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历史上气候及其他因素与王朝政治之关系

2013-10-21李昭

卷宗 2013年9期
关键词:古代史气候政治

李昭

摘 要:众所周知,中国出现过许多王朝更迭。“人治”,一直是历朝历代人关注的重点,然而,关于气候、温度变化的讨论却鲜有耳闻。到了现代,关于气候与历史的文章层出不穷,但大多浅尝辄止,不做深入和全面的讨论。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想深入探讨一下气候、温度变化和其他影响因素对古代封建王朝更迭、兴衰的影响,并最终得到一个结论。

关键词:气候;政治;古代史;古代战争

如果从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为方便,下文皆称《研究》)中的成果上去看,我们能清楚的看出:

3000 B.C.直至700B.C.的漫长时间内,中国温度一直高于现在平均温度2-3度。

在公元700B.C.处出现了一次幅度较大的温度变化,中国平均温度第一次下降到低于现在中国平均温度.随后温度回暖至接近原先水平,但气温又再次下降,尽管幅度不大,短时间内气温又恢复至下降之前水平。

第二次大幅度温度降低出现在0-600年,最低点出现在300-400A.D.。随后温度开始回升,但直至大约600A.D.之前都没有高于现今中国平均温度。

600A.D.之后气温继续上升,直到唐中期(大约750A.D.)温度达到顶峰,之后便不断下降,但每次下降幅度不大,并且这一直持续到北宋晚期(1127A.D.之前)。

第三次大幅度降温出现在北宋末年,一下子气温降低到接近历史最低点,但气温有随后在南宋中期回升,但紧接着又在1279年前后大幅度降低。温度接着又在元中前期回升,很快又下降,接着又上升,这种波动直到元朝末年之后才趋于缓和。

第四次则出现在元朝被赶出中原后,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灭亡的500多年的漫长时间中。

明朝气温虽然有过几次波动,但相比于宋辽金元时期已缓和许多,而清朝前期一直到中后期温度一直在稳步上升,但到了18世纪中叶,气温大幅度下降,直到清灭亡的时候温度才恢复到现今水平。

从这些我们可以得到的一个结论就是:气候变化与王朝的兴起覆灭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基本可以用这个相关性来解释王朝覆灭的问题,就拿清朝来举例子吧:明朝晚期,崇祯帝朱由检励精图治,然国祚已尽,民不聊生,国库发不起军饷,政治上东林党、阉党争权,而在辽东由于李成梁杀了努尔哈赤一家,最终一个人的过错导致了一个王朝的覆灭。但这是主要原因吗?或者说,有没有一个更加科学的理由来解释它?有。 因为从明朝中叶就开始了的明清小冰期使得中国在这几百年时间内气温奇低,直接就在明朝后期导致了一系列的饥荒,使得农民起义爆发。同时,东北满洲地区也遭受奇寒,生存迫使满洲人南下,从而最终导致了明王朝的覆灭与清王朝的兴起。

这就是气候变化理论解释王朝更迭的具体例子。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却也能发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东汉初年,气候由暖转寒,按理说,天气的迅速变化不久就会出现大动荡,就像西周灭亡那次一样,但东汉却延续了200多年,为什么? 我们可以看看西汉末到东汉初的历史。西汉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汉后期严重的人地矛盾,农民无地可种,王莽最终篡权,颁布一系列政策,进行土地改革,然改革过快,最终新朝被东汉取代。然而,我们看东汉的改革政策却基本继承了王莽的思路,那么究竟是什么解决了这个问题呢?是人口的减少。从新朝建立以来,赤眉绿林军与新军打仗很多年,自然死了很多人;東汉初年,天气转寒,其中还有几次冬天严寒,冻死不少人,另外寒冷天气导致的粮食收成不好,使很多人饿死。有数据为证:西汉元始二年人口达5959万,而到了光武中元二年人口仅剩2100万。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减轻了,为东汉王朝延续了百年的国祚。

