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云的效益缘起取长补短

2013-10-21尔东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3年17期
关键词:信息中心混合用户

尔东

云服务目前正迅速进入企业市场,但应用方式却各有千秋。公有云的优点在于投资障碍低,对于亟需扩展到众多服务器的应用程序,是很好的开发测试环境,惟安全性令人质疑,且容易让IT组织对于信息中心的功能失控,产生消极反应。至于私有云的优点,托IT组织高度控管信息中心之福,无须过多关注安全性,缺点是实施与采购新硬软件有高投资风险,以及需要制定新的业务流程

由于公有、私有云都有着各自难以弥补的缺陷,兼具公私云的优点的混合云,俨然已成大势所趋。混合云富含操作灵活性,俾使用户可援引公有云进行开发测试,并借助私有云运行相关业务,还可视情况将高峰值和高负荷的工作移到公有云运行。

在云计算议题引领IT产业发展多年之后,现在,包括IDC在内的几乎所有市场预测报告中,都将“混合云”(Hybrid Cloud)列为今年云发展的重要趋势。虽然混合云的部署模式仍属小众,但从云应用趋势、及国外发展趋势,却是在架构未来信息系统中不得不掌握的重要方向。

大千世界,往往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先说说私有云、公有云各自存在哪些问题。

所谓公有云,简单来说,便是所有用户都借助网络,共同享有云供应商所提供的资源与服务,如颇具知名度的Amazon EC2或Salesforce.com,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它的好处是,有助于用户减轻建设与管理IT软硬件系统的成本负担,与此同时,还能一并提高系统建设速度、以及使用的弹性。

虽然从公有云的优点来看,似乎已集结了大多数用户企盼实践的愿望,但它终究没能在用户应用市场大行其道,最主要的症结,即是拥有一些堪称致命的缺陷,如存在着服务中断、及信息遗失的风险,与用户稳步发展的希望,可谓是大相迳庭。

用户若是将财务资料与客户信息放在公有云上,稍有不慎遭黑客、或是别有用心者(可来自企业、或是云供应商)窃取,此时便可能莫名其妙触犯法律,一来有损商家形象,二来可能面临沉重的罚金,后果之严重不容掉以轻心。

至于私有云,则是用户的所有员工通过内部网络,共同使用一个由企业建立的资源及服务,它的好处是,相对于传统IT架构,更能促使各项IT资源趋于有效运用,从而打破事业部门或应用程序的壁垒,营造一个可以视各方需求而挪移运算能力的环境。

更重要的,私有云并无上述有关公有云的疑虑与风险,这算是它的一大优势。只不过,私有云也绝非无懈可击,其中最让人诟病之处,就在于它的初期投入偏高,且长期运行下来,相关系统的维护可谓吃重,甚至更重于传统IT架构,既然如此,一些财力略显困窘的用户,自然会对它退避三舍。

另值得一提的是,以许多用户所建立的私有云环境而论,或许起因于实施计划有欠周详,导致一些本该产生的引入效益,其实都已打了折扣。比方说,这些私有云的基础建设,老是标榜有虚拟化、自动化的能耐,然一旦深入论证,却往往发现,每当用户提出需求后,这个私有云环境,不见得能自动且即时地为用户配置资源,反倒仍须仰赖人力介入,此类徒有云之名、却不全然拥有云之实的架构,还值得与它长相厮守?

相比之下,混合云堪能承袭大部分私有云与公有云的长处,也可规避私有云与公有云的短处,且能让两系统无隙整合。

从1995年开始,研究机构Gartner每年都会针对众多ICT技术项目,发表各自相对应的Hype Cycle技术成熟走势图,以引导用户决定是否投资各项技术。

从前几个月发布的Hype Cycle报告来看,包括属于公有云服务、云计算,均双双沦落到“幻觉破灭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阶段,至于私有云,虽状况稍好,但也濒临即将跌出“期望膨胀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离破灭只有一步之遥。

上述攸关云的各个技术项目,在Gartner的Hype Cycle成熟走势图中,其实都已经过了高峰,处在波峰向波谷移动的路径,最辉煌的岁月已逝,接下来的日子里,将再步调趋缓的走向“复苏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

那么,与这些技术项目同属泛云家族的混合云,是否也处在类似的尴尬位置呢?结果显示,虽然混合云与私有云一样,都被划归为走势图当中的“期望膨胀期”,所以也已经脱离了所谓的“技术先驱阶段(Technology Trigger)”,即使期望膨胀,程度上也有很大差别,前面提到,私有云已经过了高峰,正在逐步往下坠,但混合云则不然,还没有到达高峰,所以仍处于上升阶段。

而在Hype Cycle技术成熟走势图中,Gartner也会一并替每个项目把脉,标示其“距离高峰的时间”,时间从长到短,也象征该项技术光环的流逝。以公有云服务、云计算、私有云等三者来看,全都落在“2~5年”,论及混合云,则为时间更长的“5~10年”,足见混合云还有一片长远的好光景。

以往用户信息中心采用硬件系统独立区隔的建构逻辑,讲求高标准、高容错的硬件设备。如今走向私有云,情况则大不相同,用户信息中心逐渐转而采用大量低价硬件设备,预设硬件错误为正常状况,并借助统一管理机制,辅以良好的分散后备模式,将工作负荷适当分散到不同的服务器节点,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等目标。

