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生新闻在广播媒体的发展
2013-10-21张晓伟
张晓伟
摘 要:电视民生新闻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总结其成败得失,有助于广播民生新闻节目的健康发展。本文就民生新闻在广播的发展,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
近年来,民生新闻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热点。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自电视民生新闻出现之日起,就在争议声中一路走来。究竟如何评价电视民生新闻曾经走过的道路?如何看待下一步的发展?这些反思对于广播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在电视民生新闻如日中天的时候,广播界似乎缺席。现在,广播也出现了一些民生新闻的节目。怎么克服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广播传播特点和听众收听习惯办好民生新闻节目?如何发挥广播优势等,都是广播人应该思考的。
1 民生新闻出现的背景及在中国内地的发展
民生新闻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1、从新闻形式上,它突破了严肃的传统的新闻模式,从内容到表现,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贴近性。
2、从政治背景上,民生新闻是在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之后快速发展起来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全面解读民生新闻的逻辑起点。从民生新闻关注人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来看,也包括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
3、民生新闻是地方媒体寻找自我发展空间、发挥自身优势的必然选择。地方媒体与中央媒体相比,在重大时政新闻、国际新闻等方面不具备优势,于是就着眼于节目的本土化,挖掘百姓身边的新闻,赢取忠实的受众群。
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最早打出“民生新闻”旗号的电视新闻节目是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的《南京零距离》。它诞生于2002年、崛起于2003年、火爆于2004年,被认为是内地电视民生新闻的开篇之作,节目从开播以来就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民生新闻热潮。之后,南京地区陆续开播了《直播南京》、《绝对现场》、《法治现场》、《标点》、《服务到家》、《1860新闻眼》等民生新闻栏目。湖南经视的《都市时间》、安徽经视的《第一时间》等也“遍地开花”,陆续开播。2003年,《当代传播》第6期发表那长春《城市民生电视新闻浮出水面》的文章,电视民生新闻进入学理层面。学者李幸在其《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一文中认为,中国电视正在经历第三次革命。追溯这次“革命”的源头,就不得不提及“民生新闻”。它在开拓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和扩大电视新闻影响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日益繁荣,许多缺陷和不足日益暴露出来。目前,学术界对民生新闻指责得比较多的方面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视域狭窄,内容琐碎,流于肤浅。 “新闻”成为“琐闻”。
2、孤立地报道单个事件,满足于新闻事实的堆积,缺乏对新闻主题的深度阐释以及挖掘,缺乏理性思辨和批判的力度。
3、插科打诨,有媚俗倾向。有学者把民生新闻概括为六个字:“新、奇、特、星、腥、性”。
4、在如何表现“民生”的“民”方面理解偏颇。“民”应该是民生新闻的主体,既包括市民,也包括农民。但不少传媒只把注意力对准市民,导致了新闻报道的局限和农民的失语。
2 广播民生新闻如何作为
電视民生新闻,已经进入重新思考、理性升华的阶段。广播介入民生新闻,既要对误区和问题慎重思考、加以避免,又要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属于广播的民生新闻之路。
如何办好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呢?笔者认为:
1、充分发挥广播采访便捷、传播速度快的优势,打造广播民生新闻的速度优势。2003年3月2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断正在播出的《桑榆情》,预告伊拉克战争爆发的消息,时间是10时40分30秒。11秒钟之后,CCTV-4以字幕报出战争爆发消息。在此次报道中,电台比电视台抢先了11秒。大约3分钟之后,新华社的消息出现在发稿系统。
电视在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和现场感方面,也在做出努力。比如江苏电视台《1860新闻眼》对江苏省管干部公推公选、一年一度的高考等的直播。但是这些直播都只能是事先策划好,然后出动直播车、现场技术人员等比较庞大的阵容。一旦面对突发的新闻,广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记者、一部电话,就可以迅速进行现场报道。
2、培养一支听众参与的队伍,开辟新的信息源。任何媒体单靠自身力量都很难做到在最快的时间关注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把听众发动起来,倡导百姓报道自己身边事,就能弥补这一缺陷。现在手机非常普及,很多手机都具有录音功能。可设立直播新闻热线,短信平台听众随时可以把他们了解到的、看到的新闻反馈到直播间。
3、体现地域性。民生新闻对于地域性的重视使得节目拥有了无可比拟的接近性,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只要充分挖掘各地的人文环境,就能创造出与百姓性格底蕴一脉相承的风格来。南京,是民生新闻竞争异常激烈的城市。那里民生新闻栏目的名称都体现了地缘上的接近性,如《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等,而这些栏目的推广口号“《南京零距离》——见证南京变迁与发展的城市日记”、“南京人当然看《直播南京》”,又进一步激发了区域性受众对地域文化的价值认同。
民生新闻最大的特质是它的平民精神和平民内容,广播民生新闻同样要走生活化路线,以平民化的视角选择新闻,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注重参与性和双向交流性。
