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创业学发展历程探析与未来研究展望
2013-10-17戴可乔曹德骏
戴可乔,曹德骏
(西南财经大学 国际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一、引 言
一个学科的创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新学科要从稚嫩走向成熟,必须根据由新现象催生的纷繁零乱的研究理路来构筑抽象但严密的理论体系(Barton,1992)。发端于1994年的国际创业学①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在最初对具体现象肤浅、狭隘、松散的描述和阐释的基础上构筑起了自己的理论基础,精炼出明确的学科定义,拓展出广阔的研究范畴,并且整合形成了统一的分析框架。此外,它也拥有了被广为认同的学科名称,创建了诸如期刊、会议、学术团体等多样化的学术交流平台②,并且经具备了 Hambrick和Chen(2008)提出的新学科藉以创立的基本条件。因此,可以认为,国际创业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oviello等,2011;Peiris,2012)。
在国际创业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学者以饱满的学术热情投身于国际创业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而为国际创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扩大了它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际创业学已经成熟。事实上,该学科的未来走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其进一步的完善还有赖国际创业学者的共同努力。
面对国际创业学这门年轻的学科、其并非一帆风顺的成长历程以及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未来,有必要对它的发展轨迹进行回顾,并对它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价。这无疑能帮助我们清晰地认识该学科已取得的成绩和尚存在的不足,进而明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鉴于此,笔者在研读近20年的国际创业学重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国际创业学兴起的背景,然后从理论基础、学科定义、研究范畴、分析框架等方面对其发展脉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并提出了一些可供未来研究参考的建议。
二、国际创业学兴起的背景
新学科的兴起总是由新现象的出现所激发。当既有学科无法很好地解释新出现的现象或现实问题,或者它们超出了既有学科的研究范畴时,对新学科的需要便应运而生(Merton,1973)。国际创业学也不例外,它的出现与新创企业的快速国际化现象密切相关(Acs等,2003;McDougall和Oviatt,2003;Coombs等,2009;Jones等,2011;Peiris等,2012)。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不断降低的国际贸易与投资壁垒以及快速进步的航运与信息通信技术,大幅度降低了国际商务活动的成本,使得许多规模有限、资源匮乏的新创企业也能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Oviatt和 McDougall,1994和 1995;Knight 和 Cavusgil,1996;Zahra 和George,2002;Acs等,2003;Aspelund等,2007)。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一是国际化经营速度快;二是机会以及企业家的既有经验和关系网络等成了比地理和心理距离④更加重要的影响其进入与拓展海外市场的因素(Crick和Jones,2000);三是在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上偏好出口这种低投入方式,同时又结合采用与关系网络伙伴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快速而广泛的海外市场渗透(Gabrielsson和 Kirpalani,2004)。
学者们(如 Oviatt和 McDougall,1994和1995;Knight和 Cavusgil,1996;Etemad和 Lee,2003;Dimitratos和Jones,2005;Aspelund 等,2007)普遍认为,新创企业的快速国际化现象向既有的国际商务理论提出了挑战,同时也超越了创业学的解释范畴。在解释新创企业快速国际化现象方面,国际商务和创业理论都显得力不从心。
国际商务研究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当时的世界市场上,跨国公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国际商务研究始终围绕成熟的大型跨国公司展开(McDougall和 Oviatt,2000;Acs等,2003;Aspelund等,2007),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企业国际化进程问题是国际商务研究中国际经营阶段理论关注的重点。
