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胜任力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
2013-03-19陈建安
陈建安,金 晶,法 何
(1.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武汉大学 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一、引 言
随着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开始尝试自主创业。不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一直差强人意,因此,大学生创业(包括在校创业、休学创业、毕业就创业、毕业后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缺乏一般商业知识、创业经验、外部咨询机构的支持和具体领域导师的指导,资金短缺,曾遭遇过家族创业失败的经历等(Smith和Beasley,2011)。创业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初次创业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创业胜任力,才能应对创业不确定性并最终取得创业成功。因此,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日益成为高校和创业服务机构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成了创业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但是国内目前还无人致力于创业胜任力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外创业胜任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创业胜任力的内涵界定和结构维度划分,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等对培育和开发创业胜任力的影响作用,以及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等方面,对国外学者已经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最后剖析现有研究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未来研究展望。
二、创业胜任力概念界定
创业者创办企业和普通个体进入组织成为雇员一样,都是职业选择的结果。当然,从有创业意向到实际创业的转变经常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职业发展或决策过程(Nabi等,2006)。与普通个体相比,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风险,没有现存的成熟组织可供其融入(Stumpf,1992),必须与社会成员和组织进行互动。因此,创业者的职业发展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迥然不同于普通个体。此外,虽然创业者和管理者之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如高水平的职业承诺,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如前者更喜欢挑战(Ayala等,2002),而两者为完成各自的角色任务而必须具备的胜任力更是大相径庭。鉴于组织行为学有助于回答创业领域的相关问题(Baron,2002),部分学者(如 Chandler和 Hanks,1993;Man等,2002;Markman和 Baron,2003)把组织行为学领域的胜任力概念引入创业研究,提出了“创业胜任力”概念。创业胜任力是组织行为学研究与创业研究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概念,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通过文献梳理不难发现,创业胜任力研究经历了从特质论向情境观再向过程观的视角转换,这三种不同视角的相关研究分别从自己所依据的基础理论出发来界定创业胜任力的内涵。特质论视角的创业胜任力研究只关注成功创业者所具备的特质和能力,但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的成功创业者实际所处的创业情境的影响。现实中,创业者所处的创业情境会对创业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创业情境是动态变化的。因此,特质论无法解释创业实践中的创业者胜任力问题,于是,基于情境观视角的创业胜任力研究便应运而生。当然,创业是一个动态过程,创业者要在创业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因而必须具备完成不同角色任务所需的创业胜任力。过程观在融合情境观内涵的基础上,使得创业胜任力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下面介绍这三种视角研究所界定的不同创业胜任力内涵。
(一)特质论视角下的创业胜任力
创业胜任力概念最早是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在创业研究文献中的,最初学者们是从创业技能的视角来剖析创业胜任力(Loué和Baronet,2010)。Chandler和 Hanks(1993)把创业胜任力定义为识别、预见和利用机会的能力,并且认为创业胜任力会随着创业者对市场的熟悉而不断得到加强。后来,有学者从成功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特质的角度来界定创业胜任力的内涵。例如,Man等(2002)给出了比较完整的创业胜任力定义:创业胜任力是创业者为成功完成角色任务而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因此,在 Markman和Baron(2003)看来,创业者的个人特质(如自我效能感、机会识别能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与成功创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之间的匹配程度越高,创业者取得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情境观视角下的创业胜任力
外部环境是影响创业胜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复杂性要求创业者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创业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并以创业者与环境契合为切入点来界定创业胜任力,从而对创业胜任力的概念进行了充实和提升。与只关注创业者特质的特质论研究不同,情境观视角下的创业胜任力研究更加关注创业者在创业中与环境互动的动态过程。Nabi等(2010)指出,在从在校大学生到创业者的转变过程中,创业者能否与环境匹配的关键是个体的创业成熟度(entrepreneurial maturity)和商业理念复杂程度(complexity of business idea)。他们根据创业成熟度与商业理念复杂程度的匹配情况,把从大学生到创业者的角色转换分为四类:一是不成熟的低创新者(immature low-innovator),即从事简单或低创新性商业活动的不成熟创业者;二是成熟的低创新者(mature low-innovator),即从事简单或低创新性商业活动的成熟创业者;三是不成熟的高创新者(immature high-innovator),即从事复杂或高创新性商业活动的不成熟创业者;四是成熟的高创新者(mature highinnovator),即从事复杂或高创新性商业活动的成熟创业者。Man和Lau(2005)对中国香港IT服务业和批发贸易业创业所需的创业胜任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IT服务业创业需要更高的创新能力、战略能力和学习能力。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创业胜任力不但要与相关产业的环境相匹配,而且还与创业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因此,Muzychenko等(2008)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创业,创业者就应该具备跨文化胜任力(Muzychenko,2008)和全球视野,并且实证证实了跨文化胜任力调节创业者的创业机会胜任力和创业效能感对国际机会识别效果的影响。
(三)过程观视角下的创业胜任力
