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礼”相赠 品德课堂乐趣多
2013-10-16冯美虹
冯美虹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每节品德课都像老师送给孩子们的一件礼物,每节课都能促进孩子们的成长,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教育境界啊!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学习者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可见,让品德课堂富有乐趣、成为师生互相赠送和悦纳的美好礼物是可以实现的。
一、课堂伊始,以“礼”诱人:精彩导入,开启乐趣课堂
品德课中许多内容有关于热爱生活、学会基本生活技能。这类课堂的导入,设计时采用精心裁剪的生活情景,凸显潜在的教育导向意义,以“礼”诱人,以趣入境,让师生双方立即进入友好的情感交流状态,促使学生兴趣形成,开启求知欲望的大门,进入振奋状态。
例如,苏教版四下《逛商场》一课导入,老师问学生:“喜欢在商场超市购物吗?”(学生雀跃)再问:“为什么喜欢在超市购物?”(学生纷纷说了自己的感受)
(随即播放超市里一位顾客仔细挑选商品的情景。)老师问:“这位顾客购买商品时在干什么?”
“在看产品使用说明。”
“在看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学生回答踊跃……
用“商场购物”情景来导入,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导入的趣味性,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课堂情境,好“礼”互赠:情感故事,渲染乐趣课堂
我们在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境,才能化理为情,融情入理,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之效。鲁迅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师叙述的一段身体力行的独特经历,一段拍摄于孩子们身边的真实视频,一幕孩子们表演的情景剧,都是好礼物,都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滋润学生的心田,渲染出品德课堂的真情实感。
学习《快乐的邻里生活》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昨天我楼下的老张跑来跟我说:“新搬来的对门李某好可恶!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门铃。”其实老张刚搬来那天也用钥匙开我家大门,鼓捣老半天还在门口直叹气嘀咕,
原来老张老家住三楼,习惯了到三楼就拿钥匙开门,真是个粗心的家伙。一则小笑话引发了学生的讨论,他们列举了发生在邻里之间的许多凡人小事,明白与邻居相处要互谅互让,对邻居的困难要热情帮助。
老师的一段亲身经历成了最真实可见的礼物,一下子拉近了师生距离,学生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哄堂大笑,课堂气氛活跃而友好,师生关系十分和谐。
三、课堂展演,以“礼”寓情:潜移默化,激活乐趣课堂
简单直观的实物、歌曲、漫画、图片等教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礼物”,可以使抽象化、理论化的知识具体化、情感化。这种简单实用、显而易见的“礼物”能很快地吸引学生,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伴随着愉快的、感动的、幽默的各种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获取知识,提升技能,提高素养。
在学习《绿色小卫士》一课时,当讨论到有时为了保护环境要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时,有的学生小声嘀咕。辩论会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趁热打铁”播放了发生在盐城丹顶鹤保护区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歌声凄婉动人,场景催人泪下。同学们看完视频,听完歌曲,久久沉思……因为这节课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准则。相反,如果我在课堂上对那些“有
情绪”的学生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这节课的德育功能也就无从
谈起。
充满乐趣的品德课就是一杯醇香的美酒、一首动听的歌曲、一幅精美的油画,使人仿佛进入了艺术的境地,润物无声。
四、课堂参与,出“礼”自足:才华展示,扮靓乐趣课堂
如今的孩子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渴望自己的见解得到大家的肯定,渴望自己的本领为别人所称道。因而,教师应积极创造活动环节,让学生充当“主角”,在他人的欣赏和肯定中,得到满足、获得自信。
每节课始三分钟,我让学生进行“美德讲坛”或“每周新闻报道”活动。每当这时,同学们精神焕发。搜集整理身边的好人好事和最新新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播报新闻,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在执教《我与小动物》时,当几个孩子拿着一个装有小兔子或装有小鸟的笼子,装有小乌龟、蚕宝宝的小盒子走进课堂时,同学们惊喜万分,通过与小动物打招呼、交朋友这些环节,激发了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最后,设计“领养蚕宝宝”活动,让带蚕宝宝的孩子好好“秀”了一把自己的养蚕经验,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心,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充分感受、体验、探究。一系列的课堂实践活动成了孩子们施展才华的靓丽的“秀场”和“竞技场”。
课堂上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课堂会更“靓”,孩子们的道德境界才能得以升华,从而达成明理践行之目的。
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自主的参与、多彩的活动情境,把老师和学生,把品德课堂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衍生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品生活、品社会的“乐趣”课堂,使教师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呈现爱的“反馈”课堂、充满成长味道的情趣课堂,是师生共同打造的珍贵的精神馈赠。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