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马的鉴别及临床应用

2013-10-21陈瑞生陈相银贾王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23期
关键词:海龙管状晒干

□文 陈瑞生 陈相银 贾王俊

(作者单位为北京三和药业有限公司)

海马为海龙科动物,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海马根据来源分为线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或小海马(海蛆)。海马经过加工用于临床,一般将海马洗净,晒干或除去皮膜和内脏后晒干即可。

海马因其拟态适应特性,习性也较特殊,喜栖于海藻繁生的低潮海区。一般以8~9月海马产量比较大,因此宜于夏、秋两季捕捞。

原动物鉴别

海马根据其形体、大小、体征等分为几种。

线纹海马也称克氏海马,呈扁长形而弯曲,体长30cm。表面黄白色。头略似马头,有冠状突起,具管状长吻,口小,无牙,两眼深陷。躯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渐细,卷曲,体上有瓦楞形的节纹并具短棘。体轻,骨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刺海马长15~20cm。头冠不高,吻细长,呈管状;吻长大于或等于眶后之头长。体上各骨环接结处及头部的小棘特别发达,仅后部尾环的小棘不甚明显。这是刺海马有别于其他种类的特征。体为淡黄褐色,小棘尖端呈黑色。头部及体上环节间的棘细而尖。

大海马长20~30cm。头冠较低,顶端具5个短钝粗棘。吻呈管状,吻长恰等于眶后头长。体呈黑褐色,头部及体侧有细小暗黑色斑点且弥散有细小的银白色斑点。

三斑海马体形小于大海马,体长10~18cm。头冠短小,吻细长管状,体黄褐色乃至黑褐色,眼上具放射状褐色斑纹,体侧背方第一、四、七节小棘基部各具一大黑斑,是三斑海马与其他种类的明显特征。

小海马(海蛆)体形小,长7~10cm。黑褐色。节纹和短棘均较细小。

海龙的鉴别

海龙与海马类似,同属于海龙科,临床应用的海龙有刁海龙、拟海龙或尖海龙这三种。一般也于夏、秋两季捕捞,其中刁海龙、拟海龙要除去皮膜,洗净,晒干;尖海龙直接洗净,晒干即可入药。

刁海龙体狭长侧扁,全长30~50cm。表面黄白色或灰褐色。头部具管状长吻,口小,无牙,两眼圆而深陷,头部与体轴略呈钝角。躯干部宽3cm,五棱形,尾部前方六棱形,后方渐细,四棱形,尾端卷曲。背棱两侧各有1列灰黑色斑点状色带。全体被以具花纹的骨环及细横纹,各骨环内有突起粒状棘。胸鳍短宽,背鳍较长,有的不明显,无尾鳍。骨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拟海龙体长平扁,躯干部略呈四棱形,全长20~22cm。表面灰黄色。头部常与体轴成一直线。

尖海龙体细长,呈鞭状,全长10~30cm,未去皮膜。表面黄褐色。有的腹面可见育儿囊,有尾鳍。质较脆弱,易撕裂。

功能主治

经现代临床研究,海马性味甘、咸,温。归肝、肾经。具有很好的温肾壮阳,散结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阳痿,遗尿,肾虚作喘,瘕瘕积聚,跌扑损伤、外治痈肿疔疮等症的治疗。

临床应用

▲海马

海马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脂肪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因此海马有很好的补益作用,结合中医学理论,对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时可以配伍其他的中药加强其功效,如菟丝子、肉苁蓉等,就可以用来治疗肾虚阳痿、精少,或肝肾虚亏等常见的病证。

药物食疗

现代养生比较注重食疗,食疗没有药物的各种毒副作用,却有着很好的防病治病之功效。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因此有很多中药可以搭配生活中的食物来食用。海马在也有很好的食疗补益的作用。

用于辅助肾虚阳痿、精少,或肝肾虚亏,不孕的食疗:取海马1对,肉苁蓉30g,菟丝子15g,仔鸡1只。烹制时需将仔鸡去肠杂,洗净,切块,加水与海马一同煨炖;肉苁蓉、菟丝子水煎取浓汁,待鸡烂熟时加入,用生姜、胡椒、盐等调味即可食用。

用于气虚,阳虚,体质虚弱,乏力怕冷,早泄等症的食疗:海马还可以和虾仁一起烹饪食用,取海马10g,虾仁100g,料酒、盐、味精、葱、姜等各适量。将鸡肉放入蒸钵内,虾仁放在鸡肉周围,加葱姜,料酒,盐,味精等,上笼蒸熟,吃鸡肉,虾仁,饮汤。此种方法食用具有较好的补精益气,温中壮阳的功效。

虽然药食同源,但是对于不同的病证及体质也要加以区分,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益身体,以防止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猜你喜欢

海龙管状晒干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抓捕开锁大王
无限管状区域上次调和函数的边界性质
封面人物
叶海龙,你别装啦
某个相同的早晨
爱你,感谢你
海龙卷是什么
晒干了
双牺牲模板法制备一维管状Pt-Mn3O4-C复合物及其优越的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