创业者与环境之间的匹配不是静态的,创业后期所要求的社交技能和心理素质不同于创业初期所需的相关技能和素质(Nandy,1973)。因此,有学者开始关注当下创业胜任力和未来创业胜任力之间的异同问题。Davidsson和Honig(2003)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能够预测是否实施初次创业,但无法预测创业能否成功。Obschonka等(2011)则发现,早期(青少年时期)的创业胜任力会对日后取得创业成功产生正向影响,而初次创业者既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也会对取得创业成功产生正向影响,但不会在其早期的创业胜任力与日后的创业成功之间产生中介作用。原因就在于创业环境在不断变化,与环境匹配的创业胜任力也应该随环境不断变化。至于如何才能保持创业胜任力与动态变化的环境相匹配,有学者(如Politis和Landström,2002;Omrane和Fayolle,2011)从过程视角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把创业胜任力分为创业准备阶段胜任力、创业过程胜任力和创业持续阶段胜任力,从而为解决创业胜任力与环境动态匹配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而言,Politis和Landström(2002)以曾经历过公司任职生涯(corporate career)、创业学习和综合投入生涯(integrated investment career)这三个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非正式投资人(informal investor)①为样本研究发现,每个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都需要学习和开发重要胜任力以推进创业生涯的发展。具体来说,在公司任职阶段,应该学习管理逻辑,创建构建管理胜任力的平台,建立关系网络并树立自己的声誉;在创业学习阶段,要充分利用管理胜任力构建平台来实施不同的创业项目,以便学习并掌握创业过程固有的逻辑;在综合投入阶段,通过发挥自己的管理和创业胜任力来把管理胜任力构建平台扩展到自己所投资和参与管理的企业,并在这些企业里扮演企业家和非正式投资人的角色。Omrane和Fayolle(2011)则以创办新企业为载体,把创业过程分为新项目发布(release of a new project)、创业者承诺(entrepreneur’s commitment)、新创企业生存和发展(survival and development)三个不同的阶段,并且从认知视角剖析了这三个不同阶段对创业者胜任力的不同要求。例如,新项目发布阶段要求创业者具备吸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机会感知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在承诺阶段要求创业者具备企业创建能力(entrepreneurial creation competencies),搜 寻、筹集和配置资源的能力,学习倾向(propensity to learning),方法和行为能力(method and conduct competencies),以及创新、不确定性和悖论管理能力;而在新创企业生存和发展阶段则要求创业者具备社交和关系能力(social and relational competencies)、战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ies)、项目开发能力(project development competencies)以及项目合并和定位能力(competencies in project consolidation and positioning)。
三、创业胜任力结构维度划分
创业胜任力的识别与测量是创业胜任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如前所述,早期的创业胜任力研究主要关注成功创业者的个人特质,因此认为可采用成功创业者的典型个人特质来表征创业胜任力的内容维度。例如,Hood和Young(1993)是最早研究创业胜任力构成维度的学者,他认为创业胜任力可用创业者个人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心智属性(mentality attributes)、个性特征等四个维度来表征,其中知识包括财务/现金管理、工程、会计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包括领导技能、沟通技能和人际关系等;心智属性包括创造力、机会主义思维(opportunistic thinking)、想象力和积极思维(positive thinking);个性特征包括自我激励(self-motivation)、冒险倾向(propensity for risktaking)、深层次的伦理价值观(deep-seated ethical values)等。但是,随着学者们对创业胜任力认识的不断深入,创业胜任力的结构维度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拓展。具体而言,Lans等(2011)对荷兰348个农产品小企业主进行了创业胜任力调查,解释性因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创业胜任力的核心维度包括分析能力(analysing competence)、追求能力(pursuing competence)和网络能力(networking competence)。这里的分析能力与概念能力(conceptual competence,指分析和判断复杂情况的心智能力)比较接近,包括认知、解释和推断能力;追求能力是表征创业胜任力的一个态度维度,如积极进取,包括主动搜寻新的机会和管理实践方面的超前行动;网络能力在这里主要是指社交能力,包括敞开心扉(get through the door)和管理关系网络的能力,敞开心扉与回应、说服和适应他人有关,而管理关系网络则同与其他创业者合作、接受他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等有关。由于创业胜任力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因此,其内容结构应该是多维的,其表现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现有研究主要从能力胜任力、心理胜任力和社会胜任力三个维度出发,对创业胜任力的内容构成进行了讨论。
(一)能力胜任力
不管对于创业者还是一般人来说,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是胜任力的一个重要维度。Grebel等(2003)甚至认为,新创企业能否在财务方面取得成功取决于创业者拥有的能力(即人力资本)。虽然能力是一个多维、连续和情境化的概念,但并不等同于胜任力(Chell,2013)。当然,创业是一种不同于管理的活动,创业者为胜任创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不同于普通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现有研究主要从智能、技能和经验三个方面来探讨创业者的能力胜任力。
1.创业相关智能。与创业相关的智能不是一个单维概念,包括分析智能(analytical intelligence)、创造智能(creative intelligence)和实践智能(practical intelligence)三个维度(Sternberg,2004)。Baum和Bird(2010)通过对22位印刷业CEO的访谈以及对处于早期高增长阶段的印刷和制图公司283位创业者的问卷调查,验证了创业成功的三维智能(即分析智能、创造智能和实践智能)模型,并且发现这三种智能与创业效能感共同激发成功的创业行为。其中,创造智能可以促使创业者产生新的想法,分析智能能够帮助创业者评价新想法并决定是否值得把它们付诸实施,而实践智能则有助于创业者找到将新想法付诸实施的途径。后来,Baum等(2011)进一步基于认知心理和社会认知理论实证发现:相关的企业和行业经验与学习导向可共同预测创业者的实践智能,而创业者的实践智能和成长目标可共同预测新创企业能否获得成长。Ames和Runco(2005)通过访谈47位成功创业者发现,分析智能(或概念智能)是创业者为取得创业成功所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才能,拥有特殊概念智能的创业者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2.创业相关技能。与创业相关的技能种类繁多,学者们分别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提炼。具体而言,Brush(2008)提出了成功创业者必须掌握三方面的技能:形成清晰愿景的技能、创造性地管理现金的技能以及引导他人或运用社交能力说服他人对在建企业做出承诺的技能。Man和Lau(2000)以及 Man等(2002)曾先后对香港服务企业主和管理者进行了调查,通过定性分析构建了一个基于过程的创业者胜任力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创业胜任力由机会胜任力、关系胜任力、概念胜任力、组织胜任力、战略胜任力、承诺胜任力六个维度构成。后来,Loué和Baronet(2012)先对法国、加拿大和阿尔及利亚三国创业者进行了访谈,然后采取量化研究方法提炼出44种创业技能,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归纳出机会识别和开发、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和商业活动、自我约束、监控、直觉、想象力等八种关键的创业技能或能力。
3.创业相关经验。与创业相关的经验包括工作经验、创业经验等。学者们通过实证发现创业者创业前的工作经验、行业经验对创业成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Harada(2003)以5911家日本新创企业为对象研究发现,创业者创业前的相关企业经验与创业成功正相关。先前的创业经验会对创业倾向或创业过程推进产生正向影响(Hamidi等,2008;Obschonka等,2011)。Hopp(2012)甚至发现,先前的非营利工作经历(nonprofit experience)有助于提高成功创业的概率。当然,经验的深度和广度对创业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Westhead等(2005)以苏格兰200个初次创业者(novice entrepreneur)、66个连续创业者(serial entrepreneur)和88个组合创业者(portfolio entrepreneur)为对象研究发现,组合创业者拥有丰富的经验、更多的资源和独特的认知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创办企业和如何创办企业。但是,Dimov(2010)认为,创业经验和早期的创业能力通过对机会的信心(opportunity confidence)对创办企业产生间接的影响,而行业经验则对创办企业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
(二)心理胜任力
