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络演进阶段整合模型构建与研究启示探析
2013-10-16董保宝
董保宝
(吉林大学 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一、引 言
社会网络无论是对成熟企业还是新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网络是个人、团队和组织可拥有的最具价值的资产之一(Elfring和 Hulsink,2003),它是个人、团队和组织从外部获取信息、知识和其他有价值资源的重要渠道。新创企业往往因为“新”和“小”而先天就有“新进入缺陷”(Stinchcombe,1965)和“小规模缺陷”(Baum,1996),从而面临更为严重的资源约束(Siu和Bao,2008)。创业者在实施创业的过程中,通常会通过建立和利用社会网络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识别和开发有价值的机会,进而创建新企业并不断推进其发展壮大。由此可见,创业者和新创企业的创业网络对于新企业的创建、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前所述,创业者为了后天弥补新创企业因“新”和“小”而固有的先天不足,往往要通过建立和利用社会关系来获取外部资源。而创业者个人的社会网络是他们在创建和发展新创企业过程中所拥有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Wu和Dong,2010;董保宝,2012)。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也就是创业学者们常说的“创业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新企业创建和发展的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还会随着创业过程的推进而不断发生阶段性演进。创业初期的创业网络有助于创业者坚持不懈地开展创业活动,而创业后期的创业网络有利于新企业获得合法性(Coad和Tamvada,2011)。Greve和Salaff(2003)实证分析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从事的创业网络活动,并且发现:在创业第一阶段(构想产生阶段),创业者并不与网络成员讨论构想和发展关系;但到了第二阶段(规划阶段),创业者就会扩充网络成员以扩大创业网络,在发展和维系创业网络方面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到了第三阶段(创建企业),创业者就会有意识地减少创业网络成员的数量,并且倾向于维系与核心成员和重要成员之间的关系;第四阶段(新企业早期成长与发展),创业者会在深度与广度两个方面提升创业网络,以提高新创企业的网络地位和声誉。遗憾的是,迄今还无人构建完整的创业网络演进阶段模型来对揭示创业网络在创业过程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及其自身的演进状况。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创业活动蓬勃发展,基于中国特有情境的创业网络研究已经成为创业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焦点(Siu和Bao,2006和2008)。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从创业过程视角深入研究新企业的创业网络是一个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创业研究方向。
从事创业网络研究的学者通常认为,创业网络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不同创业阶段的网络关系各具特点。本研究旨在基于现有的创业网络和社会网络研究成果来构建一个创业网络演进整合模型,以期给新创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并从网络视角帮助企业界加深对创业过程的了解。
二、创业网络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Barbes在1954年提出了社会网络的概念,并且认为社会网络就是一组真实存在的社会关系。Mitchell(1969)把社会网络概念引入新企业创建过程研究,提出了创业网络的概念,并且把创业网络定义为创业者个体与外界构建的连接关系(ties)。但是,这一概念当时并未引起创业学者们的重视。直到1980年代,一些创业学者开始重视并重新定义创业网络,他们把创业网络定义为创业者和新创企业为了赢得社会认同以及精神和物质的支持和服务而构建的与外界进行接触的媒介。此后,创业网络研究便逐渐兴起,而其中Larson(1992)、Larson和Starr(1993)与Zhao和 Aram(1995)的研究被认为是创业网络研究的经典之作①。
