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口腔医学高等教育对我国口腔医学教改的启示
——以美国太平洋大学牙学院教学计划为例
2013-10-16王彦亮潘娌妮楼永良胡荣党
王彦亮,潘娌妮,楼永良,胡荣党@
(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浙江 温州 325027;2. 温州医科大学检验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教育研究·
美国口腔医学高等教育对我国口腔医学教改的启示
——以美国太平洋大学牙学院教学计划为例
王彦亮1,潘娌妮2,楼永良2,胡荣党1@
(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浙江 温州 325027;2. 温州医科大学检验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本文通过与国外合作单位开展口腔医学合作办学过程,对美国太平洋大学口腔医学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等各方面教学计划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比当前国内口腔医学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课程衔接等方面的不足,指出了国内开展口腔医学教改需要深入研究的系列具体问题,为推进口腔医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参考。
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
Abstract:In this study, we systemically analyzed the curriculum arrang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Dental Studies (IDS) program at the Arthur A. Dugoni School of Dentistry, the Pacific univerisit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S and domestic dental education was compared to find the shortcomings of our present teaching mode. The specific problems mentioned here would be referenced for our dental educational reform.
Keywords: stomatology; five-year bachalor; med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口腔科的临床水平差异,源于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上的差异,其原因有多方面,但与目前国内医学教育体系所导致各层次口腔医学毕业生素质差距过大有一定关系。因此,努力改革口腔医学教育体系,完善各种相关专业认证、规范化培训等制度,是从源头上扭转卫生资源不均的重要措施,从而使病人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为此,我校口腔医学系在前期开展国际化口腔教学的经验基础上,今年开展了与美国太平洋大学迪宫尼牙学院(the Arthur A. Dugoni School of Dentistry, the Pacific Univerisity)的合作办学,以期借助国外经验推动国内医学教育的改革。笔者在此过程中,对美国太平洋大学的3年期牙科学博士项目有了深入了解。由于该项目学制短于一般的美国牙学院,更方便于与我国当前教育体系接轨。本文就其教学计划中的特点做一概括,希望通过借鉴经验,来推动国内的口腔高等教育改革。
1 较严的入学条件
从入学条件看,美国牙学院入学的学生,完成大学本科教育后才有资格申请在口腔医学院学习,所以美国的牙学院通常是四年制,前2年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后2年学习牙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临床实习。4年毕业后可获得DDS或DMD学位[1]。
这与我国不同。我国口腔医学院校学生为高中起点,学制设置包括三年制专科、五年制本科、七年制本硕连读以及八年制博士。毕业后可考取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证或口腔执业医师证,从事口腔医疗工作。此外,本科毕业后也可以继续攻读口腔医学硕士及博士学位。相较于我国,美国的口腔教育起点高、录取严、生源好且差别小。生源的不同可由量变累积为质变,最终影响整体教育水平,这也是导致我国口腔医生医疗水平低且差距大的重要原因[2]。
美国太平洋大学牙学院入学条件与其他美国牙学院相同,但通过对教学计划的周密安排,实现不同课程间的有机衔接和互动促进,从而达到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学制为3年。由于我国传统上一直采用“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的三段式教学,因此,太平洋大学牙学院教学计划对我们在当前口腔高等教育学制下推动教学改革更有实用的借鉴意义。
2 重视学生对临床的早期接触
除了由于两国学制和入学条件导致的生源差别外,太平洋大学牙学院在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实施上独具匠心,强调早接触临床和连续性实践。在太平洋大学的教学日历上,临床课程从第一学年起就早期植入(如表1a),并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
表1a 太平洋大学牙学院第一学年第一季度教学计划
理论学分 56
实验/实习学分14
表1b 太平洋大学牙学院第一学年第二季度教学计划
从表1a,b中可以看出,太平洋大学牙学院在开设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的同时,同步进行作为口腔专业基础的牙体解剖学及作为口腔专业临床课程的临床前牙体外科学和临床龋病学。同样,为规范和指导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实践,也在第一季度开设了包括理论和临床见习内容的临床概论,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即对牙科学临床工作环境、流程等基本情况逐渐熟悉,以“点面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进入临床时有足够的知识、经验、心理认知等多方面准备。
