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集群升级的微观机制研究*——基于核心企业双元性的新视角

2013-10-11陈赤平彭仲耀

中州学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开发性探索性价值链

陈赤平 张 曦 彭仲耀

产业集群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新筹码,目前已出现大量成功产业集群的典范。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存在两面性的,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埋下了自我崩溃的因子,许多产业集群已经出现发展后劲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显然,产业集群中存在某些激励或者抑制着集群创新升级的内在机制。那么,这种内在动力机制是什么?产业集群如何才能有效实现创新升级?本文试图从核心企业双元性这一新视角,研究产业集群升级的微观机制,进而构建一个产业集群升级的跨层次理论模型。

一、产业集群升级的两难困境

产业集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集群升级,就必然面临着激发集群创新和维持创新持久性的问题。从根源上来看,创新必须通过企业的连续活动来实现,企业才是创新活动的真正主体。企业的创新行为可以给企业带来创新收益,但也需要支付创新成本。作为理性的经济个体,企业进行创新与否首要考虑的是采取创新行为的投入产出差,只有在创新投入能够获得预期补偿的条件下,它才有动机进行创新。与一般单个企业创新行为不同的是,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中间性组织,系统网络内部具有开放性特征,加上集群企业地理位置的接近性,知识和信息外溢效应更加突出。领先采取创新行动的企业,其创新成果容易被其他企业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地获知,单个企业的部分创新收益也很快为跟随模仿者所蚕食,这就会造成创新的投入和收益在主体和时空上的错位,出现创新动力和创新效应外溢之间的两难冲突。这种两难冲突成为产业集群升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如何突破集群创新的两难冲突、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最有影响并得到广泛认可的主要是两大理论:一是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二是全球价值链理论。但这两大理论之间却缺少一个有效的平衡协调机制。区域创新网络通常是由创新的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构成。主体要素集群包括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功能要素是指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及其运行的机制,环境要素包括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创新人才、政策环境等等。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主要通过主体要素反映出来,主体要素又不断促进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相融合,共同支撑着区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区域创新网络由于过分强调知识的地方性,忽略集群外部知识的引进、补充和更新,整个集群网络会逐渐变得固步自封,再加上创新效应外溢所引起的创新动力不足,集群创新可能会逐渐停滞或者进入技术“锁定”状态,从而使得整个集群陷入“网络陷阱”。

全球价值链理论为研究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产业集群为了规避集群创新的“网络陷阱”,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通过代工等方式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然后通过自主研发努力,并与全球价值链上的领导企业建立起基于产权或者非产权的治理关系,从OEM起步,逐步实现由OEM向ODM转型,最后通过营造知名品牌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OBM厂商,从而最终带动整个集群踏上了市场扩张型的升级路径。这种借助于全球价值链的集群升级道路,虽然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起飞或低端阶段的工业化进程,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到高端工业化进程中,却广泛地出现了被“俘获”现象。准确地讲,就是发展中国家参与GVC的产业集群,在实现由低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向高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攀升过程中,遇到发达国家的国际大购买商或跨国公司的双重阻击,进而被限制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只能捕捉GVC上很少价值,从而整个集群跌入“全球价值链陷阱”。

为了解决上述困境,有学者提出了产业集群升级的链网互动理论: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内外互动,共同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既要立足根本,发展区域创新网络,也要善于借用外力,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但如何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如何实现区域网络创新和全球价值链创新的平衡和协调?至今仍然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认为集群核心企业的创新行为对产业集群创新升级具有关键性作用。

二、核心企业的双元性创新行为及其平衡机制

无论是在轮轴式产业集群还是在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中,都会存在一个或者多个核心企业,但即便在这马歇尔式传统产业集群中不能排除核心企业的存在。彭仲耀在借鉴林健、张哲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分析证明,要实现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需要扩大规模大的企业与规模小的企业之间的资源差距,提高规模较大的企业的创新能力。集群内部企业的规模、资源能力差别越小,集群整体创新行为的锁定效应越强。也就是说,要较好解决集群创新动力和创新效益外溢的两难冲突,就要求集群中出现分层化的权力结构,即形成位于高权力序阶的核心企业和位于低权力序阶的周边企业。