于此,我们可以看出,气候固然是一个对于王朝兴衰极其重要的因素,我们在考虑问题是也应该遵循辩证法,全面的看问题。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王朝的命运,其中分两种,一种是由气候决定或气候影响的,如人口,可耕地,粮食产量;另一种是由上一种因素所决定的因素,如社会稳定性,政权力量,经济文化水平等。当考虑了这些因素后,我们就能够得到一个王朝更迭的真正理解:

从西周开始,一开始很温暖,然而,突然的气候转冷使得西北方向的犬戎、周境内生活境况变坏,犬戎族战斗力显然增强,,同时由于“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周朝灭亡已出征兆,周幽王纳褒姒,欲废申后,申候大为不满,引犬戎攻西周,西周灭亡。

而后东周建立,气候转暖,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中原各国实力明显增强,连年的攻伐交错使得诸夏的战斗力不断增加,这时,当年曾灭西周的犬戎则日渐衰落,最终被秦所灭。最终,强秦得到巴蜀,人口大增,变法使秦政权力量增强,与西北民族的战斗又使秦战斗力增强,最终实力远远超过其他诸夏,统一中国。

西汉时候,气候仍然温暖,经历了文景之治,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实力超过北方匈奴,在汉武帝时,攻伐多次,使得“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然而西汉也实力大减,但匈奴之患除,为西汉后期的经济恢复奠定了基础。在公元初达到了5959万。然而,西汉却最终亡于经济发展最终带来的人地矛盾问题与外戚的参政,而人地矛盾实际上是由人口增长所引起的,最终西汉被新朝代替。

东汉初年,天气转寒,人口锐减,人地矛盾由此缓和,经济恢复,人称“光武中兴”。而与此同时,北方气候变得恶劣,“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这其实也是东汉初中国气候转寒的结果)北方匈奴人分裂,一部分人西迁,另一部分人南迁归附汉朝。然而,人口的增长、寒冷气候所引发的灾荒使得汉地矛盾激化,多次爆发内战。南匈奴与汉人联手对北匈奴的战争使南匈奴不断积蓄力量,不断反叛,最终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再次形成气候,为五胡乱华埋下伏笔。虽然寒冷气候下,汉朝延续了200年,但人口数量就算最盛时,也不如西汉时期。灭亡最终无法挽回。

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气候依旧寒冷,匈奴最终在西晋八王之乱后,联合其他四个北方民族,挑战汉人对中原的统治,这就是五胡乱华。在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朝最初时,气候还是很冷的,然而到了后来,也就是魏晋南北朝后期,温度开始转暖,这时,十六国所剩无几,北方少数民族除鲜卑外,其余全部灭族或同化为鲜卑或汉。中国大地上最后只有北周、北齐、南陈、和突厥。最终,隋建立,统一了中国,而北方强权----突厥,则分裂为东西两部。

唐朝继承了隋,由于气候温暖,唐太宗励精图治,唐实力增强,尽管唐初东突厥颉利可汗曾一路打到渭水,但唐的实力迅速增长并超过东西突厥,最终将唐朝北方大患一举清除,到了盛唐,在天宝十三年达到顶峰,约为5700万人。最终盛唐由于安史之乱由盛转衰,而安史之乱的爆发点,也是中国由升温到降温的一个转折点。最终朱温灭唐。

时至五代十国,由于中国气温转寒,中国北部迅速崛起了契丹,并建立了辽国。在辽之后,宋朝统一了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统一南方。双方在一系列战争后,达成了檀渊之盟。宋辽达成均势。

1127年,气候迅速变冷,整个中国受之影响,而在北方的辽朝影响更大。于是契丹人加紧了对附属国的剥削,这时金国独立。金在辽境迅速崛起,金军势如破竹,灭辽后,又灭宋。由《研究》中第21页的图,恰好在北宋灭亡时,中国温度降到与现在相同的水平,并不久后迅速下降到历史最低点。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北宋灭亡、靖康之变之后,金军不断南下,宋金攻伐不断。

