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队运动对广州市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
2013-10-16张念芬
□ 张念芬
在校园体育文化研究中,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相对薄弱,查阅了大量的校园体育文化研究资料,其中绝大部分是研究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文章资料微乎其微。啦啦队对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是必然的,而寻找影响的具体环节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对广州市大多数中学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第五届健康活力大赛、2011全国啦啦操联赛 (广州站)、2011肯德基全国青少年校园青春健身操大赛,选取十所在啦啦队运动开展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分别是:番禺中学、番禺石楼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广东省实验中学、广州市第一中学、广州市第三中学、广州市第五中学、广州市第十六中学、花都区新华中学、华师附中。利用比赛的时机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广州市中学啦啦队的开展现状,结合校园体育文化,研究啦啦队的开展对广州市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广州市中学啦啦队运动开展的现状
2.1.1 广州市中学啦啦队参与者每周参与啦啦队的次数与时间
通过调查得知,广州市中学啦啦队参与者每周参加啦啦队运动2-3次的有320人,占到调查总数的一半。排到第二位的是每周参与1-2次的有233人,占到所调查总数的36.7%。只有82人每周参与啦啦队运动3次以上,占所调查总数的12.9%。在每次参与啦啦队运动的时间调查中发现,每次参加啦啦队运动1-3小时的占了绝大数,有464人,占所调查总数的73.1%。每次参加啦啦队运动1小时的有125人,占所调查总数的19.7%。每次参加拉拉队运动3小时以上的只有46人,占所调查总数的7.2%。由于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课余时间没有高校大学生自由,总体上看,广州市中学啦啦队参与者每周参与啦啦队运动次数与时间都较合理。
2.1.2 广州市中学开展啦啦队运动的形式
在对十所学校的体育教师的调查中,教师组织的普通学生的啦啦队表演所占比例最大,占到所调查比例的59.3%。这些表演主要集中在每年学校运动会开幕式的开场表演,篮球比赛的中场啦啦队表演,学校文化艺术节表演等。学校专业啦啦队也就是所谓的校队,占到所调查总数的22.2%,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学校没有专业啦啦队,没有一个系统的,有专业指导的团队。学生自发组织的啦啦队表演占到所调查总数的18.5%,而自发组织的形式主要是联欢会、晚会上的表演。
2.1.3 广州市中学参加啦啦队比赛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十所中学每年组织校内的啦啦队比赛及表演的情况中看出,广州市中学校内有关啦啦队的比赛及表演开展的次数来看还不错,每年2-3次的占到所调查总数的48.1%。每年1-2次的次之,占到所调查总数的29.7%。每年三次以上的占22.2%。但是这些数字主要还是集中在表演上,比如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联欢会晚会的表演,正规的校内啦啦队比赛占的比例不大。表2、表3关于广州市中学每年外出参加啦啦队比赛次数的调查中,每年1次的学校占了51.9%,其次所占比例较大的是每年参加2次,所占总调查总数的33.3%。在组织外出比赛的级别上,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和国际级这四个等级中,市级和国家级比赛占了绝大多数,这和国家大力发展啦啦队运动有很大的关系,如:健康活力大赛、全国啦啦操联赛、全国校园青春健身操大赛等,给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受学生技术水平,教练指导水平和比赛经费等问题的影响,只有极个别学校参加过国际级比赛。说明我国中学生啦啦队水平和国际上还有很大差距。
表1 每年组织全校啦啦队比赛、表演次数
表2 每年组织外出比赛次数
表3 每年组织外出比赛的级别
2.2 啦啦队运动在广州市中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2.1 广州市中学生对啦啦队运动的喜爱程度
在所调查的广州市十所中学中,喜欢啦啦队运动的占了总数的69.1%,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啦啦队运动是接受和喜欢的。在对所喜欢的啦啦队内容方面,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啦啦队的 “青春、活力、激情、时尚”。有90.6%的学生喜欢啦啦队优美的动作和较强的表现力。87.6%的学生,特别是女生被啦啦队漂亮的服装和道具吸引。77.9%的学生喜欢啦啦队的团队精神。49.1%的学生喜欢啦啦队变化丰富的内容形式。还有40%和37.2%的学生选择了富有号召力的口号及富有挑战性。现在的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个性独立,有个性,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体育锻炼方式,他们喜欢更能表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富有时代气息的运动。而啦啦队运动正好符合当今青少年的需要,与时代接轨,而其中的流行元素可以更好地激发青少年参与啦啦队运动的激情。
2.2.2 啦啦队运动对广州市中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影响
啦啦队运动可以全面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能力,通过调查看出,在所调查的身体健康、人际交往、调节压力、团队精神、意志品质、领导能力六个方面中,身体健康、人际交往、调节压力三项分别占了98.7%、83.9%、72.8%;团队精神、意志品质、领导能力三项分别占68.8%、43.1%、45.8%。可见通过参与啦啦队运动,学生对前三个方面能力的提升感触最大。中学生活泼好动,健康的身体是他们性格倾向的保障。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人际交往是立足社会的重要基础,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压力过重,需要另一种方式来缓解压力,而啦啦队运动可以从各个不同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非常适合青少年的需要。
