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大背景下城市矿产开发模式探讨
2013-10-12李赋屏
文 / 李赋屏
城市矿产开发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经济模式发展到跨行业、跨产业,甚至跨越人类生活物质形态的大循环模式时,城市矿产开发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用品的设计、生产、消费、回收的全过程。本文结合循环经济的形成背景和城市矿产开发的发展进程,在综合分析世界各国和我国城市矿产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四化同步”推动中国城市矿产开发的发展模式。文中提出,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为核心推动力,借助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两翼平衡,形成一个结构稳定且互为促进的新模式。
一、循环经济的历史背景
1. 循环经济的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正式提出循环经济概念之前,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低层次循环经济的萌芽。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民为了完成谷物产量和甘蔗种植指标,提高家庭收入,在稻田四周的田埂上种植甘蔗,在稻田里放养浅水鱼和鸭子,稻田和甘蔗丛中的微生物与鸭子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生态链。水稻收割之后,鱼供出售,用稻草作燃料,取田中肥泥施肥于甘蔗。不仅甘蔗丰收且副业兴旺,形成了一个初级但比较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对工矿企业废物的综合利用,从“末端治理”思维定势出发,通过回收利用达到资源循环、消除污染之功效。这种模式在工业领域迅速推广,但都局限在单个工厂或工业生产线范围内,属于有限范围内的小循环。
20世纪90年代以后,源头治理的思想开始引起人们注意。1993年,我国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提出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的清洁生产,2002年正式公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在全国推行、建设了一系列的工业生态示范园区,并以此为主体进入较高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工业园区是在多个企业之间实施循环经济架构的实践模式。园区内企业通过共享资源、梯级利用和废物交换等手段,获得企业经营的规模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园区整体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水平。这种生态模式跨越了产业、行业和企业的界限,实现了产业集群和企业的集中,把科研、技术、原料、生产线、产品、废弃物等因素同构在一个循环网络内,社会经济效益凸显。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趋同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网络的日渐完善和便利,循环经济融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全过程,生态链的概念正在形成。我国江苏省推行的循环经济建设规划就属于这一范畴。该规划涵盖了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三产和循环型社会四个内容。
2. 当今循环经济的特征
迄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与演化过程之中,但其特征也日渐鲜明。特征之一是循环性,最终目的都是着眼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特征之二是彻底性,主要依靠科技和与其他行业的耦合,延长产业链,实现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排放,或者实现零排放;特征之三是跨越性,表现在跨越行业和产业界限,跨越生产、消费、回收等环节,跨越物质生产、文化生活、精神追求等层面;特征之四是渗透性,正渗透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互为促进。
3.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脉络
早在“十一五”期间,从政府层面就启动了循环经济试点,先后在重点行业、领域、园区和代表性省(市、县)启动开展了再制造、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城市矿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资源综合利用、有色金属再生利用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等试点(示范)工作。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试点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总数达2300多个。
4. 循环经济对社会形态的影响
从当初的“亚洲四小龙”到今天的“金砖五国”“八国集团”以及“11国集团”,大多是构建循环经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各自的国家都取得了显著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关联性。世界经济一张网,牵一发动全身,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12年的欧债危机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这是当前和今后发展循环经济必然面对的课题。
二、城市矿产开发与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1. 发达国家城市矿产开发模式分析
经过多年探索,发达国家的城市矿产开发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在美国,从事再生资源产业的企业有5.6万家,从业人员约130万人,年产值236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汽车工业的产值;在日本,废弃家电是“城市矿山”的主要原料。在今后30年内,国际城市矿产开发产业规模将超过3万亿美元。纵观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矿产开发,大都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初期,为突破资源瓶颈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以企业为主导,大力降低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把有毒、有害的废弃物转变为可以回收利用和循环再生的资源,既减少了污染,又达到了资源循环之目的,并形成了一种“资源(消耗)-产品(生产和利用)-资源(再生)”的双向反馈式封闭循环流程,最终实现从1R(recycle)到3R的转变。这一阶段也称作微观模式,或称杜邦模式。
中期以生态园为主体,运用工业生态学原理,把一个企业或是一个部门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转化成为另一个企业或部门的原料和能源。或者把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或部门连接起来,构建多个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链,实现废弃物的转换和循环利用。在园区内开辟出专用的试验研究区域,形成产、学、研结合机制,各企业与政府机构共同研究再利用技术、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及废弃物处理技术,为园区内的循环提供支撑。在充分发挥地区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引进环保型产业。这一阶段常被称为中循环。
后期,属于社会层面的大循环模式,常被称为宏观模式。在这一阶段,工业上鼓励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从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考虑资源再利用问题;法律上不断构筑多层次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促使民众转变观念,分类回收垃圾,全员参与城市矿产开发。社会各个层面都通过转变城市生产、消费和管理的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习惯,在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内,建造第一、二、三产业闭合的产业生态链,通过各产业之间的生态链,把生产、流通、消费、垃圾回收和处理以及城市管理等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生态网络系统,实现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2. 发达国家城市矿产开发的启示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矿产开发,从单个企业内部循环的微观模式到全社会各产业之间良性循环的宏观模式,从被动应对的末端治理模式到主动引导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不仅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涵盖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原料采购、生产销售消费回收整个流程,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又降低了资源能源消耗,保护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都不可避免地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都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并没有实现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行业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笔者认为,扬长避短,我国的“城市矿产”开发,将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的基础上,应借力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以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目的。
3. 我国城市矿产的资源潜力
