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变革视角下开放大学功能定位之探析

2013-10-14叶宝林

卷宗 2013年10期
关键词:办学大学建设

摘 要:《规划纲要》颁布后明确提出“办好开放大学”,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专家、学者都在思考创办开放大学的基础性建设问题——“如何办”和“如何办好”——这对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影响意义深远。回顾广播电视大学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开放大学建设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翻牌,而是一场受其内部自身演化、外部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等制约因素影响的教育变革,是一个思想汇集、战略运筹、机制重构、利益博弈的过程。探析开放大学的功能定位要富具辩证法、前瞻性和全局观视角,依据社会发展进程,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使开放大学成为平民进步的阶梯、学习型社会的平台、学习者充实自我和增进动力的补给站。

关键字:教育变革;开放大学;功能;定位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远程教育学会专项课题“黑龙江开放大学功能定位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Z-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办好开放大学”的要求,区区六个字说明了现阶段电大离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还有很大差距的客观事实,那么“如何办”和“如何办好”两个问题的答案将会对广播电视大学的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产生积极、深远影响,为开放大学的科学定位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参考,为开放大学的功能实现提供途径和对策研究。回顾广播电视大学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开放大学建设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翻牌,而是一场受其内部自身演化、外部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等制约因素影响的教育变革,是一个思想汇集、战略运筹、机制重构、利益博弈的过程。在变革中,加快改革和建设发展的步伐,以电大系统为基础建设开放大学是电大发展的根本方向和现实要求,电大在其自身成长和不断变换的社会角色扮演中探索出一条走向自治的远程开放大学的道路,寻找突破口、找准切入点。

1 电大内部自身演化阶段

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当年报考人数是570万,招生人数是27万,录取率仅为4.7%,如此大的缺口难以解决经济建设专门人才匮乏和大量辍学学生迫切返校接受高等教育的难题,因此,利用广播、电视这种远程教育形式发展新型高等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借鉴英国开放大学模式,经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决策并于1979年批准了广播电视大学的建立。电大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是顺应其发展时期特定社会环境诉求而进行自身演化的。电大各重要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如表1.1所示。

2 电大学习文化的变迁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今,高等教育经历了恢复建设、日臻完善、扩大规模等阶段,从精英型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广播电视大学在三十几年内,利用社会转型中给其带来的条件和机遇通过学习文化的变迁以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

2.1 学习环境的变化

电大最初是通过广播和电视传播手段进行教学,文字教材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有些课程还使用录音带和录像带供学习中心组织学生收听和收看,或者进行面授辅导。后来,电大普专班采用全日制教学,广播逐步被弃用,电视、录音、录像的使用也有所下降,面授课成为主要教学方式,依然使用同一的远程教育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中央电大开通了网站,建立了学习平台,完善了一些教学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从泛型资源向针对性资源转变,微型课件、微学习是移动学习资源的发展方向。

2.2 学习者的变化

电大建立之时,也正值中国恢复高考制度的前几年,投身于国家建设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电大教育招生的对象主要以成人为主,他们学习动力充足,求知欲强、学习目的明确,大多和他们当时的社会职责紧密相关,认为学习能迅速提高自己并转化为实践能力。普专班学生则是一个具有多种共性的群体,他们把学习看作是一个知识储备的过程,用于以后的人生旅途中。随着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电大逐渐转型为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招生对象又转为以成人为主,他们饱尝应试教育的挫折,学习动力不足,加之巨大的工学矛盾以及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尤其偏爱视听媒体和网络。

2.3 教学模式的变化

电大的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面授课,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传授给学习者,广播和电视的使用直接扼杀了教学交互性,教师和传递信息的媒体成为了教学的中心。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个别化学习、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被逐渐尝试并应用,学生逐渐成为教学的中心并主动参与其中。参与,既是一种主体行为,也是主体行为的结果。师生之间的实时与非实时交互都显著增多了。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有效地促进了学习者知识的更新、技能的提升。

3 开放大学功能定位研究

电大发展的30多年里,从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由提供学习者补偿教育到作为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再到开放教育的發展促使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提供重要保障和抓手,这也是电大向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转变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逐步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电大转变的过程肯定是曲折的和隐隐作痛的,电大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思考和研究。