核心企业在关键性资源、技术以及营销网络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处于整个生产体系的中心位置;周边的中小企业围绕核心企业,以外包或分包等方式参与系统的分工协作。在这种非对称性契约结构和权力体系中,利益分配比例一般与权力强弱成正比,核心企业在集群中拥有强大的权力,因此,可以分割集群利益蛋糕中较大的一块。同时,核心企业还可以通过制定“锦标赛”竞争制度来尽可能地提高合作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以降低自己的采购和生产成本。核心企业还具有较强的对外扩张能力和多元化的对外交流渠道,在获取集群外部新知识上也拥有显著的优势,这些都有助于维持集群的创新动力。

但并不是所有位于高权力序阶的核心企业都能有效推动集群升级。快速变化的复杂情境要求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战略制定问题,必须具备双元性创新能力。

根据Duncan(1976)的研究,双元性(ambidexterity)是组织所具有的既能够有效运作当前的事业,又能够主动适应明天需要的能力特征。March(1991)用开发性和探索性来描述双元性。他指出开发性和探索性是两种基本的却不相同的学习行为,组织在这两种行为中分配精力和资源,探索是与寻找、变化、实验和发现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与改良、效率、选择和执行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Benner等(2003)第一次把双元性引入创新领域,提出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两个概念。开发性创新(exploitative innovation)是为了现有的市场和客户,对企业既有技术和能力的提炼和拓展,类似于渐进式创新;而与此相反,探索性创新(exploratory innovation)是为了新出现的市场和客户,依靠新知识来为企业提供新设计、创造新市场、开辟新的分销渠道,类似于激进式创新。

由于两类创新的性质差别很大,都需要占用组织的资源,在许多情况下,二者往往存在冲突与矛盾:一方面,开发性创新偏重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利用,注重维持当前的工作重心,从而削弱组织适应将来环境变化以及适应新机遇的能力。过分重视开发性创新可能导致核心能力变成了核心刚性,甚至陷入“能力陷阱”。另一方面,过于重视探索性创新而排斥开发性活动,组织可能需要承担高昂的试验成本与失败的风险,极易陷入无穷尽的“探索——失败——无回报变革”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可以采用结构双元和情景双元两种形式来达到均衡的目的。结构双元是指在组织设计或者组织形式上实现开发与探索业务部门在既有结构上的分离,不同的业务部门有着不同职业能力、体系、动机、过程及文化。具体来说就是组织在内部进行结构式分割,其中的某一部门或单元专门从事探索性创新,另一部门或单元专门从事开发性创新。情景双元性是指组织在整个业务单位范围内在一致性与适应性之间同时合理地分配时间和资源的行为能力。当面对开发和探索的矛盾时,与结构双元性采取差异化处理方式不同,它不需要通过结构上的空间分离来实现双元,而是选择一体化的方式,即在一个业务部门内部构建组织情景,保证组织能够在一个单位内部同时协调好开发和探索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组织通过情境因素安排来培育员工的双元性思维能力,让员工自行判断在哪种情境下应该采用哪一种思维方式,同时实现匹配性和适应性。

根据双元性理论,作为集群中的关键性组织,核心企业要在产业集群升级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具备双元性创新能力,一方面通过开发性创新促进集群内部的知识转移,从而实现集群的工艺流程和产品的升级,另一方面通过探索性创新促进集群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知识转移,从而实现集群的功能和链条升级,最终获得均衡升级和持续竞争优势,并将区域创新网络治理与全球价值链治理相结合,提升集群的网络创新能力和价值获取能力,从而最终使产业集群避免陷入“网络陷阱”和“全球价值链陷阱”。

三、核心企业开发性创新与集群内部的知识管理

当一个产业集群形成后,集群网络初步具备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并将其销售到市场中去的能力,要素禀赋对集群升级具有重要影响,集群升级的关键是对集群现有要素禀赋的挖掘和拓展,对现有知识能力的开发和利用。这一阶段集群升级的触发因素就是核心企业主导进行的开发性创新,具体表现就是对集群知识创造、知识扩散和知识利用方面的管理。

