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促进发展 成果造就未来——2013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暨畜牧业科技成果推介会在成都举办
2013-10-14侯久飞
本刊记者 侯久飞 彭 华
2013年4月19~20 日,由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全国畜牧总站主办的2013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暨畜牧业科技成果推介会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农业部副部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希荣,农业部畜牧业司 (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副司长王宗礼等有关领导、行业知名企业家及参展企业代表数千人参加了大会。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高鸿宾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希荣
▲农业部畜牧业司 (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副司长王宗礼
大会开幕式由李希荣主持,王宗礼代表农业部畜牧业司致辞。大会指出,2012年是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的第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饲料行业积极主动应对挑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工业饲料产量达1.94亿吨,同比增长7.7%,稳居世界第一。现代畜牧业和饲料工业不断取得新成效,为保障菜篮子工程的需求和稳定物价总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为全球饲料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初以来,受产业周期性波动、H 7N 9禽流感冲击等因素影响,生猪养殖普遍出现亏损,家禽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畜牧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本次推介会上展示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动态,无疑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信心。
高鸿宾宣布2013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暨畜牧业科技成果推介会开幕,之后,高鸿宾、李希荣等领导参观了大北农、通威、中粮、正大、中牧、铁骑力士、正邦、双胞胎、唐人神、正昌、禾丰等企业的展台。在所到的每一个展台前,高鸿宾都与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询问企业发展情况,听取他们对当前行业发展的看法和建议,并对企业的发展提出殷切期望。高鸿宾一行所到之处,参展企业和代表均备受鼓舞,纷纷表示不辜负领导期望,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为行业多做贡献。
在唐人神的展台参观时,高鸿宾详细听取了陶一山董事长对生猪全产业链发展情况的汇报,尤其对唐人神美神种猪的发展表现了高度的关心,认真询问了相关情况。陶一山指着刊登在《中国猪业》杂志封面的美神种猪介绍到,美神种猪经过16年的发展,具有世界级品质,窝产活仔数平均可达11头以上,全程料肉比达到2.4。高鸿宾对此连连称赞,并对唐人神的生猪全产业链发展战略表示肯定,认为唐人神标定了行业发展的新高度。为彻底摆脱中国种猪“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怪圈,陶一山说到,唐人神已在美国控股建立美神国际育种公司。对此,高鸿宾详细询问了筹建情况,并勉励企业再接再厉,为创新中国饲料业的发展模式作出新的贡献。
▲高鸿宾副部长参观铁骑力士展台
▲ 高鸿宾副部长参观唐人神展台,并认真翻阅 《中国猪业》杂志
在铁骑力士展台参观时,工作人员向高鸿宾展示了圣迪乐鸡蛋以及二维码安全可追溯系统。只需用手机扫描包装盒上的二维码,便可在屏幕上显示出该盒鸡蛋的名称、产地、养殖园区、生产班组、批次及生产日期,下一步铁骑力士集团会将此系统推向市场。高鸿宾微笑点头,鼓励技术人员早日用成熟技术给消费者吃上定心丸。
201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之年,是加快建设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发展的关键一年。本届展会继续以“筑牢安全防线、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增长质量”为主题,以展示精品、名品、上品为主线,以企业为本,以服务为宗旨,更加注重展览质量,严把参展企业产品质量关。
为便于观众参观,保证参展商产品的展出效果,本届展会按区和功能划分为饲料添加剂展示区、大型品牌企业展示区、饲料机械展示区、组团省展区、畜牧业科技成果推介展区,展区面积共计近35000平方米,展位超过1800个,特装面积近28000平方米,展出内容涉及饲料原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大型机械以及畜禽牧草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等多个方面。
