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杉醇对人树突状细胞的生物活性的影响

2013-10-17赵艳敏高笑天刘瑞雪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33期
关键词:共培养细胞株紫杉醇

杨 琨 董 武 荣 阳 赵艳敏 高笑天 汪 明 张 月 刘瑞雪

1.辽宁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辽宁沈阳 110016;2.中国医科大学辽阳中心医院放射科,辽宁辽阳 111000;3.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1201;4.辽宁省人民医院消化二科,辽宁沈阳 110016

恶性肿瘤在我国居民疾病致死原因中位列第三,其中肺癌的致死率逐年上升。最近的研究数据显示,肺癌已经超过胃癌,成为所有癌症中每年致死人数最多的肿瘤[1]。目前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切除,化疗、放疗。但肿瘤患者经过手术、常规化疗、放疗达到临床治愈后,体内仍残留肿瘤细胞,停止治疗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又开始增殖,经若干时间后会达到109个细胞,出现临床复发,这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生物免疫治疗作为新的治疗方法最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具有靶向杀伤、特异性高、不良反应小以及可以杀伤对化疗耐药的肿瘤细胞等优势[2-3]。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的免疫细胞治疗是树突状细胞(dendritc cell,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两种细胞联合治疗肿瘤,但传统治疗理念认为化疗药物可以杀死免疫细胞,所以生物免疫治疗经常在化疗间歇期进行,笔者查阅了一些国外的文献,认为只要掌握好化疗药物的剂量,在化疗期间也可应用免疫细胞治疗,本实验通过体外和体内两种途径,探究化疗药物紫杉醇对免疫细胞DC、CIK生物活性的影响和对抑制肿瘤能力的调控,为化疗期间同时应用免疫细胞治疗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肿瘤细胞株 肺癌A549细胞株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由辽宁省人民医院生物治疗中心实验室体外传代培养。

1.1.2 药品及试剂 基因重组人IL-2(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抗-CD3单抗(CD3McAb)、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 Paque Plus公司)、Triton X-100(德国Applichem公司)、基因重组人IFN-γ(上海凯茂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白细胞介素-1(IL-1)、RPMI Medium 1640培养基(美国 GIBCO)、胎牛血清(美国 GIBCO)、PBS缓冲液、紫杉醇注射液、酶联免疫检测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24及96孔板、复方枸橼酸钠保存液、流式细胞检测抗体 anti-CD86-FITC、anti-CD40-PE、anti-MHCⅡ-PE、anti-IL-12-PE均来自 BD公司。LDH ELISA试剂盒。

1.1.3 实验动物 30只SPF级BALB/C裸鼠,购于北京华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 (京)2009-004),由沈阳中海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动物中心饲养,雌性,鼠龄 6~8 周,体重 18~22 g。

1.2 方法

1.2.1 冻融法制备肺癌A549细胞抗原 消化收集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用PBS液离心洗涤两次,再用PBS液重悬为1×1010个/L,封装入冻存管。置-80℃冰箱冷冻 10 min,重复 3次,然后,以 10 000 r/min离心30 min,取上清液-20℃保存备用。

1.2.2 DC细胞诱导、扩增 机采健康人外周血35 mL,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用PBS洗涤2次并计数。离心并将细胞重悬浮于RPMI 1640培养基中,置37℃、5%CO2培养箱培养2 h。收集非黏附性细胞于50 mL离心管中,用于诱导CIK细胞。在留有贴壁细胞的培养瓶中加入含有1000 U/mL rhGM-CSF和1000 U/mL rhIL-4的10%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液100 mL,分5组培养,分别在紫杉醇 5 ng/mL(b 组)、10 ng/mL(c 组)、20 ng/mL(d 组)、40 ng/mL(e组)的浓度下及不加紫杉醇的条件下(a组)培养DC细胞,每3天半量换液,同时补足上述rhGM-CSF及 rhIL-4, 置于 37℃、5%CO2培养箱培养,于DC培养第 5天加入10 μL/mL肺癌 A549细胞冻融抗原,第6天加入1000 U/mL肿瘤坏死因子,分别收集培养第7天的各组DC细胞,检测各组DC细胞的存活率,并用于其他实验。