我国城市矿产开发的潜力巨大。今天,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已经不容置疑。在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个品种产量居全球第一位。2011年,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分别达48.8%,70.6%和90.6%。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全球第一,占全球粗钢产量的44.7%,电解铝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产量的40%;造船完工量占世界的42%,汽车产量由2005年的570.49万辆跃升到2011年的1841.9万辆。我国已经超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在基础材料的消费方面,我国的巨大消费量令全球惊叹。2012年,我国纸制品产量4803.8万吨,塑料制品产量5995.7万吨,轮胎产量8.92亿条。我国有色金属产量已经连续十年居全球第一位,2012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了3691万吨,同比增长9.3%。作为世界人口大国,随着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汽车和工程机械等产品进入报废高峰期,城市矿产的储量呈逐年增长态势。据统计,今后几年,我国每年至少有1500万台家电和上千万部手机进入淘汰期,每年报废的汽车将达到400万~600万辆,到2020年,我国电子产品每年报废数量将达1.37亿台,汽车年报废量将超过1400万辆。如此巨大的城市矿产资源正源源不断地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涌流出来,构成了我国城市矿产开发巨大的物质基础。
三、以“四化同步”为着力点,构建循环经济的成熟模式
必须清楚地看到,城市矿产开发也是一个高风险产业,做好了可以“变废为宝”,做不好就是“污染集中”。因此,开发城市矿产不能一哄而上,必须统筹规划,以实施恰当的开发模式,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共赢。根据我国的发展目标,今后五年,我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而构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的“四化同步”模式是当今循环经济背景下城市矿产开发的恰当模式(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大循环背景下城市矿产开发模式示意图
四、对“四化同步”模式的初步思考
“四化同步”是一个整体的循环系统。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信息化推进其他“三化”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只有35%,明显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剩余的农业人口要靠工业化来吸纳,城市矿产开发则是大量农业人口切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契机。转移进入城市的农民成为新市民,其社会角色转换的切入点很多,而城市矿产开发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向城市的现实选择。“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这一点已经成为上下的共识。在今后的若干年中,城镇化和工业化将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旋律。而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矿产开发领域是一个比较现实而且障碍较小的产业首选。这一点,无论从珠江三角洲的起步还是长江三角洲的实践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是存在着严重的地域不平衡,东西部的差距和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逐年拉大。而我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却日益恶化,垃圾围城现象以及城镇建设中的诸多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大隐忧。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市民,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不断向前发展。
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 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 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城镇功能转换、升级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镇化是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第二, 是农业劳动力不断转变为非农业劳动力的过程; 第三, 是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 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 第四, 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 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 第五, 是农村地域不断转变为城镇地域的过程; 第六, 是农村自然景观不断转变为城镇建筑景观的过程; 第七, 是城市生活方式不断向农村扩散和传播的过程; 第八, 是农业文明不断向工业文明、现代文明转换的过程。而在这些过程中,城市矿产开发作为体现着“低碳、环保、绿色”特征的产业将贯穿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全过程。而城市矿产开发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转换结点。
统计显示,如果每年城镇化的速度是1%,就能拉动5.2万亿元的内需,按照年均实际消费需求增长10%左右来计算,我国的潜在居民消费需求到2020年有可能达到45万~50万亿元:农业现代化,必然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利用效率,释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让更多的人转移到城市从事第三产业,创造更多适合城市矿产发展的条件,从而突破城镇化过程中的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难、就业难和融入难的问题,与此同时,也解决了城市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产业重组的难题。
五、城市矿产开发是实现“四化同步”的基础性工作
以“四化同步”为核心推动力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真正做好城市矿产开发这篇文章,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创新组织管理体系,为城市矿产开发创造良好环境。在政府层面,综合运用产业、投资、信贷、财税和价格等政策,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并运用多种手段构建城市矿产开发的产业体系,在企业层面,建立“从资源到终端产品”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产品的多层次开发和价值的多梯次增值。加强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的联系,打造全产业链的战略利益共同体。完善城市矿产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形成“回收站点→分拣加工中心→集散交易中心市场→再生企业”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从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目标看“美丽中国、清洁乡村”活动,建设“村收-镇转运-县(片区)处理”的乡村垃圾回收体系是迈向目标的第一步。
二是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于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当前已经建设和正在建设中的生态工业园区首先应当建设城市矿产开发的信息化平台。目前已经有二十多家园区进入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试点,还有几百家企业进入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框架内。如何以园区为中心,构建城市矿产开发的信息网络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历史任务。
三是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和力度,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010年,我国的资源产出率与日本相比,只及日本的七分之一到五分之一。2011年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不到10%,但能源消费量却占了全球的20%,主要工业产品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的先进水平高10%~20%。因此,采取什么样的产业政策来推动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如何用合理的激励政策推动国内科研单位与龙头企业建立城市矿产开发产学研创新联盟并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最近几年,国家先后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园区循环化改造、报废汽车的回收拆解升级改造工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力度最大的一次。国家的投入,对显著改善园区的面貌、提升基地和园区建设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后,如何在一些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上给与支持,通过对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研发以及关键项目的支持上加大力度,这是具有关键性普遍性的重要步骤。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科研体制上的原因和科技投入主体上的缺位,致使这一领域始终处于弱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这些联盟的实质性运作,突破我国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上的“软件不强”和“硬件不力”的瓶颈,还必须有国家的强大支持和“扶上马,送一程”的机制保障。
总之,城市矿产开发作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载体,其发展壮大离不开“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如何形成更高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把过去的“不可持续”变为为真正的“可持续”,需要各方面的协同配合,有了这种态势,“建设美丽中国”才有坚实的基础。(作者系广西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