展会良好的平台和丰富的内容也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荷兰、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丹麦、韩国、印度、奥地利、瑞士、西班牙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家企业参展,共吸引超过40000人次的畜牧饲料行业观众到场参观。经过十多年来的不断发展,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已经成为国内外饲料行业展示新成就、交流新经验、沟通新信息、推广新技术、促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国内饲料行业影响最大、规格最高、人气最旺的专业品牌展会。
为了丰富和拓展展会功能,提高相关企业参展和观众观展的积极性,提升展会档次和扩大展会影响,展会组委会及相关单位在展会前期及展会期间举办了多场行业论坛,如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共同主办了“中国饲料工业协会饲料原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3中国饲料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海诸理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了“第三届全国高档乳猪教槽料研发与经验交流大会”,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主办了“2013中国抗病营养理论与新技术高峰论坛”,中国畜牧饲料电视网、e搜易购网主办了“2013我国生物饲料新技术研讨会”等,既丰富了展会内容,又为众多参会代表提供了丰盛的科技营养大餐。
▲畜牧业科技成果展区
▲“变脸秀”与 “魔术喷火”在正邦展台上演
▲北京六马养猪科技有限公司参展
▲福清市丰泽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参展
饲料原料:企业巨头聚蓉城 各抒己见谋发展
饲料原料是饲料工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饲料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饲料原料的供需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目前,饼粕、鱼粉等蛋白饲料原料短缺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对外依存度均超过了70%。主要能量饲料玉米也由过去的供大于求转变为当前的供需紧平衡状态。加上资本投机、气候变化、国际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饲料原料的供需形势和价格走势越来越错综复杂,也使饲料企业越来越难以把控。为确保饲料安全,国家对饲料原料的监管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加强饲料行业与政府部门的相互了解,帮助广大饲料企业准确判断形势、有效利用资源,构建饲料原料信息交流平台,展会期间,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共同主办了“中国饲料工业协会饲料原料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暨2013中国饲料行业发展高峰论坛”。
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我国需要一个像饲料原料专业委员会这样的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及时准确反映饲料原料的供需信息和税收、配额、临时储备粮拍卖、粮食产区直采等方面的政策建议,以增进饲料企业与上下游相关产业及政府部门的相互了解,科学预测并及时发布饲料原料供求信息,组织开展饲料原料领域的新技术推广培训和促进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合理规避原料采购风险,客观反映饲料行业原料诉求,促进饲料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饲料原料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十分必要的。
▲出席中国饲料工业协会饲料原料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暨2013中国饲料行业发展高峰论坛的领导和嘉宾
下一阶段饲料原料专业委员会的重点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努力办好大型饲料原料形势论坛。饲料原料专业委员会将与大连商品交易所一起,于每年4月举办的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期间举办一期饲料原料高层论坛,每年9月共同举办国际玉米产业大会,努力把这两个大会打造成行业内的专业品牌会议。二是积极做好向政府建言献策工作。围绕原料发展重大政策性问题,每年选择1~2个专题,组织开展行业重大原料问题调查研究,向有关部门提交高质量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促进相关问题的稳妥解决。三是实质性地加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在原料信息方面为会员服务的力度。利用协会信息中心的现有工作基础,扩大信息采集、特别是第一手信息的采取渠道,强化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使协会发布的原料形势研判成为饲料行业的权威观点。四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对于农产品期货等金融工具,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和国内外考察学习,加大培训力度,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在饲料行业的运用。五是及时做好《饲料原料目录》的修订和维护。应根据饲料资源开发和新型饲料原料的研究成果,及时组织专家对目录进行增补和修订,在保障饲料安全的前提下广辟饲料资源。
