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益猪配套系持续选育及其生产性能研究
2013-10-14冷电波
冷电波 陈 斌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2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益阳 413046)
优良的品种对于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促进养猪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配套系生产杂优商品猪是当今世界养猪业普遍采用的育种模式。与我国现存的猪品种相比,配套系猪的优势明显,可以集中瘦肉率高以及生长速度快等优点。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选育专门化的品系生产配套系杂优猪是提升我国养猪产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湖南农业大学与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经过8年选育,育成了优质瘦肉型母系、父Ⅰ系、父Ⅱ系,并在此基础上杂交配套育成了湘益猪配套系,并于2006年通过了湖南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配套系育成后,我们对其三个品系进行了持续选育,以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性能。本研究对该配套系从2006年以来的持续选育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为该配套系的进一步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材及选育目标
父Ⅱ系为终端父系种猪,以杜洛克猪为试材。要求具有一致的体型外貌特征,具有较好的整齐度,体躯高长、背腰平直,肌肉丰满,四肢强健,体质紧凑,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且瘦肉率高,肉质好,无应激基因,无PSE、DFD肉。
父Ⅰ系,即母系父本,以长白猪为试材。母系以大白猪为试材。父Ⅰ系和母系猪的选育目标为体型外貌整齐一致,中躯稍长,臀部丰满,四肢结实,种猪及其后裔体躯无黑毛斑块,有效乳头在14个以上,产仔数多,母性良好,具有较好的生长和育肥性能,肉质好,无应激基因,无PSE、DFD肉。
经过选育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预期表1所示水平。
对配套系杂优商品猪的要求为头中等大,体躯较长,前后躯发达丰满,收腹、腩少,四肢结实,皮毛大多为白毛,允许带少量暗斑,群体一致性好,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亲本品系的基础上提高10%以上。
1.2 选育方法
采用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ONBS),实行开放与闭锁相结合的策略,综合利用数量遗传与分子育种技术,在常规育种方法的基础上,采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 及辅助选配(MAM)、DNA分子诊断等技术手段,开展种猪选育工作。根据国内外市场对种猪和商品猪的需求,采取分化选育方法:父系主要注重生长速度及肉质的选育,母系主要注重繁殖性能的选育。
表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选育目标
1.3 性能测定
性能测定包括繁殖性能、生长发育性能测定。母猪繁殖性能主要测定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21日龄窝重等性状。生长发育性能在后备种猪85~115kg时进行测定,测定性状包括体重、体长、胸围、体高、腿臀围和活体背膘厚,背膘厚用RENCO测膘仪进行测量,测定部位为肩胛骨后缘、最后肋处和髋结节前缘并距中线4~6c m处,取三点平均值。然后计算达100kg体重日龄和校正背膘厚。
1.4 遗传评估
在性能测定的基础上,运用种猪育种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即GBS软件,综合采用生长性能育种值估计模型和母猪繁殖性能育种值估计模型进行遗传评估。分别计算父系指数及母系指数。
1.5 选种与选配
根据父系指数和母系指数的高低,结合外型评分、血统以及基因型选留后备猪,公猪和母猪分别按照5%和20%左右的比例留种。核心群保持1.5年一个世代,允许世代重叠,优秀母猪可保持多胎,以扩大优良基因在群体中的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母猪的繁殖性能选育进展
在2006至2011年期间,父Ⅱ系母猪、父I系母猪以及母系母猪的繁殖性能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表2)。父Ⅱ系母猪仅2011年初产胎次产活仔数较2010年稍低,其余年份的初产产仔数、经产产仔数及校正21日龄窝重均逐年增加。父Ⅱ系母猪的初产胎次总产仔数2006~2011年变化不大,而产活仔数提升较大,说明成活率有较大提高。父I系母猪的各项繁殖指标每年均较前一年有所提高。校正21龄窝重2007~2009年上升较慢,而2009~2011年则上升幅度较大。产仔数每年呈较平稳上升。父I系母猪繁殖性能各项测定指标均优于父Ⅱ系母猪,而且增幅也较父Ⅱ系母猪有较明显的优势。母系母猪除2010年外,产仔数指标均保持上升;其校正21龄窝重仅2007年和2009年略有下降。
2.2 后备猪生长发育性能选育进展
经过持续选育,父Ⅱ系、父I系以及母系后备猪的生长发育性能都有所提高 (表 3)。
父Ⅱ系后备猪生长发育性能见表3。从表3可见,父Ⅱ系后备猪达100kg体重日龄减少了9.81天,平均校正背膘厚减少1.16mm,父系指数提高7.68。说明父Ⅱ系后备猪的生长发育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父Ⅰ系后备猪达100kg体重日龄的统计结果除2008年略有增加,其余均逐年降低,到2011年比2006年减少9.90天,校正背膘厚降低1.77mm,父系指数提高5.13。说明父Ⅰ系后备猪的生长发育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相对于父Ⅰ系和父Ⅱ系,母系后备猪的生长发育性能提高幅度较小,达100kg体重日龄和校正背膘厚在2006~2011年间都处于平稳的状态,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表2 不同品系母猪繁殖性能
3 讨论
经过几年持续选育,湘益配套系猪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已经达到预期的育种目标。父Ⅱ系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较高,背膘薄,瘦肉率高,后躯丰满,抗应激性好等特点。而父Ⅰ系则表现出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背膘薄,且体长头小的特征。母系则繁殖性能好,母性强,生长速度快,且适应环境能力强。而经过杂交得到的配套系杂优商品猪则表现出了良好的杂交优势,生长速度快,2011年时日增重平均达到873g,饲料利用率高,2011年时料肉比达到2.32,而且其瘦肉率高,肉质优良,生产性能明显优于各专门化品系。
在选育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性能测定为依据、以遗传评估为手段的开放核心群育种的手段,取得了明显的选育效果。到2011年,父Ⅱ系、父Ⅰ系和母系后备猪达100kg体重日龄的群体EBV分别下降了2.10、1.86和1.73;100kg体重校正背膘厚的群体EBV分别下降了0.13、0.13和0.15。父Ⅱ系的父系指数提高了7.68,父Ⅰ系和母系的母系指数分别提高了5.31和0.91。而且从2006年到2011年期间,种猪的体型外貌均进一步得到改善,群体整齐度进一步提高。相对于生长发育性能,母猪繁殖性能的的选育进展则相对较为缓慢,可能是由于繁殖性状的遗传力较低,而且在选育过程中过多的追求高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的原因,但是繁殖性状总体还是呈上升趋势。
表3 不同品系后备猪生长发育性能
在选育过程中对猪群进行适度近交和一定程度的闭锁繁育,以此加强基因的纯合度和遗传稳定性。到2011年,母猪繁殖性状的变异系数控制在20%以下,后备猪达100kg体重日龄及背膘厚的变异系数控制在10%以下,肥育猪各胴体性状及肉质性状的变异系数也控制在10%以下。各专门化品系一致度保持良好,遗传基本稳定,杂交生产出的配套系杂优猪也保持较好的整齐度。
如何合理利用引进的国外优秀品种,培育出能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品系,是我国养猪业应该长期做好的工作。配套系种猪有着品系纯度较高,杂种优势明显的特点,商品代具有较好的整齐性,而且配套系的育种过程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消费群体可以进行不同的配套系组装,对于提高一个地区的养猪生产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利用配套系进行繁育是提高我国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今后猪育种工作的重要方向。湘益配套系猪经过多年的培育,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适宜在湖南省益阳市及毗邻地区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