2.3 啦啦队运动在广州市中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价值体现
2.3.1 啦啦队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文化
啦啦队项目讲究集体风貌和团队精神,在啦啦队运动中,不管是啦啦队中的托举动作、动作间的配合、舞蹈造型等都离不开默契的配合。在这种体验中,使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建立起来的彼此的信任、理解与关爱。学校可以将拉拉队运动当做教育手段,有助于学校体育精神的形成,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构建。啦啦队运动可以成为丰富校园文化,培育学生身心健康的平台。开展啦啦队运动不仅可以丰富素质教育内容,又有利于体育健康课程的开展,对形成和谐校园文化,丰富校园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2 啦啦队的开展适合终身体育的要求
中学的体育课往往以田径为主,内容单调、枯燥,学生对上体育课有抵触情绪,不愿意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而啦啦队运动不是一项单纯的体育运动项目,而是把舞蹈、健美操、体操、技巧及其他临近项目融为一体,加上各种时尚的音乐素材,魅力十足的肢体语言、漂亮的服装与道具等充满青春活力,是动感时尚的运动项目。这特别符合当今中学生的需求,这就使学生参加啦啦队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更多的课余时间投入到啦啦队运动中去。由被动参与体育运动锻炼到主动参与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由此培养了学生运动健身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能。
2.4 啦啦队运动对广州市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
2.4.1 教育作用
啦啦队是一项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健身项目,强调队员间的密切配合。尤其是啦啦队动作中的 “金字塔”造型、托举、抛接等动作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具有重要作用,队员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合作、相互友爱,使每一个队员都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通过集体配合,能启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对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啦啦队运动在广州市中学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体育健康课程的开展,还可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
2.4.2 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是有差异的,对那些在竞技方面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 (如:身高不够高,身材不够好等)参与啦啦队运动可以使他们在啦啦队运动中找到自信心,挖掘自己的特长,使他们体验到啦啦队的快乐。通过啦啦队运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在成功与失败,竞争与退让中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不仅如此,通过啦啦队运动队使那些平时不愿意与人交往、接人待物忽冷忽热、以自己为中心的学生改善不良的人际交往,还能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对日后的学习、生活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2.4.3 改善呆板的传统体育教学内容
啦啦队运动可以为学生锻炼提供广阔的内容,培养他们参与运动的兴趣。啦啦队运动没有一个硬性的指标去考核学生,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在啦啦队中都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愉悦精神,促进身心健康。而啦啦队运动中丰富的舞蹈、技巧元素、动感的音乐,打破以往锻炼内容的单调、枯燥,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2.4.4 能缓解学校体育经费、场地、设备不足
学校体育的开展,离不开体育经费和场地设施的支持,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体育教育经费不足,体育场馆、运动器材缺乏,使体育教育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啦啦队运动对场地、器材和活动组织没有很高的要求,田径场、一片小广场都可以是啦啦队的练习场地。在节省投入的前提下,同样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缓解学校体育经费和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又不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受影响。
3 结语
啦啦队以其所具有的体育功能、艺术功能和教育功能在优化育人环境、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而将成为广州市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啦啦队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形式,不但丰富了学生娱乐生活,为学生搭建了体育健身的平台,而且从物质、精神和行为等方面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1]卢晨曦.中美竞技啦啦队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7,6.40.
[2]苏荔榕.啦啦操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宜春学院学报,2007,29(4):167-169.
[3]姚可军.啦啦队运动文化管窥[J].科技信息——音体美,2008(5) :188-196.
[4]徐中秋,邱建钢.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2006-2009).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