Johanson和 Vahlne(1977)提出的 Uppsala模型,是国际经营阶段理论中最广为人知的代表性模型,充分展现了传统跨国公司按部就班地渗透国际市场的过程。该模型把经验知识⑤作为唯一的解释变量,较好地阐释了企业缓慢进入国际市场、在地理或心理上由近及远的市场拓展路径以及逐渐加大对国际市场的投入等问题,一度为学界所广泛接受(Keupp和 Gassmann,2009)。如今,新创企业以多样化方式快速向国际市场扩张的行为已经严重背离了这个传统的单一线性阶段式国际化推进模式(McDougall和Oviatt,2003;Rialp等,2005;Aspelund等,2007;Keupp和Gassmann,2009)。与此同时,经验知识、地理与心理距离等变量的重要性也在显著下降(Burgel和Murray,2000),传统的国际经营阶段理论已经无法继续作为解释企业国际化进程问题的一般理论(Aspelund等,2007)。
此外,其他主要国际商务理论的侧重点都不在于解释企业国际化进程,相关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企业层面,忽略了企业中人的因素(Acs等,2003;Aspelund等,2007),而且还普遍带有决定论的色彩,认为企业国际化无非是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的被动适应,无视企业家在战略选择和决策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都是国际商务理论无法解释新创企业快速国际化现象的根本原因(McDougall等,1994;Gabrielsson和 Kirpalani,2004;Coombs等,2009)。
与已经较为成熟的国际商务学相比,创业学还是一个年轻的新兴学科(Busenitz等,2003)。虽然理论基础还不够扎实,研究主题仍比较分散(Ireland和 Webb,2007),但创业学从诞生伊始就开始关注创业者(团队)或企业家以及他们在新企业创建、生存和成长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Begley和Boyd,1987;Kamm等,1990)。因此,创业学在这方面可以解决前述国际商务理论解释力不足的问题,但它关注的焦点只局限在新企业创建和国内市场经营上(Oviatt和 McDougall,1994),而没有论及它们的国际化问题(Keupp和Gassmann,2009),因此也无法解释新创企业快速国际化现象。
图1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新创企业快速国际化问题在传统组织科学研究中的缺位。
图1 组织科学研究领域划分
根据以上论述不难发现,图1中的Ⅰ、Ⅱ、Ⅲ类企业早已成为多种不同理论关注的研究对象,但迄今为止少有理论关心快速国际化的新创企业(类型Ⅳ)(Oviatt和 McDougall,1994;Coombs等,2009)。在解释新创企业国际化问题方面,组织科学的既有理论显得无能为力。直到Oviatt和McDougall(1994)指出可把企业国际化看作一种创业行为,而后 McDougall等(1994)又倡议将新创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的重心从企业层面转向企业家层面,这种开创性地融合国际商务研究与创业研究的新思路才使得令人信服地解释新创企业国际化问题成为可能,也预示着国际创业学终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下面从国际创业学的理论基础、学科定义、研究范畴和分析框架等方面来展现国际创业学近20年的发展历程。
三、国际创业学的理论基础与定义变迁
国际创业学萌生于对新创企业快速国际化现象的研究(McDougall和 Oviatt,2003;Coombs等,2009)。Oviatt和 McDougall(1994)撰文讨论了新创企业快速国际化问题,并且把国际新创企业(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定义为“从创立伊始就走出国门,在多个国家开展从资源利用到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经营活动,并旨在据此构建重要竞争优势的商业组织”。这两位作者在其构建的快速国际化现象分析框架中融入了国际商务和创业理论,体现了国际创业学的基本思想。因此,这篇题为“Toward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的著名论文被公认为国际创业学的奠基之作,他们俩所下的国际新创企业定义也被认为是国际创业研究领域的第一个重要定义。
但遗憾的是,Oviatt和 McDougall(1994)的研究既没能跳出现象层面,也没有通过解释国际新创企业抽象出“国际创业学”这一概念,更谈不上对国际创业学进行明确的定义了。而且,该文产生的巨大影响似乎进一步强化了国际创业研究以描述、界定和解释现象为主的研究倾向(Keupp和Gassmann,2009),以至于早期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现象层面(Dimitratos和Jones,2005;Keupp和 Gassmann,2009;Peiris等,2012),缺乏学科发展所必需的坚实理论基础(Young等,2003;Coombs等,2009;Keupp 和 Gassmann,2009;Jones等,2011;Peiris等,2012),因而难以衍生出明确的学科定义。整个1990年代,理论基础的缺失严重束缚了国际创业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因此亟待加强理论建构工作(Rialp等,2005)。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许多学者在国际创业学理论建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