虽然一般认为创业是一种艰苦的工作,要求创业者耐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Baron等(2013)却研究发现,创业者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只感受到较小的压力。他们对此的解释是经受过市场历练的创业者具有较强的压力忍耐和管理能力,并拥有高水平的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应变性)。于是,学者们开始从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特质的视角来探讨创业胜任力的构成维度问题。
1.与创业倾向相关的心理因素。创业倾向是潜在创业者创业前对创业态度的重要体现,甚至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Makhbul和Hasun,2011)。因此,应该把有创业倾向的个体与那些只有创业特质的个体区分开来(Thompson,2009)。创业倾向明显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创新性和冒险倾向,更能承受不确定性,并且有更高的成就需求和内控点以及更多的自信(Koh,1996)。Lüthje和Franke(2003)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51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验证了创业者的创业倾向直接受其创业背景认知和所获得的创业支持的影响,而他们的个人特质只对创业倾向产生间接的影响。因此,掌握创业倾向的预测因素对于创业心理胜任力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部分学者从人格特质来寻求与创业倾向相关的心理因素。例如,早在1994年,Krueger和Brazeal就曾实证发现主动性人格会对创业倾向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当创业机会降临时,潜在创业者会表现较强的主动性。Zhao等(2010)进一步通过实证发现,五大人格中的情感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和尽责性四个因素与创业倾向显著相关,但宜人性与创业倾向不相关。
创业者比非创业者有更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和冒险精神(Chen等,1998),因此,创业效能感是表征创业者特征的一个典型因素。拥有高自我效能感和内控点的创业者更有可能对创业持积极态度 (Hattena 和 Ruhland,1995)。Drnovšek 等(2010)以创业效能感为切入点探讨了影响创业倾向的心理因素,认为应该把创业效能感看作由目标和控制信念构成的多维概念,包括三个维度来源:把自我效能感运用到创业领域(包括创办企业或企业成长活动)的特殊想法、自我效能信念的内容(content of self-efficacy beliefs)——即任务或结果目标信念以及创业效能信念的效价(valence of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beliefs)——即积极或消极控制信念(positive or negative control beliefs)。早在1999年,Erikson就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中的目标设定和目标承诺维度会显著影响创业倾向。此外,另有学者(如Zhao等,2005;BarNir等,2011)研究发现,外部因素(如角色榜样)或一些个体因素(如风险偏好、创业经历)也要通过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等内在心理因素才能对其创业倾向产生影响。
2.与创业偏好相关的心理因素。并非任何人都能够成为创业者,创业者往往具有特殊的个人心理特质,如乐意冒险、努力工作、善于领导、创造力强,并且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和信念(Jaunel,2011)。部分学者从个体选择创业活动的内在偏好的角度来探讨创业胜任力的心理维度。例如,Carter等(2003)对初次创业者和非创业者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在包括自我实现需求、财务成功、创新、独立等在内的职业选择影响因素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初次创业者在进行职业选择时,相对于非创业者而言比较看轻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能否得到认可等职业选择影响因素。Virginia和Carlos(2012)则通过调查101个创业者也发现,“赚钱”和“做老板”是他们的主要创业动机,因而也是影响他们创业决策的重要因素。
3.与创业成功相关的心理因素。并非所有的创业者都能取得创业成功,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实证考察了心理因素(如创业热情、乐观)对于取得创业成功的重要性(Cardon等2009;Neil和A-manda,2011)。具 体 而 言,Hmieleski和 Carr(2008)考察了创业者的心理资本(用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应变性等来表征)与新创企业绩效(用营业收入和雇员人数增加来表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高度相关,而且环境动态性越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就越大。与低创业效能感创业者创办的企业相比,由高创业效能感创业者创办的企业成长更快、盈利更多(Hmieleski和Baron,2008)。自我效能感不但对创业成功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发挥调节效应间接对创业成功产生影响。Hmieleski和Corbett(2008)在随机调查了159个美国创业者后发现,当创业者具有高水平的创业效能感时,他们的即兴行动对新创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当创业者具有低水平的创业效能感时,他们的即兴行动对新创企业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遭受挫折在所难免,因此创业毅力(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也是取得创业成功的一种重要心理素质。Wu等(2007)把创业毅力定义为长期专注于特定目标的创业行为或者面对逆境毫不气馁的倾向,并且考察了成就需求与创业毅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成就需求与创业毅力正相关,而且经营目标在两者之间发挥调节作用。Patel和Thatcher(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其他个性特质也会影响创业毅力:经验开放性、自主性和坚定的目标追求正向影响创业毅力,而情绪不稳定则会负向影响创业毅力。
(三)社会胜任力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创业主体与创业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用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等表征的社会胜任力对于取得创业成功的意义。Johannisson(1988)早就指出,社交技能对于成功创业比正规教育更重要。Markman和Baron(2003)认为,创业者可利用自己的社交技能来增加和拓展自己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并且用社会知觉能力、表达能力、印象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来表征社交技能。实证发现,创业者的社交技能(如准确感知他人、印象管理、说服他人)越强,就能取得越大的财务成功。其中,化妆品行业创业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他们取得的财务成功正相关,而高科技行业创业者的表达能力与他们取得的财务成功显著正相关。他们俩对此的解释是,高水平的社会资本、良好的声誉、先前的相关经验和直接的私人关系常常有助于创业者获得创业资本和潜在顾客等。Davidsson和Honig(2003)对3万多个创业者进行的大样本纵向研究(跟踪研究18个月)表明,创业者的社会资本与成功创业(用完成企业创建活动来表征)正相关;创业者的人力资本虽然确能促进他们的初次创业,但是对成功创业只产生很小的影响。Capellerasa和Greene(2008)后来也研究发现,获得潜在供应商和客户支持不但有利于加快创建企业的速度,而且有利于新创企业成长。
综上所述,能力胜任力(如自我感知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属于人力资本范畴,心理胜任力(如毅力、自信、乐观)属于心理资本范畴,而社会胜任力(如社交技能)则属于社会资本范畴,但它们都是创业者要想取得创业成功必须具备的关键胜任力(Markman和Baron,2003)。由于不同类型的资本之间具有可转化性和交叉性,因此明晰区分不同类型的资本难度较大(Stringfellow和Shaw,2009)。而且,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之间还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Coleman,1988;Teachman,1997;陈建安等,2011),单独依靠某种资本是无法取得创业成功的。对于创业者来说,平衡掌握不同的技能才是最重要的(Stuetzer等,2013)。Hartog等(2010)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一般能力对创业收入的影响超过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对工资收入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计算能力、社交能力和技术能力对创业者非常重要,同时平衡掌握多种能力能为创业者带来高收入。Backes-Gellner和 Moog(2008)以2000名德国学生为样本研究发现,个体的创业意愿不仅受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的影响,而且还取决于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组合的均衡水平。此外,另有学者考察了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的均衡组合对创业成功的影响。例如,Erikson(2002)实证发现,创业资本是创业能力和创业承诺的乘积函数,从而否定了创业资本就是智力资本的假设。因此,Erikson(2002)认为,创业能力属于人力资本范畴,而创业承诺则属于心理资本范畴;没有任何创业承诺支撑的创业能力几乎不可能对新创企业产生任何价值,而如果创业承诺没有充分的创业能力作依托,那么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和资源。
