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江南丝绸之路 赏丝绸美丽风华
2013-10-16寇勇奇
文/寇勇奇
走进浙江新昌达利丝绸世界
亿年木化石林里,一颗颗化石静静地述说着光阴的故事;现代化生产车间中,演绎着将蚕茧变为华服的精彩过程;一望无尽的桑田里,呈现了采桑养蚕的繁忙景象。
这就是位于风景秀丽的新昌县南岩风景区内的“达利丝绸世界工业旅游景区”,是全国首家以丝绸文化工业旅游为特色的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占地面积360亩,以“走江南丝绸之路,赏丝绸美丽风华”为主题,由千年桑树园、锦绣新天地、中国丝绸文化博览馆、达利生态体验休闲区和丝绸精品展示购物中心五部分组成,是集蚕桑文化园林、丝绸博览馆、现代丝绸工业生产、丝绸文化科普教育、蚕桑主题生态农业体验和休闲娱乐购物等多种旅游元素和形态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丝绸文化”是景区开发的宗旨,目前,景区已被打造成国内首家蚕桑丝绸文化主题生态园、中国最具特色的蚕桑丝绸文化生态园、青少年蚕桑丝绸文化教育实践基地。
让我们一起走进达利丝绸世界,感受丝绸文化的魅力吧。
千年桑树园
中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桑树的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
整个景区共有500余棵古桑树,这些古桑树均是全国各大水系兴建大型水库时,从库区抢救性移植而来的。它们的树龄有的高达几百年,有的甚至已达上千年,其中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目前这片古桑树林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古桑树最为集中的主题园林。
◎亿 年木化石林◎
新昌是中国四大国家级硅化木地质公园之一,木化石都形成于1亿3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被地质专家誉为“硅化木的地下宝库”。达利地质公国,拥有亿年木化石万余颗,是中国木化石最为集中的园区之一。
其中一颗保存较为完整的长达32米的桑树木化石,是2002年达利丝绸工业园破土动工之日,从园区内发掘出的,现在是整个园区的镇园之宝。
◎蚕 桑文化石刻◎
蚕桑文化石刻以立体浮雕的形式描述中国古代丝绸生产过程中采桑、养蚕和纺纱织绸这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劳动场景。
在这组浮雕群的周围堆积了刻有108个与丝绸文化有关文字的花岗岩,每块花岗岩上的文字都带有绞丝旁,采用的都是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字体。中文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所以不少偏旁部首本身都带有意思,例如:言字旁和说话有关,草字头和植物有关。那么绞丝旁的字又是什么意思?绞丝旁的字多与纺织过程和结果的种种有关与丝绸、丝线有关,引申为与纺织品有关的。绳、缎、线、绕,纱,绛,绢等,这些都是本意。当然有不少的引申义,如“练”字,是手捧一束丝(纟),原意是白色的绢,因为丝要经过反复的练,练得白了,软了才能织绢,所以后来便把反复操作的过程叫“练”。错落有致的岩石堆积不但象征着中华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向我们印证着中国丝绸文化对整个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桑 王迎宾◎
“天外来客,中华圣树”。位于景区内的两颗千年巨桑,原生长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西藏自治区林芝境内,树龄已达1600多年。
达利为保护自然环境、保护中华文明始终不遗余力。2010年,当得知雅鲁藏布江因兴建大型水电站,该区域内的古桑即将被淹,公司立即与当地政府联系,要求对古桑进行异地保护。经相关政府部门批准,千年古桑经过千山万水和近一个月的迢迢跋涉,终于落户在江南丝绸之源——美丽的新昌。
桑王历尽沧桑,生机勃发,迎接着八方来客的光临。
锦绣新天地
◎“ 字说丝绸”文化墙◎