Larson(1992)从网络成员交往视角研究了创业网络的治理问题,并构建了一个企业网络形成的过程模型。Larson(1992)的这一奠基性研究为后续的创业网络演进与发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Larson和Starr(1993)从社会网络视角提出了创业网络的基本构成要素,把创业网络定义为创业者个人或者新企业与其他个人和组织间的关系集合,并且认为创业网络包含行动主体(actor)、关系(relationship)、联络或连接(linkage or ties)三个要素②。他们俩还构建了一个基于创业过程的网络模型,并且认为创业网络中个人或企业之间的连接是网络关系中点与点的对接。Zhao和Aram(1995)把创业网络界定为创业者为了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构建的网络连接关系,并且把这种网络连接关系分为强连接和弱连接。上述四位学者的观点对后续创业网络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Schutjens和Stam(2003)以及Hoang和Antoncic(2003)对既有的创业网络研究进行了梳理,并且对Larson和Starr(1993)提出的行动主体、关系和连接这三个创业网络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阐述。他们俩认为,行动主体构成了网络中的结点(Larson和Starr,1993),而网络关系则包含内容、方向和强度三大属性。就网络关系的内容而言,由于关系包含多种资源的传递与交往,因此,关系因其内容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常见的关系形态有交易关系(transaction relations)、沟通关系(communication relations)、工具性关系(instrumental relations)、情感关系(sentiment relations)、权 力 关 系 (power relations)以及亲属血缘关系(kinship and descent relations)等。网络关系方向一般是指网络资源的流向,即网络资源一般会经由某一行动主体流向另一行动主体。在创业过程的不同阶段,新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需求对不同资源的流向进行治理,这就是所谓的“网络关系治理”。如果行动主体之间常有资源和信息交流,且彼此接触频繁,那么,他们之间就有较强的关系,或者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强度较大,反之则关系强度较弱。无论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都离不开网络关系治理。某一行动主体想要与另一行动主体发生某种关系,必须先通过某个路径直接或间接地建立关系,这种行动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单位被称为“连接”(tie)。而连接的强弱取决于网络结点之间的组织间结构。在许多学者(如 Walter等,2006;Tornikoski 和 Newbert,2007;Zahra,2007;Siu和Bao,2008)看来,上述网络关系内容、网络治理机制和网络结构都是构建和提升网络能力的关键所在。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依托Larson和Starr(1993)、Schutjens和Stam(2003)以及 Hoang和Antoncic(2003)的研究,基于创业过程视角,从网络关系内容、网络治理机制、网络结构和网络能力四个方面来考察创业网络的不同演进阶段,并且对网络构成要素在网络演进不同阶段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原因在于这四个方面是目前创业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且研究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能为后续创业网络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Siu和Bao,2008)。
三、创业过程与创业网络关系辨析
许多学者(如Larson,1992;Elfring和 Hulsink,2003;Sarah等,2010;Newbert和 Tornikoski,2012)均认为,创业者是一些与外界保持各种社会关系,并通过创业网络来完成创业过程的个体。因此,创业者所发展的网络关系对创业过程的影响便成为创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样,创业过程对创业网络的影响也成了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焦点(Honig和Davidsson,2003)。
文献回顾表明,现有的新创企业创业网络研究虽然涉及多个不同的议题,但主要关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创业网络如何影响创业过程演进和新创企业绩效。关注这个问题的创业网络研究基本上都是结果导向型(outcome-oriented)研究,旨在探讨网络因素如何影响新创企业的绩效,或者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就是用网络变量来解释新创企业的结果。因此,在这类研究中,创业网络充当解释变量的角色。二是创业过程与结果如何回馈、影响创业网络的发展演化。考察这个问题的研究大多属于程序导向型(procedure-oriented)研究,主要关注网络的动态发展和变化,并且把创业网络作为被解释变量。