在论坛上,饲料巨头汇聚一起共谋行业发展。这是企业家智慧的碰撞和精神的交流,这场集新理念、新战略、新策略于一体的“公益论坛”,会帮助众多企业和人员打开跨越式发展的智慧之锁。
▲李希荣全国畜牧总站站长
任重道远 行业发展面临两大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饲料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全国饲料总量达1.91亿吨,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饲料生产大国。李希荣指出,饲料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养殖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未来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将长期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原料保障。目前我国饲料原料的供需形势和价格走势越来越错综复杂,蛋白原料短缺局面将进一步加剧,能量主要原料玉米将由紧平衡转为短缺的趋势逐步显现。二是保障饲料产品安全。确保饲料产品安全是保障畜产品安全的基础。国家将不断强化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对违反相关规定的生产经营企业要严肃惩处。
▲ 刘永好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居安思危 行业格局在转变
随着中国养殖业几年来大踏步的转型,传统的家庭养殖模式逐步退出舞台,适度规模的养殖体系正一步步成长。刘永好分析到,在家庭小规模养殖的时候,农民更多的用自家的原料,而现在逐步趋向于使用全价饲料,说明养殖业的转型带动了饲料行业的绝对增长,饲料行业格局在向大规模化发展。
饲料行业是个黄金产业,准入门槛低,目前,规模化的饲料企业在大幅度增加,但产能利用率却不高,随着人工、原料成本的上涨,必然导致饲料行业的利润率大幅度下跌,而且,禽流感事件的出现会加速饲料行业洗牌,未来饲料企业要想在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自我规范。没有规范化的运作、规范化的财务管理、规范化的人事管理、规范化的食品安全添加管理,企业一定做不长,也做不大。
现在饲料行业竞争还不是很激烈,利润也还比较高。但刘永好提醒大家,这种现象不会是常态,只是一个过渡期,行业的转型会导致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未来饲料集中度也将会大幅度上升。在饲料行业利润率越来越低的时候,就只有依靠企业的精细管理,技术和服务,以及随时动态地把握经营目标。面对未来的行业竞争,刘永好以新希望为例,指出应加大国际的投资和国际合作,学习好的经验。同时,他还表示,在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格局下,联合求发展成为一种格局,行业的转型对饲料生产企业来讲是一个大机会。
▲鲍红星双胞胎集团董事长
明晰根本 原料采购举足轻重
饲料行业一直是在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与考验下发展,上游原料供应不足及原料价格上涨制约着饲料行业的发展,饲料企业的生存压力也将会越来越大。在成都举行的2013中国饲料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鲍洪星为大家介绍了双胞胎的采购模式并分析了原料采购的重要性。他讲到,原料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产品的质量不可能高于原料的质量,这是饲料的根本。随着饲料行业利润越来越低,采购成为了更高级的销售。对于整个饲料行业来讲,以前的以销售为主导,已经逐渐转移为以采购为主导,这应该引起各饲料企业的重视。
饲料行业采购主要分为工厂自主采购、区域化采购、贸易公司采购和集中化采购。这些采购形式各有优缺点,一些大企业更多趋向于集中化采购。鲍洪星指出,双胞胎目前采用集团专业化规模化集中采购的模式,统一审批、统一管理、统一调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利于降低公司的管理难度,保障集团的快速成长。
集中采购还有利于团队的成长,采购风险的控制和降低采购成本。但是,鲍洪星提醒大家,集中采购要有一个强大的采购信息平台,同时业务部门与工厂的沟通链条会延长,另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比较高。在企业中,要形成一个共识,把采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并且全员配合。现在整个大物流产生了变化,整个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集中化采购的条件。当然,管理无定式,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探索一种适合自己的采购管理模式。
▲刘汉元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百卉争妍 竞争加剧几时休
近20年来,我国饲料产能的利用率一直在40%~50%左右,最好的情况也几乎没有高于55%,今年的饲料产能利用率只有37%。为什么饲料行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刘汉元分析说,在过去30年饲料工业大发展时期,所有饲料企业几乎都在拼命地增加产能,都在拼杀市场,结果都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状态。产能的过剩,无疑会导致竞争的加剧。刘汉元表示,行业竞争会导致所有企业参与者都希望把别的企业挤出行业,很多人也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别人挤出去。十年过去了,行业并没有多少企业被挤出局。