1.2.3 各组DC细胞表型、细胞因子检测 各组DC细胞上清培养液用于IL-12的流式细胞检验。沉淀的细胞用 FACS 缓冲溶液(HBSS,2%FBS,0.05%NaAzide)洗涤,并用含有符合流式仪器要求的anti-CD86-PE、anti-CD40-PE、anti-MHCⅡ-PE抗体的 FACS重悬浮,在4℃下培养30 min。用FACS缓冲溶液洗涤两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所得数据用FACSDiva软件分析(美国BD公司)。

1.2.4 CIK细胞的诱导和扩增 将上述诱导DC时收集的非贴壁细胞,调整细胞密度至1×106个/mL,用于CIK 细胞培养。 当天加入 IFN-γ(1000 U/mL),24 h后加入 CD3 单抗 (50 ng/mL)、IL-2 (300 U/mL)、IL-1α(100 U/mL),置于 37℃,5%CO2培养箱中,第 3 天以后视培养情况补液或传代,连续培养14 d,用于实验。

1.2.5 裸鼠肺癌肿瘤模型的建立 收集对数生长期的A549人肺癌细胞,离心弃上清,将细胞浓度调整为5×107/mL,取混匀的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右侧腋下皮下,待肿瘤体积达到 500 mm3以上时,将肿瘤切成2 mm×1 mm×1 mm大小的瘤块,接种于新购裸鼠右侧腋下皮下,体内传3代后进行分组给药。

1.2.6 乳酸脱氢酶释放法(LDH)测定DC抗原传递能力 按文献[14]所建立的方法进行杀伤实验。取A549肺癌细胞株处于生长对数期的细胞,调整浓度至1×105/mL作为靶细胞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4 h。4 h后分别取紫杉醇处理 的DC(c组)和正常培养的DC细胞 (a组)5×105/mL与培养第 14天的CIK细胞1×107/mL共培养3 d作为效应细胞,进行杀伤实验:分别按照效靶比5、10、20(效应细胞数量按照1×107/mL计算)将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混合,500 r/min离心5 min,共同孵育于37℃、5%CO2的培养箱 6 h之后,离心1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按照试剂盒说明在用酶标仪在450 nm处测量吸光值,计算杀伤活性:杀伤活性(%)=[(实验组 A值-总自然释放 A值)/(最大释放组A值-总自然释放A值)]×100%。总自然释放A值=靶细胞自然释放A值+效应细胞自然释放A值。

1.2.7 动物实验分组给药及检测指标 按照上述方法建立裸鼠肺癌模型,2 d后将30只裸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A组(对照组):细胞株A549+盐水(NS);B组:细胞株 A549+DC+CIK;C组:细胞株 A549+CIK+TAX;D组:细胞株A549+TAX;E组:细胞株A549+TAX+DC+CIK。各组具体用药情况见表1。每3天检测1次肿瘤大小,裸鼠存活时间,紫杉醇(TAX)按每只裸鼠20 mg/kg腹腔注射,CIK细胞为培养 14 d之后的成熟细胞,DC细胞按文中方法培养并激活,将各组细胞配成1×107/0.2 mL,尾部静脉注射连续 5 d,NS为生理盐水对照。瘤体积(V)=0.5×长径×短径的平方,计算每组裸鼠平均存活时间。

表1 各组用药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所收集数据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紫杉醇对于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在共培养6 d的前提下,b、c组第 6天存活率与第0天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DC细胞对于10 ng/mL以下的紫杉醇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浓度在10 ng/mL以上的紫杉醇会显著降低DC细胞的存活率,d、e组第 6天存活率与第 0天存活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与浓度40 ng/mL的紫杉醇共培养6 d的DC细胞,存活率仅为17.5%。见图1。

图1 不同浓度的紫杉醇对DC细胞生存率的影响

2.2 紫杉醇对于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c组和e组CD86、CD40、MHCⅡ的表达以及IL-12的分泌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增加(P<0.05)。d组除了CD86,其他检测指标较正常组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b组中只有MHCⅡ较正常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说明低浓度紫杉醇(5 ng/mL)通过上调MHCⅡ的表达增强DC细胞抗原呈递的能力。中浓度紫杉醇(10 ng/mL) 可以上调 DC细胞上的 CD86、CD40和MHCⅡ的表达以及促进其IL-12的分泌,从而促进DC成熟并增强其抗原呈递能力。然而在高浓度下(20、40 ng/mL)紫杉醇抑制DC细胞的免疫活性。见图2。