虽然McDougall和Oviatt在其早期的研究中曾多次流露出对国际商务学与创业学进行融合的想法,但直到2000年才正式提出国际创业学是这两个学科交叉点的观点。他们俩对国际创业学的这一清晰定位,以及通过融合国际商务理论和创业理论来建构国际创业学理论基础的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如Zahra和George,2002;Acs等,2003;Etemad 和 Lee,2003;Coviello 和 Jones,2004;Dimitratos和Jones,2005;Jones和 Coviello,2005;Coombs等,2009;Keupp和 Gassmann,2009;Coviello等,2011;Jones等,2011;周劲波和黄胜,2013)的广泛认同,这也为构筑国际创业学的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以此为前提,国际创业学的学科定义也得以明确和发展。
既然国际创业学以国际商务学和创业学作为母学科,那么,它的学科定义理应同时包含这两个母学科定义的内核。首先,国际商务学是研究企业跨越国界开展经营活动的学科,而且这个学科定义一直都直观地反映在学者们界定的国际创业学定义中(Coombs等,2009)。其次,创业学的学科定义长期存在争议(McDougall和Oviatt,2000和2003),并且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创业学定义的不断完善,也推动了国际创业学学科定义的不断演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创业学者(如Miller,1983)一直根据创业维度⑥来界定创业学的定义。受他们的影响,McDougall和Oviatt(2000)也把国际创业定义为“研究以创新性、行动超前性和风险承担性为特征、旨在跨越国界创造价值的组织行为”的学科。国际创业学的这个定义超越了新创企业国际化现象的层面(Dimitratos和Jones,2005),并且凸显了创业学研究的三个中心维度(McDougall和 Oviatt,2005b),被认为是第一个正式的国际创业学定义(Peiris等,2012)。
从1990年代后期起,创业学研究的重心开始发生变化,先是Lumpkin和Dess(1996)指出应该把创业构成维度与创业概念区别开来,后有Shane和Venkataraman(2000)更加明确地提出了以机会为核心的创业定义。国际创业学者响应了创业学研究的这一变化,Zahra和George(2002)把国际创业学定义为“考察为寻求竞争优势而创造性地发现和利用本国市场以外机会的过程”,这个定义同时强调了创业维度与机会的重要性。而McDougall和Oviatt(2003)的转变则更加彻底,他们俩认为,国际创业学应该“关注为创造未来商品和服务而跨越国界发现或创造、评价与开发机会的过程”。这就完全摒除了传统的创业维度,从而避免了对创业究竟由哪些维度构成这一问题的无谓争论(Oviatt和 McDougall,2005b)。而且,这一定义对机会的聚焦契合了创业学研究的主流发展方向(Keupp和Gassmann,2009)。从此,“研究为创造未来商品和服务而跨越国界发现或创造、评价与开发机会的过程”就成了国际创业学最为通用的定义(Reuber和Fischer,2011)。后来许多学者(如Styles和Seymour,2006;Coombs等,2009;Peiris等,2012)对国际创业学的定义大多脱胎于此,它们虽然在具体表述上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都以“机会”和“跨国经营”为内核。由此可见,学者们已经就国际创业学的学科定义基本达成共识。
图2 国际创业学理论基础与学科定义变迁
图2对国际创业学理论基础与学科定义发展过程进行了图示参见,以便更加形象地予以展示。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际创业学终于有了能反映其本质的明晰的学科定义,在国际商务学与创业学这两个母学科理论养分的滋润下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四、国际创业学研究范畴的扩展
Oviatt和McDougall于1994年发表的著名国际创业论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创业学在理论层面的发展,而且也限制了该学科的研究范畴,从而导致国际创业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满足于研究快速国际化的新创企业(McDougall和Oviatt,2000;Zahra和 George,2002;Zahra,2005;Keupp和 Gassmann,2009;Peiris等,2012),而把国际新创企业和天生全球企业(born global)这些最典型的快速国际化新创企业排斥在外。
虽然“国际新创企业”和“天生全球企业”常被作为相互通用的概念来用(Coviello等,2011),学界也存在混用这两个概念的倾向,但它们之间并非毫无区别。“国际新创企业”由对国际化问题感兴趣的创业学学者提出(Aspelund等,2007),界定这类企业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就是创立6年以内开始国际经营活动(Oviatt和 McDougall,1997)。因此,国际新创企业这个概念显然秉承了创业学界以6年为界区分新、老企业的通行做法(Hisrich等,1996),而且也凸显了创业者必须有快速国际化的主观意图(Jones等,2011)。而“天生全球企业”这个概念则由质疑国际经营阶段理论的国际商务学者提出⑦(Aspelund等,2007)。根据国际商务学的传统,天生全球企业通常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创建3年以内就进入国际市场(Knight和Cavusgil,1996;Zahra等,2000);二是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⑧。