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与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
2013-10-11王东谢伟
王东 谢伟
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东北地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朝鲜战争的爆发,打乱了东北地区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步伐。为使东北工业企业免遭美军飞机轰炸,中共中央决定将南满的部分工厂北迁。南厂北迁不仅改变了东北工业过于集中在南满的局面,而且有效促进了东北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东北工业基地发展重工业的基础。回顾分析朝鲜战争对东北工业布局调整的影响,以及工业布局调整对东北工业基地建设的影响,对新时期产业转移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朝鲜战争爆发与东北工业布局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东北工业体系就已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之初,“按照原有设备能力计算,全国炼铁能力,东北占71%;炼钢能力,东北占91%;轧钢能力,东北占50%;发电设备容量,东北占30%;各项主要化工如酸碱等工业以及机器工业,东北占的比重都很大”①,但东北地区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朝鲜战争爆发后,从东北工业的安全角度考虑,中共中央不得不对东北工业的原有布局进行了调整。
首先,东北原有工业在空间布局上严重不平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为实现其侵占整个中国的计划,在加紧掠夺东北矿产资源的同时还兴办了一些资源消耗型企业,在此基础上迅速形成了以矿冶业为主体的重工业格局,并在辽宁东南部出现了一个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城市群。这种带有殖民地性质的工业分布使东北工业过于集中在辽宁地区,而辽宁工业的80%左右又集中在沈阳、抚顺、本溪、鞍山、大连五个城市。除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有一些现代工业外,东北其他地区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可以说,辽宁地区承载着东北工业的主体,是东北工业的核心区域。
其次,朝鲜战争爆发,特别是美军入朝参战,使东北地区成为国防前哨。为确保东北地区的安全,中央军委于1950年7月通过《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决定成立东北边防军以应对突发事件。因为一旦中国军队入朝作战,后方运输线和东北地区将会遭到美军轰炸,刚刚恢复的东北工业将面临灾难性的打击。1950年8月27日,美军轰炸机悍然进入中国领空,对东北地区一些城镇进行轰炸后,中共中央立即做出反应,并于9月3日指示东北局做好战备工作,同时做好辽宁南部地区工业企业搬迁的准备工作,以防不测。在当时,中共中央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加强东北地区军备来防止美军入侵。然而,单纯依靠屯兵固守的防御办法不可能从根本上解除东北工业所面临的战争威胁。
最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后,东北工业遭轰炸的危险进一步升级。随着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战局迅速发生严重逆转,美军和韩国军队随即开始全面反攻。1950年10月1—7日,韩国军队和美军置中国政府的警告于不顾,先后越过三八线,向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全面推进,大有饮马鸭绿江的气势。10月8日,中共中央决定立即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并于10月19日开始陆续开赴朝鲜战场。“朝鲜如果被美帝国主义压倒,我国东北就无法安定;我国的重工业半数在东北,东北的工业半数在南部,都在敌人轰炸威胁的范围之内;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②只有出兵朝鲜,在东北和美军之间构建战略缓冲区,才能有效化解东北工业生产所受到的威胁。
中国政府出兵朝鲜虽然主要是出于更高层次的国家利益考虑,但也有维护东北经济稳定发展这一现实原因。毗邻朝鲜的东北工业中心——辽宁南部地区,存在大量重工业企业和军工企业,这些企业对新中国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使这些企业免受战争破坏,搬迁、转移、调整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东北工业布局调整的基本策略与相应措施
朝鲜战争迫使中共中央不得不考虑辽宁地区工业企业的搬迁问题,但工业企业的整体搬迁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除了机器设备的搬迁和大量人员的转移,还涉及到工业企业选址、总体布局、投资等一系列问题。
其一,搬迁地点的选择。东北的西北部地区离朝鲜战场较远,相对较安全,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虑,都是北迁工业企业选址的理想去处。一方面这里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这里紧邻苏联,从苏联进口机器设备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当时的东北局负责人就提出,“东北工业建设要着重放到北满去,可移的工厂尽量北移,尤其如机械厂等,应下决心迁移,新建的工厂放在北满”③。中共中央在征求东北局的意见后指出:东北地区“从迁移本身来看,大搬(鞍山、抚顺、本溪等)不可能,小搬可根据实际可能分别现在就搬、布置好了再搬、等到非搬不可时再搬三类,以及搬往北满或搬一部分到关内两方面着手”④。
迁移与疏散东北原有工业企业的最初设想,是用一两年时间在东北的西北部建立起一些工业据点,使之能保障一定数量部队的战时需要及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为使搬迁工作尽量不影响正常生产,尽量减少财产损失,中共中央还专门对东北相关工业企业的搬迁工作做了认真部署:一是经过短期筹备即可迁移的工业企业可于1950年冬开始迁移;二是在东北北部新建若干厂房,凡属有国外订货原拟安装在东北南部各厂的设备,尽量配合移装东北西北部;三是凡计划在东北扩充、改造与新建的工厂,尽可能设在东北西北部;四是选址必须尽可能遵循资源就近的原则。无法迁移的工矿企业应坚持生产,一旦生产无法进行则尽可能迁走一些器材和贵重设备。在迁往黑龙江地区的企业中,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其前身为沈阳第五机器厂)就是当时东北北迁企业中成功搬迁并快速投入生产的一个典型例子。据统计,从1950年10月24日开始动迁至1951年5月14日搬迁工作结束,该厂共有925名职工随厂北迁,搬运各种物资1114吨,其中有各种机器366台;1950年12月1日开始开工生产,到1951年底,共生产镗床251台,433型万能铣床57台,以及大批弹头机、弹壳机和汽车防滑链子等。⑤
