是部队政治教育的方向”。在总结诉苦运动成绩上,毛泽东于《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中说道:“在这个基础上,部队的纯洁性提高了,纪律整顿了,群众性的练兵运动开展了,完全有领导地有秩序地在部队中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民主发扬了。这样就使部队万众一心,大家想办法,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这样的军队,将是无敌于天下的。”
4 开展立功运动,激发人民军队荣誉心理
荣誉重于生命,珍视荣誉,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战斗精神保持旺盛的重要手段,是我军应用作战的重要动力之一。1946年,华中野战军第一师第2团在苏中战斗中总结经验,在基层各连队建立了功劳簿,号召“在战场上比比看,为人民立功劳”;随后,赖少其又于11月8日将第一师立功运动经验形成材料,转发部队学习;11月21日,东北《自卫报》也发表《所有连队把功劳簿建立起来》的社论,号召在东北民主联军中开展立功运動;1947年2月4日,《解放日报》再次发表《再论立功运动》社论,要求全军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在热火朝天的立功运动中迎接爱国滋味战争的伟大胜利”。从此,立功运动在全国解放区轰轰烈烈的展开了。相对于国民党动辄几千大洋激励军心的物质奖励,我军采取的精神奖励第一位、物质奖励为辅助的奖励手段更加深入人心,切实提高了部队战斗精神。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1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2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2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4]总政治部组织部,《我军各个历史时期政治工作条例汇编》,第200页,1977年
[5]《罗荣桓传》,第259页,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2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7]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十册,第553页,战士出版社,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