实际上,我们一致认为,行业一定会面临整合,大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大,小企业将会逐渐退出,未来五年或者十年都将会保持这种趋势不变。刘汉元强调,中国式竞争激起了大家对行业参与的热情,这不仅仅体现在饲料行业,也体现在诸如家电、房地产等每一个制造业。这些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伴随有产能严重过剩。
饲料行业原料供应相对分散,产品就近销售,在这种情况下,小企业到底何时才能真正退出饲料舞台。饲料企业从15000家到12000家用了10年,现在维持在10000家已经好几年,总量的增长从以前每年增长10%逐渐下降到3%。也许,这将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
▲ 林印孙正邦集团董事长
转变思路 打破固有模式
面对机遇和挑战,作为饲料企业应该用怎样的思路和商业模式来面对未来的竞争。林印孙指出,农牧企业虽然经济管理和技术工艺的进步都很快,但是仍然感觉很被动,这就要求我们在把基础工作做好的同时,跳出饲料行业这个范畴,继续探索发展模式。他指出,作为民营企业,不仅仅要想着如何专业化和规模化,同时还需要更多地扩展思考,未来的社会和经济结构还需要更多的多元化。
从长远来讲,中国饲料市场很大,需要一大批专业化的饲料公司。同时,也可以做成饲料产业链,使之向上下游延伸,找到更多的价值点,形成产业链的竞争。林印孙分析说,成熟的、有条件的一些企业,可以在食品安全上做一些探索,通过食品安全有效地控制更多的市场,或者是产生更高的市场附加值。如果仅仅做专业化产品竞争,整个行业的利润来源只会越来越少。
▲ 雷文勇铁骑力士集团董事长
精益求精 安全技术不容忽视
论坛上,雷文勇分析了饲料行业目前的发展趋势,他认为大家不应过多地把关注焦点放在饲料行业的“冬天”,而应更多地思考未来十年饲料行业的格局演变。他谈到铁骑力士产业链的发展情况,尤其是蛋鸡产业链,十二年来,铁骑力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国自建四大基地,全程产业链,全程安全控制。集团技术中心冯光德实验室在生物饲料研究、蛋品风味研究、种鸡沙门氏菌净化技术等领域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他认为,做饲料是一个技术活,一定有技术壁垒,我们需要有一批人在保障饲料产品安全技术上下功夫,雷文勇风趣地说:我们生产鸡蛋也不亚于造原子弹的,做饲料、搞养殖和做高科技产业一样,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
量质齐飞 强力提升行业专业度
针对近期禽流感事件导致老百姓不敢吃鸡肉的现象,金卫东认为这是畜牧行业的悲哀,也从侧面反映了畜牧行业的脆弱、软弱和虚弱。他进一步指出,我国畜牧行业之所以如此脆弱,主要原因就是发展速度太快,求量不求质。以养猪业为例,如果我国能繁母猪每头年上市肥猪数能达到22~23头,至少可以减少1/3的母猪。可见,当前畜牧行业的发展不能再一味追求量的提升,而要同时关注质的飞跃,真正提高科学技术含量,提升行业专业度。
生物饲料:食品安全呼声高 生物饲料受热议
一直以来,饲料安全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关注,同时也是行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十二五”期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为我国畜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我国畜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饲料资源匮乏,供需间缺口大,通过生物技术,可以提高传统饲料粮的品质,开发非传统饲料资源以及开发和生产新型高效饲料添加剂。目前我国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年总产值近500亿元,并在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加快发展我国生物饲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资源,加强行业间、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在饲料中应用饲料生物技术产品而减少抗生素等对人体有害的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获得优质、安全的动物产品有重要意义。鉴于生物饲料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中国畜牧饲料电视网、e搜易购网在展会期间同期主办了“2013我国生物饲料新技术研讨会”。
▲季学枫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
推广配方调整技术兼顾饲料成本与营养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饲料成本占据所有养殖成本的大部分比例,以河南、重庆、广东、甘肃、河北、黑龙江六省为例,平均饲料成本占每头猪平均饲养成本的76.53%,占每头猪平均出栏成本的77.43%。如何有效利用生物饲料新技术,从而减少生猪饲养成本,提高利润率,是所有养殖人共同关心的话题。
研讨会上,季学枫和与会人员共同探讨了猪饲料消费及其转化率测定技术。他指出,无论选用何种饲料、何种原材料,都既要满足生产者需求,又要解决猪场个性化问题。在计算预混料使用添加比例的时候,需要兼顾饲料与成本两方面,不能只顾降低成本而忽视了营养平衡。以安徽省为例,养殖户使用自配料居多。据2011年省饲料工业协会统计,该省猪配合料为78.9万吨,浓缩饲料为26.93万吨,预混料8.3万吨。按调查,预混料使用比例为4%~5%,预混料配制量为166~207万吨,浓缩饲料按22.5%计算,安徽省浓缩饲料配制量为120万吨,该省总体猪饲料为364~405万吨。