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早期国际创业学的研究范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研究对象年龄的限制。由于新创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不少学者(如Korhonen等,1996;Holmlund和 Kock,1998)还盲目地把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纳入国际创业学的研究范畴。针对研究范畴受制于企业年龄和规模的问题,许多国际创业学者(如Zahra和George,2002;Acs等,2003;Young 等,2003;Coviello 和Jones,2004;Dimitratos和Jones,2005)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国际创业学的母学科,无论是国际商务学还是创业学,它们的研究范畴都不只局限在某些具体年龄或某种特定规模的企业(Keupp和Gassmann,2009)。而且,国际创业学理应强调研究对象的创业特质(Coviello等,2011),而过分关注小企业和新企业,就有把创业企业等同于小企业或新企业之嫌(Dimitratos和Jones,2005;Keupp和 Gassmann,2009)。事实上,创业企业并不能等同于小企业或新企业,虽然新企业大多具有创业性,但许多小企业可能早已过了创建阶段,失去了创业特征(Coombs等,2009;Coviello等,2011)。即使把国际创业学的研究范畴严格限定在创业企业,也会把大型成熟企业完全排斥在外,这也是国际创业学早期研究的一大缺陷(Zahra和 George,2002;Coviello等,2011)。
国际创业学早期狭窄的研究范畴一度制约了学科本身的发展。不过,随着学者们认识的加深以及国际创业学理论基础和学科定义的发展,该学科的研究范畴也不断得到拓展。
通过以上回顾可以发现,从McDougall和Oviatt(2000)开始,为了改变国际创业学的研究范畴仅局限于小型新创企业的状况,并且摆脱企业年龄和规模的限制,学者们(如McDougall和Oviatt,2000,2003;Acs 等,2003;Young 等,2003;Oviatt 和 McDougall,2005a,b;Zahra,2005;Jones等,2011;Peiris等,2012)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并且基本达成了共识——国际创业学应以企业的创业性国际化行为为核心研究对象。
许多学者(如 McDougall和 Oviatt,2000;Zahra和 George,2002;Acs等,2003;Young等,2003;Dimitratos和Jones,2005;Peiris等,2012)认为,以跨国界创业行为为核心研究对象,可以使国际创业研究不再计较企业的年龄与规模,因为创业行为本身与企业的年龄和规模并无必然的联系,它既可能存在于小型新创企业之中,也可能发生在大型成熟企业内部。这样,国际创业学就可以把长期被其忽视的公司创业问题⑨(Zahra等,2000)纳入自己的研究范畴,把自己的研究范畴由小型新创企业拓展到各类国际化创业型组织⑩(Coviello 和 Jones,2004;Dimitratos和 Jones,2005;Peiris等,2012)。此外,并非所有的小型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行动都是创业性的(Zahra等,2005),它们的国际化进程也未必每个阶段都具有创业成分(Keupp和Gassmann,2009)。因此,专注于研究创业性国际化,可以有效排除这些不包含创业因素的内容,凸显国际创业学的理论根基,将其与一般的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区别开来(Coviello等,2011)。
此外,还应该注意的是,国际商务研究除了考察企业的国际经营问题以外,还应该开展对企业国内经营的跨国家或跨文化比较研究(McDougall和Oviatt,1997),因此,比较不同国家或文化的国内创业行为也是国际创业研究的重要内容(McDougall和 Oviatt,2000 和 2003;Acs等,2003;Coviello和Jones,2004;Oviatt和 McDougall,2005b;Jones等,2011)。Jones等(2011)又进一步拓展了这一思想,认为国际创业研究还应该包括对国际创业行为的比较研究。
下面用图3来更加直观地展现国际创业学的早期研究范畴和后续拓展。
图3 国际创业学的早期研究范畴和后续拓展
目前的国际创业研究涵盖创业性国际化行为研究以及国内与国际创业行为比较研究。与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相比,国际创业学的研究范畴不仅得到了显著的拓展,而且更能体现该学科深层次的理论内涵,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国际创业学分析框架构建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国际创业学都因研究理路过于多样、松散,未能形成统一、完整的分析框架而饱受诟病(McDougall和Oviatt,1997、2000和2003;Zahra和 George,2002;Acs等,2003;Etemad和 Lee,2003;Young等,2003;Jones和Coviello,2005;薛求知和朱吉庆,2006;Coombs等,2009;Keupp 和 Gassmann,2009;Jones等,2011;朱秀梅等,2011;Peiris等,2012)。