其二,工业布局的规划。关于东北工业的空间布局,中共中央提出应当有计划地疏散东北南部的工业企业;应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一带建立重工业、军事工业的必要基础,在吉林一带建立化学工业的必要基础,在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增设棉纺厂、亚麻厂,并增设一个橡胶厂,使东北的后方具有相当的工业生产能力,并在保障基本作战物资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做到东北北部和南部地区工业的协调发展。另外,对东北北部原有的工业企业应着手调查,并按中央对黑龙江地区工业布局的规划,对相关企业进行有计划的调整分配,使以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为中心的工业布局更加明晰。对东北北部地区的资源状况应积极地有重点地进行勘察,以便东北工业建设能有序地向东北北部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黑龙江地区在1950年前后从沈阳、丹东、营口、瓦房店等地迁入工业企业26家。其中,军工企业10个:哈尔滨第一机器厂(674厂)、建城机械厂(624厂)、建华机械厂(672厂)、庆华工具厂(626厂)、华安工具厂(123厂)、和平机器厂(127厂)、北方工具厂(121厂)、龙江电工厂(671厂)、松江电机厂(423厂)、奋斗化工厂(475厂分出);机械企业9个:哈尔滨轴承厂、哈尔滨第一工具厂、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齐齐哈尔车辆厂、佳木斯电机厂、哈尔滨电缆厂、哈尔滨蓄电池厂、阿城继电器厂;纺织企业3个:佳木斯纺织厂、牡丹江纺织厂、哈尔滨针织厂;橡胶企业2个:桦林橡胶厂、松江橡胶厂;外加牡丹江造纸厂、三棵树枕木防腐厂;从地域分布看,哈尔滨12个,齐齐哈尔6个,牡丹江3个,佳木斯2个,北安、密山、阿城各一个。⑥从搬迁工厂的种类上看,军工、机械企业和电力企业在所有北迁黑龙江地区的工业企业中占了绝大多数。
考虑到国防建设的需要和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决定在东北北部地区有步骤有计划的发展制造工业;在齐齐哈尔地区建立规模较大的发电站,同时大力加强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工作,改变过去在矿产资源开采和建设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在辽宁地区,仍然以发展重工业为主,但也尽可能的照顾轻工业的发展,发展一些纺织企业,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
其三,投资布局的转换。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将投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1950年国家在东北地区投入3.30亿人民币的资金,占当年东北全年财政预算的40%,占东北全部国民经济投资的77%。⑦从1950年到1952年这三年中,国家对东北的投资累计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⑧
朝鲜战争爆发后,东北工业的投资重点开始向东北北部倾斜,尤其是投资新建的工厂几乎全部设在东北北部地区,同时要求“生产方面次要的事业尽可能少办或不办”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很快将战线成功向朝鲜半岛南部推进,辽宁地区的工业企业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虽然东北工业部将1951年的基本建设重心放在东北北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东北南部工业的投资力度。这一时期国家在调整东北地区投资方向的同时,还加快恢复与重建了一些与国防紧密相关的钢铁、能源、机械、化工等工业企业。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将美军赶到三八线附近,东北南部地区的战争危险暂时得到缓解后,辽宁地区再次成为国家对东北投资的重点。1952年国家在东北地区的投资总额高达10.80亿元人民币。其中,辽宁7.08亿元,黑龙江2.32亿元,吉林1.40 亿元。⑩
在朝鲜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和东北区成功将辽宁的部分工业企业转移到黑龙江、吉林地区,其基本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了保障这些企业的安全。然而,这些迁建和新建的工业企业利用黑龙江、吉林地区丰富的资源,以及国家对这两个地区的投资,不仅增加了设备生产能力,满足了国家和战争需要,也使东北的工业布局更趋于合理、产业分工更明确。
三、工业布局调整对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
朝鲜战争期间,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不仅加速了辽宁地区部分重要工业企业向黑龙江、吉林转移的步伐,中共中央还加大了以辽宁地区为主体的投资建设力度,推动了东北全区工业的大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东北工业企业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一是加快了以辽宁为主体的重工业建设,带动了吉林、黑龙江等地重工业的发展。朝鲜战争不仅是中美双方战争意志和决心的较量,更是工业基础和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同美军作战中,巨大的武器装备差距凸显了双方国家工业实力方面的差距,这使中共中央意识到必须加强对东北地区原有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建设,以便巩固工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国防实力。但是,东北重工业在抗战胜利后至东北全境解放前受到严重破坏。以钢铁工业为例,1945年苏军进驻东北后,鞍山昭和制钢所的机械设备被拆运走三分之二,连同其他物资共达7万多吨;本溪煤铁公司的高炉、电炉、焦炉等主要和辅助设备被拆运走1.43万吨;抚顺制钢厂被运走140多件设备和器材;大连钢厂被拆运走276台(套)设备;至新中国成立前夕,辽宁的钢铁工业处于崩溃边缘,1949年仅能生产钢11.4万吨、生铁15万吨、成品钢材9.4万吨、铁矿石26.1万吨、焦炭28万吨。(11)解放战争时期,以钢铁工业为基础的辽宁工业破坏严重,企业开工率只有5%,(20)重工业占全部工业中的比重只有48%(见表 1(13))。