从饲料消费结构区域布局分析,对于全价料消费比较大的重庆市与广东省来讲,拥有多家全价料厂家,可选择余地大,质量稳定;同时,这两个地区为非玉米主产区,饲料运输、储存成本高,原料采购不稳定。对于全价料饲喂比重较高的河南省来说,全价料消费的逐年增大主要源于玉米质量不稳定,储存技术不过关,霉变率高。对于自配料使用比重偏大的河北省、黑龙江省和甘肃省来讲,三省都是优质玉米主产区,原料采购便捷,质量稳定,成本低。
目前,由于饲料原料玉米、豆粕价格一路走高,各种原料替代品也在不断被提出。小麦与玉米营养价值接近,2010年以来,小麦价格明显低于玉米价格约10%以上,使用小麦替代玉米,在饲料工业企业替代比例已经超过50%,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养猪场缺乏配方调整技术和辅助的添加剂,小麦在猪饲料使用量中不到30%,亟待加强技术推广。仅以安徽省计算,如全面推广基于饲料原料的配方调整技术,每年至少可为农民带来4.09亿元收入(按使用量50%计算),这对于养殖行业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张日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生物饲料有待开发 发展潜力巨大
在研讨会上,张日俊教授详细介绍了生物饲料与食品安全和健康养殖的关系。从生物饲料技术、生物饲料概念与类型、微生态调节剂、微生态制剂的营养作用、免疫调节功能等多方面指出了国内外生物饲料发展现状与趋势,通过典型案例,为我国生物饲料未来发展趋势指明了方向。同时,还详细从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等对肠道的健康作用、抗菌作用、抗毒素效益、免疫作用、抗过敏作用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微生态制剂的免疫防御功能。
他认为,生物饲料即通过调节消化道或生命活动,积极干预动物营养生理和微生态平衡,改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和微生态系统的功能饲料和添加剂。实际上,生物饲料就是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产品,主要有以下8类代表产品,即微生态制剂及其培养物、发酵饲料(豆粕、棉粕等)、饲用酶制剂、抗菌肽及功能活性肽、功能寡糖、植物提取物、有机微量元素和其他私用生物制品。
与普通饲料相比,生物饲料具有助消化,适口性好、刺激免疫力、改善动物品质、除臭降氨等功能,是生产绿色、有机动物等高端动物性产品的主要材料和技术手段,符合“A C E”(对动物有利、对消费者有利、对环境有利)原则。
目前,我国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研发企业约为400家,获得农业部生产批文的约为140家。国内微生物制剂年销售额大约在20亿元,但是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不足5家。目前,微生物制剂市场推广普及率约仅为10%,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 李富伟北京科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转变养殖模式 微生态制剂颇受期待
随着国内饲料资源越来越短缺,价格越来越贵,合理利用生物技术(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是很好的解决饲料短缺的途径之一。同时,抗生素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差,残留、耐药性问题越来越多,国内养殖模式急需转变,后抗生素时代,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研讨会上,李富伟博士就微生态制剂对物质代谢作用及其抗菌性能展开了讨论。他指出,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饲料养分吸收利用,提高饲料报酬。在长期共处和相互影响下,微生物和宿主已经形成了物质代谢的相互影响及生物信息的密切传递,使得两者的命运紧密相连,动物肠道内数量巨大的微生态系统,对动物的身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动物对饲料养分的利用,不仅与动物自身消化系统,而且与动物肠道中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密切相关。
在影响动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过程中,微生物通过自身产酶系统,加快对饲料养分的吸收,提高饲料的消化效率;同时,微生物还可通过产酸系统,直接提供给动物能量物质并提高动物消化吸收上皮细胞结构完整性,帮助动物提高对饲料养分的利用。微生物产生有机酸的功能可以调节动物肠道酸碱平衡,提高蛋白酶活力,维护肠道吸收上皮细胞结构完整性,提高消化能力。
抗病营养:实现动物健康养殖抗病营养成新宠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和养殖集约化程度的逐日提高,畜禽生产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伴随而来的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烈性疫病暴发日渐频繁、饲料成本疯狂飙升等问题已成为畜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影响动物免疫功能的各因素中,营养是最重要和最易调控的因素,利用营养学方法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是实现健康养殖、生产绿色动物产品和保证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抗病营养则是运用传统动物营养学、动物医学研究方法与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工程等高新技术相结合,集营养与免疫、抗病基因与营养、动物疾病与营养、生物饲料等新兴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其众多理论成果与技术及时应用于实际生产,是我们畜牧行业所有人员共同的期盼。因此,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携手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在展会期间举办了“中国抗病营养理论与新技术高峰论坛”。