这一问题的产生,一是由于国际创业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无论是新创企业快速国际化问题还是创业性国际化行为,都需要用多种不同的理论来进行分析(Rialp等,2005;Peiris等,2012);二是缘于国际创业学的母学科国际商务学与创业学两者自身都有多学科性质(Oviatt和McDougall,2005b;Jones等,2011)。这种双重复杂性导致国际创业学充斥了国际商务学、创业学、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市场营销学以及网络组织、战略管理、知识管理、技术与创新管理等学科或领域过于丰富且离散的理论元素(McDougall和 Oviatt,2003;Keupp和 Gassmann,2009;Coviello 等,2011;Jones 等,2011;Peiris 等,2012),再加上国际创业学的理论整合历来不足(Rialp等,2005;Coombs等,2009),致使该领域的早期研究存在诸多松散的理路(Etemad和Lee,2003),甚至对同一问题产生了多种相互矛盾的解释(Keupp和Gassmann,2009),最终导致构建综合分析框架成为一项艰巨的工作(Peiris等,2012)。
然而,具备完善的分析框架是一个学科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McDougall和 Oviatt,2003)。在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近年来国际创业学者加强了对相关理论元素的整理、提炼、组织与融合,为构建理论成分多元且彼此调和的国际创业学分析框架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受 McDougall和 Oviatt(2000)的启发,Jones和Coviello(2005)基于国际化进程与创业过程的相通之处,在采用国际商务学经典研究方法的同时,结合创业学的研究思路构建了一个创业性国际化进程分析框架。该框架高度整合了国际商务与创业理论,充分反映了国际创业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其中引入时间变量的动态研究理念也对后续国际创业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年,Oviatt和McDougall(2005b)又构建了一个综合模型,详细阐释了创业机会,技术革新,竞争环境以及创业者的感知、知识和关系网络等因素在共同决定创业性国际化速度方面的不同作用。Oviatt和McDougall(2005b)综合模型的基本思路可用图4来加以概括。
在这个模型中,虽然Oviatt和McDougall(2005b)没有以机会作为研究重点,但却明确把机会的发现或创造看作是创业性国际化的逻辑起点。
图4 创业性国际化速度影响因素模型
随着以机会为核心的国际创业学定义被广泛接受,国际创业学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围绕机会展开。Chandra等(2009)将国际化视为由创业机会识别和开发引发的海外新市场进入,着重阐释了先前知识、关系网络与创业导向对初次海外创业机会识别和开发的推动作用,并通过案例研究检验了所提出的命题。Chandra等(2012)又在其(2009)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更加全面的分析框架。在这个分析框架中,他们依旧立足于机会并肯定知识、资源、关系网络、创业意图等因素在机会识别与开发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所不同的是把考察的时间区间上溯到了企业创立之前,并后移至初次国际市场进入之后,强调其间积累、学习与反馈效应的重要作用。这种动态研究方法更好地展现了创业性国际化进程的全貌或者动态过程(参见图5)。
图5 基于机会的创业性国际化模型
在系统梳理国际创业研究既有理路的基础上,Peiris等(2012)基于国际商务、创业、战略管理、社会网络与市场营销等理论构建了一个国际创业研究整合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以创业意向为起点,围绕国际机会开发这个核心,在分析了创业者或企业家个人、企业和网络三个层面的多种前因变量对机会开发的作用之后,进一步阐释了企业家如何通过开发国际机会来构建竞争优势,进而实现国际市场绩效,以及国际市场绩效又如何循环作用于创业意向等前因变量等。此外,他们还在该分析框架中考虑了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参见图6)。
图6 国际创业整合分析框架
Peiris等(2012)构建的这个高度整合的多层次动态分析框架既是全面总结前人国际创业研究成果的产物,又为后续国际创业理论与实证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上述不同模型或分析框架虽然在细节上不尽相同,相互之间也不能完全兼容,但却体现了近年来国际创业学者以机会识别和开发为本,整合不同理论要素构建模型或分析框架的思路,反映了国际创业研究模型或分析框架趋于一致的大趋势。可以说,这是近年来国际创业研究取得的最重要进展之一。
六、现状简评与未来展望
