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3-10-11陈江祥郑季南陈敏葵沈建文杨培伟郑季南解放军第180医院骨三科福建泉州3620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22期
关键词:踝关节螺钉手法

陈江祥,郑季南,方 钧,陈敏葵,沈建文,杨培伟,郑季南(解放军第180医院骨三科,福建泉州 362000)

踝关节骨折主要有3种:单踝关节骨折、双踝关节骨折及三踝关节骨折,而根据 Weber-Denis的分型模式,骨折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A、B、C型[1]。随着对此病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两种,其中手术治疗有螺钉、克氏针及张力带治疗等;非手术治疗则主要指的是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2]。从临床治疗来看,不管是手术治疗,还是手法复位治疗,两者都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探究手术治疗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本院就此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2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全部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152例,女74例;年龄17~66岁,平均为42.6岁。按 Weber-Denis分型可知,A型有101例,B型有106例,C型有19例。有41例为开放性骨折伴有脱位(均行手术处理伤口),53例为双踝关节骨折,61例为外踝关节骨折,71例为内踝关节骨折。根据患者的意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20例,对照组10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 首先由助手将患者的小腿中段紧紧握住,而患者则将自己的前足用一只手握住后,用另外一只手将后跟拖住,主治医师此时将手指作成环抱状,将患者的内外踝关节紧紧握住,同时给予患者患肢持续牵引。然后行逆原应力损伤方向,同时慢慢地改变方向,在此环节中,应往前进行根骨的提拉,并且对胫腓骨行下压处理,对踝关节行背伸处理,对于不同类型的骨折合理选择前足内翻或者外翻处理。再次,患者若为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相分离,那么还应进行内外踝关节的反复挤压,以进一步促进踝关节穴道的复位,若为后踝关节骨折,则先行纵向牵引,之后再行手法复位治疗。最后,当复位完毕,应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询问与检查,以期实现最佳的效果,同时利用石膏夹板行外固定术。

1.2.2 手术治疗(对照组) 本组患者在治疗之前皆进行了硬膜外麻醉,其中对于内外踝关节骨折的患者给予了针对性的治疗为(1)外踝关节骨折治疗。先行弧形切口,切口的中心为外踝关节的踝尖;对于不同类型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A型患者给予克氏针行内固定,或者采取加压螺钉与张力带行内固定治疗,对于B型或C型患者,则采取螺钉与纯钛金属行内固定治疗。(2)内踝关节骨折治疗。和外踝关节骨折一样,先行弧形切口,只是其中心为内踝关节踝尖;沿着前后方向且平行与内踝关节面将两枚空心拉力螺钉植入其中,同时将巾钳做好临时的固定。此外,若属于粉碎性骨折患者,那么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用张力带或者克氏针。

1.3 疗效评定标准[3]本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为(1)优:背伸大于10°,跖屈大于40°,行走正常。(2)良:背伸5°~10°,跖屈20°~30°,步态正常,行走有轻微肿痛。(3)差:踝关节畸形,不能背伸,无法正常活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整体优良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C型上的治疗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不同骨折类型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同其他类型的关节相比,踝关节的结构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加之软组织覆盖较为薄弱,因此若对踝关节的认识不足,处理的方法不当,就会加重创伤性踝关节炎的发生,比如伤踝僵硬疼痛与行走困难等。基于此,就必须充分对踝关节的关节面解剖情况了解,这样行手术治疗效果才较为可靠[4];同时也需要依靠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但这还需要不断研究与探索[5]。

踝关节面看似较小,但在人体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尽可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就需要将踝关节恢复到原来的解剖位置,同时要保障关节面的光滑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仅凭手法复位是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6]。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同时辅以手法复位治疗,加强相关护理工作,比如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与功能锻炼,有效进行相关卧床并发症的防治,保障患者的血运畅通,加强骨折愈合等,都能很好地保障患者治疗的效果[7]。

本次研究中,在患者意愿选择下,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与手术治疗,并进行了治疗效果的对比与分析,可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在C型骨折的治疗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C型骨折上标本太少,代表性不强,因此还有待进一步考究。总的来说,不管采用手术治疗还是手法复位治疗,都有着自身的优势与缺陷。比如手术治疗,虽然能尽量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但是容易对患者产生创伤,形成二次损伤,加之手术环境要求较严,若控制不当,则会引发各种感染;而对于手法复位治疗而言,其属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创伤小,不良反应也较小,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对操作者的经验与熟练程度有着很高的要求。基于此,在实际的治疗中,则应根据患者的具体骨折情况,并综合考虑其他情况之后再选择手术治疗还是手法复位治疗。

[1]周一飞,余洋,张小磊,等.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2,28(5):404-406.

[2]刘振青,朱东海.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安徽医学,2012,33(10):1340-1341.

[3]谢运华,万筱玲,欧翰杰.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6):60-61.

[4]姜尊平,孙仁光,梁彬彬,等.112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分析[J/CD].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09,4(2):176-179.

[5]朱启仁,赵芸珂,安书仪.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1(12):1888.

[6]韩凤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22):5028-5029.

[7]鹿军,孙川,梁晓军,等.低切迹腓骨远端后外侧接骨板治疗B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观察[J].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12,11(5):55-56.

猜你喜欢

踝关节螺钉手法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一种浮动不脱出螺钉组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