集群知识创造方面。核心企业在集群中往往充当系统知识创新的“发动者”。一方面,从意愿上讲,核心企业本身就是集群中的重要参与成员,它既是集群知识的贡献者,同时也是集群知识的共享者,能够获取知识创造活动带来的大部分收益,因此,积极主导系统的知识创造对它来说是极富吸引力的。另一方面,从能力上来讲,虽然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的争论很多,但必须承认的是,大企业在重大创新方面比小企业更具有技术和规模上的优势。

集群知识扩散方面。核心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比传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拥有更优质的网络成员、有更丰富的知识扩散内容和更完备的知识扩散媒介。由于核心企业能够直接分享到知识传播创造出来的利益,同时周边企业也须取得核心企业的资源、信任和支持,它们之间进行着较为频繁的交流和合作,形成了结构性的强联系,集群网络内部开放程度自然就比较高。这种强联系使得核心企业愿意把知识同合作企业共享,也催生了集群内部更高的信任度、更多的知识扩散经验和更加丰富的知识扩散内容。更重要的是,在比较成熟的核心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中,经常性的交流合作,能够在集群内部形成相互对话的共同语言,使对集群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隐性知识得到更好传播。同时,核心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还避免了传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知识扩散中的随机性和盲目性,知识扩散的有效性要比传统产业集群高得多。

集群知识应用方面。在核心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里,核心企业由于对知识应用的跨期收益有着良好的预期,因此有激励去把知识应用到商业化活动中。同时由于核心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中形成的以关系、信任等为主要内容的良好社会资本,降低了知识扩散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促进知识能够被更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另外,为了整体合作创新的实现,核心企业与周边合作的中小企业要相互配合,中小企业在遵守核心企业主导形成的游戏规则下,依赖核心企业关键资源要素,配合核心企业的发展;核心企业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人员交流、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帮助,弥补中小企业在这些方面的不足。这种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有利于双方的紧密合作,为双方的合作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开发性创新使得产业集群能够形成原有知识技术在内部不断改进和更新的推进机制,建立一张良性的区域创新网络。但是,集群的外部环境与集群内部组织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当内部组织的发展跟不上外部环境的变化,甚至难以承受外部环境压力时,相关的一些因素就会发生质变并阻碍开发性创新的发展。当这些阻碍开发性创新发展的因素开始发挥效用时,原来的创新思维与实际发展是相互脱节的,产业集群发展失去了平衡机制。这种失衡的状况使得开发性创新难以持续,一种新的创新方式——探索性创新应运而生并逐步取代开发性创新成为创新的主要动力。

四、核心企业探索性创新与集群外部的知识引入

核心企业除了通过开发性创新管理好集群的内部知识,利用既有的知识、资产和能力实现集群价值创造以外,作为全球开放知识系统中的一个有机体,核心企业还必须从外部环境中获得相关的知识溢出以及捕获利润机会,通过探索性创新引入有价值的外部知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取集群外部新知识是实现集群升级的关键性战略选择。

核心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在引入外部知识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较强的知识识别能力。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中一般充当集群内外部之间“知识守门人”的角色,是连接集群内部和外部的桥梁。核心企业能够依赖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存对集群边界外部的新知识进行搜索。当接近知识基础时,核心企业能更有效地识别和吸收新的外部知识。而其他周边企业由于缺乏所要求的大量复杂的技术能力而不能够有效识别和获得新的信息和知识。第二,具有较强的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吸收能力是集群外部知识引入的关键,重叠的技术、较早的相关经验和互动的路径被看作是吸收能力的主要来源。与周边中小企业相比,核心企业在高水平知识经验的积累、多元和重叠技术的整合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故而有愿望且有能力吸收集群外部全球价值链上的新知识。第三,具有较强的知识优化能力。集群网络内部核心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译码器的功能,能够将外部的新知识转换为集群企业更容易接受的知识。更因为核心企业自身强劲的技术创新、对市场的高度敏感以及与集群外部强大的网络联系,成为集群内知识转移的推动者。

