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子朴素辩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3-10-21李丹
摘 要:老子是我国哲学文化的先驱,《道德经》是其思想代表著作。“道”是老子整个思想的核心及基础。老子思想体系内容博大精深,朴素辩证思想是老子思想中的精华。深析老子的一些重要思想,汲取精华,有利于当代社会生存发展。
关键词:朴素辩证思想;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思想主要体现在西汉初年“修养生息”的政策上。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正确理解传承其思想理论体系,使其体现出真正的社会价值。
1 老子的樸素辩证思想
朴素辩证法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在老子的辩证法中,老子承认了事情具有变化,发展,相互转化的特质。“道”是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和基础。老子把道看作是世界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是第一性的,天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不是永久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中。有得就有失,有利就有弊,福祸互存。
老子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此外,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例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二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老子肯定了世界上的事物普遍的存在着对立,这种对立性的矛盾具有普遍性。他认为世界万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相互对立促进了事物的运动。老子认为矛盾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反相成”。老子提出凡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但是,老子在他思想中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对立面转化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从而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的观点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 “无为而无不为”中贵无、贵善、贵柔的品质
贵无、贵善、贵柔的品质体现在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朴素辩证思想中。老子的贵无、贵善、贵柔的思想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天道自然,自然无为是基础,贵善是针对主体而讲应具备的思想修养。要想做到贵无的境界,必须要有贵善的修养,具备了贵善的品质,才可以从容的以贵柔从事。三种品质相互关联,互为递进。
1、老子“贵无”思想讲“无为”,但不是“无所作为”、一无所为和一切无所为,而是 “不要刻意的作为”,“自然无为”。 “无为”是以道法自然的思想为基础的。“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从天道,地道,到人道,强调了人要顺应自然,法天而行,“无为而无不为”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休民,安民,养民”思想。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这是老子在谈治国之道,强调了民为重,君王治理国家,抱守大道,顺应自然规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天下人就会归顺于他,天下自然太平安宁。
第二,“无为”治国并不是笼统的消极怠惰思想。是有特定的环境的,是指治国者在与民众共同努力合作的环境下,要给予民众一个相对轻松安息的环境,使民众安心从事生产,创造物质精神文化财富。只有民众齐心合力,安息生养,安心生产,才会累计社会财富,国家才会富裕。无为是针对治理者对民众的治理工作发挥作用的,而并不是讲整日无所作为,消极不前。
第三,“自然无为,道法自然”包含着自然而然的道理。“道”指天道,指自然。自然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的生成,发展,发生是自然而然的,并没有任何外界施与力量。具体到细节上,小事上,事情的发生,发展有有其自身的规律,莫要苛求。要按照规律办事,莫要逆转规律,对于人,对于物,对于自然都是一样的,你对别人,对自然做了什么,就会受到什么样同样的惩罚与回报。顺应规律,保持好自己的道心。
2、贵善品质。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第八章。这是从主体者的自身修养讲起的。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出自老子《道德经》七十九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天道对于芸芸众生一视同仁,无偏私厚薄,而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教化人们要具备天道之心。这不是对于天道有意志的肯定,也不是天道的悖论。这正是强调了,大善是顺应天道的,天道暗中帮助大善之人正是体现了自然而然的天道。具体到每个施行善心的个体来讲,这些善报的恩惠是个人之所积累,是善心所换来的人和。有了善心,施助他人,就得到了人心。所有被善施的人们就会帮助有善心之人。这就是天道,这就是人间之大道,这就是天道为何会常常无意识的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行天道,顺天道,得天道。那就要具备大圣,大贤,大善的品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上篇《道经》第五章。仁爱之心也是大善之心。仁在这里的意思是仁爱,仁慈,对百姓的仁义。刍狗就是草扎的狗,身份稍微,以前祭祀时用草扎的狗来代替活的狗作为祭品,祭祀完如同废物,随意丢弃,即使这样,在圣人眼中也没有贵贱之分,一视同仁。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无有偏爱之心,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无有偏爱之心,对百姓一视同仁。这里教化主体要有大爱、大善之心。就像圣人对待刍狗那样。