3.1 开放大学功能研究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我们重新认识大学功能的理论指南。[2]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是现代大学的四大功能,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开放大学是现代大学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既继承了大学传统的办学功能,又有所创新和拓展:整合资源,努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地方经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做好教学创新、服务社会等应用研究;担负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使命。

——积极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上二者都是开放大学的重要职能,开放大学应根据成人教育的需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争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比如说,依据成人工作需要开展学历教育;开展转岗培训,使其适应新工作岗位的需要;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教育并与学历教育紧密结合,亦可考虑与中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

——学分积累与转换。成人教育体系中要构建学分的积累、转换、认证、互认制度,各类继续教育、社会培训之间应该有互相沟通与衔接,开放大学应担当此重任。学分银行(school credit bank),是一种模拟或是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一种管理模式。[1]建立完善的制度,是适应成人教育与终身学习的重要机制。

——系统办学与管理。开放大学一般采用系统办学和管理的方法,其目的是在统一办学标准的框架下采取分担成本、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系统运行体系,并且实行准入和退出制度,为合理调整和分配系统内各层次办学机构的权益提供保证。

——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和老年大学。积极拓展网络的广域性,逐渐向城乡社区延伸,以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于社区教育活动,实现全民终身教育,为建立学习型城市和和谐社会创造便利条件。尤其是积极发展老年大学,以全面提高老年人素质和生活、生命质量为目的,使广大老年学习者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科研引领与开放教育国际化。开放大学承担着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和远程开放教育的诸多课题,尤其是在教学方法、手段、模式等方面应具有创新研究,开展社会化公共支持服务。积极拓展远程教育的国际化视野,与境外机构或组织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交流学术、经验,提升我国开放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面向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继续加大“一村一”学历教育的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智力支持;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服务。

3.2 开放大学定位研究

开放大学是实施远程高等教育的学校,开放大学必须置身于内部自身演化同日趋众多社会功能的适应性上来定位自身,依法建校、依法治校,在教学定位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科学研究、强调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突出教学、研究和公共服务等特点,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教学型大学。

开放大学是在学历教育上应有办学自主权,并可以颁发相应学位证书的高等院校;非学历教育上,以行业培训为主线,开展以获取岗位资格证书或就业证书为目的的职业技能培训;在社会服务方面,应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建设,发挥开放大学的优势,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为搭建和谐社会以及推进教育公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普适性与针对性相结合。依据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提供通识型教育和实用型教育。开放大学的建立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根据自己的特色,确定不同的办学层次和选择发展方向,既要实现惠及大众、量大面广的普适性远程教育,又要满足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教育。

——具有独立授予学位权资格。开放大学应具有独立的学位授予权资格。通过立法等途径颁布规章制度以规范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管理机构等要素,来保证办学和实践在探索中不失偏颇。这种立法措施,为专业设置、课程管理、人事聘用、学籍学分管理、教育经费筹集和使用等方面提供根本保证。有了“合法身份”,开放大学才能按照国家学位条例的规定,逐步实施各个层次学历证书继续教育,才能实现与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接轨。

4 总结

开放大学建设任重而道远,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如何办”和“如何办好”开放大学还要进行认真的研究,才能产出一系列支持开放大学建设的科研成果。开放大学建设,要三思而后行,而绝非一蹴而就,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盲目跟从,利用系统优势群策群力,为完善开放大学建设所制定的方案、形成的思路、确定的理念要广泛听取建议和意见,这样就不会偏离实际,从而形成共识,合力创建多层次、开放性新型大学。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KHYjC2r1zHFnTeoeLvvcNKmrqvBVwWI0V9Gp_kmzzN19jlWr7oVmr4maepsDkQcLOdG1MOUsU5AMMcrvTwA7K(2013年10月7日)

[2]徐显明.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10期

[3]陈乃林.参与社区教育是电大教育发展的重要走向[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2期

[4]李林,曾艳龄,胡瑞娇.构建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之略见[J].云南电大学报,2011年01期

作者簡介

叶宝林(1981—),男,哈尔滨市人,讲师,研究方向: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学习支持服务。

猜你喜欢

办学大学建设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