“字说丝绸”文化墙共由368个与丝绸和纺织有关的文字所组成。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字形所取材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特征。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发现,“丝”在造字时期就已经成为了奢侈的生活用品,并且进一步作为劳动创造品成为了构字基础。在甲骨文中不仅发现了“蚕”、“桑”、“丝”、“帛”等汉字,还发现大量以丝作为偏旁的古体字,或其不以丝为偏旁但与丝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可以被释读的甲骨文约有近2000个单字,其中约有近300个与丝绸有关,或者说起源于丝绸,说明丝绸文化是中国古代汉字起源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字说丝绸文化墙共搜集有368个与丝绸、纺织有关的文字,充分印证了丝绸文化对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古代汉字起源的深远影响。
◎“ 锦绣新天地”丝绸文化街◎
文化街全长300多米,是“以丝绸文化为主题,江南仿古建筑和原生态木屋建筑为主要风格,融入21世纪多元化的现代丝绸产品和时尚元素”建设而成的,这里既是古代丝绸业繁华的市井再现,也是领略江南民俗文化和蚕桑丝绸文化教育实践的窗口。
中国丝绸文化博览馆
中国丝绸文化博览馆集中向大家展示蚕的一生形态变化、耕织图、绸缎庄、古代丝绸之路、近代丝织机和蚕桑丝绸历史文化等内容。
◎“ 耕织图”模型◎
该模型是根据南宋画家楼俦所作的《耕织图》进行创作的立体模型。《耕织图》系统而又具体地描绘了当时农耕经济最发达的江浙地区农耕和蚕织生产的各个环节,反映了宋代农业技术发展状况,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天子三推,皇后亲蚕,男耕女织,这是中国古代很美丽的小农经济图景,所以也被誉为“中国最早完整地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
◎达 利绸缎庄◎
丝绸因其“质地柔软,色彩绚丽,雍容华贵”的特性,自古便成为达官贵人、上流阶层的专用面料,丝绸买卖也随之成为一门很有讲究的生意,因此,传统绸庄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丝 绸之路模型◎
近年各地考古资料已充分证明,自商、周至战国时期,丝绸锦绣的生产技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那时中国丝绸已经西北各民族之手少量地辗转贩到中亚、印度。到汉代时,因大量丝织品及各种商品贸易交流的频繁出现,逐步形成了一条从中国到西方的交通大道,后人将之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所以说,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物流的通道,更是东西方文化友谊交流的通道。
◎M INI近代丝织机◎
MINI近代丝织机生产于上世纪50年代初,适用于织造幅宽在40cm内的真丝面料,具有五大运动机构:开口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卷取机构、送经机构。同时拥有先进的断经、断纬自停装置;送经量自动调节装置;卷取量自动调节装置;可通过送经量的大小来实现对纬密的控制;是当时国际先进织机的典型代表。现为达利丝绸所收藏。
◎D IY手工木织机◎
DIY手工木织机是根据织机基本原理而仿制的最简易织机模型,该模型适用于游客进行互动体验,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颜色的纬线,利用2个多小时的时间制作一款DIY个性化的平纹组织围巾,是您达利丝绸体验之旅中最有意义的纪念品。
达利生态体验休闲区
这一区域是根据丝绸产业涉及农业、工业、商贸三大产业的特点,重点打造的“以有机果蔬种植、蚕桑主题文化餐饮”的主题园区。园区主要包括有机农业园和丝绸世界生态主题酒店两个部分。
◎有 机农业园◎
整个农业园利用现代农业技术种植了各种时令瓜果蔬菜,完全以生态农业方式进行培育和管理,拒绝使用农药与化肥。一方面,满足丝绸世界生态主题酒店的健康安全食材,另一方面,景区根据瓜果成熟季节的不同,每年定期举办“草莓采摘节”、“桑葚节”、“葡萄采摘节”、“青少年采桑养蚕节”等活动,增加景区游客的互动性和游乐性。
◎丝 绸世界生态主题酒店◎
丝绸世界生态主题酒店占地6600平米,是以演绎丝绸历史文化、讲述丝绸故事、感受新型生态节能技术、观赏自然园艺景观、品味蚕桑丝绸文化特色美食为主要特色的生态餐厅。其中,餐饮部分主推以生态园绿色有机果蔬为原料、达利原创的蚕桑养生特色菜系和桑果类酒水饮料为特色,讲究蚕桑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独特功效。大家在这里用餐,可以在品尝蚕桑特色佳肴的同时,感受浓郁丝绸文化和四季如春的美妙环境。
◎青 磨坊·磨出好事博览园◎