1279年南宋灭亡。根据《研究》,恰好在1279年左右,气温又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温度骤减,又加之当时女真族统治的金对蒙古人的压迫,就如当初完颜阿骨打灭辽一样,宋蒙结盟,在灭金后,南宋也走向灭亡。可以说,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吹到哪里,蒙古人的铁蹄就打到哪里。因此,当时的欧亚大陆就被蒙古人打了个遍。

1368年元朝灭亡,从《研究》中第21页的图上我们能清楚地看出蒙古是在一个增温期灭亡的---被赶出中原,重新北上大漠。 蒙古在14世纪前都是在攻伐他国,这一直持续到14世纪初。同时中国北方人口由之前金的4581万和西夏的300万直降到九百万,而南方则由南宋时的8060万直降至六千多万。北方人被屠杀殆尽,并且蒙古人政府中大量使用色目人使蒙古人汉化很慢,反而北方汉人蒙古化很快。到了1341年中国人口恢复到9000万人,北方仍然没有恢复到宋金时期的水平。同时,由于增温期,短时期内温度上升大,导致了气候不稳定,结果就是水灾频发(后人研究表明13-14世纪旱灾与水灾比率异常低)[3]。南方由于战争减员少,同时由于南方汉人长期受蒙古人的欺压,爆发了多次起义。最终南方人北上,赶走了蒙古人。

明朝建立,蒙古人回到漠北,部分蒙古人归降,由此产生内蒙古。明朝经历了两个降温期和一个升温期,第一个降温期出现在13世纪后期到14世纪中期,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1449年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蒙古人的一支-瓦剌人南下并且俘虏了明英宗。这貌似是巧合,但有没有什么证据呢?有。我们可以从历史文献中看到蛛丝马迹。明朝与蒙古在明成祖之后确立了朝贡贸易关系,由于朝贡贸易“厚往薄来”,所以深受蒙古人的青睐。不仅来朝贡的次数不断增加,而且人数也不断上升:正统二年(1437年)八月辛未, “瓦剌顺宁王脱欢等遣阿都赤等二百六十七人来朝贡驼马赐宴并彩币钞绢”;正统四年(1439年)冬十月丁亥,“瓦剌等处脱脱不花王遣都督阿都赤等千余人来贡马、貂鼠皮,赐宴并衣帽靴袜钞币”;正统十二年(1447年),瓦剌使臣皮儿马黑麻等两千四百七十二来朝贡马与貂鼠、银鼠皮。而接待者如王振则“以藻饰太平为名,赏赉金帛无算,凡所请乞亦无不予。”从这点,我们能看出明朝的奢华,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出漠北蒙古人物资的匮乏。如果不是生计所迫,蒙古人何必连年多次上朝进贡,增加人数来增加收获呢?因此我们可以说:逐渐变冷的天气大幅度影响了漠北蒙古人的生活,蒙古人才需要不断与明贸易来获得物资,最后明蒙在朝贡马价格上发生分歧,才爆发了土木堡之变。这之后,天气逐渐转暖,一切又好像恢复了正常,明穆宗时开始普及的美洲作物使得人口增长,经济恢复,但到了大约16世纪中后期,其后又开始转冷,并且导致了原先在长城以北的草场南移,同时老鼠也随着草场南下,并最终导致了鼠疫在万历年间的爆发。尽管在崇祯年间鼠疫曾消声觅迹过一段时间,但到了1640年左右又开始爆发了。并且伴着愈发寒冷的天气,中国东北满族人崛起了,而满族人之前,北方的干旱使人民起义,涌现出像李自成这样的叛军。北方的人口减少更使得满族人长驱直入进入中国,明朝灭亡。

清朝开始,清初继承了明朝的寒冷天气,但这并没有持续太久。随后就进入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增温期,尽管温度依旧没能恢复至汉唐水平。但清的国土大于汉唐,并且耐旱作物如土豆、甘薯的进一步普及使得中国北方人口大增,最终清的人口急剧膨胀,从明末的15247万人增长到咸丰元年的43216万人。但此时的中国人口已经到了增长的极限,人地矛盾突出,并且根据《研究》,当时气温又大幅度下降,清政府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外国的压力,转向剥削其人民。最终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当太平天国被剿灭时,中国人口下降到了27235万。太平天国之后,温度又回升,一直回升至打到今天平均水平,人口也有所恢复。但最终,清朝在南方革命党的努力下,和平过渡了政权,还是结束了它的统治。至此,封建王国统治彻底画上句号,中国进入共和国时代。

