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社区教育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2013-10-11胡忠英

职教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温州城乡社区

□胡忠英

随着城乡统筹进程的加快,城市和农村新居民的再教育和培训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它决定能否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只有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探索并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的社区教育模式,才能全面适应城市和农村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选择以温州为个案,是基于温州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城乡统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012年,温州把原来5405个村转并联为789个城乡新社区,城乡社区治理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面临着社区建设中居多问题。温州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型社区教育,着眼于服务民生,满足居民需求,构建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城乡社区教育模式。

一、城乡社区教育的“六型”模式

加快发展社区教育,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对提高广大市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温州社区教育坚持“普及城乡社区教育规模,提升城乡社区教育内涵”为主线,初步形成城乡社区教育“六型”模式。

(一)“政府主导型”的推进机制初步建立

社区教育要依靠政府主导推动,这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社区教育的一把金钥匙。温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社区教育工作,形成了温州社区教育四级管理体制(见图1)。

图1 温州社区教育四级管理体制

目前,温州形成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市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机制,明确了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全市社区教育中的主导作用。11个县(市、区)由分管社区教育的副县(市、区)长担任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或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组长(或主 任);县(市、区)教育局分管社区教育的副局长担任县社区学院院长。各街道(乡、镇)成立了当地社区教育领导机构,社区学校校长由街道(乡、镇)政府分管社区教育的领导担任。

温州社区教育工作以“1+X”考核为抓手,加强一个中心任务(推进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建设),推进X项重点工作(经费保障、宣传报道、社区教育信息化、品牌项目、理论研究等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以确保社区教育任务的落实和社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年初温州市教育局跟各县(市、区)教育局签订了2012年度县(市、区)社区学校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年中温州市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县(市、区)社区学校创建情况进行中期督查,年末进行检查评估。各地还相应建立社区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督导评估方案。目前,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教育主管、部门参与、电大指导、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具体实施”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初级温饱型”的保障机制基本建立

温州各县(市、区)社区教育专项经费逐步列入政府经常性财政开支,绝大部分县(市、区)基本达到人均一元的标准,有些地区向人均两元迈进(见表 1)。

表1 初级温饱型保障机制基本建立

除了政府投入外,各级社区教育机构还通过多渠道筹措经费,市社区大学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各类公益培训;瑞安社区学院建立社区教育基金会;永嘉桥头镇社区学校获得纽扣商会捐助;洞头县元觉乡社区学校建立 “恒博”教育基金;乐清虹桥镇社区学校也获得当地众多企业的捐助等等。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社区教育办学机构的努力下,温州已初步建立起“政府投入,部门分担,社会捐助,受教育者承担一部分”社区教育经费筹措机制。

(三)“金字塔型”的阵地布局初步成形

注重社区教育办学网络体系建设。根据温州社区教育“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建立起了市社区大学——区县(市)社区学院--街道(乡镇)社区学校——社区(村)社区分校”四级社区教育体系。截止2012年12月,全市共建社区教育机构524个,其中已建成社区大学1所,社区学院11所,社区学校121所,社区分校391所(见图 2)。

图2 金字塔型的四级网络布局成形

根据《浙江省成人教育发展白皮书》记载,2011年温州社区学校覆盖率全省排名第一。

(四)“规范集约型”的发展趋势开始显现

以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为抓手,以创建评估为导向,促进社区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先后出台了《温州市一级社区学校评估标准》、《温州市二级社区学校评估标准》和《温州市示范性社区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推进了社区办学点的“六有”(即有领导机构、有固定场地、有师资力量、有经费来源、有管理规章、有活动开展)建设,该项目还连续2年被市政府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截止2012年12月,全市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2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3个;市示范社区学校10所,市一级社区学校(学院、分校)41所,市二级社区学校(学院、分校)90 所(见表 2)。