2.3 LDH杀伤实验

c组 DC+CIK细胞在效靶比 5∶1和 10∶1的情况下,杀伤效果明显高于未经紫杉醇处理的a组DC+CIK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紫杉醇处理组的细胞在效靶比为10∶1的情况下,杀伤活性已经到达(91.37±5.24)%,与 a组 DC+CIK细胞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a、c组不同效靶比情况下DC+CIK细胞杀伤效果比较(%,±s)

表2 a、c组不同效靶比情况下DC+CIK细胞杀伤效果比较(%,±s)

注:与 a组比较,*P<0.05,**P <0.01

组别 5∶1 10∶1 20∶1 a组34.43±1.6072.78±4.7793.54±10.02 c组43.25±1.82*91.37±5.24**94.76±9.28

2.4 动物实验瘤体积以及存活时间

所有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E组情况明显好于其他组(P<0.01)。D 组在前25 d体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25 d后瘤体增长速度增加,最终与单用细胞治疗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E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紫杉醇作用于DC细胞而非CIK细胞。见图3。B、C、D、E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 33.0、34.0、31.8、41.8 d,明显高于对照A组(23.8 d)(P<0.05)。E组平均存活时间大于41.8 d,明显高于B、C、D 组(P <0.01)。其中E组45d仍有 3只存活。见图4。A组裸鼠于28 d全部死亡,B组34 d全部死亡,C组36 d全部死亡,D组36 d全部死亡,E组45d之后仍有3只存活。说明10 ng/mL以下紫杉醇能够有效地增强DC免疫活性,从而有效扼制肿瘤的生长,延长生存时间。见图5。

图3 瘤体积与时间的关系

图4 裸鼠平均生存时间

图5 裸鼠Kaplan-Meier存活曲线

3 讨论

近年来,肿瘤的综合治疗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单一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生物治疗因安全、有效、毒副作用低等特点,被认为是目前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最活跃、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但传统治疗理念认为化疗药物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很少与免疫细胞治疗同时应用。然而,最近研究发现,特定的一些化疗药物会在低浓度的情况下,促进机体免疫反应[4]。研究发现化疗药物有助于提高癌细胞的免疫原性[5-6]。Ding等[7]发现环磷酰胺与肿瘤过继细胞治疗 (adoptive cell therapy,ACT)联用可以有效促进CD4+T细胞的分化,CD4+T细胞可特异识别肿瘤细胞。所有这些发现都为免疫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肿瘤提供了理论基础。

DC是人体内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抗原提呈、激活初始T细胞、分泌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分泌趋化性细胞因子、趋化T/B细胞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共同表达CD3与CD56两种细胞因子。其主要组成为共表达CD3和CD56的T细胞。这种T细胞具有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自然杀伤细胞的非MHC限制的优点[7]。成熟的DC与CIK共培养,可以促进CIK的杀伤能力[8-10]。因此,DC细胞和CIK细胞作为免疫治疗中重要的两个部分,常联合应用以增强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

紫杉醇为广谱化疗药物,主要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对肺癌、大肠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的治疗。紫杉醇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来抑制有丝分裂,从而到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11-12]。由于DC细胞极低的分裂能力,其对紫杉醇的耐受能力较强。本实验数据显示,在共培养6 d的前提下,5、10 ng/mL组第6天存活率与第0天存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率接近 100%,说明 DC细胞能耐受浓度在10 ng/mL以下的紫杉醇,紫杉醇浓度超过10 ng/mL对DC细胞的存活率有较大的影响,20、40 ng/mL组第6天存活率与第0天存活率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0 ng/mL的紫杉醇使DC细胞的存活率下降到45%;浓度40 ng/mL的紫杉醇共培养6 d的DC细胞,存活率仅为17.5%。此外,紫杉醇在中低浓度(5、10 ng/mL)下上调DC细胞表面MHCⅡ分子以及 CD40、CD86等共刺激分子表达,增强其呈递抗原、启动免疫应答的能力。本实验数据显示紫杉醇能显著上调DC细胞对于IL-12的分泌表达,但是具体上调机制还有待探究。IL-12有促进幼稚T细胞分化为Th1细胞的作用[13],并能激活 NK细胞和T细胞,诱生 IFN-γ、TNF-α。本研究的体外杀伤实验中观察到紫杉醇预处理的DC细胞与CIK细胞共培养,CIK细胞的杀伤能力显著高于未处理的DC+CIK组。因为CIK细胞同时具备NK细胞和普通T细胞的特点,符合IL-12的作用特点,因此推测杀伤能力的上升可能与紫杉醇显著上调DC细胞IL-12分泌有关。