那么,创业网络及其演进在创业过程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创业者在实施创业时要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新进入缺陷”(新企业创立后就变为“小规模缺陷”),二是缺乏正当性或合法性(Menzies等,2006)。由于创业者初始资源禀赋不足,因此,新创企业必然要面临由规模小造成的诸多限制,如获取资源比较困难(Baum,1996)。Aldrich和Fiol(1994)把合法性定义为“新组织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程度”,或者说“新组织符合社会规范与准则的程度”。创业者要想获得资本、进入市场、得到法律保护,就必须先获得合法性。一般来说,新创企业的合法性都比较低。新创企业由于“新”而无法向社会公开募集所需的资源(Stinchcombe,1965),因此,创业者必须通过发挥自身的能力来构建并拓展自己的关系网络,并争取赢得网络成员的信任。反过来,创业网络的形成与利用也离不开创业过程的发展。构建网络是创业者为了获取资源而采取的一种战略行为(Petrova,2010),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新创企业不断提升自己的正当性和合法性(Honig和 Davidsson,2003)。Schutjens和Stam(2003)以及 Amit和Zott(2001)研究指出,创业活动的发展为创业网络的演进奠定了基础,创业过程的不同阶段会对创业网络的内容、治理机制和结构演进产生不同的影响。创业网络在整个创业过程中的演进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网络交往的内容,主要是指资源、信息等;二是网络关系治理,即管理或控制网络交往内容在相关个体间的流向;三是网络成员个体(即创业者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之间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即网络结构,涉及交往发生顺序以及交往顺序对交往弹性和适应性的影响。创业网络在创业过程中实现的上述三方面演进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网络能力的合理演进和不断完善。
由上可见,创业网络的发展会影响创业过程,创业过程的推进也会反过来影响创业网络的演进。一些致力于创业网络研究的学者把创业网络作为解释变量,认为创业网络发展会影响创业过程和结果。例如,Honig和Davidsson(2003)就把创业网络作为解释变量研究发现,创业初期创业者的社会网络有助于其持续开展创业活动。因此,他们俩认为,创业网络与创业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创业过程有利于创业网络的多元化发展,并推动其向层级化发展。早在1996年,Uzzi就研究发现,社会网络中的强连接与弱连接的合理搭配能提升社会网络促进创业过程的作用。
四、创业网络演进阶段整合模型构建及其说明
无论是将创业网络作为解释变量还是被解释变量,相关研究都非常关注创业网络在创业过程中如何演进和如何影响创业过程这两个问题。Larson和Starr(1993)构建了一个创业网络随创业过程演进的模型,把创业网络作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获取资源开发机会的一个必要手段,并且认为随着创业过程的推进,网上资源交往也由简单的点对点交往逐渐发展成组织之间多层次的稳定交往。简言之,Larson和Starr(1993)认为,为了满足每个阶段的需要,与创业过程对应的创业网络会随之呈现阶段性演进的态势。他们俩把创业网络的演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期连接关系的开发;第二阶段是网络关系的多元化;第三阶段是网络关系的层级化。Trevelyan(2009)对上述三个阶段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在创业初期,创业者要进行不断的搜寻、识别与筛选,以便使网络关系能逐渐满足其创业需要;在创业中期要对网络关系进行系统化管理;而在创业后期(即新企业创建后的发展)应该把网络关系改变成不断有利润产出、各相关方互相承诺的稳定的组织交往关系。因此,构建基于创业过程的创业网络演进阶段整合模型,不仅要反映经济交往关系,而且还要展现社会层面的多元化关系。