(五)“因地制宜型”的特色活动不断涌现

坚持模式创新,社区教育特色品牌不断涌现。温州社区教育初步形成了三大特色品牌。一是整合老年教育,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2012年,温州率全国之先,温州广播电视大学合并温州老年大学组建温州城市大学,明确了温州城市大学承担全市老年教育总校职能,目标是成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老年教育机构;2012年依托温州城市大学四级网络体系,创建完成18个社区老年学习苑,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上大学,全年完成老年人培训教育服务达5502人次,调查问卷显示,95.53%老年人认为通过老年教育增强了自身的幸福感。二是推广“温州学习网”,推进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设。以“温州学习网”为载体(温州市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之一),把数字化终身教育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使其成为既能提供职业培训,又能开展休闲教育和文化教育。目前,全市110所等级社区学校、46所合法培训学校、19个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入驻温州学习网,温州城市大学老年学院实现在线网络预约报名,由于温州学习网以服务学习者的理念定位,成为了市民在线学习的乐园,截止2012年12月31日,温州学习网网站流量达到162万,参与数字化学习的社区达到110个,(注册)社区居民达到10.7万个,社区居民学习达到141万人次。据《社区教育》杂志(2012年12期)报道:在社区教育居民学习资源网站排行榜中,温州学习网,日平均访问量达12530人次,高居第3名。三是完善社区教育“百姓大讲坛”,让市民传承传统文化精髓。2008年3月,温州社区大学与温州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开辟“社区教育—百姓大讲坛”栏目,以普及温州地域传统文化为宗旨,开设专题系列篇,邀请温州当地知名专家、学者授课。以室内演播室主题演讲,外景拍摄VTR等形式,注重互动交流,受到市民的欢迎。截止2012年底,百姓大讲坛已成功录制、播出100多讲。该栏目2009年被评为温州市优秀电视栏目奖和浙江省优秀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推动了市民参与温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

表2 温州市各县(市、区)等级社区数量统计

各县(市、区)社区教育结合当地当前的产业发展和社会转型,坚持模式创新,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涌现一批特色品牌。鹿城区学院突出“精”字特色,着力打造精品社区教育,形成鲜明的社区特色和地域元素;瑞安社区教育突出“学”字特色,瑞安锦湖社区学校开办“新居民学堂”,为外来人员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洞头社区学院突出“渔”字特色,重视渔民转岗转业培训。各社区学校以“小载体”吸引“大群体”,做好“大教育”,服务“大社会”,初步形成社区教育的温州区域特色。

(六)“自发自觉型”的科学研究开始萌芽

温州社区大学积极承担全市社区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职能,申报的社区教育与温州发展研究中心,被列为温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编撰了《温州社区教育》杂志和《温州社区教育》简报、社区老年教育校本教材,为传承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挖掘“瓯”字文化,以“温州名人篇,温州名胜篇,温州民俗篇,温州文史篇,温州百工篇”5个篇章为主题,制作温州社区教育地方特色多媒体课程。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对社区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通过强化理论研究工作来带动和提升队伍的科研素质,促进社区教育研究氛围的浓厚。

二、城乡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透析

(一)社区教育机制不健全

在政府视野中,社区教育的概念印象不深。在轰轰烈烈推进城乡统筹等一系列的重要工作中,社区教育机构较难找到结合点,服务社会经济的作用不直接,让社区教育很难进入政府中心工作和视野。温州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先发之地,具有独特的区域商业文化,以叶适为代表的重商功利思想,在温州留下了鲜明痕迹,多数温州人有“重商轻文”的价值取向。由此导致社区教育机制不健全,干部们对于社区教育也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社区教育相关政策还没到位,社区教育管理机制,运作机制尚未完善,各地社区教育人员相对缺乏且专业水平相对滞后,制约了社区教育的有效推进。

(二)社区教育经费保障不持续

从公益角度看,社区教育的保障程度不够。从 整体来看,目前社区教育还没有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个别地方人均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仍低于1元。依托的各级办学单位筹措经费的能力较弱,政府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社区学校筹措经费的能力较弱,均不同程度存在“缺经费、缺人手、缺场地”等现象,很多学校把社区教育作为一项任务来做,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也不愿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这些都客观上阻碍了城乡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目前,城乡社区教育仍存在教育部门唱“独角戏”的问题,社区教育的任务只局限在教育机构和社区内,而社区内闲置的文化、体育、科研等设施或师资未能向居民开放。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经验不足,缺乏有效的推动机制,使得分属于不同部门、单位或个人的设施、人员、经费、信息、技术等没有得到很好的综合利用,未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甚至出现了较大的浪费,导致城乡社区教育的工作效率不高。

(四)社区教育内涵建设尚须深化

从工作内涵看,城乡社区教育自身规范化不高。社会上对社区教育的有些说法就是社区教育像一个拼盘,说到底是没有自己拿得出去的课程,没有自己的活动体系,没有技术含量较高的规范。由于城乡社区教育尚处阵地建设和网络架构阶段,各级社区教育机构的内涵化发展尚未跟上,使得社区教育出现了管理比较混乱的状况。有的社区教育机构虽挂了牌子,但没有实际活动,形同虚设;有些办学单位因专职人员和经费的缺乏,教育活动未列入常规的工作计划;有的社区学校在开展培训方面创新不多,内容不丰富,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影响了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

三、城乡社区教育的发展策略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最终都要靠社区贯彻实施,居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最终要靠社区去了解和反映。只有把社区教育工作做扎实了,构建“幸福社区”的各项任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一)坚持科学发展,加强社区教育保障机制

