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中实施运动负荷的探讨

2013-10-16黄庆纪

体育师友 2013年1期
关键词:负荷体育课运动

□黄庆纪

随着我国的计划生育的实行,现阶段的青少年基本上都是各家各户的掌上明珠,导致青少年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无法承受较大的挫折;而体育课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学科有本质的区别,身体参与活动必然要有一定的负荷,如果运动负荷过小,身体得不到体育锻炼,体育课失去了基本的功能,所以运动负荷是体育课的核心。笔者通过多年对中学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认为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体育课运动负荷,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就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作一下研究,希望本研究对在中小学阶段第一线奋斗的同僚们有一点点帮助。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永宁中学2013届全体初三毕业生55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和青少年心理学等专著书籍30余部。

1.2.2 实验法

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教学测试,来检验运动负荷的调控。

1.2.3 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2 不同运动负荷对学生的影响

以永宁中学2013届毕业生在第一学期的中段考成绩为参考标准,在其中选出200米跑成绩80分及以上的学生180名 (男生90名,女生90名)。将180名学生平均分成三组,每组30名男生和30名女生,对以上三组进行为期12周的实验课 (200米跑),每周三节课,每节课的运动负荷都控制在:第一组运动负荷指数在1.8—1.6之间;第二组运动负荷指数在1.4—1.2之间,第三组运动负荷指数在1.2—1.0之间。12周后对以上三组进行200米跑的测试,结果如下:

实验后三组的200米跑平均成绩TestofHomogeneityofVariances检验

通过SPSS11.5软件对上面三组学生12周试验后的200米跑成绩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得知,从上面可以看出相伴概率为0.21,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可以认为三组总体方差是相等的,即方差具有齐性。方差检验的F值为64.566,相伴概率为0.000。相伴概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示拒绝零假设,也就是说三个组中至少有一个组和其他两个组有明显的区别,也有可能三个组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别。三组之间的相伴概率都小于显著性水平,说明三组之间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换句话说,通过12周的200米跑实验得出结论,三组之间的效果差异很明显,第一组平均成绩最高,其次是第二组,最后是第三组,说明实施适宜的运动负荷是体育课必备的要素,运动负荷过小对体育成绩的提高无明显效果,若实施运动负荷的量不够或不合理,不仅对体育成绩的提高无明显效果,还可能降低原有成绩。

3 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中实施运动负荷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3.1 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中实施运动负荷的现状分析

3.1.1 教师实施运动负荷的意识不够

现行课程标准过分地夸大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一味强调让学生快乐,而运动负荷则很容易被忽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忽视了负荷的重要性,导致体育课的训练达不到学生锻炼的效果。其次,体育教师业务素质能力不足、教学设备短缺和场地不标准也是体育教学质量低的直接原因。

3.1.2 学生对待课堂的认知水平较低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贯彻实施,致使目前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 “宝贝”孩子,按照中国的传统思想,家长是不情愿让孩子吃苦的,导致部分孩子从小没吃过苦,也不习惯去吃苦,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较差,然后体育课堂上在让学生体验到 “快乐”的同时,也要承受一定的身体负荷,而每当此时,学生就会表现出不愿意配合或者不尽全力去 “应付完事”,导致学生的体质逐年下降。

3.1.3 班级结构不合理,教学设施设备缺乏

有些学校为了自身利益而大肆扩招,导致学校人数爆增,而学校教学场地有限,导致班级人数过多,训练设施设备严重不足,而每节课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导致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的运动负荷不足。

3.2 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中实施运动负荷的建议

3.2.1 坚持 “健康第一”的原则,树立合理运动负荷的思想

体育新课标中对体育学科性质是这样阐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说明了体育课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和必要的负荷量度。强调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为落实国家关于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要求,增强学生的体质,在体育课程与教学中树立合理的运动负荷思想显得特别重要。

3.2.2 合理的设计课堂运动负荷,准确把握实施时机

根据负荷与恢复的规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严格地控制运动负荷与休息的时间,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着手:首先,在设计本节课教案时,从练习的项目和组数来控制负荷量,还有每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的控制;其次,在实施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法 (如练习完后的表情、脸色、身体的灵活度等)和测每分钟的脉搏来监测本节课实施的效果;最后,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身体感受及隔天后找学生访谈了解身体反应 (有无酸痛感、睡眠质量、食欲等等)。综上所述,通过上述方法随时监测学生的运动情况,并能在多次实施后准确地把握运动负荷的实施时机。

3.2.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个学生制定合理“运动处方”

由于每个学生的运动水平都是不同的,影响其提高的因素大致有如下几点:性别、年龄、体质水平、家庭情况、生活习惯等,所以,如何提高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当前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本人研究的初中阶段学生运动情况,而很多初中的体育教学基本都是针对中考的项目而制定的教学计划,所以我的看法是体育教师首先应通过统一的项目测试,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体情况;其次,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为其制定其 “特有”的训练方法。但在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都是一种方法用在所有的班级,甚至年级里,导致很多体育成绩好的学生不认真学,成绩差的学生跟不上,常年教学下来,致使恶性循环,学生的体质得不到提高。这种方法很难得到实施,因为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制定和实施计划,但我觉得这种方法可以去试一试。

3.2.4 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

现阶段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不亚于高中生,首先从书包的重量和形式就可以看出来 (由 “背”到 “拖”);其次是每天上课的时间;以上两点直接导致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大大 “缩水”,目前国家提出青少年学生每天必须保证有一小时的运动时间,所以应该让学生好好利用这个时间,首先,应该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开始 (让学生对体育产生 “好感”),其次,在 “快乐体育”的前提下逐步加大负荷,逐渐增强学生的体质水平。

3.2.5 加强对教师业务素质能力及教学能力的培训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年龄代沟的加大,导致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有部分教师对自己固步自封,不思提高,用老方法来教学,致使学生 “接受不良”,影响教学效果,教育部门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 “返修”,把以前的专业知识再次回炉,再次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及教学能力,能够与时俱进。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牟先涛.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解决运动负荷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7(2).

[3]顾渊彦.体育课运动负荷测定有待完善[J].体育教学,2007(2).

猜你喜欢

负荷体育课运动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体育课
不正经运动范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