广播民生新闻不仅要有对民生“原生态”的讲述,更要注意对大众精神层面的揭示,反映“民心”和“民声”。通过对大众精神生活和心理生活的表现,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反映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
4、在时政新闻民生化上下功夫。许多民生新闻为彰显民生立场,有意减少时政新闻。事实上,时事政策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的影响很多、很大,时政新闻与国计民生关系最为密切。广播民生新闻节目要及时捕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时政新闻,挖掘其与民生的深层关系。比如医疗改革的问题、教育乱收费的问题等等,都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
5、实现传播内容由新闻到信息的转变。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过著名的论断:媒介即信息。鲜明地指出了受众从媒介中寻求的东西就是信息资讯。传统意义上,新闻是新闻节目传播的内容。而在民生新闻的结构中,典型性已不成为其内容筛选的首要标准,有用性成为民生新闻的第一关注。民生新闻的服务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为受众提供的有效信息上。民生新闻就是让新闻具有实用价值。比如清晨,人们打开收音机,从新闻节目中人们既想了解身边的大事小事,更关心那些具有个人价值的、能有助于自己一天的生活的信息。這种服务性绝不是简单地在早间新闻中开办气象预报、股市行情、市场物价等小栏目,而应作为一种理念在整个新闻节目中得以加强。广播新闻应在信息量大(即条数多)的基础上,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挖掘每条新闻中听众会感兴趣的有效信息量为百姓服务。
广播民生新闻要办出特色,就要给节目准确定位,寻找市场的空白点,以差异化来给自己发展的空间,在报道角度和操作手法上尽量做到与对手不同。
成都各民生新闻节目在这方面有成功案例。成都台公共频道借鉴《南京零距离》的成功经验,推出了《成都全接触》,以“记录成都每一天”为节目宗旨。随后,成都台经济频道推出《第一时间》,强调信息的快速度与密集度。四川台公共频道对《新闻现场》重新定位,突出新闻的现场性。成都台都市生活频道推出法制类民生新闻栏目《平安成都》,广受好评。
6、发挥广播声音特长,做好音响报道。广播民生新闻节目要注意运用丰富的广播题材和表现形式,突出声音特色,如百姓谈话、现场音响、自然音效、配乐、外线记者连线、结合内容使用的歌曲等的综合运用,使得广播新闻丰富多彩、鲜活生动。
7、掌握好民生新闻新的表达方式。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曾进行了尝试,评书、相声、演唱、事件重演、角色扮演等,不一而足。在这方面,一定要有度,脱离了新闻本身,一味追求娱乐化,就会适得其反。一般来说,对于政治类新闻、经济政策类新闻等“硬”新闻,“说”时一定要十分谨慎。在生活类新闻、社会类新闻等“软”新闻中也力忌油腔滑调、矫揉造作。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新闻用不恰当的方式,会使新闻媒体的道义感减弱。比如,有这样一则新闻:“市民掉进马路水坑”。主持人采取的是打着快板评论的形式。在这里,无论你的评论用多少人文关怀的句子,都会被这种表现形式所消解。
如何表达呢?“说故事”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清华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院长李希光教授指出:“任何一条好新闻,它必然是一个好听的故事。新闻也是在讲故事,只不过新闻讲究真实,注重时效性”。广播只有一种表述元素即声音。如何调动受众的收听欲望?如何不断地吸引听众?环环相扣的故事结构,可以被借鉴用来表述民生新闻。故事以什么样的语言说出来呢?在新闻的播报与交流中用聊天式的语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沟通与交流非常重要。巧用方言、俚语,会使节目风格自然、亲切、生动。因为,乡音永远是最亲切的。现在已经有不少电台、电视台采用方言播报新闻,如杭州西湖明珠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就采用本地方言播报新闻。
8、品牌营销立体化。树立广播民生新闻品牌形象的意识,打造品牌、提升品牌价值,是广播民生新闻工作者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只能听而不能看”是广播的不足。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可以做看得见的广播。节目要以活动树品牌。珠江经济台的民生新闻节目《珠江速递》就在节假日和纪念日期间,围绕节日主题,邀请政府职能部门,在闹市区举办咨询活动。温州新闻广播“都市民生”把注意力转向社区,开展了新闻服务进社区活动。此外,还可以跨媒体合作,对于有影响的新闻,追踪新闻事件引领其他媒体连动,形成一定的效应。
在如何办好广播民生新闻方面,广播人一直在探索。2004年3月1日,河北电台经济频道开办了《百姓30分》,成为全国省级电台第一家民生新闻专栏。节目既赢得了新闻界专家的认可,又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色。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都市广播开办了《三个女人说新闻》,由三个声音各具特色的女主持人把新闻以说的形式告诉给听众,既体现出一种层次感,又在内容上各有分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卫星广播开办了一档突出服务民生的广播新闻杂志《新闻资讯网》,以简洁明快的资讯速递,细致周全的生活关注而备受关注。郑州经济广播开办的民生新闻节目《早餐可乐》,以新鲜生动的、贴近生活的节目内容赢得了广大听众的赞誉。《早餐可乐》采取的一个主要做法就是和人大、政协、检察院等部门联办一系列小栏目,使节目成为省会郑州反映社情民意、进行舆论监督、沟通政府百姓的重要渠道。
3 结语
对于广播民生新闻的未来,我们有理由乐观。今天的民生新闻已处于有意识的发展状态,只要能够在关注民生的基础上实现正确导向,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搭建文明进步的公共平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地突破和创新,广播民生新闻就一定可以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和空间。
参考文献
[1]《当代传播》第6期,那长春《城市民生电视新闻浮出水面》的文章。
[2]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