据上所述,本研究基于创业过程视角来构建创业网络演进阶段整合模型(参见图1)。借鉴Siu和Bao(2008)的研究成果并基于创业过程,本文提出了一个集创业网络发展四要素(即网络关系内容、网络治理机制、网络结构与网络能力)于一体的整合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网络关系内容是指网络内部交往所涉及的资源、信息等;网络治理机制是网络关系得以维持并运行的规则(如激励、约束、利益分配等)以及网络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如信任、声誉、合作等);网络结构是指参与交往的个体间彼此的连接关系,包括交往发生的顺序以及这种顺序对交往弹性和适应性的影响;网络能力是指创业者或者新企业处理内外部关系的能力。本研究将这四个基本要素作为创业网络演进的横截面变量。在基于时间序列的纵向层面上,本文采用Larson和Starr(1993)以及Trevelyan(2009)的创业网络演进三阶段发展模型来解释创业网络在时间上呈现的特征。创业网络从开发到成长再到成熟,要经历从低阶向高阶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关系内容、治理机制、结构与能力均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并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图1 基于创业过程的创业网络三阶段整合模型
1.第一阶段:初期网络连接关系开发。为了获取为创建新企业所必需的资源,创业者会主动建立和发展网络关系。在寻找资源并与各种资源尤其是财务资源的拥有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创业者会通过搜寻和甄别来挑选有利于自己开发创业机会的人际关系。在创业早期,这些基于机会识别与开发的人际关系大多是一些基于情感的关系,也有一些是基于社会制度的关系(Dodd和Patra,2002)。创业者通过不断的搜寻、试错和整合来了解不同关系所能提供的创业资源,并确认它们与自己资源需求的契合程度。在人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创业者会挑选并着力发展一些有利于开发创业机会的关系。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创业者既有的工作关系与亲友关系是他们着手创业能够依靠的基本关系(Zhao和Aram,1995)。创业者最初都是从家人和朋友那里获取信息、资源、资本、销售渠道和社会性支持,并且把创业构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Hite和Hesterly,2001)。这些非正式关系首先是以情感或者社会关系的形式存在的,它们对创业者提供的资源能够解决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面临的资源禀赋不足问题。由上可见,早期的创业网络治理主要基于创业者与关系网络成员的情感和信任或者说基于彼此的信任,因此,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是维系网络关系的基石(Elfring和Hulsink,2003)。初期的创业网络是依靠既有人际情感关系所产生的期望、规范与治理机制来维系的(Siu和Bao,2008)。
创业者在逐渐把自己的创业构想和创业战略付诸实施后,便会根据获取资源的难易程度和渠道成本来淘汰成本高、质量差的资源来源,并逐渐对关键网络连接结构化,以构建结构化的创业网络关系(Smith和 Lohrke,2008)。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已有关系被淘汰,一些新的关系得以建立,其结果是创业者既优化了自己的创业网络,又构建了为获取创业所必需的资源的结构化机制(Anderson等,2010;Welter,2012)。
在创业初期,创业者的首要目的是把自己的创业构想付诸实施,因此主要是利用创业网络来获取为创业所必需的资源,并为满足未来新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对网络结构进行规划。因此,在创业初期,创业者最缺乏的是网络构想能力,也就是识别外部网络关系的能力和规划关系网络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的作用在于从企业网络组织系统中发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会、资源和能力(徐金发等,2001)。
2.第二阶段:网络关系多元化。在创业网络发展的第二阶段,创业者会利用自己的网络能力来拓展网络关系(Walter等,2006),把原来单一取向的交往关系变成多元化(如经济、社会)的交往关系,并且把信任作为一种正式机制来加以利用,以便提升新企业在网络成员心目中的地位并且因此而获得可观的利益(Trevelyan,2009)。
在这个阶段,持续不断的交往以及通过既往交往积累的经验能为网络行动主体带来相当可观的正面回馈和更多的承诺③,因此,创业网络得以扩大和完善,网络的广度和深度较第一阶段有明显提升。创业网络的发展是一个网络回报不断得到开发利用的过程(Lans等,2011)。新创企业在承担风险、建立互信与试错学习的过程中,与其他网络成员进行了大量的交往和沟通,而且不断评估这些关系的商业价值。网络成员通过不断的相互学习来构建和完善各种有关守密、信任、公平和互信的规则,而彼此之间的交往方式也通过初期的互动大致定型。由于这些关系都是围绕尚未步入正轨的新创企业构建的,因此,这个阶段要确保创业网络健康发展,就得维持每个连接关系的承诺和交往水平(Hite和Hesterly,2001)。