在Oviatt和McDougall(1994)发表经典论文之前,国际商务学与创业学研究鲜有交集(Aspelund等,2007),留下了明显的研究空白。作为国际商务学与创业学的交叉学科,国际创业学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口,也扩展和丰富了这两个国际创业学的母学科(Coombs等,2009),具有很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经过众多学者近20年的理论建构,国际创业学这个新兴学科已经走过了理论基础匮乏、学科定义模糊、研究范畴狭窄、分析框架松散的初创阶段,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现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国际创业学领域的许多实证研究未能跟上该学科理论建构的步伐。具体而言,首先,国际创业学是通过融合国际商务理论与创业理论来构建本学科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的,这一点早已得到了明确与认同。但时至今日,仍少有实证研究能充分体现这种理论融合。相当一部分实证研究对国际创业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现象层面,而且根本不说明研究所依据的具体基础理论,仅仅是因为以从事跨国经营的新创企业为样本而被归入国际创业研究(Keupp和Gassmann,2009;Peiris等,2012);一些即使交代了具体基础理论的实证研究,往往也是偏爱国际商务理论,很少基于创业理论(Keupp和Gassmann,2009;Jones等,2011;Peiris等,2012),以至于相关研究总体缺少创业学成分。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研究大多基于单一理论,极少整合运用国际商务与创业理论(Keupp和Gassmann,2009;周劲波和黄胜,2013),这显然与创立国际创业学的初衷相悖,也偏离了该学科的正确发展方向。其次,前文有关研究范畴的讨论已经清楚地表明,对快速国际化的小型新创企业的研究是国际创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非其全部。可如今,该领域绝大部分的实证研究仍满足于分析小型新创企业(Keupp和 Gassmann,2009;Peiris等,2012),几乎全都以企业年龄和规模作为取样标准(Keupp和Gassmann,2009;Jones等,2011)。这种狭窄的实证视野使得目前对国际创业的经验认识仅仅是其理论范畴的一部分,从而导致许多由实证数据驱动的研究缺乏理论精髓。最后,虽然在国际创业学的学科定义与分析框架中,“机会”的核心地位业已确立,但当前国际创业学界对于机会识别与开发的具体过程和结果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Chandra等,2009和2012;Jones等;2011),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研究都比较稀缺,这是该领域研究急需弥补的一个重大缺口。
虽然理论体系已经初步成形,但国际创业学毕竟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Coombs等,2009),如果不能切实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那么就不利于该学科的未来发展或者走向成熟。鉴于此,本文对国际创业学领域的未来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个学科的发展是由理论进步所推动的。当前国际创业学领域的大多数实证研究,因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而难以生成可实证检验的假设或命题,这又强化了该学科由现象而非理论驱动研究的倾向,因而难以为该学科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理论贡献,也为该学科的未来走向平添了许多不确定性。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国际创业学领域的未来研究应该注重理论建构。在理论建构工作中应该立足于创业学与国际商务学两大母学科,并着重汲取它们的理论营养,改变当前研究成果中国际商务学与创业学理论含量不均的现状。此外,理论建构工作还应该注重对国际商务与创业学理论成分的进一步糅合,巩固国际创业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以避免国际创业学成为其母学科的简单延伸或交集。不过,深度理论糅合必须建立在对国际商务学和创业学的充分理解以及对两者基本关系的深入思考之上。为此,这两个领域的学者应加强跨学科合作(McDougall和Oviatt,2000 和 2003;Coviello 和 Jones,2004;Oviatt和 McDougall,2005a、b;Jones等,2011),共同推动国际创业学以理论进步为动力的健康、快速发展。
具体到国际创业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上,未来研究应该遵循以机会为核心的基本思路。在机会研究方面,创业学者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 (如 Shane,2000;Shane 和 Venkataraman,2000;Eckhardt和 Shane,2003;Ardichvili等,2003;Ozgen和Baron,2007),国际创业学者在加强对这些成果的借鉴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国际创业机会研究的特殊性,以促进国际创业学形成与创业学既紧密相关又自成一体的独特知识体系。此外,在机会识别或创造、评价和开发等问题上,学者们已经构建了多个整合若干理论要素的解释模型,未来的国际创业研究应该通过对现有模型的验证、改进、整合和扩展来构建更加全面、综合且严谨的分析框架,而且要在分析框架中体现时间变量的重要性,以全面反映创业性国际化的动态过程(Coviello和Jones,2004;Jones和 Coviello,2005;Rialp等,2005;Peiris等;2012),并改变国际创业研究静态有余、动态不足的现状。此外,对所构建的分析框架以及由它们衍生而来的具体模型与命题进行实证检验,也是一项不可忽略的重要 工 作 (Coombs等,2009;Keupp 和 Gassmann,2009)。