四、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对创业胜任力的影响
虽然许多因素会对创业胜任力产生动态影响,但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在培育和开发创业胜任力方面的作用,致力于回答创业是否可以教会或者学会、创业教育是否能够增强创业勇气、创业学习能否不断提升创业胜任力等问题。因此,下面着重从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如何影响创业胜任力来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述评。
(一)创业教育对创业胜任力的影响
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去创业,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准备程度(Nabi和Holden,2008)。“创业准备程度”(entrepreneurial preparedness)概念最初由Cope(2005)提出,是指个人为其创业生涯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属于知识存量范畴。创业前的准备不但会影响个人的创业态度、信念和能力,而且能为日后创业过程中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Cope,2005)。后来,有学者进一步对创业准备程度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强调创办企业或其他创业活动的准备包括知识、态度、技能、经验、机会和关系网络的创业能力准备(Thandia和Sharma,2004),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创业意愿准备(Tipu等,2011;Othman等,2012),如冒险偏好、对成功持乐观态度,实施创业的足够自信和渴望独立的愿望(Othman等,2012)。现有研究主要分析了创业教育如何影响心理胜任力和能力胜任力两个维度上的创业准备。
1.创业教育对心理胜任力的影响。考察创业教育对心理胜任力影响的研究得出了不一甚至相互矛盾的结论,但大多认为创业教育对心理胜任力产生正向影响,而少数认为创业教育对心理胜任力没有影响或者产生负向影响。
认为创业教育会对心理胜任力产生正向影响的学者主要考察了创业教育或创业课程对心理胜任力是否产生正向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的问题。Patricia(1999)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是大学生获得创业信念和培育创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创业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把创业作为职业选择的意识,激发他们创造性地对待未来机会的热情。Henry等(2004)和Dickson等(2008)考察了普通教育和创业教育对创业的影响,结果发现:普通教育和受教育者实际创业之间并不存在紧密的正向关系,而创业教育与受教育者实际创业并取得创业成功正相关。Nabi和Liñán(2011)研究发现,有效的创业教育创新和推广尤其是创业教育普及,能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立志于创业。这些研究发现说明,创业教育会影响创业胜任力。那么,创业教育是如何影响创业胜任力的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许多学者开展了相关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例如,Kolvereid和 Moen(1997)通过比较研究挪威商学院主修创业专业的商科学生和主修其他专业的商科学生发现,创业专业的学生有更强的创业倾向,因而更有可能实施创业。Mc-Mullan和Vesper(2000)通过长期跟踪研究创业教育对于非创业者变成创业者的作用发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显著影响。Pittaway和Cope(2007)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发现,创业教育正向影响学生的创业倾向和创业意愿。Sánchez(2011)采用事前测试和事后测试相结合的准实验研究方法收集分析了863个西班牙大学生的相关数据(其中403名学生参与创业教育计划,其余460名没有参加创业教育计划的学生组成对照组),结果表明:与没有参加创业教育计划培训的对照组学生相比,参与创业教育计划培训的403名学生的创业倾向水平有所提升。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证实了创业教育不但能够增强受教育者的创业倾向,而且还能改善他们对创业的态度(Souitaris等,2007)或创业效能感(Pihie和Akmaliah,2009)。甚至有学者(如Ertuna和Gurel,2011)研究发现,创业教育还能在促进创业倾向方面发挥调节作用。
由于创业课程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商学院课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Edelman等,2008),一些学者定性分析和定量考察了创业课程对创业胜任力的影响。总体而言,创业课程对鼓励初次创业活动非常有效,不但能激活学生的创业倾向和职业抱负(Menzies和Paradi,2003;Jones等,2008;Millman等,2010),而且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创业效能感(Zhao等,2005),改善创业态度(Pihie和Bagheri,2010),甚至激发创业行为 (Karlsson 和 Moberg,2013)。Peterman 和Kennedy(2003)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揭示,创业课程可以提升修课者的创业倾向与可行性感知,而且提升程度与他们的先前经验和所接受的创业教育正相关。
此外,还有学者研究发现,创业教育能否发挥创业胜任力促进效应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性别、经验和文化等。具体而言,McMurray和Sharma(2005)对53名东南亚和澳大利亚MBA学生的研究表明,接受创业教育以后,男生更有可能参与内部创业活动,而年纪较轻和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更倾向于创办企业。Wilson等(2007)以美国MBA学生为样本研究发现,创业教育影响女生创业效能感的程度高于对男生的影响程度。Packham等(2010)甚至发现,创业教育对法国和波兰学生的创业态度产生了正向影响,而对德国男生的创业态度则产生了负向影响。不过,也有学者研究发现,创业教育对创业倾向等并不产生显著的影响。例如,Carayannisa等(2003)以法国和美国在校本科生和毕业生以及接受后续专业教育的学生为对象研究发现:接受教育后的创业态度和创业感知几乎不会对实际创业活动产生正向影响,而且利用情境和制度因素来为创业活动营造有利环境的作用也值得怀疑。甚至有学者研究发现,创业教育对创业抱负和创业倾向产生负向影响(Oosterbeek等,2010)。例如,Fuchs等(2008)发现,随着学生的成长,德国学校的创业教育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减弱了学生的创业抱负。Chang和Rieple(2013)通过实地调查也发现,学生对创业技能的感知会发生变化:在项目实施之前,学生对自己的创业技能非常自信,但到创业计划付诸实施以后,他们对自己的法律知识,经营理念,自我意识,以及高阶学习、环境分析、组建咨询委员会和构建社会网络(即获取外部专家知识)、担责等方面能力的自信程度都显著下降。
2.创业教育对能力胜任力的影响。现有考察创业教育如何影响能力胜任力的研究主要涉及如何发展创业技能、识别机会、创办新企业等内容。部分学者探讨了创业教育对能力胜任力的正向影响。例如,DeTienne和 Chandler(2004)认为,机会识别能力是一种可开发的创业胜任力,创业课程是开发或提升机会识别能力的适当手段。Jones和English(2004)研究发现,创业教育能提高个体识别商机的能力、创业洞察力、自信心和创业技能,并且还能丰富个体机会识别、创业点子商业化、面对风险从容筹措资源、创办企业以及管理、营销、信息系统和财务等方面的知识。Achua和Lussier(2005)实证发现,学生通过参加创业课程学习掌握的商机识别能力不亚于成功创业者的商机识别能力。Volery等(2013)采用准实验设计法收集分析了494名参加创业教育计划的学生和238名未参加计划对照组学生的数据后发现:创业教育对学生的人力资本只产生并不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他们的创业信念、机会开发能力和创业知识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但也有研究表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能力胜任力并没有显著影响(Oosterbeek等,2010)。例如,Seet和Seet(2006)研究发现,将体验式创业教育纳入大学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创业感知和创业倾向产生正向影响,但对失败容忍和机会识别等能力并没有产生正向影响。
