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补肾壮骨方口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2013-10-11王秀珍王新武刘万成单金春

河北医学 2013年10期
关键词:壮骨骨性肝肾

王秀珍, 王新武, 刘万成, 单金春

(1.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 河北 青龙 066500 2.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 河北 青龙 066500)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又称增生性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等,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病理性改变,从而出现骨磨损、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1],临床上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是影响老年活动和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的原因。我院自2009年至2012年运用自拟补肾壮骨方中药口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3例,同时与常规治疗组104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补肾壮骨方中药口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门诊患者207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3例,其中治疗组入选病例男42例,女61例,年龄在51-63岁之间,平均年龄54.5±4.2岁,病程最短的5个月,最长的12年,脑力劳动者39例,体力劳动者64例。对照组104例,其中男49例,女55例,年龄在50-68岁之间,平均年龄55.1±3.8岁,病程最短的6个月,最长的13年,脑力劳动者43例,体力劳动者6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诊断纳入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01-01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骨痹的诊断标准制定:①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②初起多见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③局部关节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喀刺声或摩擦声,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④X线摄片检查:示骨质疏松,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以及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2]。

1.2.2 排除标准:①年龄大于70岁者;②严重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精神病患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合并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壮骨方中药口服治疗,自拟补肾壮骨方基本方药物组成骨碎补20g、杜仲 15g、牛膝 15g、海桐皮 12g、独活 15g、土鳖虫6g、穿山龙15g、熟地15g,随症加减:气血亏虚者加黄芪30g、白芍15g;疼痛甚者加元胡12g;膝肿胀明显者加茯苓15g、薏苡仁30g;阳虚寒象明显者加淫羊藿10g;阴虚热象明显者加知母15g、忍冬藤30g等;上药浸泡30min,水煎2次,共取汁300mL,日一剂分早晚2次口服,3周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2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减轻关节负荷、保护关节功能及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关节软骨保护剂等。3周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分为临床治愈、好转和未愈。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好转:关节疼痛、肿胀减轻,活动功能好转。未愈:关节疼痛及肿胀无变化[2]。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通过观察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未发现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膝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缠绵难治的一种慢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55至64岁人群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为40%,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达60%[2],目前骨性关节炎确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有的认为老龄化、软骨细胞与基质合成代谢平衡被破坏、免疫反应、关节力学等原因可能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发展[3]。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多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关节软骨保护剂口服治疗,虽然能够缓解疼痛等症状,但并不能根治,而且多数人无法耐受其胃肠道等副作用,所以不能长期服用。近年来祖国医学对本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治疗方法也不断丰富,积累了很多的临床经验[5],疗效满意。中医学中无骨性关节炎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属中医学的“骨痹”、“筋痹”范畴。人过中年,脏器机能日渐衰退,或因过劳伤及肝肾,肝主筋,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出现筋虚无力;肾主骨,肾精亏损则精不养骨,骨髓不充,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或是因为局部损伤等,致使经络凝滞,气血痹阻而发为骨痹、筋痹。肝肾不足为本,风寒湿邪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这是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的认识[1],《张氏医通》论曰:“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所以肝肾亏损是病的根本,是内因;肝肾不足则筋脉失养,加上感受风、寒、湿邪及跌扑损伤等外因作用,致使筋脉淤阻,气血循环不畅而发病。我院通过临床治疗观察,根据肝肾亏虚为本兼感外邪等原因造成虚实夹杂的病因病机特点,采用自拟补肾壮骨方中药内服治疗本病,疗效显著。自拟补肾壮骨方中骨碎补味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之功效。现代研究骨碎补含有骨碎补双氢黄酮苷、骨碎补酸等化学成分,骨碎补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和血磷水平;还能够改善软骨细胞,推迟骨细胞的退行性病变。此外,骨碎补双氢黄酮苷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6]。动物实验也证实,中药骨碎补对关节软骨有刺激细胞代偿性增生的作用,能改善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2],是治疗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的要药;杜仲、牛膝皆有补益肝肾之功,能强筋骨而助腰膝,两药相须配伍能起协同作用,与骨碎补共奏补肾强督,添精补髓,强筋壮骨以治其本。海桐皮有祛风湿、舒筋通络之功,适用于下肢关节痹痛以及腰膝疼痛等症;土鳖虫:善逐瘀血,具有续筋接骨、疗伤止痛之功;穿山龙:舒筋活血,祛风止痛;独活为治疗风湿痹症要药,尤是用于腰膝之疼痛;四味药物配合祛风胜湿、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熟地为补益肝肾的要药,不仅滋阴养血,且可生精补髓;既能补肝肾,又能防止诸药伤阴。且牛膝能引诸药下行,直达病所。本方诸药合用,互相协调,共奏补肾壮骨、祛风胜湿、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之功。临床中随症加减,药到病除。补肾壮骨方中药口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观察无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剂之一。

[1]刘时觉.中医教程新编[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5-53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第1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8-49.

[3]高业奇,王峰.中医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7):1149.

[4]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338-1339.

[5]尹学永,王志文.膝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吉林中医药,2008,28(4):310.

[6]陈顺,关延彬.骨碎补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6,25(7):685.

猜你喜欢

壮骨骨性肝肾
停不下的酒局饭局最伤肝肾
壮骨止痛胶囊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组织Runx2、Osx及DKK1蛋白表达的影响
壮骨汤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中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
新工艺止痛壮骨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对比观察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