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发展的新地标
——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风力发电高层技术论坛近期在如东召开
2013-10-17本刊编辑田立群
本刊编辑:田立群
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发展的新地标
——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风力发电高层技术论坛近期在如东召开
本刊编辑:田立群
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着力打造我国海上风电机组研制、海上风电场建设技术创新平台,与荷兰Mecal科技公司、丹麦LM公司,德国Lehnhoff咨询公司、德国GL船级社等海外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丹麦成立了研发中心。日前,由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台5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已在江苏如东的海边顺利装机,并实现了并网发电,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
1月12日,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风力发电高层技术论坛在如东县雷迪森大酒店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海洋防腐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如东县政府、《船舶工程》编辑部共同协办,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等近8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论坛的主题为:风电下一个技术热点?论坛围绕“宏观导向”、“技术进展”、“前沿技术研究”三个方面开展讨论交流。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本新、如东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詹立风分别为论坛致辞。
中国工程院吴有生院士在报告时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离不开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战略高技术是提高深海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战略步骤;维护海洋权益和发展海洋科学的战略需求;建设世界第一造船与航运强国的战略举措;改善我国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必然要求;发展海军装备和维护安全的军民共用途径。2011-2030年我国发展海洋装备的技术焦点是‘绿色技术、深海装备技术与海洋浮式保障基地技术’。其中,海上风力发电装备技术是绿色海洋装备产业中的一项重要的前沿技术,在南海岛礁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秘书长祁和生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法》以及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迅速增长,风电装备制造业也快速发展,产业体系日渐完善。根据相关规划,2015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突破1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目前我国的风能产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集中表现在:1、并网困难;2、开发商-整机企业-配套零部件互相拖欠货款现象严重;3、产能过剩导致恶性竞争;4、产品质量问题等。中国风电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尽管当前困扰风电发展的并网消纳等问题仍存在,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海上风电既是国际能源开发的潮流,也是中国风电未来的开发重点,风电企业应把握机遇,以前瞻的战略眼光挖掘行业新增长点,加快创新研发步伐。
近年来,如东县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被授予“绿色能源之都”、“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的称号。目前,全县新能源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0多亿元,新能源产业年产值突破18亿元,基本形成包括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垃圾发电、LNG燃气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发电及其配套产业。同时,为进一步延伸风电产业,如东县专门规划了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为主体的新能源设备产业园,大力引进了江苏海装、江苏明阳、江苏海力等各类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风电设备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如东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詹立风表示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风电技术研发的带动、整合能力,强化现有关键技术及产品领先优势,把如东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包括海上风电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力度,促进一批重大项目早落户、早投产、早见效,促进新能源产业在如东县加快集聚,开创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新局面。
关于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发展战略成立的风电装备专业化公司。依托中船重工众多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形成了海洋工程领域的独有优势。现已具备风力发电机组四大关键部件(叶片、齿轮箱、发电机、控制系统)和主要配套件的设计和制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