当用户决定由私有云迈向混合云,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一、虚拟机器的跨平台兼容性;二、资源配置与管理;三、安全问题;四、SLA与HA匹配问题;五、其他挑战,例如在混合云环境的不同云之间移动现有应用服务,无须作任何关键性的修改,如网络设置、安全原则、业务流程或管理监控工具等。此外,用户只是将很多事物放上云,其实是不够的。用户一定得找出一些应用模式,才能让混合云发挥效能。

综观现今用户创新变革的三大核心:移动化、云运算、巨量信息,三者看似不尽相同,实则殊途同归,必须相辅相成。所谓云计算,除了“云”还有“端”,一旦将云端应用与移动设备相结合,客户势将大量增加,

事实上,随着移动设备大量普及,如何让更多客户在移动过程中,随时随地接收用户亟欲传达的内容,也成为重要课题。更麻烦的是,要想吸引客户造访你的网站,争取更多订单成交机会,其过程往往十分复杂;对IT部门而言,必须理清终端客户采用何种设备,大凡设备的作业平台、浏览器所能接受的屏幕大小,甚至通过有线或无线上网,全都必须加以考虑,否则企业若不知客户从何而来,就无法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最佳的服务。

企业除了倚靠后端附加服务,创造不同感受外,如何考虑用户观感,也越来越显得有其必要。在此情况下,网站浏览速度越来越重要,因为既然顾客到处都能买到相同商品,更无理由与浏览效率不佳的网站打交道,所以只要能回归到用户经验,才可望牵引出更多收益。

为了能提供用户最佳体验,信息中心的挑战也越来越高,应用程序服务层级不断提高,以及用户对IT回应速度的期望增加,用户针对任一应用服务所要求的回应时间越来越短,需求型态也越来越“夸张”。

企业信息中心的转型,实属势在必行。因为环顾当前周边环境,数码相机普遍达到1300象素,移动App快速增长,诸如行车纪录器、Web Camera等工具大行其道,再加上随着业务增长、应用程序数量增多,但IT预算并未同步增长,因此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做更多事,无疑考验着IT基础架构。

未来的信息中心,必须朝向Smart Cloud信息中心的方向努力。所谓的Smart Cloud,包含环保、效率、迅速及安全四个重点。以环保为例,就是要由全体冷却朝向局部冷却,有效利用能源。如建立“排热式”与优化效能(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Datacenter;PoD)的信息中心,并积极协调虚拟网络化,配合系统负荷的ICT资源自动增减,针对灾害/故障的系统自动复原设计,设法不让服务中断。

而在实际应用方面,不管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信息安全是首要解决的重点。以往企业针对不同目的部署的信安产品或行为管控设备,确实较易收到效果,但如今随着云应用到位,整个局势已经大变。因为个人可以更随意地使用大量服务,对于提升生产力固然有益,但也意外开启新形式攻击或恶意程序的传递渠道。

因此,企业欲明哲保身,必须先建立有效的分析与识别机制,深切了解网络内何人在做何事、做的事有无危害,掌握这些行为动向,才能有效判断其风险,再以相对应机制进行有效管控。

除了应用及服务,基础建设也就是IaaS,也是不能忽视的地方。IaaS因为在最底层,提供实体及虚拟主机,再用网络连结,属于最基础的建设,连带也会影响其他两种架构的服务品质,包括用户感受最强烈的SaaS,以及可以提供平台让IT人员可以发展应用的PaaS。

以IaaS服务应用为例,由于架构庞大,包括云计算基础架构、云计算管理平台、虚拟化以及各类服务应用,如信息共用平台、营运持续备用平台、电子商务、ASP应用等,IaaS监控管理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议题。

IaaS及SaaS的混合价值在于资源分配运算管理,当遇到突然出现大量信息需求时,可以将部分服务切换到公有云执行,也可以利用公有云进行平行运算资源管理,而且用多少,算多少,甚至可以用小时单位来计算,更能有效控制成本。相信未来只要能通过混合云的发展,帮助企业通过灵活运用内部及外部的IT资源,将能创造出资源应用的平衡点。

倘若仔细端详产、学、研各界对于云计算的预测,看好混合云将从2013年起发光发热之说,明显不在少数,同时也有不少专家提出呼吁,企业不宜继续抱持看风向、试水温的心态,而应尽管推展混合云应用策略,把非关键性业务服务放置在相对廉价的公有云平台,而将关键业务服务保留在企业内部执行。必须承认,就现阶段来说,足以撑持混合云稳定发展的关键技术,其实还不太成熟,但在一切犹未水到渠成的当下,鼓励用户投靠混合云的声浪,已经越来越高。

何以致此?道理很简单,即是因为“瑕不掩瑜”,毕竟企业营运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处在今时今日如此高竞争的环境中,亟需凭借IT能量的不断增强,方得以满足持续发展的需求,在此前提下,企业绝无可能自外于云浪潮,然而环顾云计算的各项模式,混合云是唯一兼具安全性、完整性、可靠性,乃至于灵活性的选项,其所蕴含的优势至为显著,因此颇具引入价值。

况且,原本未臻完善的关键技术,亦可望在2013年逐步获得突破,所以有关混合云的一切态势,似乎都朝着正向推进;值此时刻,企业亦应跳脱现有思维,莫要继续陷于公有云及私有云各有缺点、两难抉择的情境,试从混合云的角度切入,跨出关键的一步。

猜你喜欢

信息中心混合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世界经济主要指标
世界经济主要指标
世界经济主要指标
混合运算大篷车
信用卡资深用户
2016年6月集贸市场仔猪价格
混合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