坚持科学发展观,保障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这正是着眼于终身教育发展趋势所做出的战略部署。“那么,如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各级政府应当将终身教育经费列入本级政府教育经费预算,地方财政应当为开展社区教育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建立健全以各级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积极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加大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财政对社区教育活动经费的投入力度。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要确保每人每年不低于2元的标准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其他县(市)区至少按每人每年1元以上的标准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列入市、县(市、区)两级政府经常性财政开支,保证社区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不低于各县 (市)区财政增长率,做到专支专列,专款专用。研究制定支持鼓励投资社区教育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发展社区教育。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立和完善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社区教育需要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专兼职教师在职务、职称、工资和进修等方面应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一视同仁。建立督导评估和表彰奖励机制。将把各地区社区教育发展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和中职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建立实施社区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将地区社区教育发展情况作为督政、督学的重要内容。

(二)重视均衡发展,推进社区教育网点普及

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教育机构网络建设,促进城乡社区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温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15年,社区教育覆盖面达100%,市一级社区学校创建率达15%以上,市二级社区学校(含学院、分校)创建率达50%。到2020年,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县覆盖率100%,全面建成符合学习型社会要求的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完善社区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有效的督导评估机制,督查已命名的示范社区学校(学院、分校)工作,切实巩固创建成果。完善社区大学建设,发挥社区教育龙头作用。

(三)加强内涵建设,塑造社区教育品牌项目

推进 “一校一品”活动,让教育服务区域社会发 展。城乡的社区教育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社会转型,因地制宜地提供群众所需社区教育产品,开展社“一校一品”活动,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和“特色课程”评选活动,着力打造精品社区教育,形成鲜明城乡的社区特色和地域元素。各级社区教育办学机构要努力丰富社区教育方式,扩大群众参与面,开发与提高本辖区居民的生存技能、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等现实问题相结合的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并积极创新其模式,丰富其内涵,培育其特色,扩大其影响,服务当地社会发展。

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让居民乐享数字化学习成果。社区教育在过去还是一件新生事物的话,那么现在,这项工作已被提高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成为“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2]。21世纪的社区教育是以灵活的、开放的、终身的教育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利用网络科技推进社区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是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加快建设全市终身学习数字化公共平台,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搭建城乡社区教育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管理平台,涵盖从婴幼儿一直到中老年的所有课程,满足城乡居民不同人群多样化学习生活需求,优化社区居民学习环境。

加强社区老年教育,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上学校。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教育(纵向)和个人以及社会整个教育(横向)的统一组合[3]。面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群急剧增多,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正面临着发展的好机遇。目前,社区老年教学点少,无法满足社区老年人学习需求的现实,要认真做好社区老年学习苑建设工作,大力开展老年教育,解决社区老年人学习难问题。坚持“学乐结合、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面向社区老年人群开展健康心理、文化休闲、兴趣爱好、体育艺术等培训,丰富社区老年人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四)加大整合力度,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要打破教育资源所有制界限,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现资源共享,推进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1915年,美国的杜威(Deway)提出“学校是社会的基础,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4]。为此,首先要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实现驻地行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资源,包括场地、教学设施向所在社区开放,公共教育设施如科技馆、图书馆、文化宫、文化馆、电影院、运动场地、会议室及公园等也要向市民开放,如城乡社区内学校的操场,计算机房要向市民开放共享;其次要整合人力资源,调整、充实、完善社区教育师资人才库,挖掘社区内人力资源,组织社区内的技术专家、学者和有一技之长的社区成员成为社区教育的志愿者,为社区教育提供师资人才。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在改善社区教育办学条件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社区内已有的各类教育资源,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有、共享。

(五)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学习型社区团队

社区教育工作队伍是开展社区建设和教育工作的有效保证。在人员方面,各地都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主体,专兼结合,适应本地需求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结合上级有关社区教育工作部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者理论与管理实务培训,逐步建立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工作队伍和志愿者队伍。通过组织社区教育骨干学习参观和考察,开展工作者适应性和资格性培训,提高队伍业务素质与整体水平。积极组织各类社区教育论坛和调研,发挥社区教育群众性专业组织的作用,鼓励和支持跨市县跨地区社区教育协作组织发展,加强社区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社区教育管理、师资、后备队伍的建设,加速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知识而又有丰富社区教育实践经验的学习型社区团队。

[1]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R].渝办发[2012]300号.

[2]鲁昕.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 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全国社区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成人教育,2011(01).

[3]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华夏出版社,1988:85.

[4]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J].教育研究,1999(03).

猜你喜欢

温州城乡社区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