表1 东北工业布局调整前后东北重工业产值及其所占比重变化表(按1952年不变价格)
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东北区重工业产值增长迅速,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49年的49.1%增长到1952年的53.5%。其中,辽宁的重工业增长最为迅速。一方面,东北全境解放后,广大职工积极捐献工厂企业遗失的设备器材,使停工企业得以全面复工,企业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另一方面,中央对重工业的投资绝大部分都放在辽宁地区。鞍山无缝钢管厂、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正式投产;旅大市建成近代化的氯酸钾工厂;鞍钢八号高炉出铁;鞍钢第二薄板厂正式投入生产等,大大提高了重工业在辽宁工业中的比重。到1952年,辽宁重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达到57.9%。吉林和黑龙江地区的重工业也获得巨大发展,虽然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略有下降,但产值均增长两倍以上。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东北工业的发展。
二是在东北工业布局调整的过程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地区的工业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无论是工业企业数量还是平均增速、工业产值都增长明显(见表 2(14))。
表2 东北工业布局调整前后工业发展对照表
黑龙江地区的迁入企业,在原址保留原厂的基础上再建新厂,不仅实现了企业的战略转移,也使东北北部地区的工业获得快速发展。据哈尔滨市政府1950年12月21日统计:南厂北迁以来,哈尔滨市工业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了64.4%。(15)这些新建、迁建企业的建成投产,为黑龙江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使黑龙江形成以军工生产、电力设备、机械制造为主导的重工业基地。尤其是机械制造工业获得较大发展,机械生产能力获得较大提高。到1952年年底,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8.87亿元人民币(按1952年不变价格),比1949年增长1.5倍,平均年增长35.8%,高于这一时期的全国平均增长速度。(16)不仅如此,黑龙江工农业产值的比重也发生了变化。1949年黑龙江地区农业占64%,工业只占36%;到1952年工业上升了52.3%,农业下降了47.7%,工业比重超过了农业,使国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7)
朝鲜战争期间,为填补国营工业在一些行业的空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支援战争,吉林除了1949年从敌伪手中接收的291家工业企业(18)外,还从外地迁入了一些企业。如从上海迁入的嘉美制罐厂、松花江玻璃厂、和平牙膏厂、搪瓷厂,这些厂经过改造形成了长春当地的国营企业;以及从辽宁迁入的长春橡胶厂、长春石棉制品厂、延边橡胶厂等。同时,吉林还大力兴办了一批本地企业,到1952年末,吉林全民所有制企业达到2895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1.13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195.7%,平均每年递增43.5%;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 的 28.7%,上升到 1952 年的 43.8%。(19)
朝鲜战争期间,尽管辽宁是工厂迁出地区,中共中央在朝鲜战争后期也加大了对辽宁国营工业建设的支持力度。辽宁地区的工业企业从1949年的8816家,增加到1952年的10690家,(20)初步形成了以钢铁和机械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奠定了辽宁重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重要地位。据统计,1952年辽宁的重工业产值达到26.2亿元,占全国重工业产值85亿元的20.8%;全国重工业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35.6%,而辽宁重工业所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高达57.9%;辽宁的钢产量为94.1万吨,占全国135万吨的69.7%。(21)1952 年,辽宁的工业总产值达到45.20 亿元,是历史最高年份 1943 年的 138% 。(22)
三是在工业布局调整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企业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东北工业在恢复过程中,生产和管理上存在诸如原材料浪费,大材小用,产品成本偏高;生产缺乏统一标准和长远计划;贵重器材随便丢弃,生产成品浪费;片面追求数量、废品多、产品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23)
为有效解决企业生产和技术管理滞后、产品成本高和产品质量差等突出问题,1951年6月25日,东北工业部通报所属各单位全面开展质量检查运动。要求各国营企业修订原有技术管理制度,改进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完善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和材料保管制度等,强化企业生产经营制度化管理。《东北日报》在1951年8月11日的社论中指出,产品质量的提高,最直接的结果是原材料的节约、废品率的减少、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商品使用性能的提高,从而为国家节省和积累更多的资金。(24)东北工业部在随后关于深入质量大检查的通报中指出,某些厂矿的产品质量指标逐渐改善,成品合格率逐渐提高与废品率逐渐下降;如,本溪选矿厂精选粉在1951年3—4月份均未达到要求,在质量大检查后已达到要求。