石磨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见证,是华夏民族农耕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博览园共收集和展示了中国古代、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大量石磨、石碾、马槽等2万余件实物,充分表现了工业革命之前农业社会发展状态,也是中国古代和近代手工业文明的历史见证。古石磨的粗犷纹理和大小不一的形态,充分印证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农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与沧桑变化。
◎达 利国际广场项目◎
达利国际广场作为丝绸世界景区二期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于2011年10月22日正式奠基启动,项目总投资金额8亿元,将全力打造以丝绸主题为特色,集时尚购物、娱乐休闲、住宿餐饮、研发创新和行政办公为一体的多功能商业航母。此举将在完善丝绸世界景区整体布局和功能的同时,为景区的未来发展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和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现 代丝绸生产区◎
织造是由准备工序完成的经线与纬线利用丝织机使其经纬线相互交错机织成绸。素织物一般利用多臂机织造,提花织物用提花机织造。
达利长期致力于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现拥有从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引进的顶级超宽幅剑杆织机200台,数码大提花织机60台,年产真丝面料1200万米,是全球最大的高档真丝绸面料生产与研发基地之一,全国唯一的“国家丝绸产品开发基地”。 通过对达利现代化丝绸生产区的参观,可以让大家近距离了解现代丝绸产品的生产过程。
◎丝 绸文化展馆◎
该区域由丝绸文化大堂、丝绸家纺展示厅、丝绸领带服饰展示厅、丝绸面料展示厅、丝绸文化展示厅四个部分组成。
丝绸文化大堂
丝绸之源照壁。照壁图案反映的是从种桑、采桑、养蚕、缫丝、纺纱、织绸、炼绸到后整理的整个古代丝绸生产工艺流程。
丝绸之路地图。地图为大家清晰地描绘出古代沙漠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的途经线路。
仿古大花楼束综提花机。它起源于唐,普及于宋,至明清发展到了顶峰。大花楼束综提花机织造技术是中国古代丝织技术的最高代表,利用它可以织出中国古代除纱罗外所有的丝织品种,如妆花缎、妆花纱罗、金宝地等龙袍面料古代也是利用它织造出来的。除了仿古大花楼束综提花机外,大堂还有仿古织机和传统缫丝设备等以前的丝绸生产用具。
万年乌沉木雕刻的弥勒佛像。乌沉木也称阴沉木,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名贵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贵及地位的象征。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的说法。古代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皆把阴沉木家具及阴古沉木雕刻的艺术品视为传家、镇宅之宝,辟邪之物。
丝绸产品展示厅
雅慕(AUGUST MOON)丝绸精品家纺展厅
雅慕丝绸家纺是目前国内最高档的丝绸家纺品牌,现全国已有100多家专卖店。雅慕丝绸家纺是以超宽幅色织数码提花织造为核心技术,结合高档面料的现代后整理工艺,并采用一流刺绣、绗缝等先进工艺精工细制而成,突破了传统丝绸产品不可机洗的缺陷,丝绸可机洗专利技术于2009年荣获全国纺织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达利的精品服饰展厅
这一区域主要展示的是达利自主设计的领带和丝巾产品,品牌AUGUST SILK是中国出口量最大的丝绸服饰品牌。
达利的面料展厅
“赤橙黄绿青蓝紫、绫罗绸缎绉纱纺”,达利的面料展厅丝绸面料门类齐全、绚丽多彩,共拥有近6万种丝绸面料,适用于生产丝绸服饰、服装、家纺、装饰等产品,是纺织品设计师的灵感源泉和天堂。
转基因天然彩色茧
转基因天然彩色茧是达利与全国唯一的蚕桑学院士、世界蚕桑领域权威、西南大学教授向仲怀先生合作开发的新产品,无需化学染色即可获取黄色、绿色等颜色的茧丝,符合当今绿色环保的趋势需求。
达利丝绸精品展示购物中心
这一区域汇集达利自主设计、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中高档丝绸产品。以营造浓郁中华丝绸文化为特色,荟萃各项优质的丝绸产品,从时尚或经典丝绸男女服装、丝绸家纺、丝绸领带、丝巾等产品到各类丝绸文化艺术工艺品及丝绸产业关联产品。让您在丝绸的海洋中感悟7000年的丝绸文化魅力,体味中华文明的恒久历史底蕴,更让您学会懂丝绸、用丝绸和爱丝绸。
在这里,读懂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