在上述过程中,创业网络在经历了开发利用和发展以后,又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也得到了完善,而且不断趋向于复杂化,而创业网络关系也已经变成了一种包含社会与经济交往关系的契约关系(Uzzi,1996)。这种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契约关系赋予创业网络最基本的稳定性和弹性。到了这个阶段,交往程序被信任、规则、共同目标与组织间的承诺所固化,形成了特定的网络结构。此时,网络结构的强度和密度都有所提高(Zhao和Aram,1995)。结构化的网络发展过程是随着时间而演进的(在图1中从T0到T2)(Siu和Bao,2008),创业网络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推进自己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基本结构(Kale和Singh,2007)。
在此阶段,创业网络交往关系和新企业的角色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创业者/新创企业主要关注角色管理方面的网络能力,即一方面提升和维持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和角色,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角色很好地与网络其他成员合作,利用信任和共同愿景来完成具体的项目或任务(徐金发等,2001)。因此,此时的角色管理能力主要体现为培养和发展新创企业的关系技能(Walter等,2006)。
3.第三阶段:网络关系层级化。创业网络层级化是网络发展的高级阶段,它经由第二阶段的网络多元化演进而来。这个阶段的新创企业不再关注交往关系的变化,而是通过运营活动来对交往关系实施层级化(Trevelyan,2009)。随着网络的层级化发展,新创企业各方面的业务在经济动机和对社会关系能带来利益的期望的驱动下会逐渐趋向于网络化(Sarah等,2010)。网络关系层级化发展的表现形式是网络关系的不断分化和整合,而网络关系的不断分化和整合有助于新创企业识别有价值的网络关系以及关系各方之间彼此做出的承诺,进而有利于关系各方为稳定网络关系而增加投入,最终确保网络成员都能从中受益(Hite和 Hesterly,2001)。
由于与其他网络成员形成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新创企业会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经营创业网络,最终把最初基于个人交情、关系不稳定的网络改造成基于网络成员之间利害关系或经济利益的网络,这种网络具有关系稳定、循环轮转的特征(Trevelyan,2009)。第三阶段,新企业主要依靠自己的某个部门或团队来完成以关系管理为核心的网络关系运营,并且着力发展以关系整合为核心的网络能力,即按照自己在网络中所扮演角色的要求,在与其他网络成员合作的基础上承担相应的职能活动,但重点仍是发挥自身的能力,并按照合约来协调与合作方的关系(徐金发等,2001)。
初始阶段创业者构建网络所形成的规则和期望是构建第三阶段交往关系的基础,而且会衍生出该阶段交往关系的规则。创业者原本的个人关系也会被组织间的互动关系所取代。在成功经历了创业网络发展的三个阶段后,原本由创业者利用个人社会关系构建的网络基于成员的长期承诺和利益需要而逐渐变得稳定、透明(Lin等,2006)。这时的网络已经不再是早期创业者基于亲情和友谊构建的个人关系网络,而是基于正式且透明的循环交往关系的组织间关系网络。
五、创业网络四要素关系辨析及其在不同演进阶段的特点比较
创业网络演进是表征网络动态发展的一个关键指标④(Larson,1992),并且也是创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Siu和Bao,2008)。本文通过构建创业网络演进三阶段模型描述了创业者和新创企业如何在不同阶段采用适当的治理机制来管理网络关系,阐述了网络关系构成和网络结构变化问题,并展示了网络能力的演进状况,即从最初的构想能力到最后的关系整合能力。而网络能力的层级化发展不仅辩证地反映了网络内容的不断丰富,也解释了网络治理机制与网络结构不断复杂化的过程。但是,新创企业不断增强的网络能力也有其路径依赖性(Siu和Bao,2008)。一方面,网络能力的培育和开发受到网络结构的约束,不同的网络主体与不同的网络关系都会影响网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并且还会影响新创企业关注的网络能力,而创业者有意识地创造、适应或重构特定的网络结构也会影响其网络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内容的多元化和治理机制的复杂化也会影响网络能力的发展方向。
许多研究创业发展过程的学者(如Lechner和Dowling,2003;Petrova,2010)都认为,有必要关注创业网络不同演进阶段的网络关系整合发展问题,不但要重视网络内容的变化,而且应该关心网络内容变化可能导致的治理机制变化。新创企业必须积极管理网络关系,以便前瞻性地不断调整网络关系来满足自身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需要。其实,积极的网络关系管理也是网络内容不断变化的基本要求,因此,新创企业应该根据网络内容的变化不断调整或重构网络结构,并且构建合理的治理机制(Batgargal,2006)。作为新创企业的一种特殊发展机制,网络治理机制在反映网络内容变化的同时,应该注意提升网络结构,前一阶段的治理机制必然会影响企业下一阶段的网络结构构建。