▲虞洁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副研究员
提高猪群抗病力 科学营养应重视
生猪生产在国民经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质量、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和地位,发展好生猪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四川为例,畜牧产值占农牧总产值的53%,生猪产值占畜牧产值的67%,能繁母猪660万头,每年可出栏肉猪9000万头。但是,生猪养殖中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健康问题。虞洁博士在论坛上讲到,生猪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生产水平,进而影响生产效益,最终导致猪肉及产品在流向市场的时候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影响消费者健康。
虞洁在其“抗病营养理论与实践意义”中提出,当猪群出现健康问题时,传统的方法主要是用生物安全控制和疾病防控来处理,但是这些并没有解决生猪养殖中出现的健康问题。虞洁一直致力于通过合理营养,提高猪群抗病力和免疫能力,从而减少甚至消除疾病,并提出了包括免疫机能、肠道健康、抗病基因、应激、霉菌毒素、特异疾病等六要素为主的抗病营养理论体系,希望通过此体系研发相关技术和产品,实现产业化的示范和推广,从而最终提高猪群抗病力,提供安全猪肉。
在他提出的抗病营养理论中,阐明了营养与免疫的互作关系,构建了免疫调控的营养原理;揭示了营养与肠道健康的关系,构建了肠道保健的营养原理;诠释了不同品种猪抗病基因表达的差异,建立了抗病基因表达调控的营养原理;探明了免疫应激与氧化应激对营养代谢及其需求量的影响,建立了抗应激营养原理。
▲洪平安佑集团董事长
增强仔猪免疫力 充足初乳是关键
有人说,解决中国养猪问题的两大关键途径为多生和少死。多生即努力提高母猪的产仔能力,少死主要指减少幼龄仔猪的死亡率。降低幼龄仔猪的死亡率,主要可通过提升免疫力、减少免疫应激、减少发病、通过饲料及饲养改善肠道保护等途径来完成。
在论坛上,著名的仔猪教槽料之父、安佑集团董事长洪平先生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改善幼龄小猪免疫力的建议。他说,主动免疫会随着乳猪成长越来越强,免疫应激越来越少,只有猪建立了完整的免疫体系,才表明可以快速成长。他指出,首先,要确保每头仔猪吃到足够的初乳,建议每头仔猪吃够100mL以上,同时要确保在仔猪出生6小时之内吃到初乳。因为初生仔猪无法得到母猪抗体,所有免疫成分均来自初乳,初乳内的细胞和抗体,可透过仔猪的肠道上皮屏障被吸收,从而在体内形成被动保护。其次,通过减少应激,提高仔猪免疫力。应激会导致体温上升、食量下降、生长变慢、易生病等,对猪的生长造成巨大影响。可以通过降低饲养密度、改善空气环境、做好降温通风等途径改善畜舍环境,给仔猪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他还建议通过饲料养肠、免疫营养、避开免疫时间等措施来减少仔猪的应激。
最后,他还总结了提升仔猪免疫力的对策,即正确的防疫计划,减少接种次数;及时补充免疫营养;饲喂提升免疫力的添加剂;保证足够的饮水和新鲜的饲料;减少用药及正确的初乳管理等,为广大养殖户在提高初生仔猪免疫力上指明了方向。
▲吴德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所长
提升母猪繁殖力 阶段营养需先行
中国母猪生产水平与养猪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造成这个差距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国内养猪观念未能改变,饲养环境差,缺少全国及区域性的防治体系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养猪信息化体系不成熟,国家支持政策和制度尚不完善等。近年来通过国内畜牧人的不断努力,我国的母猪生产性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和美国、丹麦等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仍需继续努力。
如何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所长吴德教授给我们提供了答案。他指出,目前国内规模化猪场母猪营养和饲养均存在问题,例如后备母猪不发情、淘汰率高、妊娠母猪产仔数和有效活产仔数低,泌乳母猪采食量下降,种母猪终生提供断奶仔猪数量少、使用寿命短等。建议对后备母猪、妊娠母猪、泌乳母猪、空怀母猪等不同母猪实施阶段营养,最终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他指出,营养可以影响胚胎存活的途径和机理,可调控卵母细胞质量及发育能力,可对母猪妊娠期胚胎存活和产仔数造成影响,可改善母体及胎儿免疫力。对妊娠母猪,需要优化营养、加强运动、对症治疗;同时改善栏舍地面结构,饲喂缓泻药、改善电解质平衡、增加纤维、消毒解热、提高免疫力。国内泌乳母猪存在产后无乳或奶少、拒绝哺乳、断奶窝重小、仔猪均匀度差、夏季采食量低、产奶量下降、产后瘫痪、断奶后母猪不发情、屡配不孕等问题,建议使用赖氨酸、精氨酸、丁酸钾以及不同类型油脂等补充母猪营养。
最后,吴教授表示,母猪营养与饲养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希望通过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将我国的母猪繁殖能力抬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教槽料:严把入口第一关 制造优质教槽料