(二)创业学习对创业胜任力的影响
创业不仅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许多学者认为或研究发现,贯穿于创业过程的创业学习对创业胜任力产生直接影响(Priyanto和Sandjojo,2005;Hytti等,2010),尤其对于创业者掌握为其在创业过程不同阶段扮演不同角色以及为获取创业和企业成长所必需的技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Frank和Ronnie,2010;Jiao等,2010),并且可以帮助创业者或创业团队降低创业企业的“死亡率”(Shepherde等,2000)。Rae(2004和2005)对成功的创业者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他们在职业生涯和企业供职过程中所经历的学习既丰富了他们的创业经验又提升了他们的创业能力。具体来说,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通过实践体验来巩固学习成果,利用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成果来不断积累创业经验。当然,整个学习过程要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而学习行为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增强(Man,2012)。许多学者研究证实了创业学习对创业胜任力的影响要受到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的影响。例如,Jones-Evans等(2000)以参加了9个月创业实践项目的商科毕业生为对象研究发现,行动学习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创业技能,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并改善他们的创业态度。另有学者研究发现,行动学习法也有助于创业者构建和拓展其社会网络(Taylor等,2004),并可进一步利用社会网络来开展创业学习以提升自己搜寻商机的能力(Bergh等,2011)。St-Jean和 Audet(2012)考察了创业指导的学习效果,结果发现学习收益既包括管理知识的增加和管理技能的增强、新创企业愿景的提升和发现新机会等方面的认知学习(cognitive learning)效果,也包括大幅提升自我效能感、为自己树立企业家形象、减弱孤独感、提高企业家应变性(entrepreneur resilience)等方面的情感学习(affective learning)效果。
当然,也有学者发现创业学习对创业胜任力开发存在一些局限或负面影响(Holcomb等,2009)。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通过试做任何事情来学习所需的知识(Löbler,2006),属于探索性学习。然而,探索性学习在某些情况下非常适合或有利于创业知识的积累,在另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判断并导致有偏学习(bias learning)(Holcomb等,2009)。
总的来讲,创业学习有助于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胜任力,而创业胜任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创业者提升创业学习能力。甚至有学者(如 Man和Wing,2007)认为,创业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因此,成功的创业者总能将创业学习和创业胜任力提升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贯穿于整个创业过程。
五、创业胜任力培育与开发
在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方面,不但教育机构要实施及时的教育干预来满足创业者的具体需要,而且创业者本人在创业过程中也要采取主动的学习行为来提升自己的创业胜任力。综观现有文献不难发现,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从组织(如教育培训机构)或者个体(如创业者)的单一角度来考察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问题,如组织采取什么创业教育策略来帮助初次创业者提升创业胜任力,或者创业者如何采取积极的学习行动来增强自己的创业胜任力。下面就从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两个方面来对现有的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研究进行述评。
(一)创业教育
从Fiet(2001)强调用“干中学”的方式把理论传授给学生以及Nab等(2010)认为应该把实境学习(authentic learning)纳入创业教育以来,创业教育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Hytti和O’Gorman(2004)基于对奥地利、芬兰、爱尔兰和英国50门创业课程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了传统方法、商业模拟、工作坊、咨询指导、实地参观、创业实践、商业游戏和竞赛、实习训练等八种不同的创业教育方法。Hynes早在1996年就指出,不同的创业教育方法会对培育学生的创业胜任力产生不同的影响。Sherman等(2008)以墨尔本米德威斯特大学(Midwest University)98名学生为样本验证了不同的创业教育方法对学生决定是否创业产生显著的不同影响。综合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主要考察了创业课程、商业计划大赛、创办并经营企业和创业指导等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方法。
1.创业课程。创业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对创新的关注和自信为己任,而创业教育课程应该根据具体的文化情境做出相应的调整(Pruett等,2009)。美国和加拿大有一半以上的商学院都开设了创业课程,主要围绕学生准备创办新企业的计划来具体安排课程,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指导讲座、创业计划点评和案例研究课堂活动(Vesper,1989)。Vesper和Gartner(1997)对941所大学商学院院长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给本科生开设的前10门创业课程依次是如何创办新企业、小企业管理、创业咨询、如何创办和经营新企业、如何制定商业计划、财务管理、非工商管理类学生创业、家族企业管理、创业机会识别以及创业营销。Fiet(2000)在分析了18份创业教育大纲后归纳出116个主题,并且发现策略/竞争分析、成长管理、创意、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创造力开发六大主题出现频率最高。Jusoh等(2011)对马来西亚38名创业者的调查分析表明,创业者希望通过培训来解决创新、企业融资、会计处理、财务管理和难以获取知识等影响企业经营的具体问题。从这些研究来看,大部分创业课程和教材主要关注如何提高创业意愿和创业可行性。也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不应该只关心技能培养或知识积累,而应该更多地关心创业者的行为,尤其应该帮助潜在创业者树立创业意识(Iqbal等,2012)、成就意识和失败意识(Fritz和Thierry,2012)。
2.商业计划大赛。商业计划大赛已经演化成为发现和激励初次创业者的平台(Ross和Byrd,2011),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演习的机会。许多教育者把制定商业计划作为创业课程的作业,大量的机构和组织也以开展商业计划大赛来推进创业教育(Zimmerman,2012)。但是,创业研究者们就商业计划的价值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部分研究者认为商业计划并不是取得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但却是创业者的一种重要计划工具。制定商业计划要求学生运用大量的从不同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如营销、财务、会计、战略、运营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制定商业计划来展示自己已经掌握的创业知识和技能。Brinckmann等(2010)认为,制定商业计划有利于提升创业绩效,但情境因素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商业计划和创业行动之间只存在非常脆弱的关系,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制定商业计划就能提高创业成功率或者拓宽新创企业的发展前景(Karlsson,2005)。Langea等(2007)研究发现,在有书面商业计划和无书面商业计划的新创企业之间并无显著的绩效差异;如果创业者无须从机构投资者或天使基金那里筹措启动资金,那么就没有必要在创办企业之前制定详细的商业计划书。甚至有学者(如Carrier,2005)认为,大可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商业计划,而应该更加关注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和商业意识培养问题。