创业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创业网络不同演进阶段的特征(Petrova,2010)。创业网络在不同演进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网络内容、网络治理机制、网络结构和网络能力。本文基于创业过程对这些特征进行比较,以期深入了解创业网络演进及其在创业过程中的发展变化。
在初期网络关系开发阶段,创业者最关心如何获取财务资源,并主要依靠与网络成员的情感来治理网络关系,这种基于非理性契约的关系治理为创业者初期的创业活动提供了便利(Hite和Hesterly,2001)。此时的创业网络结构比较松散,网络成员之间的连接密度和广度都较低,强度也不高。在这一阶段,创业者关心的是通过创业网络来实施自己的创业构想,因此,其相应的网络能力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到了网络关系多元化阶段,创业者/新创企业开始关注不同资源的双向流动,多元化的交往关系开始增加。此时的网络主要依靠基于信任的理性契约关系来治理,而网络的治理效率和效果也因此而得到了提高⑤(Trevelyan,2009)。同时,网络结构也逐渐趋于复杂化,网络关系的密度日渐提高,强度和广度也不断得到增强,最终导致网络能力不断提升,即由初期的构想能力逐渐发展成为整合不同关系的角色管理能力。这种角色管理能力不仅体现了网络能力自身的演进,更反映了创业者/新创企业的关注视角随着创业网络的演进而发生了变化。在网络层级化发展阶段,网络内容的复杂性和结构的多样性进一步得到提升,全方位、一体化的资源交往关系成为网络关系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治理机制也由正式、稳定、透明的契约关系取而代之,而网络结构的深度、广度和密度等也由于治理机制的升级而得到强化。当然,不同的关系组合加强了创业者/新创企业对关系组合的认知和管理,此时的网络能力更加侧重于战略规划和关系组合管理(徐金发等,2001)。综上所述,创业网络通过三阶段演进也实现了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多元的变化。
表1列示了创业网络演进不同阶段的特征。
表1 创业网络演进不同阶段特征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创业过程和多元化视角考察了创业网络的发展与演进问题,构建了创业网络演进三阶段模型,从网络关系内容、治理机制、结构和能力四个方面对创业网络的演进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研究认为,单纯的经济交往取向无法有效地解释创业网络的演进发展,而基于社会情感与契约的正式网络关系以及创业初期开发的人际网络才是创业网络发展的基石。此外,本文所构建的创业网络演进三阶段模型符合多元化创业模型的基本要求⑥,既包括了所有的关键变量又反映了变量之间的辩证关系(Timmons,2004),而本研究也充分体现了Siu和Bao(2006)关于创业研究就是要描述新企业创建过程、创业网络对这一过程的有力影响以及创业网络演进对这一过程的推进作用的观点。
本文所构建的创业网络演进三阶段模型可为未来研究提供如下启示:
第一,本文所构建的创业网络演进三阶段模型提出了创业网络不同演进阶段的四个主要研究方面,即网络内容、网络治理机制、网络结构与网络能力。现有的创业研究忽略了创业网络这四个方面在创业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相互关系,尤其是网络能力与其他三个方面的关系(Walter等,2006),更没有揭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从而导致我们不甚了解创业网络演进的阶段特征以及创业者在创业网络过程不同阶段之间的角色转换。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创业网络的不同演进阶段及其特征,有必要着重关注上述四个主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尤其是网络能力培育和发展对创业网络演进的作用以及网络能力对网络内容、治理机制与结构的影响。
第二,本文主要是根据创业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构建了创业网络演进三阶段模型,但没有在该模型中考虑创业过程不同阶段其他可能影响创业网络演进的因素,如网络适应性(network adaptation)和外部资源依赖性等。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些因素很可能也会影响创业网络的演进,甚至还会左右创业网络演进的方向。因此,未来研究有必要引入一些本模型未涉及的变量,考察它们对创业网络演进的影响。
第三,创业网络从初始开发到早期成长再到趋于成熟,要经历低阶和高阶两种不同的演进。在这两种不同的演进中,随着创业过程的推进,创业者/新创企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并趋向于成熟,两者推进创业网络演进的意图会对创业网络从低阶演进过渡到高阶演进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未来研究应该关注创业者/新创企业的行为意图尤其是嵌入网络的行为意图(即网络导向)会对创业网络演进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且开展跨学科(如心理学)研究,以揭示影响创业网络演进的深层次因素。