因此,在网络组织特殊的环境中,核心企业能够更好地识别、吸收、优化价值链中其他参与者的知识而形成整个产业集群的新知识。经过环境与集群核心企业的甄选,一些前一演化阶段内开始的探索性创新实践因为适应系统动力学性质,能够在集群内保留下来并快速增长。集群进入一个更高水平、更为稳定的新环境,或者是转型到了新的产业领域,或者是跃升到了新的价值链功能环节。

五、集群网络治理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整合:基于核心企业的知识转移

不论是开发性创新还是探索性创新,本质都是核心企业主导下集群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开发性创新关注的是集群网络内部的知识转移,探索性创新关注的是集群网络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知识转移。也正是集群网络内部核心企业与全球价值链上合作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推动了集群网络治理和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有效整合。由于不同知识具有不同的属性,也就衍生出不同的知识转移模式。

通常可以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显性知识容易转移,决定知识转移最终效果的是隐性知识的转移程度。那么,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是通过什么路径实现集群内部和外部之间隐性知识的转移的呢?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孝提出了组织中知识创造的SECI螺旋模型,把知识的转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外在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整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内在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SECI模型重点围绕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移展开的,关注组织内的知识转移与转移过程中的知识创造,但是这一理论隐含两个缺陷:第一,SECI模型将组织视为一个自动生成的认知系统,忽略了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没有描述组织如何获取和创造与外部环境相匹配的新知识;第二,SECI模型暗含了一个假设,即组织内部知识的动态转化初始于隐性——隐性阶段,终止于显性——隐性阶段,并且是单向进行的,在考虑到组织外部知识的输入后,这一过程与事实并不相符。

本文从开放系统的角度,在SECI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扩展的模型,分析集群网络治理与GVC治理整合过程中的隐性知识转移(如图1)。

图1 产业集群隐性知识转移模型

在上面的模型中,对于伪隐性知识,知识转移表现为GVC链上的企业将合作业务执行的规则、内容、标准等知识转移给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而核心企业根据所获得的程序化的知识,以标准的方案执行业务,然后将标准的处理结果转移给GVC链上的合作企业。双方一开始通过联结学习的方式获得一定量的知识,这些新知识成为下一步学习过程中的语言,不断获得的语言知识进一步加速了语言调制方式转移知识的效率,当双方之间的知识转移方式由联结学习方式转变为语言调制方式时,表明主体间转移的伪隐性知识转化为了显性知识;对于真隐性知识,知识转移表现为GVC链上的企业将没有固定解决方案的业务交给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而核心企业依托自己的专业知识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交付给GVC链上的合作企业,由于没有标准的执行方案,双方之间更多的是通过经常性地面对面接触与交流的联结学习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转移。随着双方沟通与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彼此间逐渐形成了能够相互理解的行为规范和共同语言,从而构建一个共同的合作关系平台。核心企业通过语言调制和联结学习两种途径获得GVC链上企业的隐性知识,并在集群内部进行SECI螺旋转化,创造出新的知识,应用后形成知识性的产品和服务等,整个知识转移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反馈系统。

核心企业通过知识转移特别是隐性知识的转移,推动集群网络成员企业和全球价值链上的合作企业有效互动合作,为集群网络治理和全球价值链治理有效整合,促进集群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转移,进而推动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和创新升级提供了一条实现路径。

[1]Schmitz,H.Local upgrading in Global Chains:Recent Findings[R].Paper to Be Presentded at the DRUID Summer Conference,2004.

[2]潘利.链网互动视角下中国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

[3]彭仲耀.核心企业双元性下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张杰,刘东.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创新行为模式与创新动力的获得路径探析[J].经济管理,2007,29,(14):14—16.

[5]Duncan,R B.The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designing dual structures for innovation[A].In R Kilman & L Pondy(eds.).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design[C].New York:North Holland,1976:167—188.

[6]Benner M J,Tushman M L.Exploitation,exploration,and process management the productivity dilemma revisited[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28(2):238—256.

猜你喜欢

开发性探索性价值链
心有所“属”,一“探”究竟——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法梳理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创新”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开发性核电厂厂址保护工作探索与初步实践
开发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探索数列中不定方程的解
开发性金融助推四川棚户区改造