与之相比,我国口腔教育沿袭前苏联模式,大多数学校采用分段式教学模式,灌输为主,以临床实践为中心的整合教学理念不够突出[2],在客观实际上学生根本无法做到早期接触临床。
3 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践紧密衔接
3.1 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衔接紧密
教学内容主要是医生素质培养,如何接诊病人和如何治疗病人,以此为中心制定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各学科的知识。目前我国的口腔医学教学大纲仍是以传统的学科分类为基础。大纲分别对每个学科从目的、要求、内容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每部分内容由各教研室分别承担教学任务[3]。
参照太平洋大学牙学院的课程设置安排(表2),可以看出其课程设置中,临床基础课程与关联比较紧密的医学基础课程在同一学期内相互衔接,便于学生在同时学习的几门课程间很自然地达到融会贯通。虽然其总的教学内容也是分为3部分:即口腔基础课、口腔临床专业课、口腔临床实习,但有别于我国传统的阶段式教学,而是3个部分相互交织和穿插,其系统性、联系性和综合性强,更强调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3.2 课程内容与实践时间设置更合理
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是先学医学基础课,然后学临床医学课,最后是口腔医学专业课。以五年制为例,前4年为授课时间,最后1年为毕业实习,除了个别院校在第一学年开设口腔医学导论外,口腔医学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到第三学年才开始授课。由于各教研室是分阶段的、独立承担各自的教学任务,客观上割裂了医学各分支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往往是“学新忘旧”:临床阶段学习中不能自觉联系基础医学知识;专业学习中又不能联系临床医学知识。在这样的模式培养下,虽然我国口腔医师具有更宽广的大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背景,但因为在校期间口腔临床实习时间不足,临床与基础知识缺乏联系等问题,造成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实际判断分析问题能力不强等问题,不符合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
从表1b,2,3的纵向比较可以发现,太平洋大学牙学院学生在第一学年第二季度完成了解剖学、牙体解剖学等基础课程及完成了临床龋病学、临床前牙体外科学等临床学科后,已经初步具备了对临床上常见的牙科疾患——龋病的认知能力。随即,在第四季度(表2)课程中,不失时机地开始口腔临床通科见习,以进一步加深印象,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向更直观的实践认知过渡。
表2 太平洋大学牙学院第一学年(第四季度)课程表
在后面的学年中始终保持这一特点。表3所示为太平洋大学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即总教学计划中第五季度的课程表。此时全部刚入第五季度,学生就已经开始每周4日下午的临床实习。与此同时开始的理论课程中,则新开课了儿童口腔科和牙周病学这2门临床接诊量较大的课程。这样,学生在这段时间的临床实践接触过程中,就可以识别并诊断出龋病、牙周病和儿童口腔问题等门诊上最常见的口腔疾患。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刚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上直接的诊疗过程相结合。
表3 太平洋大学牙学院第二学年(第五季度)课程表
4 教学方式灵活
从以上教学计划看,太平洋大学牙学院的课程与国内课程基本相同。主要内容分3大部分:(1)职业化;(2)患者和口腔环境的评估;(3)恢复最佳的口腔健康、功能和外形[4]。
和其他大多数美国大学的牙学院一样,太平洋大学牙学院也取消了口腔临床专业课集中讲授阶段,而采用牙椅边教学;此外PBL、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教学、案例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情景教学、标准病人教学和现代化头模模拟教学等启发式教学方法也使用广泛。与之相比,国内5年制口腔医学本科的教学安排实际上是临床医学的专科课程加上口腔医学的专科课程,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和针对性,教学模式陈旧,这也是造成我国口腔医生医疗水平低且从业者差距大的重要原因[2]。
5 教学内容注重学科交叉
从教学内容与模式来看,太平洋大学牙学院课程内容更注重学科交叉,并且牙医学教育课程被严格分配了学时数。医学院本科教育阶段的学时按照基础科学、临床科学、行为科学作分配。教学安排上取消了临床课讲授阶段,改为临床轮转实习中教学;在临床实践同时,还安排有理论课进行各科经典病例分析和跨多学科的经典病例分析等内容,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与之相比,国内主要还在完全采用医学教育家Flexner于1920年总结的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阶段教学模式,并且没有严格的学科交叉要求。尽管已经有学者提出了对三段式教学的改革意见并进行了操作性调研,但要得到推广尚需时日[5]。
6 教学过程把学生就业、创业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
尽管口腔医学生毕业后个体开业可能性很大,与临床医生相比人际沟通技能和法律经营知识就显得更为重要,但国内与此有关的教学内容基本还是空白。在美国的口腔医学教育中,都安排有相当比例这方面的课程。以太平洋大学牙学院为例,对学生未来创业有针对性课程,讲述牙科诊所建设、牙科诊所设备与器械、个人开业的经营、涉及医疗的各项法律。比如在第一年学生通过临床实践学习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就在第二学年开设了开业、医患沟通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课程学习,并有相应学分要求。这些课程包括:患者管理与经营(Patient Management and Productivity),诊所管理与决策(Clinic Management and Judgment),诊所管理者后勤供应(Clinical OMFS),牙科辅助设备(Dental Auxiliary Utilization)等内容。到了第三学年,又增加了特殊需求患者的临床处理(Clinical Care of Complex Needs Patients),院外患者的处理(Extramural Patient Care),法理学(Jurisprudence)等学分课程。这些内容为学生未来的个体开业提供了必要的知识结构。这也是美国牙科学生在临床沟通、市场法规、器械设备等实际经营能力方面远胜国内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7 重视实践和人文素质教育