(25)与此同时,东北工业部还发出了关于挖掘企业增长潜力,争取超额完成增产节约五百万吨粮食任务的通知,要求各工矿企业加强技术管理,加强成本管理,推广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26)东北各企业将增产节约与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结合起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抚顺石油一厂经过生产技术攻关和设备改造,全年为国家节约27.5亿元(东北币);本溪钢铁公司制钢厂技师刘凤鸣采用“八火锻钢法”降低成本数十亿元。(27)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不得不着手调整东北工业的原有布局,将原来集中在辽宁地区的一些重要工业企业搬迁到黑龙江和吉林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工业的均衡发展。一方面工业企业的数量大幅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获得了较大提升。
四、结语
朝鲜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出于安全和长远发展的考虑,对东北工业原有布局从空间和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使东北形成了辽宁以钢铁、机械制造为主,吉林以化学工业为主,黑龙江以机械、电力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为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按照工业指数,如果1943年是100,1950年是68.5,而到朝鲜战争结束前的头一年即1952年,东北的工业指数已经猛涨到了 129.4,(28)仅用三年时间就超过了东北工业生产最高值,即1943年的水平。朝鲜战争期间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不仅释放了工矿企业的生产潜力,而且使东北工业获得空前发展,促进了东北工业生产力的发展。
注释
①⑧彭敏:《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3、17页。②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4—75页。③⑨⑩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基础建设投资和建筑业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第969、969、263页。④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2008年,第250页。⑤孙振英:《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厂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页。⑥ (16)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四十年巨变(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第16、16页。⑦吴承明、董志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1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594页。 (11)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辽宁省志·黑色冶金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 黄金工业志》,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 年,第 7—8 页。 (20) (20)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辽宁省志·统计志》,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83、363页。 (13)资料来源参照《重工业与轻工业产值及比重》,黑龙江省档案馆,全宗C目录2卷号19。 (14)资料来源参见《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与轻工业产值及比重》,黑龙江省档案馆,全宗C目录2卷号19;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辽宁省志·统计志》,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63页;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四十年巨变(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第16页;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总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90页;洪虎:《辉煌的二十世纪新中国大记录·吉林卷》,红旗出版社,2000年,第41页。表中吉林的企业数为国营企业数量;辽宁的工业比重为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15)张向凌:《黑龙江四十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93页。 (17)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总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 290—291 页。 (18) (19)洪虎:《辉煌的二十世纪新中国大记录·吉林卷》,红旗出版社,2000 年,第 41、41 页。 (21) (22) (27)齐文华:《辽宁四十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年,第 29、27、34 页。 (23)《社论·克服工业生产中的严重浪费》,《东北日报》1949年6月24日,第1版。 (24)《社论·提高工业产品质量是一件重大的政治任务》,《东北日报》1951年8月11日,第1版。 (25)《充分发动群众 解决质量问题》,《东北日报》1951年8月25日,第1版。 (26)《为发挥企业的潜在增长潜力 争取超额完成增产节约五百万吨粮食的任务》,《东北日报》1951年8月22日,第1版。 (28)《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业总产值较一九四三年的发展速度》,黑龙江省档案馆,全宗C目录2卷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