3、贵柔是对贵善的进一步论述。老子强调水是柔弱的,力量强大的同时,提出了一套以贵柔、守雌为特点的辩证法思想。“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道德经七十六章)。这句话蕴含着这样的意思:坚强的东西已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了生机。这是对柔弱方面的充分肯定。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最大的善应像水一样,利于万物而不争,虽然总是在最低处,最没有人注意的地方,但它的存在,给万事万物必不可少的滋润,并且从不争功显示,从不自我标榜,是一种自然真实的善。
另一方面也讲了柔弱的水所拥有的强大与坚韧。天下最坚固的是什么?一般人回答,几个人合抱的大树。老子的回答则是:不然,水才是最坚强的,它表面柔软,处于卑下地位,其流动却不舍昼夜,有时甚至会摧毁一切。古人也讲“滴水穿石”,石头是何等的坚硬,一滴的水很柔弱,但若滴水不息,石头也能穿破。这固然讲了柔弱的东西是坚固的,但也讲了长久不息,循序渐进的力量,这种力量虽然柔弱,但只要坚强不息,持之以恒,就是无比强大的力量。
这里讲了以柔为刚的辩证思想。相互对立相互转化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
当然以柔处世的基础是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是一味的示弱,退让,谦廉。这不是以柔克刚,这是愚昧懦弱。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勤劳励免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胸抱怀柔,施仁道之政,才可以真正做到以柔克刚的事实,才可以有效的发挥柔的强大力量。
3 “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社会价值
“治大国如烹小鲜”出自《道德经》第六十章。是老子用烹小鲜来比喻治国之理。它的意思是 “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
其实“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讲的是循序渐进,量变质变的道理,把国家比作小鲜,治理国家切不可急功好进,要讲究方法,制定治理发展的目标,逐个击破,最终达到真正治理的最终目标。当量变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超出了它所把握的度时就发生了质变。“治大国若烹小鲜”是同样的道理。比如通常人们所说的一口吃不出个胖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道理,慢慢的行动使之发生质的变化。烹小鲜,就是要用文火慢慢的烘,切不可急求结果用大火烹,这样,小鲜不会做成美食,就会被烤焦了。其中包含四个道理:
第一 ,从过程结果来讲,烹小鲜,是需要时间的,慢慢的烹。治理国家,要制定长远的计划。按照计划步步实施。
第二,根据小鲜对象,烹饪者要怎么样的烹,用什么样的火候。烹小鲜,要注意烹跟小鲜之间的关系。明确所要行使的对象,小鲜这种美食是要烹任的,而不是要烤的,要烧的。所以制定治理目的计划时一定要对准所要实施的对象,做到有的放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方法上,为什么是烹,而不是炒,烧,烤。在明确“小鲜”即对象的同时,还要注重烹所包含的意思,烹小鲜其实还是要注意掌握火候的,这在治国上包含着一个方法的问题,究竟用什么样的火候,究竟怎么样的烹饪。
第四,要做成美食,作为对象小鲜有什么样的特点,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作为被烹饪的对象小鲜即被治理者来说,需要一个怎样的环境,才能达到烹与小鲜最后共同努力的结果,使之烹饪出来的小鲜是美食。那就是要息民安民,给人民一个平息安定的环境,不能乱折腾、大折腾、老是翻锅,这样的小鲜怕是没成美食就成了一团烂泥了。这也就是老子所讲的“无为治国”。
当然,老子的这些思想上的精华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老子把不具有任何物质性的“道”或“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老子在他思想中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对立面转化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从而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的观点,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质的飞跃只能是一种形而上的辩证思想。
参考文献
[1]任继愈.《老子今译》古籍出版社1956,8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5
[3]方克.中国辩证法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85,1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7,3
作者简介
李丹(1982-),女,汉族,河南省漯河市人。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河南省漯河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研究方向为发展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