现有的国际创业实证研究取样高度集中在高科技制造业特别是小型新创企业,对其他行业和企业的关注严重不够(Zahra和George,2002;McDougall和 Oviatt,2003;Coviello 和 Jones,2004;Rialp等,2005;Peiris等,2012)。未来研究还应尽快纠正因取样过度集中在高科技制造业小型新创企业而造成的样本偏差。因此,未来的国际创业学实证研究的抽样不应拘泥于企业规模和年龄以及高科技制造业等指标,以使研究样本更具代表性。这样可以对不同规模和年龄或者不同行业的企业及其国际创业行为进行比较,从而提升相关研究结论的普适性。
最后,对国内和国际创业行为的比较研究也是国际创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创业学者未来应该更多地开展跨国家或跨文化合作研究,以便更好地认识不同制度、文化等背景因素对国际创业行为的影响(Peiris等,2012)。
还需指出的是,虽然创业性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但目前的研究仍集中在发达国家,忽视了发达国家以外的广大区域(Peiris等,2012)。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的国际创业研究理应是国际创业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该领域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殷切希望我国学者能更多地投入该研究领域,结合我国实际,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证成果,为国际创业学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国际创业”(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概念最早由Morrow(1988)提出。关于国际创业学的发端,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其发端于 McDougall(1989)的论文(如Acs等,2003;Coombs等,2009;Coviello等,2011),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以Oviatt和 McDougall(1994)的论文为起点(如Autio,2005;Aspelund等,2007;Keupp和 Gassmann,2009;Peiris等,2012;周劲波和黄胜,2013)。本文认为,1989~1994年间,虽然出现了一些可归属于国际创业学范畴的研究(如Jolly等,1992;Rennie,1993),但这些成果极为零散,远未形成气候。因此,本文把此阶段作为国际创业学的酝酿阶段,而把1994年作为其正式兴起的起点。这符合学界的主流观点。
②如于1998年开始举办的“The Annual McGill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Conference Series”、于2003年创刊的《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以及于2009年开设的iescholar.net。
③Vahlne和Wiedersheim-Paul(1973)把心理距离界定为语言、文化以及经济政治制度差异等影响企业和目标市场之间信息流动的诸多因素的集合体。心理距离可反映市场不确定性以及相应的信息获取成本(Ellis,2000)。
④Penrose(1959)把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可直接由他人传授的客观知识;另一类是只能通过亲身经历获取的经验知识。这里有一个重要假设:市场知识是主要通过经营活动获得的经验知识。
⑤“创业维度”(entrepreneurial dimensions)概念源自于战略管理研究领域。Covin和Slevin(1989)认为,它包括创新性、行动超前性和风险承担性三个维度,后来Lumpkin和Dess(1996)又对其进行了扩展。
⑥“天生全球企业”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Rennie(1993)的“Born Global”论文中。
⑦天生全球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一般用企业国际营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来度量,但具体标准不一。如Rennie(1993)采用25%,Zahra(2000)5%,Moen和 Servais(2002)以及 Chetty和Cambell-Hunt(2004)70%,等等。
⑧“公司创业”(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概念由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是指成熟组织或社会实体尤其是企业实施的创业。
⑨受到在创业学界广泛流行的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概念的启发,McDougall和Oviatt(2000)把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构的创业性国际化问题也纳入了国际创业学的研究范畴。
[1]Acs Z,et al.Toward new horizons: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2003,1(1):5-12.