教槽料作为饲料中的高端产品,从发展伊始就受到了各方关注。但是,目前我国教槽料的市场覆盖率仍不理想,按我国生产母猪存栏共4500万头计算,每头母猪每年提供16头上市商品猪,每头仔猪消耗3kg教槽料,则7亿头仔猪的年教槽料消耗量可高达200万吨。而目前我们的年生产量仅为30~40万吨,覆盖率仅为20%左右。因此我国未来的教槽料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我国饲料养殖行业发展已迈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为社会提供更加健康、安全与环保的畜牧业产品是我们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仔猪教槽料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之一,更好地提供安全、优质的教槽料,培养优质的仔猪,对后续商品猪的质量至关重要。
▲第三届全国高档乳猪教槽料研发与经验交流大会现场
教槽料作为仔猪断奶后最先接触到的饲料,其质量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情况乃至生猪养殖全过程的效益,如何选择教槽料,满足断奶仔猪早期营养需要,乳猪添加教槽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在上海诸理奇管理公司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档乳猪教槽料研发与经验交流大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行业精英与专家学者一起,共同探讨了乳猪教槽料的新技术和新动态,为推动教槽料发展,提高仔猪健康作出了新的努力。
▲ 易敢峰大北农集团副总裁
抓机遇迎挑战 提升仔猪饲料价值
面对我国畜牧业的机遇与挑战,加快发展饲料、原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资源,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中国的饲料工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几年,行业发生了快速变化,易敢峰博士主要从中国饲料企业的发展变化和未来发展判断以及后抗生素时代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对中国饲料工业化的机遇和前景做了详细的分析。
在他看来,未来饲料行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饲料行业集中度水平增加、自动化机械模式变革等方面,未来十年,需要把中国的小农经济与散养模式结合起来,形成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新型农牧产业模式。在后抗生素时代,由于消费者的驱动,屠宰加工的规范化将会导致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这是畜牧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易敢峰指出,全球畜禽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质量与卫生、疾病控制、现代种畜禽饲养、遗传潜力发挥、采食量控制、控制原料质量、动物福利、可持续生产方式等。高效、健康和环保的价值型猪料包括教槽料,其核心技术包括阶段细分均衡营养,低蛋白强化氨基酸日粮,日粮净能体系应用,添加复合酶和植酸酶,丝兰提取物的使用,微生态产品的使用,有机微量元素的使用,取消抗生素使用。
▲周桂莲播恩集团技术中心研究员
科学添加微量元素 改善仔猪饲粮营养
微量元素对仔猪营养具有重要作用,日粮中不足或缺乏,对仔猪食欲、骨的矿化、健康状况、生产性能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交流大会上,周桂莲博士从铜、铁、锌与仔猪健康的关系方面阐述了微量元素营养与仔猪健康的新观点。
第一,铁的作用有两面性,铁缺乏将会导致肠道组织发生脂质过氧化,引发炎症性肠炎;同时,肠道炎症时口服硫酸亚铁导致肠道中自由基产生增加,加剧炎症。紧密连接是指小肠上皮细胞之间的特殊连接结构,对肠道黏膜通透性起决定性作用,过量铁对小肠细胞的危害,早期主要影响小肠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渗透性,后期导致过氧化损伤,并加剧对紧密连接的影响。在生产应用中,应使用有机铁,尤其对容易发生肠道炎症的断奶仔猪,应避免使用高剂量无机铁;控制炎症,有利于改善铁的营养状况,同时,要避免过量使用抗生素。
第二,不同锌源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小肠渗透性具有不同的影响,锌可以使紧密连接更好地发挥功效,同时能缓解赭曲酶素引起的损伤,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对于26日龄断奶、平均体重7.74kg的仔猪,不添加植酸酶时,最佳生长性能所需饲料锌水平为73mg/kg;添加700U/kg植酸酶时,则相应为43mg/kg。在生产应用中,教槽料里氧化锌与有机锌联合使用,保育料有机锌和无机锌联合使用;使用高锌时需适量补充维生素A。
第三,在体外培养液中(肠段组织)添加无机铜离子(来自氯化铜),可显著降低电阻抗(且呈现显著剂量关系),说明无机铜可以导致紧密连接受损。高铜与高锌都能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粪便状况,但高锌的效果优于高铜,且二者没有协同效应。在生产应用中,高铜具有抗菌、改善仔猪生长的作用,但高剂量无机铜影响仔猪肠道屏障功能,可使用部分有机铜代替无机铜。高锌和高铜均有抗菌作用,但高锌对仔猪肠道健康作用优于高铜,高锌与高铜对仔猪生长也没有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