3.创办并经营企业。大学生创业必须学会应对经营环境对其创造力和冒险精神的挑战(Plumly等,2008)。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必须采用一些非传统方法来帮助大学生培育和发展创业胜任力。例如,Sardeshmukh和Smith-Nelson(2011)建议将创业与自我管理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课堂练习与体验式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提升学生识别机会的能力。Pittaway等(2011)对创业俱乐部、国际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投资俱乐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这些俱乐部和创业计划大赛为学生提供了“干中学”的机会。Schulte(2004)认为,创业型大学必须设立创业培训中心、科技园等组织,让学生以创业者的身份参加这些组织,旨在帮助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创办自己的企业。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甚至能够以创办和经营企业的方式来实施他们的商业计划(Daly,2001)。虽然学生创办和经营的企业规模较小,但为他们提供了创业经历,从而培养和开发了他们的创业技能。具体来说,在创办和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但经历了创办新企业的相关事项,如制定营销计划和商业计划、申请贷款或筹措资金、申请营业执照,而且也经历了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事项,包括制定规章制度、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等(Plumly等,2008)。
4.创业指导。就像新员工刚入职一样,创业者在面对陌生的不确定环境时也会不知所措。因此,有学者认为有必要把人力资源开发所采用的导师制引入创业胜任力培养,并且对一些具体的创业指导方法进行了研究。例如,Raffo等(2000)认为,初次创业者与经验丰富的创业者一起工作,能够学到更多的创业知识。Collins等(2006)实证证实,由成功的创业者向初次创业者传授经验是培育创业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Mosey等(2007)调查证实,只有那些与校外经理、投资家和创业者建立并保持关系的大学生才能逐步积累创业经验。Sullivan(2010)也实证表明,长期向初次创业者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直接指导,比传统的预先设定的正规教育或培训更加有效。St-Jean(2012)以加拿大360名接受过创业指导的创业者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创业导师的专业指导作用对于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最为有效,而他们的心理指导和角色榜样作用稍次。Audet和Couteret(2012)也研究发现,创业指导不但能够个性化地帮助初次创业者培育和发展其管理技能,而且比传统的事前规定培训更加有效、经济。曾经接受过创业指导的被指导者不但能够学到知识和掌握技能,而且能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进一步传授给接受他们指导的对象(Sarri,2011)。当然,在实施创业指导时,导师的指导方式对接受指导的创业者能否从中受益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启发式指导和言传身教相结合的综合指导方式能产生最好的效果(St-Jean和 Audet,2013)。
(二)创业学习
正如前文基于过程观界定的创业胜任力内涵所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的不同阶段要充当不同的角色,因此必须掌握不同的创业胜任力。创业者的经验知识开发是一个贯穿于其职业生涯的渐进性累积过程,也就是说创业者不可能一劳永逸地通过正规的被动教育和培训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Higgins和Elliott,2011)。而贯穿于整个创业过程的创业学习可帮助创业者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业胜任力(Rae和Carswell,2001),特别是积累经验知识。因此,创业学习日益成为研究者关注的有效开发创业胜任力的手段。下面从创业学习的媒介和方法两个方面来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述评。
1.创业学习媒介。创业者的学习行为不仅取决于其对机会的感知和先前打下的知识基础,而且还取决于其所具备的胜任力是否与现实情境相匹配。已有研究表明,如果创业者所具备的创业胜任力与环境不相匹配,那么,对特定知识或能力的需要会触发学习行为的发生(Dimov,2007)。学习需要是在创业过程不同阶段迫使创业者有效提升其创业胜任力的一种驱动因素(Aouni和Bernard,2009),企业成长是创业者获得能力的学习媒介(Priyanto和Sandjojo,2005),尤其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关键事件在创业学习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Cope和 Watts,2000;David和Janette,2010;Sullivan,2010)。经历创业过程中发生的不连续关键事件这种学习方式能比常规学习收到更好的成效,原因就在于创业过程中发生的不连续关键事件能够有效激发更高层次的学习(higher-level learning),也就是说激发创业者在创业情境下主动开展创业学习(Cope,2003)。例如,处理创业过程中发生的危机事件被认为是一种高层次学习,创业者可以通过处理危机事件来积累经验,并提高创业学习的效果(Cope和Watts,2000)。就连创业失败也是主动学习以积累经验的关键事件,创业者应该认真总结失败教训,为日后取得创业成功做好准备(Petkova,2009;Cope,2011)。Politis和 Gabrielsson(2009)实证发现,经营不善导致新创企业倒闭的经历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源,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创业者从先前的失败经历中吸取教训。
2.创业学习方法。在创业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会影响创业胜任力的提升(Jiao等,2010)。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创业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Warren,2004;Tan和 Ng,2006)。例如,Man(2006)归纳总结出六种创业学习方法,即积极寻找学习机会、选择性和目的性学习、深度学习、持续学习、根据经验不断改善和反思、将前期经验成功转移到当下实践中。此外,部分学者探讨了创业学习过程问题。例如,Politis(2005)研究发现了创业学习过程的三个构成要素:一是创业者的职业经验及其转换;二是识别和开发创业机会;三是克服新进入劣势。Mulder等(2007)更是研究发现了创业者在创业全过程中要开展99项学习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三项学习活动依次是思考、观察和实践。Man(2012)则从学习行为视角考察了创业学习过程,认为创业者在整个创业学习过程中通过完成创业任务来积累经验,巩固经验学习成果,善于把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成果用于执行创业任务。
创业是一种在高度不确定情境下从事的职业活动,没有现成的职业路径、角色榜样和社会化实践可供参考(Stumpf,1992;陈建安和龚圆圆,2012),创业胜任力的培育和开发就像创业一样高度不确定,也没有现成的培育和开发方法可供利用。综上分析,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对创业胜任力的培育和开发可以说是各有利弊,无论哪种创业胜任力的提升,都需要通过有效整合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来实现(Edwards和Muir,2005)。
六、现有研究不足分析与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来培育和开发创业胜任力已经成为创业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创业胜任力概念的提出为深入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学习理论研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国外学者围绕创业胜任力的内涵、内容维度、影响因素、培育和开发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诠释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可供我们加深对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的认识。但是,创业胜任力研究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Mitchelmore和Rowley,2010),相关研究也没有成为创业研究的主流,有关创业胜任力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