结论

通过以上对历朝历代的分析,我们能看出气候、气温变化确实是朝代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他并不是唯一的。我们可以看到,其他很多因素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王朝的兴亡。在中国历史上,南北方一直是呈矛盾态势的。北方游牧民族多次南下。北方民族南下,我们从气候的角度看,基本上都是在气候变寒的时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北方纬度比南方高,相同的热度变化下,高纬度、高海拔的地区环境受到的影响比低纬度、低海拔地区要大。特别要注意的是,唐朝时期在青藏高原上突然崛起了吐蕃民族,我们可以把这归结于温度的上升、气候的变暖,因为青藏高原海拔极高,受气温变化影响很大,这也解释了当唐朝的温暖过去,到了宋元以至明清,青藏高原都再也没有出现想吐蕃一样有强大影响力的政权(青藏高原人口过少不足以形成南下的大规模入侵)。因此,当寒冷天气对中原人民的生活产生的影响不大时,青藏高原、蒙古高原或者东北平原上的北方民族就可能生活很艰难了。因此,他们为了生存,就会打富庶中原人的主意。从边际效用的角度来看,北方人南下可谓利润很大,北方本身荒涼,寒冷天气时则更有可能寸草不生,另外北方人少,所以北人南下,就算掠夺的物资很少,北人也会很满足。所以为了生计和巨大的经济利益,北人南下积极性很高,这也就是北方民族军队战斗力比南方汉人强的原因。这也解释了了宋朝屡次与北方民族签订合约,送岁币的策略的可行性:宋朝弱但富有,这些钱的损失不如战争对它的损失大,同时,辽金西夏与宋打仗,虽然能掠夺一些宋的财物,但不一定比宋给的岁币多。这样,南北方就能达成均势。我们看宋辽两国,达成均势一百年,为什么?宋国经济发达弥补了它武力上的弱小,而辽国武力强则弥补了它人口、经济上的不足。这就是说,王朝更迭时,双方政权力量对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力量均等,则达成均势,不均等,则一方就要吞掉另一方,或者让另一方付出代价。东汉建立是在一个寒冷期,然而北方的匈奴人却没有入侵,这是因为当时匈奴已经分裂为南北两支,两支互相仇视,力量已经远远不及当初西汉时了。另一个例子是唐初的时候,北方的突厥人曾一直打到长安城附近,双方临渭水而列,李世民亲自与颉利可汗交涉才让突厥退兵。突厥人能深入唐朝腹地,突厥当时兵强马壮,而唐处在玄武门之变不久,政局不稳,突厥力量比唐大,所以唐被迫签下了便桥之盟;而几年过后,东突厥二可汗突利可汗投唐,东突厥分裂,唐一举灭掉东突厥,说明当时唐已步入正轨,蒸蒸日上,而东突厥却分裂,唐的实力大大强过东突厥,才能最终战胜它。由此我们就能看出,除了气候之外,一个政权的力量,或者说,一个政权他所能控制的资源,如人口,经济,军队等也是决定一个国家兴亡的因素。然而,这些因素却也与气候温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看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尽管是这样,但人仍需了解、认识、理解天的规律。这样人的行动才能做到利益的最大化,人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一期,第40页。

[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一期,第41页。

[3].Co-Ching Chu: Climate Pulsations During Historic Times In China,Geographical Review ,Vol. 16, No. 2 (Apr., 1926), pp. 279

[4].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四卷》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414页。

猜你喜欢

古代史气候政治
世界古代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思考
跳出“唐宋变革论”——兼论当前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瞧,气候大不同
区域史视阈下的朝鲜半岛古代史研究
从“源头”认识东南亚之“利器”:《东南亚古代史》评析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