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课中学生自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3-10-16郑娉婷
郑娉婷
摘 要:科学课是一门让学生在眼、手、脑、口并用的活动过程中获取知识、探求真知的知识生成性的课程,但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制约下,往往满足于教师演示,学生照做,学生机械模仿完成,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是外在的僵化的东西。
关键词:看;想;做;创
素质教育要着力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不断地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行探索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一、“看”中激趣,激发探索动机
“看”即观察,这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得感知材料的前提,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态度、情感总是伴随着知识信息的传递、接收、反馈,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在新课教学开始前,教师可采用变魔术、玩游戏等直观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热空气”一课时,我把纸蛇带到课堂上,说:“同学们都喜欢玩玩具,今天老师做了两个玩具和同学们一起玩。”学生一听,情绪高涨。我手提纸蛇问:“这个纸蛇动不动,游不游?”学生回答:“不动不游。”我把纸蛇悬在点燃的蜡烛上面,纸蛇旋转起来,就像一条蛇在游动。学生嘴里不停地喊:“好玩!”我说:“你们想做这个玩具玩吗?它的制作方法和原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二、“想”中质疑,提高探索能力
“想”是指在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规律之前所做的种种推测或猜想,这种猜想是积极的,是思维活动的积累阶段,探索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连锁”过程,学生会不会探索,首先要看其面对探索对象时是否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联想、多想、会想,要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效训练学生良好的研究能力。
如教学《蜗牛》一课时,我让学生把课前捕捉到的蜗牛带到课堂上研究,并启发学生:“你看到这些蜗牛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通过思考纷纷提出:“蜗牛的身体分几部分?”“蜗牛是怎样运动的?”“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蜗牛喜欢吃什么?”等一系列问题。
教学中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探索能力、形成独立个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三、“做”中探究,培养自主精神
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的应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获取知识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同时,教师应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学生根据实验提示或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使学生从抽象到实践,亲历科学研究的过程。
如教学“凝结”一课时,我出示实验提示:
实验目的:
验证露的成因
实验材料:
金属筒、冰、水、温度计
实验过程及分析:
1.在室内地面洒水,使空气潮湿,增加水蒸气含量。
2.将金属筒外壁擦干,倒入冰水混合物,放入温度计。
3.过一会儿,观察筒壁上出现什么现象?筒内温度是多少?露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提示减少了教师交代实验步骤的时间,同时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既有探究的思维,又有形成技能的动手实践,教学中渗入“发现”因素,树立学生自主精神。
如教学“根的作用”一课,要求用实验证明根有吸水的作用。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设计实验。有的组想到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取两棵生长情况相同的植物,一棵带根,一棵不带根,两棵植物同时放入水中,看哪棵先枯萎;有的组想到把带根植物(最好开白花)放入有色水中,看茎、叶是否有颜色;也有的组想到把带根植物插入带盖的瓶中,过几天看看水是否会减少;还有的组想到找两个同样的试管装入同样的水,放在同一个地方,其中一个放入植物,另一个则不放,过些时候看哪个试管的水下降了……这些实验方案虽然有些不是很严密,但对于学生都是一次极好的科学探索机会,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更学到了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正是科学课教学所追求的吗?
四、“创”中迁移,开拓创新思维
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是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并学会一些常用的创造方法,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如教学“生物的启示”一课,我要求学生仿效教材中几种发明创造的思维模式构思一件小发明。有的学生说可根据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变化这一功能,发明一种能随环境变化的军装,这样进行战争时,穿上它就不易被敌人发现……这样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了迁移,创造想象得到了发挥,活跃了学生思维,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总之,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索,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把学生看作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索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