通过以上述评不难发现,现有的创业胜任力研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有研究把研究对象局限在个体层面。现实中,创业主体包括组织、团队和个体三个层面(Deborah和 William,2000;Clarysse和 Moray,2004;Weisz和Vassolo,2004;Chowdhury,2005),因此,根据不同层次的创业主体可以把创业胜任力区分为组织创业胜任力、团队创业胜任力和个体创业胜任力三种不同层次的创业胜任力(Shepherd和Krueger,2002;Hugo和 Garnsey,2005;Hayton和 Kelley,2006;Aldrich 和 Kim,2007;Brinckmann,2007)。目前,有关创业胜任力内涵界定、结构维度划分和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层面,而针对团队或组织的创业胜任力研究可谓是寥寥无几。
其次,现有的相关研究通常分别考察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实际上,对于培育和开发创业胜任力来说,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是两个不可分割、紧密相关的方面:创业教育离开了创业学习,或者创业学习离开了创业教育,都不可能有效地培育和开发创业胜任力。目前,几乎还没有融合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的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研究。现有的创业学习研究很少关注创业教育的影响,而围绕组织和社会创业教育问题开展的研究又很少关注个体层面的创业学习。
再者,现有创业胜任力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仍有待完善。虽然已有学者开始实证检验创业教育或创业学习对创业胜任力的影响,但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就在于现有研究主要采用截面数据来开展回归分析或结构方程检验,或者采用案例研究来进行总结归纳,因而难以揭示创业教育或创业学习对创业胜任力的动态作用机理,更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也难以指导创业胜任力培育与开发实践。
最后,针对中国创业者的本土化创业胜任力基础研究仍是一个空白。创业胜任力的概念最初由国外学者提出,然后他们就创业胜任力的内涵、结构、影响因素及开发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理论诠释与实证研究。比较而言,国内学者的现有相关研究主要是借用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采用我国的数据开展创业胜任力影响因素和绩效效应实证研究,但没有针对中国本土情境的特点开展创业胜任力构成维度划分、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和测量量表开发等本土化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针对现有创业胜任力研究仍然存在的不足,我们认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深化。
首先,开展团队或组织层面的创业胜任力研究。随着团队创业和公司创业现象的日益普遍,团队创业和公司创业研究逐渐成为创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现有的团队创业和公司创业研究几乎都没有关注创业团队和创业企业的创业胜任力问题。因此,未来的创业胜任力研究应该由个人层面拓展到团队和组织层面,探讨团队和组织创业胜任力的内涵、构成维度、影响因素和绩效效应等问题,用以指导团队和组织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实践。
其次,把创业教育与创业学习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开展两者紧密结合的创业胜任力研究。如前所述,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是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把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整合在一起研究,才可能得出真正有利于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的研究结论。因此,后续创业胜任力研究应该着力构建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整合研究框架,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来研究探讨创业教育与创业学习对创业胜任力的交互影响,以提高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的效率。
再者,跟踪研究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对创业胜任力的动态影响。创业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随时有可能遭遇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在创业过程的不同阶段,创业主体必须掌握不同的创业胜任力来应对创业期间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因此,未来有必要通过长期跟踪研究来揭示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在创业过程的不同阶段影响创业胜任力的内在机理,为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提升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的效果和改进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的方法,进而为动态提升创业主体的创业胜任力提供指导。
最后,开展中国情境下的本土化创业胜任力研究。创业胜任力与创业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Man和Lau,2005)。因此,在当前我国创建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有必要在借鉴国外创业胜任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本土化的创业胜任力研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条件下特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情境,深入开展针对我国不同层次创业主体的创业胜任力研究。具体而言,结合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这个特定情境来界定我国不同层次创业主体的创业胜任力概念,划分它们各自的结构维度,构建相应的测量指标体系和测量量表,进而开展本土化的创业胜任力研究,一方面为国际创业胜任力研究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用以指导我国的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工作。
注释:
①按照 Wetzel(1981)所下的定义,非正式投资者(informal investor)或称商业天使(business angel)是指愿意向初创企业提供资金以换取公司所有权收益(通常采用优先股权或者可转换债权的形式)的“富有个体”(wealthy individual)。
[1]Baum J R and Bird B J.The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of highgrowth entrepreneurs:Links to new venture growth[J].Organization Science,2010,21(2):397-412.
[2]Brush C G.Pioneering strategies for entrepreneurial success[J].Business Horizons,2008,51(1):21-27.
[3]Chell E.Review of skill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 Research,2013,19(1):6-31.
[4]Dimov D.Nascent entrepreneurs and venture emergence:Opportunity confidence,human capital,and early planning[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0,47(6):1123-1153.
[5]Fritz O and Thierry V.Sense of failure and sense of success among entrepreneurs:The identif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neglected twi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J].Empirical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2012,4(1):27-44.
[6]Hamidi D Y,et al.Creativity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8,15(2):304-320.
[7]Hmieleski K M and Corbett A C.The contrasting interaction effects of improvisational behavior with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on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and entrepreneur work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8,23(4):482-496.