国内口腔医学教育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传统式大课教育模式,其实践和理论教育在时间上是分开的。而对于口腔医学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也比较单一。除个别院校曾采用过“先分科,后综合”或建立口腔综合科的方式,以加强临床综合能力培养以外,国内口腔医学学生从事临床实习的主要方式仍普遍为分科轮转的方式[6]。
与此对应,欧美等国口腔医学教育非常重视人文教育和实践教育,强调早接触临床和连续性实践以及全面素质教育。在教学期间让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呈阶梯式递增接触口腔医学专业课。太平洋大学牙科课程中,社会口腔学占总学时的22% ,包括基本的社会人文知识、医疗保健制度、基本的流行病学与管理技术。而我国口腔教育中尚缺乏相应的人文教育内容[4],使得国内学生在毕业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着不擅长与患者、护士及其他医生沟通、与患者谈话生硬等问题。相对美国学生来讲,中国学生年龄小、精力旺,但是社会适应能力弱,无法具备比较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中国口腔教育体制允许在高中毕业后5年内培养出一个口腔医师,同时中国的口腔医师培养又需要进行大量的医学教育基础训练,从而不得不弱化口腔的基础课、专业课,便更无学时可分配到医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经济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的教育,因此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与主动性方面有所欠缺。美国牙医学生的思维比较成熟,从年龄与学历来讲基本具备了比较完整的判断力与责任感,形成了较稳定的世界观,有利于职业稳定性。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所学过的专业不一,使得牙医学生之间学科交叉点多,为学习和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7]。
综上分析,我国的口腔医学高等教育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尚存在很大差距,要提高我国口腔医学教学水平尚需进行长期的深层次教学改革,包括招生和入学条件、课程设置、理论和临床教学模式、学科衔接和交叉等,都需要进行大量深入而细致的研究。由于生源、硬件和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在相当长时间内还要沿袭当前传统模式。而采用合作办学、招收留学生、外派教师等方式,逐步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吸收国外的教学理念,将促进未来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向国际先进的培养模式过渡。
[1] 王剑. 以哈佛大学牙学院为个案探索中美口腔医学教育的异同[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2, 11(5): 445-447.
[2]程岘, 尹作姣, 陈卫民. 中美口腔医学教育体系比较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 28(08): 451-454.
[4]宋红, 马秦, 陈永进, 等. 对中美口腔医学本科课目大纲的比较分析[J]. 西北医学教育,2006, (05): 543-544,587.
[5]吴婷, 陈谦明,李德勇. 中美高等口腔医学教育比较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2010, 8(06): 93-96.
[6]徐袁瑾, 张志愿, 曹霞, 等. 国内外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现状比较分析[J]. 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04): 403-405.
[7 ]Shon C, Y Park, H Ryou,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a taste education program for preschoolers and evaluation of a program by parents and childcare personnel[J]. Nutr Res Pract, 2012; 6(5): 466-73.
TheinspirationofUSdentaleducationtothedomesticdentaleducationalreform-forthePacificuniversitydentalcollegecurriculumasanexample
WANGYanliang1,PANLini2,LOUYongliang2,HURongdang1
(1 Stomatology Schoo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isity, Zhejiang 325027,China; 2 Schoo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Life Science, Wenzhou Medical Univerisity , Zhejiang 325035,China )
王彦亮(1975-),男,河南开封人,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医学教育
浙江省201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编号:SCG436);温州医科大学课堂教学改革项目(YB2012026)
胡荣党 wangyanliang@hotmail.com
G642.0
A
1672-0024(2013)06-000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