第四,如前所述,基于特定情境的研究不仅能够反映情境化现象,更能够揭示相关情境的本质。虽然笔者试图把中国情境因素纳入本文所构建的整合模型,但最终仍然未能如愿。因此,笔者衷心希望未来研究能够弥补本研究的这一缺憾,也就是基于中国转型经济背景构建一个纳入中国情境因素的创业网络演进阶段整合研究模型,用以指导我国本土化的创业网络研究。
虽然创业网络的动态演进与变化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如Ssiu和Bao,2008;Petrova,2010)的研究兴趣,但是,现有相关研究仍然没能令人信服地解答创业网络如何演进以及哪些因素影响其演进等谜题。本文也只是尝试性地构建了一个创业网络演进三阶段模型,但并没有回答创业网络如何演进、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演进和它们的作用机理是什么等问题。因此,这些问题仍有待后续研究来解答。
注释:
①截至本文引用以下三个文献时,Larson(1992)的文章被引用了2175次,而且引用此文的文章多数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Larson和Starr(1993)的文章被引用了608次,Zhao和Aram(1995)的文章也被引用322次之多。
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与外界保持一定的“关系”和“连接”,都镶嵌在一个由多种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网络中。关系是因,连接是果,有关系就有连接,各种各样的关系与连接构建了关系网络的基本结构。“关系”是描述网络联系的一般词语,而“连接”则从网络强度(strength)视角来解释关系的强弱,如强、弱连接(Zhao和 Aram,1995)。
③正面回馈一般是指绩效提升;网络承诺(networking commitment)主要是指网络成员对资源需求者做出的资源承诺,即在有资源需求时就加以满足。
④网络动态发展(network dynamics)的关键指标主要有三个,即网络演进(network evolution)、网络发展(network development)和网络变化(network change)。
⑤信任是决定行为意向的关键要素之一,在网络关系中信任是相互的、互惠的;而理性契约(rational contract)概念源自于社会契约理论(theory of social contract)。社会契约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它分为两类:经济层面的社会契约与社会伦理层面的社会契约。本研究所说的理性契约,既指经济层面(契约能够带来利益)也指伦理层面(契约能够带来互信)。在创业网络发展初期,出于互利的需要,创业者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逐渐形成了互信、互助的行为规则。企业逐渐发现保持信任关系是为生存所必需的“技能”,于是就产生了对创业者以及企业伦理进行规范的社会契约。因此,创业网络发展演进到一定阶段,就会要求企业遵守有利于双方自然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契约。这类契约关系既可以是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无合同约束),也可以通过签订合同来构建。在社会学领域,上述契约关系被称为理性契约行为(Granovetter,1973和1985)。而且,理性契约这一说法在创业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中用得也很多。因此,信任是理性契约关系构建与发展的基石。
⑥Ucbasaran等(2001)认为,构建多元化创业模型要求在模型中既纳入关键变量,更要体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变化。Timmons的经典创业模型就是这方面一个比较典型的模型(详见笔者2012年发表于《外国经济与管理》第2期的相关文章)。
[1]Amit R and Zott C.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4):493-520.
[2]Anderson R,et al.Network practices and entrepreneurial growth[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26(2):121-133.
[3]Batgargal B.The dynamics of entrepreneurs’networks in a transitioning economy:The case of Russia[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06,18(4):305-320.