[8]Hartog J,et al.If you are so smart,why aren’t you an entrepreneur?Returns to cognitive and social ability:Entrepreneurs versus employees[J].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2010,19(4):947-989.
[9]Iqbal A,et al.Readiness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towards entrepreneurship in Saudi Private University:An exploratory study[J].European Scientific Journal,2012,8(15):1-20.
[10]Lans T,et al.Analysing,pursuing and networking:Towards a validated three-factor framework for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from a small firm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2011,29(6):695-713.
[11]LouéC and Baronet J.Entrepreneurial skill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onfirm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summary)[J].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2010,30(5):1-2.
[12]LouéC and Baronet J.Toward a new entrepreneurial skills and competencies framework: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Small Business,2012,17(4):455-477.
[13]Man T W Y,et al.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2,17(2):123-142.
[14]Man T W Y and Lau T.The context of entrepreneurship in Hong Kong:An investigation through the patterns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in contrasting industrial environment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5,12(4):464-481.
[15]Markman G D and Baron R A.Person-entrepreneurship fit:Why some people are more successful as entrepreneurs than other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3,13(2):281-301.
[16]Martina B and Maura M.Challenges of social capital development in the university science incubator:The case of the graduate entrepreneu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2012,13(4):261-276.
[17]Muzychenko O.Cross-cultural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in identify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pportunitie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8,26(6):366-377.
[18]Nabi G,et al.Graduate career-making and business startup:A literature review[J].Education and Training,2006,48(5):373-385.
[19]Nabi G,et al.From student to entrepreneur:Towards a model of graduate entrepreneurial career-making[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10,23(5):389-415.
[20]Obschonka M,et al.Nascent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developing individual:Early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in adolescence and venture creation success during the career[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11,79(1):121-133.
[21]Obschonka M,et al.Successful entrepreneurship as developmental outcome:A path model from a lifespan perspective of human development[J].European Psychologist,2011,16(3):174-186.
[22]Omrane A and Fayolle A.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and entrepreneurial process:A dynamic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Globalisation,2011,6(2):136-153.
[23]Othman N,et al.Readiness towar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Students and Malaysian universities[J].Education and Training,2012,54(8/9):697-708.
[24]Pihie L and Akmaliah Z.Entrepreneurship as a career choice:An analysis of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and inten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09,9(2):338-349.
[25]Politis D and Landström H.Informal investors as entrepreneurs—the development of an entrepreneurial career[J].Venture Capital: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Finance,2002,4(2):78-101.
[26]Smith K and Beasley M.Graduate entrepreneurs:Intentions,barriers and solutions[J].Education and Training,2011,53(8/9):722-740.
[27]Stuetzer M,et al.Balanced skills among nascent entrepreneur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3,41(1):93-114.
[28]Stumpf S A.Career goal:Entrepreneu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eer Management,1992,4(2):26-32.
[29]Trevelyan R.Optimism,overconfidence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J].Management Decision,2008,46(7):986-1001.
[30]Ucbasaran D,et al.The extent and nature of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by experienced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9,24(2):99-115.
[31]Westhead P,et al.Experience and cognition:Do novice,serial and portfolio entrepreneurs differ?[J].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2005,23(1):72-98.
[32]Zhao H,et al.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to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performance:A meta-analytic review[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36(2):38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