在体内实验中,所有治疗组肿瘤体积都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但 CIK组和 DC+CIK组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其原因有可能是CIK细胞的杀伤作用为非MHC依赖,而且DC在裸鼠体内不能找到除了CIK细胞以外的呈递抗原的效应细胞。单用紫杉醇治疗的化疗组在前25 d显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25 d后瘤体增长速度增加,最终与单用细胞治疗的治疗组无显著的统计学差距。其原因可能在于紫杉醇的抑瘤原理:虽然紫杉醇能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来抑制有丝分裂,从而有效地抑制处于生长周期中分裂期的肿瘤细胞的生长,但是对于其他微管蛋白表达低下时期的肿瘤细胞并无明显效果。然而,在紫杉醇体内药量衰减后,处于非分裂期的细胞进入分裂期,并大规模分裂,从而严重影响了紫杉醇药物的持续效应。紫杉醇+DC+CIK治疗组相对于其他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DC+CIK治疗组裸鼠的存活时间比其他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5),其中在45 d之后仍有3只裸鼠存活。实验结果与上文所推测的紫杉醇增强CIK杀伤力的原理相符。

综上所述,低中浓度的紫杉醇可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并提高其抗原呈递能力。高浓度紫杉醇可杀死树突状细胞,抑制其免疫活性。中浓度紫杉醇能促进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紫杉醇、DC、CIK联合应用可提高荷瘤裸鼠生存时间。

[1]沈洪兵,俞顺章.我国肺癌流行现状及其预防对策[J].中国肿瘤,2004,13(5):283-285.

[2]Rosenberg SA,Yang JC,Restifo NP.Cancer immunotherapy:moving beyond current vaccines[J].Nature Medicine,2004,10(9):909-915.

[3]Chang CL,Hsu YT,Wu CC,et al.Dose-dense chemotherapy improves mechanisms of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J].Cancer Research,2013,73(1):119-127.

[4]Schlom J.Therapeutic cancer vaccines:current status and moving forward[J].J Natl Cancer Inst,2012,104(8):599-613.

[5]Vander Most RG,Currie AJ,Robinson BW,et al.Decoding dangerous death:how cytotoxic chemotherapy invokes inflammation,immunity or nothing at all[J].Cell Death Differ,2008,15:13-20.

[6]Ramakrishnan R,Assudani D,Nagaraj S,et al.Chemotherapy enhances tumor cell susceptibility to CTL-mediated killing during cancer immunotherapy in mice[J].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10,120(4):1111-1124.

[7]Ding ZC,Blazar BR,Mellor AL,et al.Chemotherapy rescues tumor-driven aberrant CD4+T-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restores an activated polyfunctional helper phenotype [J].Blood,2010,115(12):2397-2406.

[8]Linn YC,Hui KM.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NK-like T cells with cytotolytic specificity against leukemia[J].Leukemia&Lymphoma,2003,44(9):1457-1462.

[9]Marten A,Renoth S,Von Lilienfeld-Toal M,et al.Enhanced lytic activity of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against multiple myeloma cells after co-culture with idiotype-pulsed dendritic cells[J].Haematologica,2001,86(10):1029-1037.

[10]Hart DN.Dendritic cells:unique leukocyte populations which control the primary immune response[J].Blood,1997,90(9):3245-3287.

[11]Naill MC,Kolewe ME,Roberts SC.Paclitaxel uptake and transport in Taxus cell suspension cultures[J].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2,63:50-56.

[12]Jordan MA,Wilson L.Microtubules as a target for anticancer drugs[J].Nature reviews Cancer,2004,4(4):253-265.

[13]Trinchieri G,Pflanz S,Kastelein RA.The IL-12 family of heterodimeric cytokines:new players in the regulation of T cell responses[J].Immunity,2003,19(5):641-644.

[14]韩露艳,费素娟,陈复兴,等.唑来膦酸对人末梢血 γδT细胞杀伤胃癌细胞株SGC-7901作用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181-185.

猜你喜欢

共培养细胞株紫杉醇
BMSCs-SCs共培养体系联合异种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研究
紫锥菊不定根悬浮共培养中咖啡酸衍生物积累研究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不同途径灌注治疗兔舌癌的疗效研究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护理干预对预防紫杉醇过敏反应疗效观察
稳定敲低MYH10基因细胞株的建立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体外共培养体系的建立
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CYP2E1基因过表达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