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地区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的分形结构浅析

2013-10-21张琼

卷宗 2013年9期
关键词:昆明地区分维分形

摘 要:文章以昆明地区乡村旅游地为例,定量给出了旅游网络系统空间结构的分形证据,根据昆明地区旅游景点的数据分析,结论表明:昆明地区乡村旅游地旅游景点分布从中心景点向周围腹地密度衰减,中心景点的中心性作用较强。当然,其中以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地的中心性作用相对最强。民俗文化型乡村旅游地、观光型乡村旅游地与康体型乡村旅游地其次,而以农家乐型乡村旅游地的中心性作用相对最弱。

关键词:旅游系统;网络空间;分形;分维;昆明地区

众多学者研究发现,分形现象普遍存在于大自然界中,自然和地理系统甚至说社会和人类的思维系统都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分形结构,旅游景观由旅游景物、景点、景群、景区、风景区以及风景区域等形成了无数自然与人工分形复合体,进而形成了由节点—廊道—域面而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旅游网络系统。

1 开展旅游地理学分形研究的科学意义

朱晓华、吴恩指出旅游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山、水、云、树、海岸线、湖泊、城市、道路、建筑物、植被以及相应的景观结构、土地结构中蕴涵着无数的奇妙分形现象[1-2],而通过分形理论在旅游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也能发现一些尚未被发现的客观规律,丰富旅游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内涵,有助于旅游地理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陈彦光等运用分形理论论述了旅游景观构成要素的自相似性质,指出历史的混沌过程与地貌的分形构造形成了非富的旅游资源,人类旅游行为本质上是为了摄取地理信息。借助分形学原理,依据有序与无序对立统一的原则设计旅游景观,必将使旅游资源得以合理地开发和充分地利用[3]。戴学军等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采用随机聚集分形的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南京市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具有比较明显的随机聚集分形结构,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上表现为不同的系统演化时段,随机聚集维数的测算与分析是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自组织优化趋势的判据[4]。由此可见,虽然说各个国家或区域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各不相同,但这些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必定存在着一定的分形规律,旅游空间结构中的组成要素究竟存在怎样的客观规律?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2 旅游景(区)点方面

对于一个区域旅游系统而言,不同等级、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旅游景区(点)分布在区域的不同位置上,而这些景区(点)相互作用,在区域旅游系统的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區域旅游系统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就是景区(点)。这个区域有足够丰富的旅游产品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这些景区(点)的层次分布、空间吸引、空间相互作用究竟如何?是否存在一定的科学规律?在区域旅游规划中,如何突显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化效应,可以利用分形理论为其提供可行的定量解决方法。这些旅游景(区)点聚集分维的测算与分析,可以为区域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优化趋势提供判别指标.并从中指出可能的优化途径。

3 以昆明地区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形结构为例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与资源工程学院的陈美贞曾以昆明市政府为中心,测量获得了昆明地区观光型乡村旅游地、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地、民俗文化型乡村旅游地、康体型乡村旅游地与农家乐型乡村旅游地等5种类型旅游地的平均城市中心距离(表1)。本文则进一步根据分形理论,对陈美贞获得的数据进行分形处理,进一步揭示出昆明地区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形布局。

根据分形理论,对于任何一个有确定维数的几何体,若用与它具有相同维数的“尺子”r去量度,则可以得到确切的量度次数Ⅳ。如果用低于它维数的“尺子”去量度它,结果为无穷大;如果用高于它维数的“尺子”去量度它,结果则为零。举例来说,对于给定的一条线段,其维数为1,要量度它,只能用维数为1的“尺子”,如果用维数为0的点去量度它,则该线段的长度为无穷大,如果用维数为2的面去量度它,该线段的长度则为零。将上述结论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则为 :

式中:r为量度的“尺子”长度,N(r)为被量度客体的数目。D为分维。

对于旅游景点而言.分维反映了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的紧凑性特征,一般而言,如果D<2。表征景点分布从中心景点向周围腹地密度衰减。中心景点的中心性作用很强;如果D>2.表征景点分布从中心景点向周围腹地密度递增。说明中心景点根本不具备中心性作用。系统呈离心状态.整个系统的旅游吸引力是弱化的。

在本文测算昆明地区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的可能分形布局过程中。将式(1)中的r定义为距离,N(r)定义为一定距离间的累计旅游景点数目。

图1为昆明地区321个景点的距离r_累计旅游景点数目N双对数关系

同样可得出昆明地区观光型乡村旅游地、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地、民俗文化型乡村旅游地、康体型乡村旅游地、农家乐型乡村旅游地各种类型旅游景点数目N与距离r的双对数关系。

之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得出它们之间的分形关系结论。

表2为昆明地区旅游景点的距离r—累计旅游景点数目N的分形关系计算结果。

表2中各式均可以通过线性回归得出。由此说明:昆明地区乡村旅游地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具有统计上的分形结构特征,是一种随机聚集分形布局。

在昆明地区的5类旅游景点中,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地的分维最大,为1.101;农家乐型乡村旅游地的分维最小,为0.303;5类旅游景点的分维均小于2,说明昆明地区乡村旅游地旅游景点分布从中心景点向周围腹地密度衰减,中心景点的中心性作用很强。当然,其中以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地的中心性作用相对最强。民俗文化型乡村旅游地、观光型乡村旅游地与康体型乡村旅游地其次,而以农家乐型乡村旅游地的中心性作用相对最弱。这一点可通过昆明地区全部321处景点的分维来进一步说明。昆明地区全部景点的分维为1.378,也小于2。由此可见,昆明地区乡村旅游地旅游景点不仅具备空间分形布局结构,而且,昆明地区乡村旅游地旅游景点分布相对优化,中心景点的中心性作用较强。由昆明地区的案例研究可表明:区域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存在着客观的分形结构,分形理论是研究旅游系统复杂性规律的有用工具,分维则是刻画旅游景点空间紧凑性特征的有用新参数。

4 开展分形旅游研究对我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积极意义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分形旅游研究对我国旅游地理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狭窄,定性研究为主,描述性研究较多,理论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片面重视区域资源开发型的“重应用、轻基础”的现象比较突出等存在着诸多不足。而西方旅游地理学研究近年来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纯理论研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旅游地理学研究中运用分形理论,不仅将有力促进提升我国旅游地理学理论的研究水平,也有助于区域旅游系统各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化效应。

参考文献

[1] 朱晓华 乌恩 旅游系统网络空间分形研究的科学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 2007.1(1)

[2] 陈涛,罗宏字.旅游行为本质的信息论探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12(1):35~39

[3 ] 陈彦光 刘继生.中心地体系与水系分形结构的自相似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01。20(1):81~87

[4] 戴学军 丁登山 许志晖等.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的随机聚集分形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706~713

作者简介

张琼,(1983—)女,河南漯河人,郑州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师,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

猜你喜欢

昆明地区分维分形
木质材料视觉感观语义分维量化评价研究
昆明地区滇山茶品种资源及园林应用
感受分形
改进的投影覆盖方法对辽河河道粗糙床面分维量化研究
分形之美
分形——2018芳草地艺术节
分形空间上广义凸函数的新Simpson型不等式及应用
昆明地区10个草坪草品种的引种与评价
基于分形渗流模型的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分维计算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