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抓机遇 开拓大别山片区发展新局面

2013-10-21徐振宇

卷宗 2013年9期
关键词:大别山片区安徽省

徐振宇

2011年11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今后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作为14个片区之一,安徽省大别山片区如何适应形势,紧抓机遇,理清片区发展思路,对促进片区整体脱贫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安徽省大别山片区现状

1.1 基本情况

安徽省境内大别山片区包括安庆、六安、阜阳和亳州四市的12县,分别是金寨县、寿县、霍邱县、太湖县、宿松县、潜山县、岳西县、望江县、利辛县、临泉县、阜南县和颍上县。国土总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片区总人口13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3万人,乡村人口1017万人。2010年,片区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027.2亿元和51.2亿元,比2001年均增长2.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100元和4002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5倍和1.7倍。城镇化率由15.04%提高到26.26%。

1.2 特殊困难和问题

在国家和安徽省大力支持下,安徽省大别山片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安徽省其它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308万人,贫困发生率22%,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5%。

二是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市场体系不完善。内联外通的路网尚未形成,与武汉经济圈、合肥经济圈以及长三角地区的联系亟待加强。片区内仓储、运输等基础条件差,金融、技术、信息、产权等高端市场体系不健全。

三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偏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投入不足,公共设施匮乏。2010年,片区人均教育支出为355.5元,人均卫生支出为198.0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3%和56.1%。

四是综合竞争能力弱,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2010年,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国20.4个百分点,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分别比全国低6.8和1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为7445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5%。产业层次低,支撑性大产业、大企业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增长极缺乏,存在发展水平低与发展能力弱双重困难。

五是经济要素支撑不足,加快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凸显。目前,片区发展既面临着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供给偏紧的压力,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旱涝灾害频繁等因素的制约,产业低端化扩张、经济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

2 新时期大别山片区面临着难得发展机遇

2.1 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我国新时期扶贫主战场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扶贫开发成就巨大、举世瞩目。1979年以来,使四亿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当前,贫困现象愈来愈集中在一些片区,这些片区区域分布集中、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很大。为了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解决片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共性的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对于片区,国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在专项扶贫资金、财政转移支付、投资、土地指标和重大项目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特惠政策。作为14个片区之一,安徽省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面临着难得的政策机遇。

2.2 大别山片区发展有更好的内外部环境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大力推进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片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条件。经过多年发展,安徽省及大别山片区发展条件日益改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片区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片区各级政府在区域协作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片区连片扶贫开发积累了经验。大别山区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愿望强烈,为片区内生增长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3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理清片区发展思路

3.1 科学确定发展目标

当前,安徽省大别山片区发展基础薄弱,瓶颈制约明显,近期发展目标要立足现实基础,一方面着眼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大力促进产业集聚,为片区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紧抓扶贫攻坚这一主要目标,大力发展贫困户增收项目,使部分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通过劳动致富,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着力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需求和基本权利。

远期目标应与国家扶贫总目标相结合,进一步增强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着力推动“四化”协调发展,逐步构建与片区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使片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接近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建成中部“四化”协调发展先导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力争至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2 要统筹处理几个关系

安徽省大別山片区存在发展不足、贫困问题突出等诸多问题,同时还兼有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等重大责任,要全面解决以上问题,实现多重发展目标,必须统筹处理以下关系。

一是处理好加快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关系。要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基本思路,着力解决区域发展瓶颈问题,不断增强片区经济实力,夯实扶贫攻坚经济基础,解决片区集中贫困问题;同时,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发展贫困户增收项目,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逐步形成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

二是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片区水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森林覆盖率高,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合肥经济圈重要水源地。为了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目标,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面解决滑坡、地面沉陷等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要把握政策机遇,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及深加工和旅游业,构建与生态环境背景相适宜的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三是处理好自力更生与国家支持的关系。既要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着力解决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人才、技术、资金缺乏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努力改善民生,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动员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也要发扬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精神,充分发挥片区矿产资源、人力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认准方向,逐步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着力完善有利于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体制机制,增强片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

四是处理好片区内统筹发展和跨区协作的关系。既要适应安徽省大别山片区内不同的资源环境背景和发展基础,科学安排工业、农业、城镇发展和生态空间,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和临江承接转型示范三大发展板块。也要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大别山片区跨省联动发展,加强与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中原经济区的全方位协作,特别是促进安徽省其它较发达区域对片区的支持和联动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一体、要素资源共享、产业分工协作、旅游线路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大别山片区安徽省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成长相册
又见大别山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白塔寺片区地图
再见了,大别山
同处大别山,差别为何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