[4]Baum J.Organizational ecology[A].Clegg H and Nord S(Eds.).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studies[C].London:Sage,1996.
[5]Coad A and Tamvada J.Firm growth and barriers to growth among small firms in India[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1,35(3):65-79.
[6]Dodd S D and Patra E.National difference in entrepreneurial networking[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02,14(1):117-134.
[7]Elfring T and Hulsink W.Networks in entrepreneurship:The case of high-technology firm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3,21(3):409-422
[8]Greve A and Salaff J W.Social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ship[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3,28(1):1-23
[9]Hite J and Hesterly S.The evolution of firm networks—From emergence to early growth 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3):275-286.
[10]Hoang H and Antoncic B.Network-based research in entrepreneurship:A critical review[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8(2):165-187.
[11]Honig B and Davidsson P.The role of social and human capital among nascent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8(3):301-331.
[12]Kale P and Singh H.Building firm capabilities through learning:The role of the alliance learning process in alliance capability and firm-level alliance succ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0):981-1000.
[13]Lans T,et al.Analysing,pursuing and networking:Towards a validated three-factor framework for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from a small firm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2011,29(6):695-713.
[14]Larson A.Network dyads in entrepreneurial settings:A study of the governance of exchange relation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2,37(1):76-104.
[15]Larson A and Starr J A.A network model of organization formation[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3,17(2):5-15.
[16]Lechner C and Dowling M.Firm networks:External relationships as sources for the growth and competitiveness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03,15(1):1-26.
[17]Lin B W,et al.Social capital,capabilities,and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A study of Taiwanese high-tech new venture[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6,73(2):168-181.
[18]Menzies T,et al.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business creation process and outcome differences of Canadian female vs.male nascent entrepreneurs[J].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06,2(4):441-453.
[19]Newbert S and Tornikoski T.Supporter networks and network growth:A contingency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emergence[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2,39(1):141-159.
[20]Petrova K.Part-time entrepreneurship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Evidence from the 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0,39(2):473-493.
[21]Sarah J,et al.The role of networking in the growth processes of family firms:An international study[R].The 10th annual world family business research conference,Lancaster U-niversity,Lancaster,UK,2010.
[22]Schutjens V and Stam E.The evolution and nature of young firm networks: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3,21(1):115-134.
[23]Siu W and Bao Q.Network relationship,governance,structure and strategies of Chinese hi-tech small firms[R].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6Academy of Management Conference,Atlanta,GA,2006.
[24]Siu W and Bao Q.Network strategies of small Chinese hightechnology firms:A qualitative study[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8,25(1):79-102.
[25]Smith A and Lohrke T.Entrepreneurial network development:Trusting in the proces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8,61(4):315-322.
[26]Stinchcombe A.Soci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s[A].March J G(Ed.).Handbook of organizations[C].Chicago,IL:Rand McNally,1965:142-193.
[27]Tornikoski E T and Newbert S L.Explo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organizational emergence:A legitimac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7,22(2):311-335.
[28]Trevelyan R.Entrepreneurial attitudes and action in new venture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2009,10(1):21-32.
[29]Ucbasaran D,et al.The focus of entrepreneurial research:Contextual and process issu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1,25(5):57-80.
[30]Uzzi B.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The network effect[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6,25(1):19-46.
[31]Walter A,et al.The impact of network capabilities and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n university spin-off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6,21(4):541-567.
[32]Welter F.All you need is trust?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rust and entrepreneurship literature[J].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2012,30(3):193-212.
[33]Wu L and Dong B-B.Whether dynamic capability can be regarded as the mediator between network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 Research,2010,2(2):103-117.
[34]Zahra S A.Contextualizing theory building i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7,22(3):443-452.
[35]Zhao L and Aram J D.Networking and growth of young technology-intensive ventures in China[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5,11(10):349-370.
[36]董保宝.网络结构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基于动态能力中介效应的视角[J].管理学报,2012,(1):56-62.
[37]徐金发等.企业的网络能力剖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