[2]Ardichvili A,et al.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8(1):105-123.
[3]Aspelund A,et al.A review of the foundation,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ies,and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7,41(11/12):1423-1448.
[4]Chandra Y,et al.The recognition of first time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Evidence from firms in knowledge-based industries[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2009,26(1):30-61.
[5]Chandra Y,et al.An opportunity-based view of rapid internationaliz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12,20(1):74-102.
[6]Coombs J E,et al.Two decades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What have we learned-where do we go from he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2009,13(1):23-64.
[7]Coviello N E and Jones M V.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4,19(4):485-508.
[8]Coviello N E,et al.The emergence,advance and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forum[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1,26(6):625-631.
[9]Dimitratos P and Jones M V.Future directions for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5,14(2):119-128.
[10]Jones M V and Coviello N E.Internationalization:Conceptualising an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of behavior in tim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5,36(3):284-303.
[11]Jones M V,et al.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1989-2009):A domain ontology and thematic analysi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1,26(6):632-659.
[12]Keupp M M and Gassmann O.The past an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A review and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the field[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35(3):600-633.
[13]Knight G and Cavusgil S T.The born global firm:A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ory[A].Cavusgil S T and Madsen T(Eds.).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C].Greenwich,CT:JAI Press,1996:11-26.
[14]McDougall P P and Oviatt B M.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literature in the 1990s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A].Sexton D L and Smilor R W(Eds.).Entrepreneurship 2000[C].Chicago,IL:Upstart Publishing Company,1997:291-320.
[15]McDougall P P and Oviatt B M.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The intersection of two research path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5):902-906.
[16]McDougall P P and Oviatt B M.Some fundamental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J/OL].2003,http://www.hajarian.com/esterategic/tarjomeh/88-1/farahzadi.pdf,accessed on Dec.12,2012.
[17]Oviatt B M and McDougall P P.Toward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4,25(1):45-64.
[18]Oviatt B M and McDougall P P.Global start-ups:Entrepreneurs on a worldwide s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1995,9(2):30-44.
[19]Oviatt B M and McDougall P P.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5a,36(1):2-8.
[20]Oviatt B M and McDougall P P.Defining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odeling the spee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5b,29(5):537-554.
[21]Peiris I K,et al.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A critical analysis of studie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researc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2012,10(4):279-324.
[22]Rialp A,et al.The phenomenon of early internationalizing firms:What do we know after a decade(1993-2003)of scientific inquiry[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5,14(2):147-166.
[23]Young S,et al.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What scope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heo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2003,1(1):31-42.
[24]Zahra S A.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A decade of researc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5,36(1):20-28.
[25]Zahra S A and George G.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field and future research agenda[A].Hitt M A,et al(Eds.).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Creating a new mindset[C].Oxford,UK:Blackwell Publishers,2002:255-288.
[26]薛求知,朱吉庆.国际创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8)8-15.
[27]周劲波,黄胜.关系网络视角下的国际创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2):22-33.
[28]朱秀梅,张妍,李明芳.国际创业研究演进探析及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1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